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 第148章 尔朱骄纵赴宫宴 子攸智设鸿门局

元颢从轘辕关南逃,一路奔至临颍。

此时他身边只剩零星几个随从,狼狈不堪。

临颍县的小卒江丰远远望见,眼珠一转,心生一计。

他上前拦住元颢,故作恭敬道:“殿下远来辛苦,不如到寒舍歇息片刻?”

元颢早已精疲力竭,见有人收留,不疑有他,点头道:“好,带路。”

谁知一进门,江丰脸色骤变,猛地抽刀砍向元颢。

元颢大惊,还未来得及反抗,便已身首异处。

江丰提着血淋淋的首级,冷笑道:“乱臣贼子,死不足惜!”

消息很快传到洛阳。魏主子攸早已抵达北邙山,正由中军大都督杨津清扫宫禁,召集百官迎驾。

众臣跪伏在地,涕泪横流:“臣等无能,致使逆贼猖獗,请陛下治罪!”

子攸摆摆手,淡淡道:“诸位忠心可鉴,何罪之有?”

他随即入主华林园,颁布大赦令,并大肆封赏功臣。

尔朱荣加封天柱大将军,尔朱兆为车骑大将军,元天穆升任太宰。

北归将士及随驾文武,皆官升五级。

宫中放出三百名宫女,又赐下数万匹绸缎,按功行赏。

朝堂之上,临淮王元彧战战兢兢地跪伏请罪:“臣曾依附逆贼,罪该万死!”

子攸微微一笑:“乱世之中,身不由己,朕不追究。”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坦然面对新朝。

安丰王元延明站在府中,脸色阴晴不定。

妻子低声问:“王爷,我们该怎么办?”

他长叹一声:“元颢已死,我若留在洛阳,迟早被人清算。”

妻子急道:“那……我们逃?”

元延明咬牙点头:“对,逃!去梁朝!”

当夜,他带着妻儿悄然离京,一路南奔。

可惜,流亡的日子并不好过。

没过几年,元延明便病死在江南,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尔朱荣在洛阳待了几天,便启程返回晋阳。

临走前,他做了两件事:一是派都督贺拔胜镇守中山,二是命令统军侯渊剿灭葛荣的余党韩楼。

转眼到了第二年,关中一带又闹起了匪患。

万俟丑奴横行霸道,百姓苦不堪言。

此时,他正率兵攻打岐州,还派手下大将尉迟菩萨从武功南渡渭水,一路攻城略地。

贺拔岳接到军报,立刻带着一千轻骑,日夜兼程赶去救援。

可等他到了岐州,尉迟菩萨已经攻下城栅,收兵回营。

贺拔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他对手下将士说道:“这尉迟菩萨狂妄自大,我们得引他上钩。”

于是,他亲自带兵到敌营前挑战,故意露出破绽。

尉迟菩萨果然中计,冷笑道:“区区千骑,也敢来送死?”

他率轻骑追击,一路追到渭南。

贺拔岳早已在山间设下埋伏。

见敌军进入包围圈,他一声令下:“放箭!”

伏兵四起,箭如雨下。

尉迟菩萨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生擒活捉。

士兵们押着他来到贺拔岳面前。

贺拔岳打量着他,讥讽道:“名字叫‘菩萨’,怎么一点神力都没有?”

尉迟菩萨脸色铁青,无言以对。

此战大胜,降卒上万,关中匪患终于平定。

丑奴听说大将菩萨兵败被杀,心里一凉,赶紧带兵退守安定城。

另一边,贺拔岳和尔朱天光的军队在岐州会合,故意放出风声:“夏天快到了,天气太热,不适合打仗,等秋凉了再进军。”

丑奴信以为真,对手下说:“既然他们不打了,咱们也歇歇。”

于是解散士兵,让他们回家种地,只在险要处留了些哨卡防守。

谁知尔朱天光、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三位都督,趁着夜色突然发兵,一举攻破大营。

他们抓了不少俘虏,却一个不杀,全放了回去。

其他哨卡的守军听说主寨已破,纷纷投降。

天光率军长驱直入,直奔安定城。

丑奴这才慌了神,手下兵散将逃,哪还有人守城?

