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232章 播种耧车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232章 播种耧车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第232章 播种耧车

“这么说,你们是想要造一种可以开沟、播种、覆土的工具?”熊洪打着哈欠,让白茅多点了几盏油灯,房间里更加亮堂,“然后你们想到了这个东西,但有些地方还不明白?”

“是的族长,路上我们是三个想了一下,这种东西最好制作简单,而且不需要太繁杂的操作,最好一个族人就能操作的过来,并且可以用畜力来提高速度和效率,如果使用不了畜力,那最好两个人也能操作的过来。”

熊洪低着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这种在熊洪这个穿越众看来都显得异常先进的东西,真的是原始社会能够制造出来的吗?听起来将开沟、播种、覆土结合到一起,很是不可思议,但要是这种“联合播种机”真的能制造出来,那提升的效率又何止一点半点。

经过今天的耕种,部落在种地方面又暴露出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人力分配的问题。经过一个冬天的驯化、训练和积累,部落里掌握耕牛、铁犁的族人已经有很多了,就像今天这样,一天的时间,400副铁犁共开垦出来1000多亩土地,耙地的面积也跟开垦出来的一致。

但同时,跟在后面播种的族人却显得不足,就像羊美说的,将种子洒下去要先开沟,另一个人洒种子,还有一个人要覆土,而且不管是开沟还是撒种子,甚至是覆土,每个人操作的力度和方法都不一样,这也会导致种子出苗会有一些不同,深浅不一致、密度不一致的现象肯定也会降低田间管理的难度,影响部落的收获。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遇到的这些问题,将耙过的土地,统一开沟,播撒密度相同的种子,再完成覆土呢?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工具吗?

答案是有的,而熊洪在跟这几个人一起讨论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好像中学时代的历史课本中,就有这种工具的图片。

西汉赵过,发明的耧车,绝对是古代版的“联合播种机”。

一想到这里,熊洪便仔细在脑海中回忆起当初耧车的外形,一边想着,一边让白茅取过纸笔,在上面仔细地画着。

耧车的结构很是简单,再加上羊美等人的“需求”,熊洪便清楚了这种工具上应当具有哪种功能,应该具备哪些部位。

首先是开沟,不管是在耙过的熟田还是没有耙过的生田上,既然要开沟,那就要有一个类似铁犁的部位,而部落最新的犁铧,就正好符合这个要求,无非是做小一点,只要完成播种即可。

接着是播种,现在完全由族人手动操作,每隔多少距离洒多少种子,这个虽然有规定,但粟籽太小了,一手捻下去,总会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只要是人,都会有状态好和状态差的情况,那就无法避免植株之间能够有相近的距离。

还有就是覆土,跟在后面的族人,还需要用锄头一点点地从沟的两边扒土过来,盖住洒下的种子,不仅费力,更加费时间。

所以即便今天给他们派了300多人,还是只播种了800亩的土地。

不过熊洪画在图上的耧车,却让熊木等人眼前一亮。这种工具就像是曲辕犁的缩小版,主体结构就是一根车架用来牵引,一个漏斗状的木箱用来装载种子,三个铧用来开沟,为了保持平稳,上面还有一个扶手。

其实熊洪设计的耧车,主要由耧辕、耧架、耧斗、输种管、耧脚和耧铧等部分组成。其中,耧辕设计成略呈弧形的形状,这样方便套上牲畜进行牵引;

耧斗的上部设置了一个籽粒槽,而下部则连接着输种管,分成三个通道,用于播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耧车的三条耧脚都是中空的,它们的上端与耧斗相连通,而末端则插入了铁制的犁铧;在犁铧的后面,则拖着一个木制的耙子,在耧车前进的时候,这个耙子会将沟两侧的泥土给盖到沟里,就完成了覆土。

这样的设计让耧车能够巧妙地将开沟、播种和覆土三道工序合而为一。工作的流程熊洪也解释的很清楚:开动的时候,由驴子或者耕牛将耧车的车辕挂在身上,往前走的时候,拖动车辕,耧车的三条耧铧便按照相应的距离在土地上开出一道5-10厘米深的浅沟,由于犁铧是带有一定的倾斜角和弧线设计,刨开的泥土会分在两边;这个时候耧车上面的耧斗便会在耧辕上安装的耧把敲击下,或者后方的拨种杆,释放种子,经过输种管到达耧脚,就完成了下种;而跟在后面的劳木,则会将两侧的泥土给盖住浅沟,完成覆土。

