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拳王:从一九八三开始 > 第6章 要量力而行

拳王:从一九八三开始 第6章 要量力而行

作者:永不挂靴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6-07 18:39:24 来源:书海阁

即使是治下一万多人的堂堂梁副乡长,也只有送一个儿子去县城四中的能力,尔东自然不认为自己的爹娘会有什么隐藏的关系还没有启用,更不会因此而抱怨什么。

鉴于乡中目前这种扯淡的现状,尔东决定珍惜时间,以后全力专注于文科和数学。至于物理化学生物之类的理科科目,初二初三才设置,随缘吧,自己本来就不擅长也不喜欢。

这个想法自然不会告诉父母,没那个必要。

他俩一是从来没有管过自己的学业,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夫妇俩对儿子有种迷之信任。

当然事实也是,除了这次生了场大病,其他时候,尔东还真没给他们两口子找过什么麻烦。

至于那些偷瓜窃果之类的小事情,打一顿就是了,要是还不痛改前非,那就再打一顿喽。

再说了,按照以往的经验,只要不是能力范围以外的夸张要求,爹妈一般都会满足自己。

比如说他旁敲侧击的透露了一下想买台电视的想法,为此还煞费苦心卖了一下惨,结果两人马上就答应,然后满世界去找电视票了。

此时电视机还是限量凭票供应。

其实尔东早就从鄂胖子丫头那里打听到了,只要钱能到位,电视机这玩意儿目前其实是供大于求的状态,所谓电视票顶多是个订货证明,提前给上级供销社打招呼留货的意思,过年前一家三口看上电视没有任何问题。

尔东的想法是一劳永逸,把初中三年的语数英政治历史地理课本全找来,然后死记硬背完事。

这事自然要靠老袁头帮忙,初中的那些内容,以现在的理解能力和出众的记忆力,问题不大。

尔东经过两个多月的观察比对和自省,发现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变化不大,或者说他自己完全无法区分是不是进入到了一个非常逼真的梦境或者虚拟现实世界。

关于自身,目前来说好像是记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他自己想过原因,觉得应该是困在浑浑噩噩中不断重复的梦境的那十几天,某种程度上等于是一种细节记忆方法的强化训练。

虽然现在还达不到传说中所谓过目不忘的程度,但背诵一篇五百字左右的文言文,大概需要两三遍强化记忆就完全可以巩固了。

普通的现代文就更不在话下了。

单论背课文,一学期该背的都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背完,节省下来的时间,抽出一部分理解和训练就可以。

只要数学不要太差,考高中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毕竟也是一乡之小升初状元嘛,二三百人里的卧龙凤雏,起码的智商还是在线的。

还有英语,也是背课文,先不管什么发音了,俄式又怎样,背就完了,这年头教的学的都是哑巴英语,出去了压根儿用不上,老毛子离得那么近都不来,何况远隔十万八千里的昂撒人。

似乎,好像,自己是过了四级的……

尔东甚至想到了上高中后该怎么办,到时候干脆就跟学校和班主任老师摊牌,说明自己的情况,放弃理科科目,专攻文科。

这个年代,类似伊河乡中的情况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个例,老师们应该会理解。一念至此,尔东觉得县二中的老师们脑子也还是慢,非要搞什么高三分科,高二就不能分科么?如果高一分科的话,时间是不是更宽裕?如果真能早分科,或许二中的录取率还能更高些吧……

二中在恢复高考的这些年,总体成绩一般般,但学校曾经出了个考上华清大学的天才,就靠着他的余荫,学校在伊州境内仍然小有名气。

这个学生是八零年考上的华清大学,家庭情况非常的一般甚至很差。

父亲是锅炉工,母亲有残疾,两人都是大字不识的文盲,偏就生了个天才儿子,一朝惊才绝艳凤鸟高飞,引一州十七县市惊叹三年。

二中的校领导也是有点儿发昏,这几年天天拿这个特例说事,给自己贴金,他们也不反省一下,自己学校真要是如此牛叉,怎么三年过后仍然没复制奇迹?

四五百毕业生每年预考先刷一半儿,高考发榜后连中专技校都算上,每年也就不到四十个幸运儿考走。

……一年后,尔东偶尔路过二中,专程去教学楼瞻仰了传奇华清大哥的照片。

放大了的大幅黑白照已经有些陈旧卷边儿,天才兄头发蓬乱,戴着厚如瓶底的眼镜,方面塌鼻阔口,看起来很是朴实憨厚,朝着朝觐的人们用力的挤出个笑容。

晚上看到应该会吓一跳吧,尔东心想,那张巨照和遗像实在是差不了多少……

日子一天天按部就班的过去,尔东每天早起快走,背书,吃饭,上课,自习,晚上也加走三圈,把自己的所有时间都安排的很满。

毕竟重回少年,他当然羡慕在足球场上飞奔的梁家三头虎,以往的四人组合在伊河中小学无往不利,可惜现在只能远远的看一眼。

他也羡慕秋季田径运动会上身姿矫健的同学们,但是这具身体目前还是不中用啊,且得忍耐一段时间。这期间伊河乡各族群众奔走相告的一件大事是,乡政府购买的二十四英寸日立彩电到货了,政府院子里还拉起了三十多米高的不锈钢钢管天线,用三条钢索斜拉支撑固定,大风天也能保证稳定,清晰接收州台信号毫无问题。

