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216章 桥梁设计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216章 桥梁设计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族长,造船坊已经选好地点了,按照你的要求,现在已经安排族人在平整那边的土地,”熊木将今日的工作任务下达给族人之后,来到熊洪身边,“离围墙这里差不多有个好几里路,是不是要去现场再看看。”

“嗯,去看看吧。”

虽然又下了一场雪,但通往河边的道路却被来往的雪橇给压的很结实,爬犁拉着各种物资,往选定的造船坊地址进发。

熊洪之前给熊木提了几个要求,造船坊首先要离水边近,不然造好的船只没办法从围墙里拖到河里;第二是岸边要进行改造,用石头垫在下面进行平整,上面搭建造船坊;第三就是对河岸的选择,要选那些水底下没有突出的石头、树根等地点,而且还要尽可能地深。

“这里还不错,周围的土地很平整,离河边也近,造好的船可以直接从这里滑到水里,”熊洪看了看熊木等人的选址,在几个地方中挑了一处最合适的,“这个冬天先把材料运到这里来,然后先搭个棚,四周用砖块砌起来,让那些木匠们能在这个棚里存放材料。”

造船坊分为多个建筑,主体结构就是这处紧挨着河流的建造坊,规划中,这里将先盖三间长15米,宽5米的房间,用来在陆地上建造船只,造好的船如何下水?熊洪也给出了解决办法。

造船坊在房间里是平整的,通往河流的大门没有设置门槛,基本上是敞开着的,而且从大门往河流的地方,是一处斜坡,斜坡的底部直接深入到水面以下。

在造船坊里面铺设了两条木轨,船只会在木轨上建造,而这两条木轨,一路以斜坡的方式铺到水边并延伸到河里,造好的船,在底部用圆木作为轮子,通过滚动的方式,将沉重的木船给推到水里,就完成了船只的下水。

造船坊不仅仅只有建造坊,在不远处一处转弯的地方,有个凹进岸边的地形,这里石头很少,容易往下挖,熊洪准备让人在这里修建两个干船坞。

在后世,熊洪了解到的干船坞三面接陆一面临水,基本组成部分为坞口、坞室和坞首。

坞口用于进出船舶,设有挡水坞门,船坞的排灌水口常建在坞口两侧的坞墩中;坞室用于放置船舶,在坞室的底板上设有支撑船舶的龙骨墩和边墩;坞首是与坞口相对的一端,其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半圆形和菱形,坞首的空间是坞室的一部分。

当船舶进入干船坞修理时,首先打开灌口向内充水,待坞内与坞外水位齐平时,打开坞门,利用牵引设备将船舶慢速牵入坞内,关闭坞门之后将坞内水体排干,使船舶坐落于龙骨墩上。修完或建完的船舶出坞时,首先向坞内灌水,至坞门内外水位齐平时,打开坞门,牵船出坞。

当然熊部落要建造的船坞没有这么复杂,但基本的结构是一样的。虽然原理很是简单,但船坞无论是在建造还是日常维护,都比较麻烦,好在凌河这边水流量并不算大,而且部落建造的船只也不会很大,所以除非是对船只进行大型维修,否则船坞会很少用到。

在设想中,船坞不仅可以用来维修船只,也可以用来建造船只。等以后船只的型号确定下来,在凌河上航行的船只,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拖到船坞里,进行修整。一方面因为建造船只的木料质量不行,需要拉上来晾干,另一方面,对船体的缝隙、破洞等进行修补,防止出现更大的危险。

造船坊另一个配套的建筑是栈桥,计划沿着道路尽头,在岸边用石头、泥土、木头等先堆出一条延伸进河流的地基,然后再沿着地基往前用木桩、木料等,再建造一座栈桥。栈桥主要用来临时停泊归来的船只,供族人方便地装载或者卸下船上的物资。

栈桥深入河流大概10米,宽2米左右,两边可以同时停靠2艘小船,而且在这里,栈桥也不是只修一条,而是根据部落船只的数量,修建复数以上的栈桥。

在这处造船坊对岸稍微往下游处,也将修建一处栈桥作为渡口,可以让部落在明年的时候,通过这个渡口将北岸的物资、人员、牲口等运送到南岸,以此为据点逐渐开发南方。

造船坊是一处多栋建筑形成的一片区域,届时除了船坞、建造坊之外,还有几处建筑,分别是用来存储造船木料、工具的木料坊,用来供族人休息的房屋,用来存储各种货物的仓库,还有喂养的牲口。这些建筑群建好以后,还会用土坯墙把这里给围起来,防止周围的野生动物靠近。

