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51章 秋的记忆

我们都是九零后 第51章 秋的记忆

作者:秋水海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21:41:55 来源:书海阁

第 51章 秋的记忆

(一)

雨珠在公路上炸裂成细小的皇冠,九月弓着腰,把帆布书包护在自行车筐的塑料袋下。刹车片摩擦的锈味混着玉兰叶的腥甜涌进鼻腔,她忽然想起校医室总飘着的双氧水气味——一种溃烂植物的味道。

车链第十三次卡住时,前轮碾过了什么柔软的东西。九月单脚支地回头,看见被碾碎的玉兰花瓣正在雨水里舒展,像谁用橡皮擦去了半幅素描。车筐里的三本硬壳笔记本正在渗水,那是给三班李婷婷代抄的政治笔记,每千字能换周末学校外面早餐店的两顿素包子。

后轮轴突然发出垂死的呜咽,和小时候回德城老家阁楼木梯的断裂声惊人相似。九月捏紧车闸的手微微发抖,雨水正顺着校服衬衫领口往里钻。上周班主任把教师节购物卡塞进她作业本时,办公室的吊扇也在发出这种朽坏的呻吟。她知道只要收下这张卡,周六放学后晚就能去精品店买那双带蝴蝶结的白色短袜,而不是蹲在车棚帮人抄笔记到手指抽筋。

雨幕中忽然亮起摩托车的远光灯,九月慌忙把淋湿的笔记本塞进校服里。隔着潮湿的布料,圆珠笔字迹正在她胸口晕染成蓝色的血管。后车轮终于彻底安静下来,就像突然沉默的阁楼。她摸出裤兜里的五十元,正好是代写五万字的价格。

书包袋崩裂的瞬间,九月本能地弓起后背。雨水顺着发梢滴进脖颈,她听见线头断裂的脆响像某种不祥的征兆。图书馆借来的《文心雕龙》在怀里硌得肋骨生疼,可这痛楚反而让她安心——至少那些泛着樟脑味的竖排铅字还完好无损。

帆布包坠入水坑时溅起细碎银光,仿佛无数面碎裂的镜子。她正要俯身,忽然瞥见某片涟漪中浮起异样的蓝。练习本被污水浸泡得绵软,如同褪色的记忆载体,其间某页纸正缓慢舒展,像是濒死的蝴蝶最后一次扇动翅膀。

蹲下时裤脚边浸透了雨水。她颤抖着指尖捏起那张纸,洇染的蓝墨水在雨水冲刷下愈加模糊,唯有中央几行字迹顽强地存活下来:“……追到那只蓝风筝时,我看见阿塞夫他们举着铜拳套……”字迹到这里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另一行歪斜的小字:“为你,千千万万遍……”

路上的积水突然泛起涟漪。九月猛然抬头,十七岁的雨和两年前的雨在记忆里轰然相撞。那年春天教室后排总飘着修正液的味道,扎羊角辫的女孩把《追风筝的人》塞进她手里:“阿富汗小孩也玩风筝哎!”小文总爱用蓝色圆珠笔在课本空白处续写故事,说哈桑应该有个妹妹叫阿莲。九月忽然把湿透的纸页贴在心口,练习本上晕开的蓝墨水在白色衬衫绽开鸢尾花的形状。

金属链条在九月掌纹里刻下深红的凹痕。她跪在地上,手指正与生锈的自行车链搏斗,机油顺着虎口爬进袖管,在肘关节处凝结成黑色的痂。路灯突然亮起,她抬头时睫毛挂着雨珠,透过摇晃的水帘,看见橱窗里水晶天鹅正将七彩光斑投在《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书脊上。

雨滴悬停在半空。她看见副驾驶座上林小圆耳垂的碎钻,像星子落在雪原。真丝校服领结松垮地垂着,露出半枚粉色吻痕——这痕迹本该出现在生物课本第38页,在讲解灵长类动物求偶行为的插图旁。车内暖气在玻璃上呵出白雾,林小圆纤细的指尖正划过平板电脑,指甲是今春最流行的雾霾蓝。

泥水在刹车声中绽成透明翅膀。九月忽然想起上周去书店还教辅时,额头抵着橱窗留下的圆形水渍。那些水晶制品永远陈列在恒温箱里,不像她修理的链条,总会在雨季长出褐色的锈。此刻飞溅的雨珠正折射出无数个林小圆,每个棱面都映着修理厂斑驳的墙,直到某个角度突然裂开细纹——就像她今晨发现自行车辐条断了两根时,车铃在晨雾里发出的那声呜咽。

