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 第262章 卫星

四合院:我一心科研,重工强国 第262章 卫星

作者:观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12:58:24 来源:书海阁

“雷达?通信?李枭同志你说的通信和雷达,是我理解中的那个吗?”,贺部长闻言有些迟疑。

黄部长也是如此,要不是说这些的人是李枭,他都会以为对方是在胡扯。

李枭点了点头:“对就是雷达和通信,甚至在我的构想中还可以安装电子侦察设备,来对敌人的军事部署、军事动态等进行监控。”。

至于对太空进行探索之类的话,李枭并没有提,那些在这年代都不重要,现在重要的是如何提高国内的实力。

想了想李枭又道:“黄部长、贺部长你们听说过可见光相机吧?”。”。

闻言两人对视了一眼,贺部长道:“我知道可见光相机,那不是用于拍相片的吗?”。

“对是拍相片的,但除了拍摄相片,它还能用于天文观测中,来捕捉天体发出的可见光,那么既然它能对天文情况进行观测,那么如何把它安装在卫星上呢?是不是也可以对地面进行观测?

据我所知在朝鲜战场上,M帝就利用飞机搭载可见光相机,来对我军的阵地和部署情况进行侦查,那如果拿着放到卫星上,是不是会更隐蔽?那是不是意味着,就能轻而易举弄清楚全球地形地貌?”。

听完李枭的话,两人背后都有些发寒,如果卫星这能做到这种程度,那就太可怕了。

他们太清楚这有多么重要了。

而事实也是如此,在1973年的战争中,毛熊就连发了18颗 “宇宙号” 卫星,拍摄到了很多照片,这也在战争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倒是黄部长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拍摄的照片要如何传递回来?”。

李枭想都没想直接道:“弄一个回收容器就行了,等到完成拍摄任务,直接让仪器脱离卫星,返回地面,甚至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利用无线电传初,我记得看过国外传回来的一些资料,好像已经实现了这一功能,只不过是还不太完善。”。

李枭这可不是瞎说,1960年M帝发射的“发现者14号”,就是利用回收的方式,带回来了毛熊超165万平方英里的监控图像。

毛熊也是如此,在1962年发现第一颗卫星后,之后九个月内连续发射了12颗照相侦察间谍卫星,拍摄到了很多地面的详细情况,最开始毛熊也是用的回收容器的方式,到了后来就变成了无线电传输的方式。

见两人都皱着眉陷入了深思,李枭想了想决定再加一把猛料,至少也要先让国家重视起来。

他想看看能不能提前把卫星弄出来,这样到时候再配合两弹,足以对其他国家起到震慑作用。

想到此李枭又道:“除了监视以外,我甚至在想卫星能不能实现制导能力。”。

“制导?小枭你这是什么意思?”,对于这两个词黄部长有些敏感道。

“就是利用卫星设定好一个位置,就比一机部,然后按下开关,导弹就能从几百里开外,精准的打到这里,这不是没有可能的,据我所知毛熊的R-1导弹,打击的范围在200公里,R-2导弹在300公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他们好像是惯性制导系统,以及无线电指令制导?”。

这个李枭有些记不太清楚了,说完还看了黄部长一眼,见此黄部长点了点头,表示李枭没记错。

他这才又道:“惯性制导用的是导弹自身的惯性测量装置,来控制导弹飞行的方向,我看中的是第二种,无线电指令制导,这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指令信号来控制导弹的方式,人们可以发送指令,来控制导弹。

那么如果卫星上拥有了无线电功能呢?是不是可以用来制导?现在的导弹虽然只能打三四百公里,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一千公里、两千公里的导弹是不是也会被研究出来,到时候再配合上卫星,足以对任何国家产生威慑力。”。

这一下黄部长、贺部长是彻底坐不住了。

李枭刚刚所说的那些,他们都仔细考虑过,确实有可能实现,这让他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考虑了一下,黄部长说道:“这样,小枭你现在写一份报告出来,我交上去。”。

这真不是他小题大做,而是李枭所说的那些虽然距离他们有点远,但并不是没有可能实现,至于国外有没有研究着一些技术。

他们并不知道,但这也不妨碍两人重视起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国外已经开始研究这一项技术,或者已经研究完毕,那么对于国内来说将会非常被动。

