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118章 新的研究方向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118章 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五哥,那你要抓紧了,有时间可以带回来让我们看看”,李枭笑着道。

“是啊!五哥,赶快表白,省得被别人抢先了。”。

李八姐也是道。

听到弟弟妹妹的建议,李五哥也是点了点头,想着明天就去表明心意,这事情宜早不宜迟。

省得出现变故。

又聊了几句,李枭就回了屋稍微洗漱了一下,就睡下了。

这半个月因为忙电渣重熔炉的事情,压力太大,都没休息好,现在忙完了,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九点多。

李枭这才慢悠悠起起床。

今天没事,李枭就带着弟弟妹妹,出去玩了一天,上午去颐和园逛了逛,划了划船。

中午回去的时候,顺路又去逛了逛鲜鱼口美食街,鲜鱼口美食街又被称作鲜鱼巷,也是一条老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正统年间。

有着几百年的历史。

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演变,在这条街道上也是老字号云集。

像是天兴居、锦芳小吃、便宜坊都聚集在此。

天兴居它是一家以炒肝闻名店铺,其前身叫做“会仙居” ,做到创建于1862年,就凭借这拿手的 “炒肝”,一火就火了多年。

锦芳小吃创立的比较晚,但店铺内众多小吃却是四九城一绝,糖火烧、艾窝窝、麻团、一品烧饼等等!

在当地可以说是颇具名气。

此外像是金糕张、永丰莜面、锅贴王,在当时也都是很有名的店铺。

到了鲜鱼口美食街,李枭一行人先逛了逛,在锦芳小吃买了不少小吃点心。

直到中午,李枭才带着一行人去了便宜坊。

来到这年代一年多,李枭去过全聚德两次,但便宜坊这还是第一次来,也想尝尝便宜坊与全聚德的烤鸭到底有什么不同。

等烤鸭上来李枭尝了尝。

两家的味道确实是不一样。

便宜坊它家的烤鸭采用的是焖炉烤制的方法,这种烤制方法它不见明火,是通过炉壁反射的热度来将烤鸭烤熟。

这样一来烤好的鸭子它的皮就会比较酥,肉也会鲜嫩。

全聚德的烤鸭则是挂炉烤鸭的方法,这种烤制的方法烤出来的烤鸭,鸭皮吃起来会更香脆,但里面的肉则会比较干。

至于究竟哪家更好吃。

这个李枭还真没办法判断,只能说各有千秋。

吃完烤鸭,李枭还不忘给家里看店的两人带上一只,这才回了前门大街的院子。

……

中午睡了一觉。

起床后李枭就进了空间,开始思考起接下来要研究什么。

这首先李枭想到的就是计算机,计算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从上一次有过这个想法后。

李枭就查了大量的资料。

发现在早期国内的计算机水平,和国外能相差一代。

像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它诞生于1946年,这台计算机它可以说是巨大的,足足有30吨,用了足足7468个电子管、6 万个电阻器、1 万个电容器以及6000个开关。

因为是计算机上用的是电子管,也因此第一代计算机被称作电子管计算机。

而国内直到1958年,才研究出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也就是103机,比国外晚了整整12年。

就算如此在几次改良后,103机运算速度也只有2300次每秒,而国外的计算机在12年前,就达到了每秒5000次。

就算如此103机,依旧对国内的航天、铁路、化工、能源、核武器等多项研究做出了贡献。

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直到1964年我国第一台晶体管通用电子计算机,也就是第二代计算机研究成功,108机这才被逐渐淘汰。

但要知道在1958年,也就是我国研究出第一代计算机的时候,美帝国已经研究出了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

而这台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已经从第一代的几千次提高到几十万次。

并且晶体管计算机它的优点更多。

就比如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等等,这些都是优点。

而最让人无奈的是,在1964年我国研究出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后,仅过了一年,第三代计算机,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就诞生了。

和前两代都不一样,这一代计算机的主存储器,开始渐渐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这也让第三代计算机的体积、功耗进一步降低。

在软件上也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也有了更多的功能,像是数据的处理计算、工业控制等等!

运算速度也从几十万次,达到了几百万次。

而我国第三代计算机,它机研究成功的时间是在1973 年。

这最后就是第四代计算机,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在我国第三代计算机研究出来的前两年,第四代计算机就诞生了。

可以说在第四代计算机之前,我国的计算机与国外的计算机发展,相差了一代。就算是第四代计算机,虽然表面看起来没什么差距,但其实相差的是在高端芯片设计和制造技术上。

这个想要追赶就更难了。

这也是为什么李枭想要今后主要研究计算机的原因。

因为他知道,计算机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

不说别的就说在科技领域,计算机的重要性就不能忽视。

像是复杂的数值模拟、数据分析、模型建立,这些都需要计算机来加快科学研究的速度,在国防上更是了不得。

武器装备研发、情报收集与处理、军事通信等,那个都需要计算机的支撑。

李枭现在在犹豫,是研究第一代计算机,还是直接上手第二代计算机。

至于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李枭想都没想过,在这个年代不要说是国内,就算是美帝国、毛熊两个国家,就算给他们设计图他们也制作不出来。

因为第三代计算机所运用的技术,很多都还没有出现。

像是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直到1958年这才被研究出来,半导体存储器芯片制造更晚,1969年美帝国的一个公司,才功生产出了世界上第一款。

之所以李枭有些犹豫,这是因为电子管,现在国内已经建立了专业的电子管厂。

而晶体管要等到1956年的时候,在国内才可以生产。

想了想李枭还是打算直接上手第二代计算机。

这倒不是他多有信心,而是想要自己一个人弄懂一台计算机的设计,就算是二代计算机。

依旧非常困难。

需要学很多东西,就比如电路理论、数字逻辑、半导体材料制备、材料特性研究、逻辑电路设计、电路集成、电源与信号完整性设计、计算机系统设计等等!