九月把修好的链条装入一个黑色塑料袋,这可是可以当“废铁”来卖的。她摊开手掌,发现指缝里的油污被雨水泡发,正沿着掌纹缓缓流淌,像一条条黑色的小溪奔向命运预定的河口。

雨滴在玻璃上蜿蜒出泪痕般的纹路。九月缩在教室靠窗的位置,潮湿的校服布料黏在后颈,像条冰冷的舌头。她将深蓝色外套翻过来盖住左袖的裂缝——那是上周被铁丝网勾破的,绽开的线头总让她想起以前生物书上被划开的青蛙肚皮。

窗外的泡桐树在风雨里摇晃,将斑驳的绿影泼进教室。手抄本摊在课桌上,钢笔字迹正被雨水泡得发胀。“Not a word……”的字母“o”最先晕成墨色旋涡,接着是“between”的“e”,像被踩碎的蜗牛壳。九月用食指按住那个正在融化的单词,指腹立刻染上靛蓝色的血。

以前同桌总把英语作业抄在活页纸上,用回形针别在她笔记本最后一页。那些歪斜的字迹会从“brilliant”的“i”上渗出墨点,仿佛字母表里藏着她的结巴。直到某天活页纸变成了撕碎的报纸,新闻标题碎片般散落在她抽屉深处。讲台上值日生正在擦黑板,粉笔灰混着潮气凝成苍白的雾。九月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口裂缝,想起高一同桌退学前的那个黄昏。她们蹲在器材室后面分食柠檬糖,夕阳把同桌的睫毛染成金色。她教九月用她们镇上的方言说“沉默”,舌尖要抵住上颚轻轻颤动,像含着一片将落未落的雨。

走廊传来模糊的脚步声,九月慌忙合上手抄本。封面上的水渍已经泅成深蓝的岛屿,边缘浮着半透明的泡沫。她忽然意识到自己屏住了呼吸,就像那天看着同桌抱着纸箱走出校门时,胸口淤积的铅块压住了所有音节。

雨声渐密,挂钟的秒针卡在七点二十五分。九月把脸埋进潮湿的衣袖,鼻腔里泛起铁锈味。手抄本里的字母正在黑暗中缓慢游动,拼凑出无人认领的对话。当放课铃撕裂雨幕时,她终于听见那些沉没的元音在雨滴里轻轻炸开,像多年前卡在喉间的石榴籽,在寂静中迸裂成鲜红的沉默。

(二)

铁皮电扇在教室后窗嗡嗡转动,扇叶切割着九月的倒影。作文本上歪歪扭扭爬着“我的外婆”,最后那个“婆”字被钢笔戳出个窟窿。林小圆的影子斜斜罩过来时,九月闻到了雨后的紫阳花味道。

“擦擦汗。”她并拢的指尖夹着淡紫色纸巾,指甲上缀着细碎的星星。九月盯着自己手背上干涸的墨渍,突然发现校服第二粒扣子不知什么时候崩开了。水泥地缝里钻进来的风舔着脚踝,吊扇把她的影子绞碎成蝴蝶翅膀。

她的手腕忽然翻上来,指甲盖上的碎钻在阳光里划出一道银河。“你后颈沾着泥呢。”凉丝丝的触感擦过皮肤,九月猛地缩紧肩膀。

“上周我表哥从港城带的巧克力……”林小圆的声音像她发梢的蝴蝶结一样轻盈晃动。九月的膝盖重重磕在桌肚上,铁皮铅笔盒摔开时,三枚五分硬币蹦跳着滚向讲台。那是周日外婆塞给我的,她掌心的铁锈味还粘在硬币边缘。

硬币滚过水泥地的声音像一串银铃。九月看见林小圆浅粉色的圆头皮鞋往后缩了半寸,鞋面上绣着两只交颈的天鹅。最后一枚硬币卡在讲台裂缝里,正对着值日表上她名字旁边那朵用荧光笔描的小花。

“董九月!”粉笔头擦着耳朵飞过,王老师的圆规扎在九月课桌上,“作文写完了?”教室里腾起细碎的哄笑,九月弯腰去捡散落的稿纸,发现林小圆悄悄用红色钢笔在“我的外婆”后面画了颗歪歪扭扭的爱心。

盯着作文本上洇开的墨迹,外婆在厨房里干活的背影突然和港城的海市蜃楼重叠在一起。林小圆递来的巧克力锡纸在阳光里闪了一下,那光芒刺痛了九月的眼睛。

九月把手抄本一页一页地打开,铺在地上。英文花体字在阳光中伸展和蜷缩。第37页的“时间是贪婪的——有时它会独自吞噬所有的细节”这句话被模糊成灰色的云,就像去年夏天外公在妈妈的汇款单上咳嗽的血迹一样。