如果没有研究更好。

国内也可以尝试研究,如果能研究出来,那么将会是一件大杀器。

不过虽这么想,黄部长两人心里都清楚,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要说他们听都没听说过卫星。

就说导弹,都还在十几公里、几十公里晃荡,就更不用说别的了。

而李枭闻言也没有犹豫,要了一张纸,就跟着秘书去了旁边的房间。

等到李枭走后,黄部长、贺部长两人都有些沉默,还在细细琢磨着李枭所说的那些话。想了一会贺部长不由感叹道:“这个李枭,像你说的还真能给人惊喜啊,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那些的。”。

黄部长也是摇了摇头:“这不仅是惊喜,还是惊吓,但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是要让人多搜集一下这方面的情报了,老贺,你感觉那小子所说的那些有没有可能实现?”。

贺部长想都没想就点了点头:“很有可能的,那些技术现在已经都具备了,不说别的就说无线电,在1901年就已经实现了跨洋通信,如果无线电不受太空环境干扰的话,那么只要把卫星发射到太空中,那么就能实现。”。

“是啊!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如果卫星这能有那样的功能,那就太可怕了,如果别的国家没有也就罢了!但如果有的话,我们必须也要有。”。

两人的谈话李枭并不知道。

在旁边的屋子,李枭正在写着关于卫星的报告,这一份报告他写的很详细,从什么是卫星,是谁提出来的这个概念,要如何发送到太空中都有写到,不过也没写超纲。

前面介绍的那一部分,都是他从一些杂志上看到的,到了后面才开始发挥,不过也用了很多“在我构想中……”等一些前缀词汇。

他之所以写这么仔细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毕竟无论毛熊还是M帝,都还没开始正式研究卫星,像是M帝,是在1954年经过几轮初步的研究后,感觉有可行性,这才开始大力发展卫星的。

毛熊也差不多是如此,在1954年秋才开始了对一些卫星数据的搜集,并向上面提出了制造卫星的想法。

现在他看到的那些从国外传回来的杂志,虽然有提到过太空、卫星之类的,但也并不多,就连国外都是如此,国内就更不用说了。

李枭这一写,写了小一个小时这才写完,足足写了6大页。

这才敲了敲黄部长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办公室此时就剩下黄部长一个人,李枭也自在了不少:“部长,我写好了,您看看。”,说着,李枭就把写好的东西递给了黄部长。

“先坐,喝茶自己倒。”。

黄部长也放下手头看的文件,一边说着一边把报告接了过去,看了起来,李枭上面写的比他说的要更详细。

除了对卫星的介绍外。

雷达、无线电、可见光相机等几样设备,安装在卫星上面的可能性,也都讲了一遍。

黄部长看的很细,有的地方反反复复看了几遍,这才小心的把报告整理好,放到了抽屉里,又对着李枭嘱咐道:“这件事你不要和其他人说,要保密知道吗?”。

他这样嘱咐是怕国外还没想到这一点,消息如果传出去,再给其他国家提了醒。

李枭倒是没想这么多,也没打算到处去说,很干脆的答道:“是部长,我明白。”。

见此黄部长笑着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证明,递给了李枭,“这是分房子的证明,那边已经建设完毕了,你什么时候去看看,最好尽快搬过去。”。

李枭有些好奇的接了过来看了看,不过也没看出什么来,很普通的一张证明,上面也只写了李枭的名字,工作单位,和房子的地址,看了两眼就又看向了黄部长。

他刚刚感觉部长的口气好像有些不对劲,就试探着道:“部长,这么急吗?”。

黄部长表情也有些郑重:“这是为了你的安全考虑,你这一次研究出来的晶体管计算机可了不得,上面怕有人动了歪心思,这才让你尽快搬过去,

不仅是你,还有很多其他的专家、教授,也都会搬到那里去,那里更安全,对了!上面打算要给你派一个警卫,来保护你,这个要提前和你说一声。”。

这让李枭稍微愣了一下,下意识就想要拒绝,他可不习惯身边多一个人,不过李枭想了想感觉黄部长说的也有道理。

安全最重要,随着他研究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上面早晚都会派人来保护他,他也就点了点头。

“部长我知道了,您替我向上面道声谢。”。

这让黄部长笑了笑:“你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大贡献,这是应该的,不过你这一声谢,我会帮你带到。”。

说完黄部长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样东西,脸上还有些羡慕:“对了这个给你,打开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