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重生大宋:原来我竟是世家公子! > 第469章

重生大宋:原来我竟是世家公子! 第469章

作者:金光神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4 11:49:07 来源:书海阁

柳昭君噤声,不知如何接言。

“那汝可知,吾已为汝觅得何等门户?”柳昭君展颜而笑,好奇询问。

“镇国公府,名号显赫之地。”李询贴近她耳边,字字铿锵有力,“愿则少国公便是汝父,少夫人则成汝母。”

闻言,柳昭君默然无语。

小国公乃其姨丈,少夫人则其姨母,思来想去,李询之计划竟是拉其加入失去表妹之家庭。

大胆设想,竟令人瞠目结舌!

然则,倘若能认姨父姨母作父母,是否便能随时踏足将军府?

如此一来,既能侍奉失踪表妹之余,照顾姨母,更得以甥女身份接近母亲;于子嗣方面,倘使李询真心相待,愿纳己入府,哪怕重披婚纱亦无妨,借此正式守护所有亲人,再无须隐瞒自身。

惟......

心中五味杂陈,审视眼前李询,尽管行为恶劣,言语扰人,姿容却俊美不凡,忆及上一世关系,顿觉难言之尴尬。嫁给曾是小叔之子,岂非荒谬绝伦?

更关键的是,其真心实意否?此宏伟设想是否能成真?

“吾闻老国公刚毅难改,今虽由小国公主政,大计犹需老国公决断,汝有把握说服之乎?”柳昭君向李询发问。

李询先是怔愕,随即便欢颜如花绽放:“汝此言,可是答应之意?”

柳昭君轻轻颔首:“吾心之允诺,关键仍在于老国公。”

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大陆上,李询誓言如山,以血誓承诺:“此事若成,必为你倾尽全力,即便耗尽此生。”

昭君公主凝眸微垂,声音低回似梦:“那你便试一试罢!”话语中夹杂着一丝不确定。

“真...真的?这不是梦吧?你真的应允了我?”李询激动不已,轻抚过她如瀑的发梢,仿佛触及月光下的幻影。

昭君公主眉心轻蹙,轻轻推开,言语中隐有锋芒:“汝意何为?”

李询憨笑中透着顽皮:“我在验证是否身陷幻境,若是真实,定会有所感。”

一时间,两人之间弥漫着一种微妙而又神秘的气息,宛如被古老森林中轻柔的雾气环绕。

昭君公主凝视他片刻,语调沉静:“皇城内外,多少女儿渴望成为你的佳侣,为何独钟于我?”

面对这一问,李询收敛笑颜,眼神坚定,久久不语,终吐出一番话来:“这秘密如藏匿于深渊的明珠,非时不宜现。待星辰交汇,万物复苏之时,我必将真相揭示于你。”

公主心中的疑惑未解,然而李询此刻的庄重神情,令她不由自主信了几分。

雪花飘落,织成一幅幅银装素裹的画卷,天地间仿佛蒙上了一层薄纱,将二人深深包裹在冬日的秘境中。

步离华庭,昭君公主犹在梦幻边缘徘徊,每一步轻缓又沉重,似是在幻境与现实的交织中挣扎。那一刻,仿佛一切过往,皆成了虚无。

决心在胸中翻腾,复仇的烈火未曾熄灭。她深知,离开这繁华的侯府前,需扫清一切阻碍,为幼子构建一个安稳无忧的乐园,方能毫无牵挂地踏上未知的旅程,无论前方是否还有归来之路。

冬日漫漫,首场大雪连绵数日,冰封了大地,也将喧嚣的城市囚于冰冷的世界。往年此时,李询定会与一群玩伴共聚炉火旁,或是纵马驰骋在雪原赏梅。然而今年不同,行踪如谜,即使是至交好友程志业,也难觅其踪。

天开云破,晴空万里,初阳映照之下,皑皑雪地熠熠生辉,京城仿若仙境一般,让人惊叹。

自那一日与昭君别后,李询携忠诚卫士卫钧,踏破风雪,前往位于京城边缘的隐秘居所,求见那医术高深莫测的胡千山。经过漫长两日的恳求与说服,胡千山最终动身返回京城,以解画楼公主体内的奇毒。离行之际,李询还机巧盗走了胡千山珍藏多载的周朝古剑——一把传说中的神器。

暮色降临,三人趁着夜幕低垂悄悄进城。李询吩咐卫钧护送胡千山至侯府安歇,自己则径直赶往程侍郎的府邸。那柄古剑,在他衣襟内温润如初,他将其郑重交给程侍郎,命令他立即携带这神器,拜访国之柱石——老国公。

侍郎接剑细看,叹息悠长:“此剑确实非凡物,只可惜...老国公或许无此福缘。”

李询惊愕,急声问道:“莫非老国公已经...归于仙界了?”