他只好弃城逃跑。贺拔岳带兵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平凉,把丑奴团团围住。

这时,副将侯莫陈崇大喝一声:“让我来!”

他单枪匹马冲进敌阵,直取丑奴。

两人交手不到三个回合,丑奴就被他一把拽下马,活捉了。

侯莫陈崇高举丑奴,大喊:“贼首已擒,投降不杀!”

敌军顿时溃散。

天光乘胜进军高平。

萧宝夤是丑奴的太傅,还想负隅顽抗。

天光把丑奴押到城下,对守军喊话:“你们的主子都抓了,还守什么?投降吧!”

守军一看,果然纷纷丢下武器,打开城门,把萧宝夤绑了送出来。

关中就此平定。

丑奴和萧宝夤被押送到都城,绑在阊阖门外示众三天。

最终,萧宝夤被赐死,丑奴被斩首。

宇文泰的崛起与尔朱荣的专权

宇文泰曾随军讨伐元颢,立下战功,被封为宁都子。

后来,他又跟随贺拔岳入关,平定了万俟丑奴的叛乱。魏主元子攸赏识他的才能,提拔他为征西将军,兼管原州事务。

宇文泰治理关陇一带,对待百姓宽厚仁慈。

百姓们感激不已,私下议论道:“要是早点遇到宇文大人,我们怎么会跟着造反呢?”

这番话,无意中为日后北周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然而,朝廷的局势却并不平静。

尔朱荣屡次平定叛乱,功劳越来越大,权势也日益膨胀。

他虽然驻守在外,却能遥控朝政,甚至在宫廷内外安插亲信,监视魏主的一举一动。

魏主元子攸并非昏庸之辈,他勤于政务,一心想整顿朝纲。

一天,他与吏部尚书李神隽商议改革选官制度。

恰在此时,尔朱荣推荐了一个人担任曲阳县令。

但此人资历不足,被李神隽驳回。

尔朱荣得知后,勃然大怒,直接绕过朝廷,擅自调换了人选。

李神隽又惊又怕,只得主动请辞。

尔朱荣趁机安排堂弟尔朱世隆代理吏部,进一步掌控朝政。

随后,尔朱荣又提出一项计划——调派北方武将镇守河南各州,以巩固自己的势力。

魏主深知此举会加强尔朱荣的兵权,坚决不肯答应。

太宰元天穆奉命出镇并州,临行前,他特意去见了尔朱荣。

“天柱大将军立下大功,位居宰相,若想更换天下官吏,陛下也不该拒绝。”

天穆对尔朱荣说道,“何况只是调动几个州官,陛下为何不答应?”

尔朱荣冷笑一声:“陛下怎么说?”

天穆叹了口气:“陛下说,若天柱不把自己当臣子,他自然得听您的;

可若还认自己是臣子,怎能随意任免百官?”

尔朱荣听完,脸色阴沉。他握紧拳头,心中愤恨难平。

与此同时,宫中也不安宁。

尔朱皇后性情善妒,稍有不满,便对魏主发怒:“天子是我家立的,凭什么独断专行?

我父亲当初就该自己登基!”

魏主冷冷回道:“若你父亲真做了皇帝,你不过是个公主,哪还能统领六宫?”

尔朱世隆也心怀不满,私下抱怨:“兄长若早登帝位,我何至于连个王爵都捞不到?”

魏主内外交困,既要应付权臣,又要忍受皇后的跋扈,整日郁郁寡欢。

城阳王元徽的王妃是魏主的表妹,侍中李彧则是魏主的姐夫。

这两人仗着皇亲身份,深得魏主信任。

一日,元徽对魏主进言:“陛下,尔朱荣权势滔天,若不早除,必成大患!”

李彧也附和道:“是啊,他表面恭敬,实则野心勃勃,不可不防。”

魏主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朕何尝不想?

