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 第945章 深夜出宫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第945章 深夜出宫

作者:孤不是玄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07:03:33 来源:书海阁

五华山,乾清宫,西暖阁。

“咳咳”

大殿左侧队列,老家伙龚彝,已经不说话了,他被朱皇帝以理服人。

紧随其后,兵部尚书邹简臣,轻咳了两声,却是缓缓站出来,开口请示:

“启奏陛下”

“按照兵部的整编要求”

“还有朝廷的规矩,以往的整编标准”

“江浙义军的两个营,朝廷这边,该调配多少精兵将校北上?”

“还有一点”

“这两个营的主将,又该如何安排”

“实在不行的话,副将也该安排一个,方便以后的战场战术配合”

说罢,这个老狐狸,还看了一眼卢若腾,点了点头,拱了拱手,示意一下。

其中的意味,就是告诉卢老头,这都是朝廷的规矩,并不是为难江浙义军。

没错的,这都是朝廷的规矩,新增编的军队,除了给粮饷兵械,也要进行常规改编。

主要的核心,就是派出朱皇帝的心腹,天子亲军,抽调老资格兵将,充任整编军队的基层将校。

最重要的一点,上面的朱皇帝,专横霸道,要指定一营主将,这个很关键的啊。

实在不行的话,也可以指定副将,至少也能牵制一二,减少反复折腾的风险。

“这个啊”

龙座上的朱皇帝,听到这个问题后,也是拧紧了眉头,陷入了沉声当中。

是的,邹简臣提醒的好,朱皇帝确实忘记了这一点,毕竟是张苍水嘛,大名鼎鼎的民族大英雄。

“这样吧”

“这一次,就算了”

“朕相信旧港侯,也相信卢尚书”

“他们在江浙,抗清十几年,确实是不容易,朝廷亏欠他们太多了”

“主将和副将,都不要再派了”

“不过,基层的将校,还是不能缺少的”

“就200人吧,全部从六大营抽调,最好是永昌起兵的那一批人”

“少是少了点,尽量选拔抽调吧,他们那一批人,战术应该很熟悉了”

“毕竟旧港侯那边,这个时候,也是缺兵的,咱们能支持,就尽量多支持”

“至于剩余的兵丁”

“卢尚书,就看你们自己的,自己上岸去找人吧”

“朕相信,这一点,难不住你们的”

说罢,精明的朱皇帝,看了看卢若腾,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还是一脸纠结的样子。

是的,抽调兵将,越抽越多,朱皇帝六大步兵营,也禁不住如此折腾。

好在一点,朱皇帝起兵的时候,就设立了新兵营。

如今,只要是朱皇帝亲军,大明的正规编制营,只要有空缺了,战损了,新兵营都会第一时间补充。

所以说,朱皇帝即使是,有心抽调更多的兵将,北上支援张苍水,也是无能为力的。

反正,只要有足够的基层将校,粮饷充足,扩编就比较容易了。

毕竟,江浙义军的老巢,就在岸上,随便搞一搞,就能招到足够的兵丁。

“咚咚咚”

新任工部尚书卢老头,双眼又发红了,浑身激动,磕头如捣蒜,口中高呼:

“皇恩浩荡”

“陛下宽仁,仁心宅厚”

“老臣,旧港侯,知足了”

“江浙义军,必定是感恩戴德,效死效命”

这一次,他算是真的佩服了,开了眼界,心服口服,五体投地啊。

第一次进入大西南朝廷,就遇到这种名场面,看到了强势霸道的朱皇帝。

为了给江南人争取利益,不惜跟西南派系的老杆子,针锋相对,吵的脸红耳赤,甚至是拿出大砍刀。

同样,六部的任免,军队的改编,粮饷问题,将校任命,专横的朱皇帝,也都是一路绿灯啊。

所以说,第一次参加廷议的卢老头,心满意足了,不敢再有其他的奢求。

至于两个营,四五千的兵丁缺口,那都是小意思了,只要有粮饷兵械甲胄,大江南不缺人的。

“对了”

“卢尚书”

“廷议结束后,你也要办一件事”

“写一封回信吧,给舟山的旧港侯,交给锦衣卫带回去”

“信件的内容,你看着写,不能什么都不说,也不能写的太详细,尤其是东征大事”

“告诉旧港侯,还有那些文官大将,让他们安心整编,足粮足饷,恢复元气,等待时机”

是的,眼前的老头子卢若腾,资历深厚,做了工部尚书。

最大的好处,就是居中联络,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也能更好的安抚江南派系。

这一点,跟五军的袁宗第,联络忠贞营,安抚忠贞营,是一个道理。

说实在的,这个工部尚书,朱皇帝身边,有的是人可以任免。

工部左侍郎王文简,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选,忠心耿耿,踏实肯干。

所以说,这个卢老头,既然入朝了,做了朝廷重臣。

就该做出表率来,好好替朱皇帝,安抚江浙义军,不要有抵触情绪,尤其是改编问题,编制问题。

“哎”

