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 > 第434章 职工住房、研究所规模扩大

陈安接着说道:“更关键的是,咱们厂现在还有新建的500轧机 冷轧生产线项目。

等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必然需要大量的工人,预计至少需要1200名以上的职工。

到那时候,咱们厂的规模必将越来越大,人员预估会超过5500人,甚至可能更多。

再加上职工家属,到时候咱们厂要管理的人口将达到两万人以上。

要是职工还是像现在这样分散在各个城区,上班通勤、人员管理都将是巨大的难题。

所以啊,修建大型的职工住宅小区,把职工集中起来居住,这件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

大家听了陈安的话,都陷入了沉思。

冯副厂长皱着眉头问道:“陈安,你说的这个住宅小区,规模得多大啊?得花多少钱?”

陈安缓缓道:“要满足厂里全部职工住房需求,按照目前的经验,这个住宅小区占地面积得有23公顷,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

其中要建60栋住宅楼,住宅面积有27万多平方米。整个项目投资资金将达到2200万元!”

“这……这……”

陈安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随后,彻底炸开了锅。

那剩余的额度不过区区52万,可陈安冷不丁抛出的2200万职工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就像一颗重磅炸弹,把大家炸得晕头转向,全都傻眼了。

这可大大超出预算了!

张副厂长率先拍案而起,扯着嗓子喊道:

“咱们新建的冷轧项目投资也不过才4000万啊,这建职工住房就要2200万!

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从哪里拿出这么多钱来搞这个项目啊,部里根本就不会考虑的!”

冯副厂长眉头紧锁,重重地叹了口气:“话虽如此,可职工住房问题确实是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啊。

前几年厂里只是零星地建设了一些职工住房,那点数量远远无法满足职工们的需求。

后勤处每次分配房子都会焦头烂额的,不管怎么分配都有职工不满意。

现在还有好多新职工成家后,一家几口就挤在一间狭小的屋子里,生活条件艰苦得很呐。

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职工们一直住在这样的环境里啊。”

郑副厂长沉思片刻,说道:

“其实以咱们厂现在的盈利能力来说,要是咬咬牙,分个两三年时间,也不是不能投资这个项目。

咱们厂最近几年的效益还不错,只要合理安排资金,说不定还真能把这个项目做起来。”

然而,张副厂长立刻反驳道:“咱们厂的利润那可是要上交的,建设项目的投资都需要另外拨款的,哪能是厂里自己说怎么用就怎么用的?

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得有严格的审批流程,这2200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是咱们想动就能动的。”

冯副厂长又提出了新建议:“依我看,咱们应该缩小建设规模,然后分年分批上报。

这样既能逐步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又能减轻资金压力,部里那边也更容易接受。”

可陈安却不同意这个观点:“冯厂,这可不行啊。没听说过‘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吗?

咱们厂职工住房问题确实是个实实在在的需求啊。

而且厂里的冷轧项目明年下半年就能建成投产,现在地方上的住房也很紧张,到时候也不好安排职工住宿,总不能让职工住窝棚吧。

咱们上报的规模越大,上面就越会重视,上面肯定会压缩投资,咱们也好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冯副厂长:“那房子建成之后,如何分配呢?我看啊,应该先分给总厂职工,二级厂距离咱们这里可不近。他们的住房问题可以等以后再想办法解决。”

“房子还没建呢,谈什么分配?”

……

一时间,大家争论得面红耳赤,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杨书记坐在主位上,静静地听着大家的争论,眉头越皱越紧。

他深知这个问题牵扯面广,涉及资金、政策、职工利益等诸多方面,一时半会儿很难达成共识。

最终,他清了清嗓子,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说道:

“各位,大家先冷静一下。这个职工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确实是个大问题,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一时半会儿也难以做出决策。

我看这样吧,这个议题咱们先搁置一下,会后我会亲自给部里领导汇报,详细说明咱们厂的情况和职工的需求,看看上面的反应再做决定。”

陈安听了杨书记的话,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甘,但也知道目前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点头表示同意。

接下来,杨书记又接着说道:“那咱们继续下一个议题。”

于是,大家又继续商量着其他几个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眼见着就要到中午了,会议也开的差不多了,杨书记看了看手表,准备宣布散会。

就在这时,陈安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立刻坐直了身子,郑重地开口说道:

“书记,我这里还有两个人员编制方面的问题,需要各位领导商议商议,看看怎么解决合适。”

杨书记干脆地问道:“什么问题?你说。”

陈安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抓紧时间将情况做了汇报:

“书记,各位领导,这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研究所的人员编制。

目前研究所的人员一直都没有满编。现在研究所承担着好几个攻关项目,而且后续还要继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就算是一些已经完成的项目,像老旧轧机、300轧机相关的技术升级,还有汽车零部件、洗衣机这些,也都得安排专人继续跟进,不断更新技术。

但是,现在研究所的人员情况实在不乐观。

即便算上12月份从各部门和二级厂紧急抽调过来的10名同志,总共也才20人。就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用啊。

所以,我觉得厂里得赶紧再增加一些人员,先把现有的编制补齐,要是能再适当增加一些编制,那就更好了,这样研究所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大家听了,纷纷点头:“确实,研究所任务这么重,人手不够可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