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261章 电子工业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261章 电子工业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吃完饭李枭就直接骑着车子去了一机部。

“部长你找我?”,敲了敲门,在听到进后,李枭这才推门走了进去。

走进去后,李枭还看到有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正在和黄部长聊着天。

看到李枭黄部长立刻笑着招呼道:“来小枭,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位是贺华同志,也是四机部的部长,以后会专门负责电子工业的研究。”。

“四机部?”,李枭闻言心中有些诧异。

四机部他是知道的,不过这个部门至少也要等到1963年才会成立,像是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通信设备,都会由这个部门负责。

“这是又提前了?”,李枭想道。

不过他想了想感觉着这倒也合理,现在晶体管计算机已经被研究出来了,相关产业的研究肯定会跟上,只不过他没有想到,国家的动作会这么快,上午才报告上去,下午新部门就已经成立了。

在李枭心中想这些的时候,贺华也都站了起来,伸出了手:“李枭同志你好,刚刚听老黄介绍了半天,我还以为他在吹牛,没想到你真这么年轻,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他这是真心话,在刚刚听黄涛介绍李枭才21岁的时候,他还吃了一惊,以为是老友在开玩笑。

要知道晶体管计算机就连M帝都没有研究出来,一个21岁的小年轻,怎么可能研究出来?根本就不可能。

就算是李枭现在站在他面前。

他都还有点不相信,过于离谱了。

李枭也是笑着道:“您过奖啦,我就是运气好,这才误打误撞取得了点成果。”。

“你这可不是运气,刚刚老黄可是和我说了,两年前你就敏锐地察觉出了计算机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研究,这都是你努力的结果,今天我过来就是想要详细的了解一下情况。”,说到后面,贺华郑重道。

听贺华这么说,李枭也是郑重了起来:“贺部长,有什么问题您请说?”。

“现在的计算机可以量产吗?其他人学会需要多久?”,贺华直接道,显然早就有了准备。

李枭想了想:“晶体管计算机现在已经是完整版,只要材料足够,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量产,至于其他人想要学会,这个时间不会短,今天上午我和吴教授、钱教授他们交流过,

虽然他们对计算机还算了解,但也只是基础的东西,想要彻底搞懂,还需要从头开始学,我之前研究计算机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一点,所有的研究资料我都有保留,随时可以整理成学习资料。”。

闻言贺华双眼有些发亮有些惊喜:“那太好了,李枭同志那些多久能整理好?”。

“最多一个月。”。

“那就麻烦你了李枭同志。”。

李枭连忙摆了摆手道:“不麻烦,都是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

听了李枭的话,贺华不由哈哈笑了笑,越发对李枭喜欢,随后他看向了黄涛笑着道:“老黄,你把李枭同志让给我们部门怎么样,以后我们部门可都指望着他了。”。

“唉唉唉!我说老贺你这可就不讲究了。”,这一下黄部长有些急了:“李枭同志身上可是还有重要研究要跟进,可不能去你们部门。”。

“什么任务?能比计算机还重要吗?”。

今天他也是临时接到的任命,还没来得及详细了解情况,就来了一机部,黄涛的话让贺华有些不太相信。

狐疑的看向了对方。

“嘿!你还别不信,李枭同志虽然在计算机研究上有天赋,可在其他方面天赋更高,你知道去年阅兵上的旋翼机吗?”。

“听说过。”,贺华点了点头道,去年国庆他还没被调来四九城,只是听说国内自主研发出了一款旋翼机,不过虽然是旋翼机,但各方面的性能比起一般直升机也不差。

而说完贺华就立刻反应了过来:“老黄你别告诉我,旋翼机就是李枭同志研究的。”。

黄部长笑了笑:“就是这小子。”。

贺部长有些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道:“这怎么可能?”。

李枭这么年轻,能研究出晶体管计算机就已经很让人吃惊了,现在告诉他,旋翼机也是李枭研究的。

这让他脑瓜子嗡嗡的。

看到老友这一副好像见鬼了的表情,黄部长心中想笑,当初他也是这么过来的,要不是如此,他现在保准比贺华还要吃惊。

这让他决定在添上一把火,笑着道:“怎么不可能!李枭同志对国家的贡献,可还不仅仅如此。”。

“还、还有什么?”。

看到黄部长悠闲的端起一杯茶,贺华有些着急的又道:“还有什么?别卖关子。”。

见此黄部长也就没在吊人胃口:“你知道最近几年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床吗?”。

“你不要告诉我,那个也是李枭同志研究的?”。

“对,就是李枭同志,那是他在上学期间研发的,还有你在路上看到的三蹦子、地里的那些手扶拖拉机、军队中最新款的工兵铲、前两年促成毛熊对我们进行援助的电渣重熔技术,以及高射炮、63式火箭炮,大型火箭弹,发热贴、加热包,这些可都是李枭同志研究出来的。”。