造船所需的油泥、麻纤维、桐油、生漆等,也会在这里进行处理和加工,等产量上来了,就不仅仅只是用于造船,还能用来处理木质的家具和器材。

熊洪探索白河诸部的途中,发现了不少漆树和油桐,这些东西是部落发展造船业的重要材料,甚至比那些木材更为重要。所以熊洪准备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有计划地把这些树苗给移栽到熊部落这边,并进行人工驯化,看看能不能提高产量。凌河沿岸的居住点很多,在条件更好的石村和草村,也要建造一处用来临时停泊船只的栈桥和渡口。在计划中,熊部落明年会先把这处造船坊给建立起来,制造出来的船只,将会沿着河流送到草村和石村,用来运输各种物资,构建一条运输线;而在冬季发现的疑似白河汇聚口,那边也将先建造一处栈桥和码头,供族人在那边停泊和修整。

本来熊洪是打算多修建几处造船坊的,可令人着急的木材准备速度,到明年夏天能造出10条船来就谢天谢地了,要那么多船坊和船坞有什么用。

另外,在凌河的一些狭窄之处,熊洪还准备建造几座跨河的桥梁,沟通凌河两岸。

熊洪等人对桥梁很不陌生,至今围墙南门处、沿着丰乐大道跨过小溪的小桥,已经经过多次修补和改造,现在已经是一座坚固又宽阔的桥梁了。

明年造船坊修建好之后,在选定的河岸两侧,将按照修建栈桥的办法,从两边分别往河流中间堆一条用石头、泥土和木桩组成的突出部,作为建造桥梁的底座。两个底座大概突进河流中心3-5米,剩下的20米宽的河道,将用来通行船只。

但还有20米宽的河道需要解决,熊洪趁着冬季水量不大,计划在选定修桥的地点处,每隔5米凿开冰层,先将十几根全身碳化过的木料钉入河道中,这十几根木料深深地扎进河床底部,在这里围成了一个长3米宽1.5米的桥墩底座。

在这些木料中间和两边,用竹筐、麻网将一块块石头聚集在一起,然后沉在木料外侧;木料中间,则填充上碎石、沙子,并用木棍夯实,使这处桥墩高于水面一米五以上,因为夏季水量大的时候,凌河的水位会上涨,到时候很容易淹没矮的桥墩,所以熊洪就觉得修高一点。

河道中间的20米距离上,将会修建这样的桥墩4个,每两个桥墩和两侧的底座之间,相距5米、5米、6.5米、5米、5米的距离,作为桥梁的桥面跨度。

为了保证船只的通行,桥面最高处需要高出水面至少3米,这样才不会影响船只的通行。而中间一处6.5米宽的距离,则可以容纳日后更宽的船只通行。

桥梁的整体呈现出一个梯形的形状,从两岸开始逐渐往上修,修到第一处桥墩上方的时候,差不多离水面有个一米的距离,继续往第二个桥墩修,此时离水面大概一米五的距离,另外一边也是如此,这样整座桥最高处离水面有3米,足以保证目前的船只通行。

桥梁主体还是采用木材来建造,在桥墩上,搭建木质支架,将十几根长长的木料用榫卯结构并成一个木排后,铺在两座桥墩中间,作为桥面。桥面宽度接近4米,在每一个桥墩上方的木架上各伸出去一截半米长度的木料,这样就能支撑桥面拓宽。

为了防止族人通行时掉下去,在桥面的两侧,还将用木栅栏给围起来,大半人高的栅栏,虽然谈不上多坚固,但还是能挡住不小心摔倒的族人。

明年要是能按照计划顺利地将这座桥给建造起来,南北两岸的通行将变得畅通,同时就不用在南岸建造栈桥和渡口,物资往来人员往来就会变得十分方便。

等到部落造桥的技术成熟了,各种工具和方案都能够直接拿过来用,那熊洪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居住点进行选择,再设计架设几座桥梁,用来沟通两岸,加大对南岸的开发。

南边现在是一片空白,在熊洪的记忆里,部落可没有多少人过去过,一条并不算宽阔的河流,居然让部落在北岸待了这么久。

当然,白河诸部那边,等时机成熟,也可以在那边修建造船场或者桥梁,方便熊部落对那边的物资进行运输,运到白骨洞营地,在那里经过提炼之后,转化成熊部落急需的煤炭、锡锭、木料、兽皮等等,这也是熊洪急着安排好部落内部各种事情的原因,明年的重点,熊洪会放到那边,所以对于本部的工作,就要提前筹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