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史前部落生存记 > 第233章 制作耧车

史前部落生存记 第233章 制作耧车

作者:我只想铲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0:05:17 来源:书海阁

第233章 制作耧车

木工坊黑暗的环境很快被点燃的十几盏油灯照的很是明亮,而收到消息的木匠们,也毫不迟疑,爬起来就往木工坊这边集合。

“不好意思了大家,这么晚让你们过来,其实是我的疏忽,并没有在之前发现我们耕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熊洪将烧开的热水分发给众人,“不过熊木他们来找到我,我正好又想出了一种叫耧车的工具,现在图纸你们都看过了,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大问题,那就按照熊木的分工,我们今晚就造一架出来,明天试试看。”

“好的族长,反正睡不着,就当夜晚学习了!”

“是啊族长,你已经有好久没带着我们一起干木工了……”

“很是怀念啊,当初做直辕犁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晚上,哈哈……”

熊洪满意地点了点头,熊部落里面,这些工匠的地位就是要比其他族人高一些,而今晚他们的表现,正是原因之一。

“既然这样,大家就行动起来,争取在天亮之前,把部落的第一架耧车给造出来,明天试验过没问题,我就让大家睡上半天,好好补个觉,怎么样?”

无需太多的动员,这些工匠们便按照熊杰的分工,承担起各自的任务来。相比较熊木的技术专精,熊杰对整个项目的把握要更好一些,并且有丰富的制作经验,他知道哪个地方需要多少人,并且也知道每个木匠的手艺和专长,这也是熊洪非常看好他的一点。

“你们两个做这里,你们四个负责加工这里,还有这里,由你们两个来搞……”熊杰镇定地指挥着,甚至连熊洪,都被派了一个安装犁铧的工作。

木工坊的动静自然逃不过族人的眼光,虽然在白茅墨手的出面解释下,各个队长又安抚住了有些不安的族人,但熊巫熊大等人还是赶了过来,想要看看具体的情况。

不过看到熊洪带着人正热火朝天地做着耧车之后,便放下心来,帮不上忙的他们,也在熊洪的劝说下,回去休息。

终于到了天色刚明,两辆原型车便被生产了出来。

“呼,终于做完了,”熊洪经过一个通宵,感觉自己后背有些酸痛,“走,我们先到外面试试。”

刚走到门口,远远地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熊洪听到鸡叫,浑身也充满了劲,跟几个族人一起,将耧车扛在身上,就往围墙东门外的土地走去。

守在这里的正是熊二,看到族长过来,了解到他们要去试验新工具之后,将门口的门打开,让熊洪等人出去。

耧车放在地上,长2.5米,宽1米,高约1米,三条耧脚的间距大概30厘米,不是部落做不出更多耧脚的耧车,不过经过研究和讨论,目前这三脚的耧车最符合部落的实际情况。

说试就试,虽然现在还没有牵耕牛过来,但两个人在前面牵引的力量也不算小。正常来说,在耧车的行进过程中,一头耕牛在前方牵引着耧车,确保其稳定前行;同时,有一人负责在耧车前牵牛并扶住耧辕,通过调整耕牛的行走速度与方向来控制耧车的运动轨迹。另有一个人则扶着耧把跟在耧车后面,边行走边左右摇动耧车,使得装在耧斗中的种子能够随着摇动的节奏,通过输种管顺畅地滑入中空的耧脚,最终被精准地播种到田地里。

这样的操作显然很是简单,被犁好的土地很轻易地就被耧铧推出三道浅沟,而粟籽也随着车身的摇动,从耧斗里漏下来种子,每隔一定的距离便洒下来几颗,这样就洒的均匀了很多,从而节省下来很多种子。而跟在后面覆土的族人,基本上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看着后面的劳木会不会碰到石头就行。

新工具的速度是毋容置疑的,大概一亩土地,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完成了,这还是在用人力的情况下,如果用耕牛,不仅速度会更快,还能节省更多的人力下来。

在后世的历史评价中,耧车的诞生,是华夏农业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它标志着农业正式迈入了精耕细作的新时代。这一新型农具的发明,与分行栽培技术的推广密不可分。

在此之前,部落只能采用漫田撒播的方式进行播种,导致粟出苗后参差不齐、疏密不均,给后续的田间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耧车的出现,将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它能够精细调控种子流量,确保播种均匀,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作物产量。