说完黄部长自己都被吓了一跳,看了一眼旁边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的李枭一眼,心中也是暗自咋舌。

这才几年啊!这么多技术竟然都出自李枭之手,到了现在他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国内不会也要出一个像是爱因斯坦、特斯拉一样的人物吧?”,想到此,黄部长心中不由一震。

这不怪他这么想,如果李枭已经四五十了,他绝对不会这么想,但问题是李枭现在太年轻了,才刚刚过20岁,未来能成长到哪种地步很难说。

未必不能超过以上几位。

贺华就更震惊了,嘴巴张了又合,闭了又张,像是有什么话卡在喉咙里,想说也说不出来。

这让他看向李枭的目光都变得有些古怪。

不说三蹦子、车床,就说高射炮、63式火箭炮,大型火箭弹,发热贴、加热包这几样东西。

他可是知道这些东西在战场上发挥的作用有多大。

怪不得当时他问领导要人,领导说一切看李枭同志的意见,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到是李枭被看的有些发毛,开口喊道:“贺部长、贺部长……。”,喊了两次贺华这才缓过神来,说着起身给李枭敬了一个礼。

“李枭同志,感谢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要知道现在可还没大规模公私合营,不说别的,就说三马子、手扶拖拉机,或者是那些机床,如果李枭想要从中赚钱的话,那太简单了。

可李枭直接就献给了国家,这就值得他敬这个理。

见此李枭也是连忙站了起来,换了一个礼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要是人人都向你如此,那就好了。”,虽然李枭没有多说,但就这么一句,让贺华有些感慨道。

李枭也知道贺华是什么意思。

他看过一组数据,从建国后一直到55年,从西方回来的各种科技人才有1536人,但这也只占据了25%左右,但仍有75%左右并没有选择回来。

看着贺华有些感慨的表情,李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过贺华也不需要安慰,感慨过后他就道:“李枭同志,你对电子工业有没有什么看法?”。

这个李枭还真没研究过,想了想道:“我先说说计算机方面,我建议对晶体管、磁芯存储器技术、外部存储技术进行先一步研究,我们现在对于晶体管计算机上所运用的技术,

都还无法自主生产,外国一旦严厉禁止晶体管、磁芯存储器外流,这就会让我们变得很被动。

其他电子工业方面,我研究的并不深,不过我建议优先研究军工电子,研究导弹、卫星、雷达等,配套的电子设备和元器件,好为我们将来研究这些武器做好准备。

还有就是通信、广播技术,这也是极为重要的,这对情报传递、军事指挥十分重要,这从这一次的战争中就能看出,当然电阻、电容、电感、波导元件这些也要优先研究,这些都是导弹、卫星、雷达中不可缺少的元件,总之一切以军工电子优先优先。”。

听完李枭的讲述,黄部长、贺部长两人都点了点头,在李枭来时他们也商量过,除了计算机配套的元件以外,第一个要发展的就是军工电子。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能让敌人畏惧,不敢动其它歪心思。

不过听了李枭刚刚的讲述,贺部长有些疑惑道:“你说的导弹、雷达我都知道,但你说的卫星是什么?”。

这倒是让李枭一愣,才想起卫星这两个词,在这年代还很陌生,无论是M帝还是毛熊,都是在1954年才提出来发展人造卫星的。

想了想李枭解释道:“卫星就是飞行在太空中的东西,在二十世纪初的时候,毛熊的一位科学家,就提出来一个想法,那就是依靠强大的推力克服地球引力,把卫星发射到太空中,

我们可以在这颗卫星上,搭载雷达之类的设备,甚至等到我们技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可以用卫星进行通讯。”。

更深层次的李枭没有多说,选择了闭嘴,他怕两人接受不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李枭所说的那些,两人都有些吃惊,感觉有些不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