这些都需要搞懂。

就算李枭现在学习东西很快,但这么多他感觉想要搞懂至少也要几年的时间。

这不是他没有信心,而是对于第二代计算机,他就像是和前几次设计其它东西一样,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

是纯外行。

就比如逻辑电路设计,在计算机中它的加法器、减法器、乘法器、移位器等!都需要根据数字逻辑、计算机体系结构,来进行电路的设计。

还有电路集成,说起来简单,就是将一些电路和晶体管,全部都焊接到一个芯片上,但想要设计好,就涉及到了很多知识点,就比如电路的设计方法、布局布线技术、工艺兼容等等!

这些都需要考虑好。

当然这其中有些或许能现成的,只要组装一下就好了。

但李枭现在只是粗略查了查,很多东西连看都看不懂。

就比如光刻、刻蚀、掺杂、薄膜沉积等工艺,李枭现在只知道这是晶体管制造工艺方面的内容,但在具体的李枭就不知道了。

毕竟现在可不是后世,买了电脑一组装就可以。

李枭现在只知道,第二代计算机分为4个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看起来都很简单。

只要学过计算机基础的都知道,这几个是什么意思,但关键是这个年代找不到现成的零件。

不可能说买来零件一组装就能组装成一台计算机。

很多东西很可能都需要自己制作,这就太难了。

现在李枭也不确定,第二代计算机上的那些零件,能找到多少现成的,这都急不得,只能慢慢来研究、了解。

当然研究计算机的同时,他不可能什么都不干。

电脑中有那么多后世的知识,必须要在设计出点东西来,车床已经有了C620 - 1 卧式车床,在下一代就是数控车床。

这个同样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研究出来了。

至于像是钢铁冶炼技术、机械制造技术、飞机设计与制造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等等!

这些将来也都有毛熊援助,他现在研不研究意义不大。

琢磨了琢磨,李枭想到了一项可以赚外汇的东西,他记得原来看过一个短视频。

说的是岛国曾经制造过一款特别小的摩托车,它的百公里耗油才1.5L,加满油可续航200公里左右。

并且这款车多年累计下来,好像销售1亿多辆,算得上是上世纪小摩托车中销量最高的一款车型。

想到此李枭又查了查这才知道,这款摩托车叫做“超级幼兽”,它款车诞生于1958年。

当时岛国那个公司研究的目的,就是要要造出一款经济实惠的代步车,虽然他的重量只有65kg,但它却能负重200kg。

这款摩托车不仅是在这方面出色。

在它的设计上也很有特点,就如它的车架,就采用的是脊骨式车架,这样就可以方人上下车,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电摩。

而不是像是传统的摩托车一样,需要跨上去。

此外这辆摩托车还配备护腿板,这样能有效的减轻迎面风压。

又查了查了李枭才知道,像是后来国内的轻骑50、嘉陵70,都是参考这台“超级幼兽”摩托车而来。而它卖的好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当时欧美等很多国家经济开始了复苏,出门的需求大大增多,这个时候一辆坚固耐用的摩托车,就是很多家庭出行的必备工具。

此外除了这辆摩托车以外,李枭还查到了一辆更小的摩托车,叫做 Motopo。

它的重量仅有45千克,虽然时速比较低,但百公里油耗约1L,加满油可以跑400公里。

不过因为销量并不好,仅设计出来三年就停产了。

又查了好几款摩托车,最终李枭还是决定把“超级幼兽”摩托车弄出来,一是销量好,二是打造起来也不难。

超级幼兽摩托车。

它的整体结构分为八部分。

车架、发动机、悬挂系统、制动系统、车轮轮胎、燃油系统、电气系统最后就是外观。

这其中最难的应该就是发动机的制造了。

它搭载的是50cc四冲程发动机,这和当时主流的二冲程发动机有些不同,而之所以会选择这款发动机,就是因为它省油、以及可靠度高,故障发生的概率小。

李枭也没想着去改变,省油、可靠度高,这本来就是“超级幼兽”摩托车的一个卖点。

不过李枭查了查,50cc四冲程发动机,它还真没查到是谁制造的,1951年存不存在,网上只显示是岛国这家公司,在四冲程发动机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倒是二冲程发动机他查到了,在1878年就被制造了出来,并在1881年申请了专利。

见此李枭打算直接把50cc四冲程发动机给搞出来,毕竟他在网上就能查找到完整的设计图,根本就没有难度。

这样也能绕过专利。

说干就干,李枭直接开始查找各种资料以及画图,不过这做戏还要做全套。

李枭打算过几天去学校一趟,申请一台二冲程发动机研究研究,最好再能弄一台摩托车。

到时候在研究出“超级幼兽”摩托车,也不显突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