另外耧车的运用,也会使得熊部落的条播技术得以产生、推广,从而逐渐彻底取代撒播的种植方式。未来,在耧车的使用下,族人能够轻松地保证作物行距和株距的统一,实现高效的分行栽培。

“很好,很好,”熊洪看着耧车的“威力”,脸上乐开了花。经过试验,这种工具将彻底颠覆目前部落的种植流程,以后只要两个人一头牛,就能快速地把犁好的土地给种上庄稼。

“熊木,这个耧车真是不错,不过有些地方你需要再改进一下,”毕竟是新的工具,在制作时有一些地方还是需要调整一下,“让大家先回去休息休息吧,今天的耕种就不用他们参加了,而是中午起来之后,全力地制作耧车,就参考这两架。”熊木领命而去,而木匠们看到工具派上了用场,也是十分高兴,当即就决定赶快回去睡一觉,吃过午饭,大家再到木工坊,多制造一些耧车出来。

“我们的人员分工需要调整一下,”吃过早饭,熊洪跟熊巫说道,“耧车让熊木他们去全力制作,这几天应该每天都能出产个十几辆,这方面也需要熊山铁匠坊这边的配合。”

“所以木工坊这些木匠,就不要去参加耕地了,原本跟在后面播种的族人,将青壮也停下来,让他们从仓库里取出铁犁,拴上耕牛或者驽马,去帮忙犁地。”

铁犁部落还有很多没有用上的,牲口也是如此,但熊洪有了耧车的底气,便决定改变现在的人员分布结构,全力地把土地先犁上一遍、耙上一遍再说。

“这样播种的人手就会少很多,”熊巫没有亲眼见到耧车的效率,故而还有一些顾虑,“而且青壮都给你排到犁地上面了,那播种这边只剩下不少的女性族人和老人了。”

“没关系的,巫,这些耧车操作很是简单,等今天你看过就知道了。”

由于人员分工的调整,今日500架犁,居然开出了1500多亩的土地,相应的,播种的面积就更少了,差不多只完成了昨天剩余的200亩。

不过耧车的威力开始显现了出来,一天的时间,三辆刚刚生产出来的耧车和昨天晚上出产的两架耧车,在十名族人和五头耕牛的配合下,居然完成了六十多亩土地的开沟、播种、覆土工作,让跟在后面的族人们大吃一惊。按照之前的速度,这是三个人的活,每亩地至少要干上一个半时辰的时间,而耧车的效率,是他们的好几倍!

并且从播种的质量来看,无论是开沟的弯曲度,还是开沟的深度,或者是固定的行距和间距,甚至是种子的数量,耧车都无可争议地要远远超过人工播撒。

节省下来大量的种子,原本一斤只能播撒一亩土地的,但有了耧车,采用了条播方法,对种子的浪费便大大减少,一亩地差不多能省下来二三成。

一亩地节约二三两,十亩呢?百亩呢?四万亩呢?光是对种子的节省,保守估计都能省下来**千斤,而这**千斤,就是二十多人一年的口粮。

耧车的作用随着制造出来的数量,逐渐显现,前面几天,犁地的速度非常快,远远超过了耧车能播种的面积,但随着耧车逐渐增加到100辆,族人操作的速度更快之后,犁出来的地甚至比不上被播种的面积,好在经过这大半个月的努力,原本计划中的目标,那些本部周围的土地也都播种完成。

计划的顺利推进,不仅仅是因为生产工具的效率提升,人员分工的优化调整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原本铁犁的使用需要两人一组,甚至有时一个人一组,经过几天的适应,大多数族人已经能够独立操作铁犁进行耕地,这使得部落所有的铁犁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而节省下来的人力,得益于耧车的引入,不再需要弯腰跟在耙子后面一点点地开沟,从原来的开沟、播种、覆土三人组合,转变为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拉车或牵牛,另一人操作耧车。

这种耕种方式极为高效,效率显着提高,两人一组操作耧车,通常一天能播种10余亩土地。随后,犁地的速度甚至低于播种速度。

效率的提升并没有让熊洪立刻结束春耕,相反,他顺势而为,既然比原计划提前了近十天,那么节省下来的时间,族人们自然希望能够开垦更多的土地。

于是沿着丰乐大道的两侧,原本不在今年规划内的荒野也被开垦出来,专门用于种植黍、菽、油菜等作物。到了三月中下旬,整个本部的耕种面积达到了亩,比原计划多出了近3000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