眼看着,兵部和户部的几个大佬,又要站出来提问题了。朱皇帝也是头昏脑涨了,摇了摇头,深叹一口气,抬手制止他们几个,开始有点不耐烦了:

“好了”

“天色太晚”

“今晚不说了”

“散了,散了,都散了”

“你们都是朝廷的重臣,白发也都白完了”

“好好回去歇息吧,有什么事,明天再上奏章,交给侍从室吧”

是的,这帮老狐狸,一个个眼神清澈,满脸的兴奋啊。

没错的,他们都是谋臣老杆子,看到了张苍水的奏章,眼睛就冒光了,激动难耐。

这不,一肚子的疑问,满脑子的想法,都想找朱皇帝商议,拍板。

但是,朱皇帝怎么会让他们如愿呢,他是大明皇帝,不能事事躬亲啊,否则就得累死。

迫不得已,耗尽脑汁的朱皇帝,只好赶人了,吃不消他们的工作热情。

“咳咳”

过了一会儿,十一个重臣,终于离开了,近侍小李子,轻咳两声。

缓缓的走到身边,看着瘫坐在龙座上的朱皇帝,正闭目养神中,还是忍不住的心酸,小声提醒道:

“皇爷”

“夜深天凉,该歇息了”

“今晚,打算去那个寝宫?奴婢这就去安排”

没错的,眼前的朱皇帝,李安最是了解的。

从岷王府的时候,他就跟着朱雍槺,一直干到现在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内宫第一人啊。

但是,看到如此操劳的朱皇帝,经常廷议到深夜,他也是心疼肉疼啊。

明朝三百年,出现过一大堆阉党,权势滔天,甚至是吊打文臣,脚踏军队武将。

但是,自始至终,这帮太监的权力,都是来自皇帝身上,一言九鼎,要他们死就得死。

九千岁魏忠贤,就是典型案例,崇祯一上台,动动嘴,一句话,魏忠贤就嗝屁自杀了。

“唉、、”

半响后,龙座上的朱皇帝,继续假寐,眼皮都不抬一下,养精蓄锐,轻叹一口气,随意的说道:

“算了”

“这么晚,就不去打扰她们了”

“出宫吧,去城北,不要兴师动众了”

没错的,这个时辰,肯定过了晚上12点,算是临晨了。

那些个贵妃,昭容,婕妤,肯定都睡着了,朱皇帝也不想去打扰她们,干脆出宫吧。

反正,深更半夜的,突然出宫,神不知鬼不觉的,也有侍卫和锦衣卫安排。

“啊”

听到这话的小李子,浑身一个激灵,左右看了看,尤其是潘应龙的方向。

满脸的紧张,低着头,小声劝谏道:

“皇爷”

“不好吧,这大晚上的”

“北城那边,有点远啊”

“又人多眼杂,不大好安排啊”

是啊,这个点,即便是半夜,出宫留宿,也不行啊。

城北,不就是贡院嘛,懿安皇后的宫殿,没看到嘛,潘应龙就在旁边啊。

那个老家伙,可是先帝的近侍太监,也是司礼监啊。

一旦消息传出去,朱皇帝深夜留宿贡院,那就完蛋了,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

“哼”

正在假寐中的朱皇帝,冷哼一声,瞥了一眼,胆小怕事的李安,不屑的说道:

“想什么呢”

“是卢美人,她从广州过来了”

“你让丁仁安排一下,他知道地方”

说罢,朱皇帝就继续眯着眼,趁着有时间,好好放松脑子。

没错的,皇帝出宫,锦衣卫,东厂和亲卫营,都要好好安排的。

吃一堑,长一智,至少前面的探路,一个都不能少啊。

是的,身手非常不错的朱皇帝,也不敢任性,睡女人都是小事,得时刻防备人身安全啊。

没办法啊,东征在即,朱皇帝也在做另一个准备,把广州府的尚卢氏,召到了昆明首府。

这不,刚好今晚,没地方去,也不想去别的地方,就直接过去吧,好好放松一下。

反正,这些事情,锦衣卫肯定都安排好了,毕竟,卢氏卢美人的身边,就安排了锦衣卫呢。

“皇爷”

“请用参茶,奴婢刚刚泡好的”

看着远去的小李子,年纪不小的潘应龙,很是有眼力劲,立马端上了一大杯老参茶。

“嗯”

“不错”

“潘公公用心了”

正在假寐的朱皇帝,也不客气,睁开眼睛,接过来就狠狠灌了几大口,身心舒坦了不少。

喝完以后,还不忘夸赞了几句,这个潘应龙,确实是不错,比小李子会办事,眼神老辣啊。

是的,为了对付那帮老狐狸,朱皇帝是劳心劳力,耗尽脑汁啊。

同样,等一会,为了安抚尚可喜的美妾,朱皇帝也要好好补一补,不能让良田荒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