侍郎神色复杂,摇头答道:“并非如此,然而...就在昨夜,老国公之亲孙女重现人间。”

这一刻,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不可言说的秘密,一段全新的篇章,即将在此揭开它的序幕。

“闻此言,李洵惊骇莫名,身躯一振,疾声斥问:”尔言何物?再言一次!“”

在那古老魔都之中,幽深的府邸宛如迷离幻境,李洵带着震颤的灵魂回归,卫钧早已召唤柳昭君与画卷中的少女画楼至隐秘西阁,请求神秘医者胡千山为画楼把脉施法。

自那一日分别后,柳昭君不再见闻李洵身影。此刻,李洵浑身缭绕寒霜之气,面容似覆尘埃,重现眼前,她恍若历经千秋,久别之感溢于言表。然而,李洵神色低沉,难辨疲惫抑或凛冬。她缓步向前,献出手中之温,轻柔道:“漫漫路途,汝之劳逸吾心明矣。”

然而,李洵未接其手,径直以掌心覆盖于柳昭君之上,凝眸注视,沉吟不语。

其触感冰凉刺骨,令柳昭君心中泛起涟漪,颤抖不止。

“尔何事,是否疲惫所累?”

“否。”

李洵缓缓首动,“镇国公府之事,汝知悉否?”

闻言,柳昭君心中微荡,颔首道:“知晓,十二载前,遗落小公主苏锦屏重现世间,为欢庆此事,镇国公府向京都诸门派发帖,邀请群贤共襄锦屏郡主归来宴。”

“知悉矣,”李洵吸气长叹,昔日璀璨目光如今黯淡无光,“余以为,汝当悲恸,孰料……并未如斯。”

柳昭君敛眉微笑,难寻话语接应。虽闻此讯息如霹雳惊心,身为苏锦屏表姐,小姨之女,唯有望其幸安,又能如何?

只叹,李洵良苦用心尽付东流,空耗心力。

目视李洵颓败之态,心有戚戚焉。手抚其肩,温言慰藉:“诸事顺其自然,汝已倾力而为,成或不成,乃天命所归。”

“是啊,”李洵苦笑自嘲,“世人称天命难测,余知此理。每每余窥一线曙光,却屡遭厄运横加。”

柳昭君轻笑,岂不知天意弄人亦同。

“然,毋须忧心,余总有计可施,京都名门又岂止镇国公府一脉。”李洵一时郁结后转而宽慰。

“无需……”柳昭君欲言又止,原拟坦白无需如此费心,因前往镇国公府于己有益,否则一切皆空。

然,见李洵虽痛心疾首仍尽力宽慰自己,终忍住拒绝之语,改口道:“无须过分勉强,顺乎天命便好。”

此时此刻,室内门户嘎吱轻启,医者胡千山缓缓踏出,双手负背,神情凝重。

柳昭君未见画楼身影,急步上前询问:“胡仙师,画楼安在?”

“刚刚施以金针之术,令其休憩一阵。”胡千山语调平和。

“多谢仙师,劳驾仙师了。”柳昭君恭敬言道。

胡千山眼神深邃,凝望柳昭君许久,目光随后转向颓废的李询,轻轻抚摸他那银白色的胡须,“是那混小子告诉我,这里有位烹饪神技的奇才,为此,我才勉强屈驾。”

柳昭君沉默,心想这人难道馋到了极致?哪怕穿越霜雪凛冽也要来品尝一道美味?

“既然是为了佳肴而来,那就请仙翁与二公子闲谈片刻,待我去准备膳食。”她轻声一笑。

在西跨院幽静的厨房内,堆满无数稀世的食材,在几番精工细作下,不足一个时辰,一席珍馐便送入李询的密室。侍女们布置好佳肴美酒,悄无声息离去,柳昭君手持最后一坛锦绣汤缓步步入。

“不知此汤是否能满足仙翁之味蕾?”她温柔问道,放下那坛香浓四溢的佳酿。

胡千山尝了一口,双眼如炬,兴奋道:“妙,绝妙,真是绝了!”

她含笑,盛了一碗浓郁的锦绣汤恭敬呈至他的面前,“时间匆忙未能烹制更多菜肴,只此素汤,还望仙翁勿怪。”

“无妨无妨,反正小丫头的毒需待七日方解,明日早点熬制也罢。”他毫不客气,接过那碗温热的佳酿,“咦,素汤亦如此美妙!”

“仙翁欢喜便好,”柳昭君言道,“先您与二公子慢慢享用,我多烹了一份佳肴,待送于侯爷,做为夜宵。”

胡千山目送她离去,转身对李询笑道:“怪不得近日侯爷体格更健,原来是得益于这般佳肴,我也考虑常住此地,免得馋嘴折磨。”

李询情绪低落,无心搭理,独自痛饮杯中醇酒。

察觉被忽略,胡千山颇为不悦,猛然间抢过李询手中玉壶。

“何等小事让你这般忧心,镇国公府之路不通,我胡千山还不行吗?”

李询猛地挺直身板,惊骇不已,“你,你是如何知晓的?”

此事唯有他与程侍郎清楚,他从何处得之消息?

“我胡千山,上观天象下察地理,明察阴阳精通八卦,何事不明?加之我自幼便是你的师傅,你这点小心思怎能瞒过我?”他骄傲的昂首,自得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