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我们都是九零后 > 第53章 外公去世(中)

我们都是九零后 第53章 外公去世(中)

作者:秋水海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16 21:41:55 来源:书海阁

第 53 章 外公去世(中)

(三)

九点多,九月终于回到了外公外婆家。她把自行车放在外婆种香茅的那个地方。她推开褪了漆的竹篱笆时,檐角铜铃正被晚风撞出三长两短的调子。这是外公生前亲手挂的防风铃,此刻却成了报丧的引磬。门轴转动的吱呀声惊飞了灵堂梁上的家燕,翅膀掠过白幡时掀起的风,吹散了供桌前将熄未熄的纸灰。

“九月,你回来了?”妈妈喊了一声。九月踉踉跄跄的,一个重心不稳就摔在了小姨的怀里。她越想站起来就越站站不稳。

“九月,你不要难过。你外公走得很安详。被病痛折磨那么久了,他这会也是解脱了。”外婆说道。

此时,堂屋正中横着口松木棺材,桐油味混着陈艾的苦香在空气里浮沉。红漆棺木横在两条长凳间,像道永远解不开的几何题。棺首两盏长明灯被外婆调成了最暗档——老人临终前总念叨外孙女做作业费眼睛,此刻连幽冥也要为读书人让路。

九月鞋底碾过门槛缝里的粉笔头,那是外公模仿她解题时扔下的,碎末在青砖地上拖出断断续续的抛物线。外婆往她手里塞了把线香,烟灰簌簌落在校服袖口的墨迹上——那是今早默写《离骚》时蹭的,此刻晕染成一条泪痕般的河。

供桌上的苹果塔垒得齐整,每个果蒂都朝东南方——老人听收音机里说重点大学多在东南沿海。香炉里三炷线香烧出参差的灰柱,最长那根底下压着撕成条状的月考卷,作文题目《我最熟悉的人》被圈出个歪扭的红圈,批注栏里是外公拿印泥按的梅花状指印。

供桌上的苹果塔突然坍塌,最顶端的果子滚到棺材底。九月弯腰去捡时,额头撞上冰凉的棺木,檀香味混着樟脑丸的气息钻入鼻腔。苹果表面布满细密的指甲印——是外公的习惯,总要把最红的果子掐出记号留给外孙女。

棺材左侧的条凳上,妈妈和两个姨母正在折元宝。锡箔纸的反光爬上西墙,照亮了糊墙的旧奖状——那是小学时九月获得的各种奖状。姨妈们的哭声中,九月仿佛听见纸页翻动的轻响。

外婆正跪坐在蒲团上添灯油,九月的目光扫过老人佝偻的脊背,看见她脑后新添的几绺白发混在旧年的银丝里,像初冬的霜落在陈年的雪上。

“回去睡吧。?";外婆放下油勺,青瓷灯盏里的火苗跟着晃了晃。九月刚要开口,喉咙却哽着团棉花似的发不出声,只胡乱点头。老人起身时扶着供桌边缘借力,漆木桌面发出轻微的呻吟,惊得烛火猛地一颤。

廊下的白幡被夜风掀起一角,露出后面蒙尘的老座钟。九月突然想起小时候,外公站在梯子上给这钟上发条,灰布衫的下摆扫过她仰起的脸,带着晒过太阳的皂角香。此刻座钟的铜摆却凝滞不动,像被施了咒的困兽。

“快回屋歇着去。”外婆枯藤般的手攥住她手腕,力道大得惊人。九月被拽着穿过幽暗的穿堂,月光在青砖地上淌成蜿蜒的河。经过厨房时瞥见灶台上蒙着白布的供品,最边上的是九月最喜欢吃的糯米糍。

门口吱呀作响,外婆抖开素色被褥的动作带着旧日娴熟。九月望着老人踮脚挂帐钩时绷直的肩胛骨,薄衫下凸起的骨节像即将折断的竹枝。被角被仔细掖进凉席底下时,她忽然抓住外婆的手,触到满掌粗粝的茧。