只是他手握兵权,稍有不慎,反受其害。”

侍中杨侃、胶东侯李侃曦、仆射元罗等人也参与密谋,商议如何除掉尔朱荣。

然而,尔朱荣并非毫无察觉。

他酷爱打猎,无论寒暑,从不间断。

每次狩猎归来,他都会画一幅《缚虎图》献给魏主,并附上奏章:

“臣不忘武功,日夜练兵,只为替陛下扫平北方胡人,南下统一江淮。”

他还特意提到:“参军许周曾劝臣受九锡之礼,但臣自认功绩不足,已将他斥退。”

魏主看完奏章,心中冷笑:“表面谦逊,实则傲慢至极。”

但他仍提笔批复,言辞恳切:“爱卿忠心为国,朕心甚慰。”

其实这不过是虚与委蛇,以假应假罢了。

会尔朱后怀孕九个月,眼看就要生产。

尔朱荣上表请求入朝,想趁机探望女儿。

洛阳城里,城阳王元徽等人暗中商议:“若尔朱荣真敢进宫,正好埋伏刀斧手,一刀结果了他!”

可李侃曦却摇头:“尔朱荣狡猾,必有防备。

不如先杀他的党羽,再派兵抵挡。”

两种意见争执不下,魏主元子攸犹豫不决。

然而,密谋的消息却悄悄传开了。

中书侍郎邢子才等人怕受牵连,纷纷逃出洛阳。

尔朱世隆也听到了风声。

他眼珠一转,写了封匿名信,贴在自家门上:“天子欲杀尔朱荣!”

随后,他派人揭下信,快马送给尔朱荣。

尔朱荣看完,哈哈大笑,随手把信扔在地上:“世隆胆小如鼠!谁敢动我?

我单骑入京,看谁能伤我一根头发!”

妻子在一旁劝道:“洛阳局势不明,还是别去了。”

尔朱荣大手一挥:“怕什么?

我手握重兵,谁敢造次!”

他执意南下,带着精锐将士直奔洛阳。

妻子放心不下,也随行而去。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抵洛阳城下。

魏主早就想杀尔朱荣了。

可一想到天穆还在并州手握重兵,他就不得不按下杀心。

“陛下,这些日子您对臣格外厚待,臣实在惶恐。”

宴席上,尔朱荣醉醺醺地说道,“外头总有人说您疑心臣,想要臣的命。”

魏主心里一紧,脸上却堆满笑容:“爱卿多虑了!朕还听说有人造谣,说你要害朕呢。

这种闲话,听听就算了。"

尔朱荣听了,哈哈大笑,心里顿时踏实不少。

从那以后,尔朱荣进宫时只带几个随从,连兵器都不带。

魏主见他这般毫无防备,反倒犹豫起来。

城阳王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陛下,就算尔朱荣现在不反,将来也难说。

这种人留着就是祸害!”

魏主点点头:“爱卿说得对。”

他当即下诏,召天穆入朝,打算把两人一网打尽。

尔朱荣浑然不知危险临近。

朝中那些善于逢迎的官员,整天围着他拍马屁。

“大将军功高盖世,陛下迟早要赐您九锡之礼!”

“是啊,说不定还要禅让帝位呢!”

尔朱荣听得眉开眼笑:“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

一个术士凑上前,“昨夜天象显示,长星入中台,这是改朝换代的吉兆啊!”

另一个赶紧补充:“并州城上紫气缭绕,这是上天预示,您就要飞黄腾达了!”

尔朱荣被捧得飘飘然,整个人都轻快起来。

他背着手,在殿中踱步,脸上写满了得意。

这些谄媚之言,就像蜜糖一样,让他完全放松了警惕。

尔朱荣有个女儿,嫁给了魏主兄长的儿子——陈留王元宽。

尔朱荣曾指着元宽对人夸口:“我这女婿,日后必有大用!”