当数学代表来收集作业时,九月用复写纸复制了《赤壁赋》。油印纸下的英语周报缺了一个角落——那是九月给学校外面的一间米粉店写招牌的报酬。当语文课代表拿起浸水的作业本时,她冷笑道:“董九月,你是重点高中的收容所吗?”当时,昨晚为别人写的情书残句突然出现在渗透的纸页上:“你是撒哈拉星空下永不干涸的月亮。”

(三)

暮色爬上图书室窗棂时,九月的影子正与防盗网纠缠在梵高的《星空》里。铁锈色的天空被金属网格切割成菱形碎片,像被某种巨大机械啃噬过的星河。九月伸手去够那本残破的政治教材,泛黄的封面正渗出蓝紫色的黄昏。

北岛的诗句就是从这时掉落的。纸页早已酥脆如深秋蝉翼,在坠落过程中竟奇迹般舒展成蝴蝶形态。“玻璃是晴朗的,橘子是灿烂的。”铅字在暮光里浮游,九月忽然想起大舅舅在钢铁厂更衣室总挂着一幅星空挂历,油污把旋转的星云浸染成铁锈色。

西郊烟囱正在切割天空。五根暗红色圆柱体吞吐着靛青的暮霭,让九月想起去年夏天在美术展览会上看到的装置艺术——那些被液压机压扁又重塑的《星月夜》复刻品。此刻真实的钢铁丛林正在上演更暴烈的创作,熔炉的呼吸将云层锻造成流动的金属。

防盗网外的天空完全暗下来了。九月摩挲着政治教材里凸起的装订线,突然触到纸张夹层中的异物——半片风干的橘皮,边缘蜷曲如梵高笔下燃烧的柏树。酸涩香气冲破经年累月的油墨封印,在暮色里炸开金黄色的光斑。

远处传来晚班换岗的汽笛。流水线不会停歇的轰鸣声中,九月仿佛看见无数铁屑正从厂房天窗飘向夜空。它们途经防盗网的囚笼时短暂驻留,在《星空》复制品表面烙下细小的灼痕,最终汇入烟囱吐出的星云旋涡。

(四)

自助银行的荧光屏在雨夜里泛着冷光。九月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垫在ATM机上,校服袖口蹭着玻璃窗的水雾,画出一道道季风洋流的虚线。潮湿的穿堂风掀起她扎马尾的皮筋,别在书包侧袋的玉兰花晃晃悠悠——那是昨天值日时在走廊捡到的,花瓣边缘蜷起的焦褐像极了地理练习册里风化地貌的插图。推拉门“哐当”震动,穿靛蓝色工装的男人挟着水泥气息撞进来。安全帽檐的积灰簌簌落在九月翻开的《区域地理总复习》上,在“珠三角产业转移”章节洒下细雪。他攥着农业银行卡的指节泛白,像攥着月考时被揉皱的答题卡,他反复查询余额。

他从工装内袋掏出裹着保鲜膜的诺基亚110,机身还带着体温。九月注意到透明胶带修补的裂痕里,塞着张边角卷曲的准考证复印件,“喂……”沙哑的嗓音混着外省口音。

听筒里传来小妹妹清亮的背诵声:“湖南湖北洞庭宽……”突然变成急促的忙音。男人的喉结重重滚动,把手机贴得更紧些,仿佛要钻进那道电波裂痕。九月在他转身时瞥见工牌:莞城裕源鞋厂,张建国,工号尾数和她父亲旧工卡上的完全一致。很快,大叔就结束了电话。

“信号塔在台风天总罢工。”男人忽然开口,指腹摩挲着诺基亚键盘上磨损的“8”键,“我妹子背完地理口诀该睡了。”他的安全帽在监控摄像头下投出变形的阴影,像文综试卷上被反复涂改的选择题答案。

“大叔,您可以能手机给我一下吗?”九月小心翼翼地问道。“就拨个号,响三声挂断。”大叔把手机递给了九月,她迅速拨打了电话号码,但没有收到任何回复。九月和大叔道了声谢谢,大叔就径直离开了。

九月翻开错题本末页,铅笔尖悬在父母永远占线的号码上方。雨滴顺着玻璃的经纬线蜿蜒,将“产业转移”的批注晕染成墨色溪流。她写下新句子的瞬间,男人工作服上的水泥灰正簌簌落向“珠江入海口”的图例,如同昨夜台风吹落在教室走廊的玉兰花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