吴胜利同志大手一挥,决定每晚把电视搬出去,就摆在乡政府大院露天放映,各族群众随意观看。

这事办的大气,按尔建国同志的原本设想,大彩电放在会议室,供乡政府干部和家属看看就得了,也算一项福利。

结果吴书记却来了这么一手,既让群众高兴,干部们也无话可说。

每晚八点以后,乡政府院子里挤满了来看热闹的人,来的晚了只能在人群外圈听个声,说起来二十四英寸是这个阶段能买到的最大尺寸的电视机,但露天电视和露天电影还是没办法比大小的。

八零年代的电视节目单很简单,很长时间里都是录播新闻联播为您服务之后,放上两集电视剧然后说再见。

尔东和梁氏三兄弟挤在人群里,兴致勃勃的观看鲁东电视台出品的《武松》。

电影《少林寺》之后,武术大热,国内电影厂电视台也趁热出了一些武侠片,但是边疆人民在电视上看到的第一部武侠传奇题材的电视剧,非《武松》莫属。第二部沾点儿边居然是舶来品,《侠盗罗宾汉》。

电视的新鲜感在尔东这里也就持续了不到三天,他很快恢复了自己的既定节奏,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和三头虎之间的走动也不那么密了,埋头按自己的时间表行事。

佟梅英开始有点儿担心,自家儿子以前有一段就是这副书呆子模样,不合群,后来好不容易恢复了野小子属性,又走了另一个极端,穿墙越脊浪里黑条草上飞树上爬招猫逗狗人见人烦,学习成绩虽然不错,但该闯的祸该犯的错该挨的揍一样不少。

大院的家长们普遍认为,这才是标准正常的少年。

……这场病不会真的把儿子的脑子给整坏了吧,佟音乐代课老师梅英同志担心不已。

但是看着儿子饭量越来越好,脸色越来越红润,嗯,好像还长高了一点点,也不像有什么后遗症的样子……可能真是大病一场长了心眼儿了。

尔建国对妻子说,这就叫少年老成,得意洋洋道,这一点随我了,我小时候就这样,懂事的早。

佟梅英撇嘴道,说那是啊,你多懂事,多老成,当年趴在草丛里偷看我们洗澡的有你一个吧?

尔建国脸上登时就有点儿挂不住,你这什么乱七八糟的,别冤枉好人啊,我是那样的人吗?我当年只是路过,路过!你们几个不讲道理,还把我揪到河里打了一顿,太冤枉了!再说了,你们那叫啥洗澡,穿的严严实实的,啥都看不到……

你还想看啥?你想看谁的啥?佟梅英冷笑质问。

尔东忍了半天了,实在忍不了两口子之间别具一格的另类打情骂俏,终于无奈的插嘴,我在复习呢,明天要考试了,你们能不能……稍微克制点儿……

初中第一次期中考试,尔东毫无意外的拿了年级第一,语文政治历史英语都是满分,数学差一点,95分。

他心里清楚,这个成绩根本做不得数,题是本校老师出的,充其量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变型,毫无难度可言,考不及格都不应该,除非考试时睡着了。

尔东觉得,最关键的考试无非是三年后的中考,那一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考试,到时候潮水退去,就知道伊河乡中到底有多少人裸泳了。

估计绝大多数都是。

包括校长。

他自己当然不以为意,尔建国和佟梅英却得意的不行,尔建国拍着胸脯向儿子保证,放寒假前就把电视抱回家。佟梅英则奖励儿子五元人民币,这也算是高额奖金了,过年的压岁钱也就这么多了,相当的……豪爽大方。

这次考试也给尔东带来了一些好处,他收集课本的要求得到了袁老师的支持并在短时间内顺利完成。

现在不是七十年代末课本短缺的时代了,虽然学习资料模拟试卷仍然金贵罕见,但教材已经不再是稀缺物品。

还有一个意外之喜是,本学期他不用再上体育课了,古板严厉的政治老师队列教官李和平同志,难得的表现了自己慈和的一面。

嗯,很满意,重新当回学霸的感觉,确实不错。

考试对于尔东来说,不算什么负担,这段时间让他最高兴的是,家里的羊下山回家了,居然有九只,还多了一只通体雪白的小公羊。

尔东极开心的抱住小羊,小东西不到两个月大,已经很沉了,黄眼睛黑鼻头,亮晶晶的,像是制作精美的玩具。

小羊儿也不挣扎,只是在尔东和它戏耍抵头时,会毫不犹豫的还击,并且很快喜欢上了这个游戏,每天见面就冲过来顶一头。

本能的力量真是无敌啊,尔东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