“我就在这儿坐会儿。”老人抽出手指了指窗边的藤椅,月光正爬过她眼角的沟壑,“你睡你的。”隔壁传来守夜人添香时的铜磬声,余韵在夜色里荡开涟漪。九月望着藤椅上蜷缩的剪影,听见老旧藤条承受重量时细碎的呜咽,混着远处断续的蛙鸣,在潮湿的夜气里渐渐化开。

(四)

凉席残留着白日暴晒后的余温,汗水顺着脊椎滑进棉布睡裙。九月数着窗外的星子,想起去年小时候外公带她钓鱼的河滩。老人布满褐斑的手握着她的,教她辨认浮标最轻微的颤动。芦苇荡里飞出的白鹭掠过水面时,外公忽然说:“等九月长大,要记得给阿公扎金箔元宝。”

外婆反锁房门的铁栓声还在耳膜震荡,九月的手心已经贴满木门倒刺。灵堂的诵经声从门缝渗进来,混着棺材榫卯受潮膨胀的吱呀,像道永远解不开的压轴题。她摸到床头的铁皮青蛙,发条孔里塞着半截2B铅笔芯。

月光突然割开窗棂,照亮墙上的奥运福娃贴纸。灵堂方向突然传来瓷碗碎裂的锐响,九月赤脚扑向木门。额角撞上门框的瞬间,她看见衣柜镜中闪过外公的灰布衫——是那件染着蓝墨水的寿衣。

外婆的脚步声碾过回廊,九月缩进床底。铁盒里的准考证硌着肋骨,塑料封皮上粘着止咳糖浆的污渍。风掀起窗帘的刹那,樟脑味混着香香涌进房间。

月光在习题集上割出窗棂的伤口,九月数着棺材方向传来的每一声啜泣。外婆第三次锁门时,挂锁碰撞声惊飞了槐树上的夜枭,她的后背贴着门板缓缓下滑,指甲缝里还嵌着下午给外公修剪指甲时沾上的陈皮屑。灵堂烛火透过门缝在地面游移,像极外公带她捉过的流萤。那年暴雨,老人把发烧的她裹在雨衣里,背上的骨头硌得她胸口生疼。此刻那副嶙峋的肩胛正躺在棺材里,再不能为她挡住穿堂风。

“外公说好要看我考去西城大学的。”九月把模拟卷揉成团塞进嘴,纸张的苦涩漫过味蕾。

瓦当突然传来重物坠地声。九月贴着墙根挪动时,衣服倒了窗边的竹篾箱,滚出的玻璃弹珠在月光下泛起虹彩——那是外公谎称丢了的,她小学藏进他寿材的“镇魂宝”。老人当时笑得咳出泪花,说我们九月放的定心丸比和尚念经还管用。

灵堂门缝溢出的檀香混着中药味,外婆正将药汤浇进罗汉松盆。棺材表面的白雾结成水珠,顺着“寿”字纹路流成她看不懂的卦象。老人枯瘦的手指突然抠进盆栽泥土:“你总说能等到九月成年礼......”

蝉蜕从房梁跌落,九月接住这具空荡荡的金色躯壳。小时候外公教她分辨蝉与蛹,树影里的白发比月光还亮。此刻她的喉咙像被蝉蜕卡住,终于读懂外公昨天临走前浑浊眼神里的歉疚。

床头的闹钟指向凌晨三点十五分,正是外公昨晚咽气的时辰。瓦顶传来雨打芭蕉的闷响,雨点砸在铁皮屋檐上像琵琶抡指,此刻却成了送葬的鼓点。她摸到窗台上晒干的艾草,去年端午和外婆采药时扎的,叶脉里还凝着老人说“驱邪”时的唾沫星。

灵堂的烛火突然暴涨,透过门缝在天花板投出晃动的光斑。九月在光影交错间看见墙上的身高刻度线在疯长,从168cm直蹿到238cm——恰是高考倒计时的数字。最新那道刻痕旁粘着撕下的黄历,外公把“忌动土”改成了“宜金榜题名”,纸角还粘着止咳贴的残胶。