“这个设计当真是巧妙,族长真是如同山灵一般,”熊木赞叹地说道,将图纸举到眼前,想要把整个细节都给记住,“我觉得这个耧车非常好,而且结构也简单,甚至今晚我们就能做一个出来。”

“真是巧妙啊,”熊杰和熊土也叹为观止,原先没有跟熊洪有过太多的接触,对族长的印象都是从熊木以及其他族人口中听来的,之前对他的新想法很是不屑,但经过今晚,尤其是他们几个都一筹莫展的事情,被熊洪三两句话就给解决,当真可怖。“只不过这些种子在耧车里面,怎样保证它们落下来的数量是一致的?”“对,我也正准备问这个问题,”熊土此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要是一直开着,那种子就相当于洒了一路,到发芽的时候还要挨个进行间苗,这会更累人。”

“而如果每隔一段距离就洒一下,这个坑里面的种子会不会聚的太多,到时候也要间苗,而且还不容易除草。”熊杰补充说道,“并且,这个东西难道只能用来播种粟籽?要是我们想种菽,是不是还要重新设计一个耧车?会不会太浪费了。”

熊洪点点头,这些人的想法很是正常,而他也有解决的办法。

“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都是从实际出发,假想我们可能遇到的问题,”熊洪先是将他们三个好好赞扬了一下,毕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是每个族人都有,“先说说种子大小的问题,你们看,这里就是耧斗,用来盛放种子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安装一块可以调节缝隙大小的木板,这样种粟籽的时候,缝隙就小一点,种植菽的时候,缝隙就大一些,这样种子的大小问题就解决了,不用担心孔洞太大,一次性出来太多的粟籽。”

众人点点头,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很有效。

“接着说种子流下的速度问题,这里就是拨种杆了,从耧斗的下籽口伸进耧斗的悬挂杆,可以在耧车前进的时候左右摇晃,它就能均匀地把种子给拨出来,通过输种管,将种子分散到三条耧脚这里,耧脚朝向地面的一面,中间有个孔洞,种子就从这里漏下来,达到均匀种植的效果。”

“再来说说行进速度的问题,假设牛或者驴子的行进速度是均匀的,不会太快也不会太慢,那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个地方来设置流下种子的速度和数量,”熊洪指了指耧斗上面的一个装置,“只要把这里设置好了,不管是快是慢,每台耧车都能根据我们需要的行距和间隔来播种,最后再有劳木进行掩种和覆土就行了。”

熊木等人听完之后又仔细看了一遍图纸,宗庙瞬间就安静了下来,熊洪知道这个时候他们正在思索,不宜打扰他们,便悄悄地抽身离开,说了这么久,自己口干舌燥,也没见周围有人端一杯水过来。

“我明白了,”熊木大喝一声,将熊杰两人吓了一大跳,然后立马拉住这两人,“我们现在就去木工坊,你们去把木匠们都叫起来,跟他们说,有新的工具需要制造。”

“啊?这么晚了,他们应该都睡下了,去把他们喊起来怕不好吧?”熊土有些犹豫,“而且现在这个只是一个图纸,各种材料我们也都没准备,一个晚上怕来不及吧?”

“完全来得及,”熊杰也跃跃欲试,指着图纸上的样式,“熊土哥你看,这三条耧车的车脚是很容易做的,犁铧上就有不少现成的,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里开一个孔,让种子漏下去。”

“对啊,还有铁铧,熊山那边还有不少,虽然大了一些,但勉强可以用一下,明天让熊山他们再调整小一点就行,”熊木越说越兴奋,“还有这个耧斗,不就是几块木板拼接起来的吗,我们随便钉一下就行了。”

“没错,这种耧车的结构很简单,既然你们要去做,那我也跟你们一起去,”熊洪穿上了厚实的皮衣,跟跟在身边的白茅、墨手说道,“你们两个今天也辛苦一天了,就早点去睡下,不用管我。”

“那怎么行?”白茅毫不犹豫拒绝了熊洪的建议,“保护族长是我们的任务,况且族长都没睡,我们睡下了算是怎么一回事?”

“对,族长不睡,我们就跟在后面,”墨手也拒绝了建议,“再说我们也学过一些木工的活,还能帮忙打打下手。”

“行,那就这样说,事不宜迟,我们现在就过去,熊土,你跟白茅去把木匠们喊起来,我们在木工坊集合。”

“好!”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