这话传到魏主耳中,更添猜忌。

一天夜里,魏主梦见自己持刀,一根根削断自己的手指。

惊醒后,冷汗涔涔,心中不安。

他召来心腹元徽和杨侃,将梦境告知。

元徽沉吟片刻,道:“蝮蛇咬手,壮士断腕。

陛下此梦,正是此意。

若能当机立断,必能转危为安。”

魏主眼神一沉,心中已有决断。

恰在此时,天穆奉召入京。

魏主便借机设宴西林园,邀尔朱荣一同作陪。

席间,尔朱荣忽然提议:“近来朝臣疏于骑射,陛下不如率五百精骑出猎,以振军威。”

魏主表面应允,心中却冷笑:“这是要试探朕的兵权?”

宴罢,魏主独坐殿中,眉头紧锁。

次日,他密召中书舍人温子升,问道:“当年王允杀董卓,若赦免凉州部众,是否不会招致反扑?”

子升谨慎答道:“赦免余党,或可平息祸端。”

魏主沉默良久,忽然抬眼,目光如刃:“朕的心思,你应该明白。

有些事,明知凶险,也不得不为。

若只诛首恶,宽恕从犯,或许能免后患。”

子升心头一震,低声道:“臣明白。”

魏主微微颔首:“去准备赦文吧,时机一到,即刻动手。”

子升躬身退下,殿内只剩魏主一人。

窗外风声渐紧,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将至。

天刚蒙蒙亮,元子攸就急召尔朱荣和元天穆入宫赴宴。

明光殿内,杨侃带着刀斧手早已埋伏多时。

这哪是什么宴席?分明是场鸿门宴!

“陛下今日怎么突然设宴?”

元天穆在进宫路上低声问道。

尔朱荣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天子设宴,咱们做臣子的只管赴宴就是。”

两人入殿落座,酒过三巡。

尔朱荣忽然放下酒杯:“臣突然想起府中还有要事...”

元子攸强作镇定:“爱卿这就要走?”

“改日再来陪陛下尽兴。”

尔朱荣说着已经起身。

杨侃等人从东阶冲上来时,二人已经走到庭院中央。

埋伏的士兵面面相觑,竟不敢轻举妄动。

看着尔朱荣扬长而去的背影,元子攸手中的酒杯“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废物!都是废物!”

年轻的皇帝在空荡荡的大殿里咆哮。

城阳王元徽匆匆赶来,见状连忙屏退左右。

“陛下息怒,”元徽压低声音,“尔朱荣今日逃过一劫,必定起疑。

咱们得另想办法。”

元子攸颓然坐下:“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手握重兵,朕这个皇帝...”

“臣有一计。”元徽凑近耳语,“就说皇后早产,诞下太子...”

“胡闹!皇后才怀孕九月!”

元徽却胸有成竹:“妇人早产实属平常。尔朱荣骄横惯了,绝不会起疑。”

此时的尔朱荣正在陈留王府喝得酩酊大醉。

“今日那宴席透着古怪,”元天穆给他斟酒,“陛下突然...”

尔朱荣大笑打断:“你多虑了!

那小皇帝能掀起什么风浪?”

说着又灌下一大杯酒。

三日后,元徽急匆匆赶到尔朱荣府上。

只见这位权臣正和元天穆对弈。

“大喜!天大的喜事!”

元徽一把扯下尔朱荣的帽子,手舞足蹈,“皇后诞下太子,陛下请太师即刻入宫道贺!”

尔朱荣醉眼朦胧:“这么快就...”

“太医说是早产,”

元徽抢着说,“陛下特意嘱咐要太师第一个抱太子呢!”

这时宫里的传令官也到了,站在门口高喊:“请太师速速入宫!”

元天穆皱眉想说什么,尔朱荣已经摇摇晃晃站起来:“走!去看看咱们的小太子!”

二人刚踏进宫门,就听见身后“轰”的一声——宫门重重关上了。

元天穆猛地拉住尔朱荣:“太师,情况不对...”

可惜为时已晚。这对权倾朝野的叔侄,就这样一步步走向了明光殿。

他们不知道,这次等待他们的不是美酒佳肴,而是...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