晨雾漫进房间时,棺材方向的锯木声忽然急促如马蹄。九月数着心跳频率,发现与医院里监护仪警报完全吻合。她咬破舌尖在作业本上画函数图像,鲜血在坐标系上晕染出心电图的模样,最后的波峰停在抛物线顶点。

(四)

九月冒雨冲进柴房取孝布时,撞翻了角落的腌菜坛。泛着霉味的陶罐里,整整齐齐码着她从小到大的练习簿:一年级田字格本上画着太阳似的圆圈,是外公模仿她写的“日”字;初三物理笔记扉页粘着片枯叶,背面是老人用烧火棍烫出的歪扭字迹——“闪电是天上的灯”。

三姨婆的绣花鞋刚跨过门槛,线香便齐齐矮了半截。九月跪在草席上,看那双缀着珍珠的鞋尖在水磨青砖上打转——鞋面绣的锦鲤缺了只眼,是前两年端午她扯坏的,外公连夜用竹丝补了片荷叶遮掩。

“节哀。”三姨婆的银镯磕在供桌,震得陈皮糖纸簌簌作响。老人枯枝似的手从提篮里掏出个竹篾编的升学塔,塔尖粘着褪色的三好学生奖状:“你外公年初就托我备下的……”塔身第八层的篾条突然崩断,露出里面塞着的粉笔头——全是九月月考时用剩的,不知何时被老人攒成了塔芯。

大舅公的军用水壶撞响门环时,纸马的眼珠突然转向西窗。这个参加过反击战的老兵,正从帆布包里掏出二十三枚子弹壳,挨个摆在棺材头:“老林哥说要拿这个当镇纸,怕九姑娘写作文没气势。”最末那枚壳口塞着卷纸,展开是撕碎的作文草稿,弹壳内壁用篾刀刻着“开头要响”。

二姑妈带来的搪瓷盆惊飞了梁上家燕。盆底糊着层发硬的糨糊,混着九月幼时的算术草稿纸。“九八年发大洪水,你外公抢出这个盆当澡盆。”她抹着眼泪敲响盆沿,铁勺刮擦声里竟飘出《九九乘法表》的调子。

最末进来的是驼背的六叔公。他卸下背篓倒出三十六个竹编小人,每个掌心都粘着粉笔头:“老林哥说这叫文曲星阵,要摆在你书桌东角。”小人衣摆用烟盒纸裁剪,隐约可见“2008高考必胜”的字样。当六叔公摆到第三十六个时,小人突然散架,竹篾间飘出张泛黄的田字格纸——是九月初学写字时描的“永”字,被外公浸了桐油做成书签。

香炉突然爆起火星,三姨婆的升学塔腾起青烟。九月在缭绕的烟雾里看见,每个亲戚的祭品都藏着她的成长印记:褪色的红领巾绞成纸马缰绳,高考模拟卷糊成引魂幡,就连撒落的纸钱都是用她废弃的草稿纸裁的,墨迹未干的公式在火光中蜷曲成灰蝶。

当道公摇响最后一声法铃,八仙桌上的搪瓷缸突然倾覆。褐色的药渣在青砖地上漫成河网,九月的倒影碎在涟漪里,恍惚看见外公蹲在灶台前煎药的模样。老人总把药渣倒在特定方位,说“要让病气顺着龙脉走”——此刻这些蜿蜒的痕迹,正连成她从老宅到考场的路线图。

(五)

露水还在竹梢凝着霜,道公的铜锣便惊飞了檐角家燕。小舅舅攥着孝杖站在天井,看舅公们把棺材抬上两条春凳。桐油刷过的棺木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她忽然发现侧板有道歪斜的刻痕——是十岁那年偷玩篾刀留下的,外公当时用松脂细细填补,说等小九出嫁时要当嫁妆。八个抬棺汉子的绑腿浸透露水,正用方言争论扛杠方位。道公摇响法铃的刹那,晒谷场上的纸马突然被风掀起。竹篾扎的骏马眼珠是九月用过的玻璃弹珠,马尾粘着她高三掉落的发丝。纸轿帘子上的“福”字缺了半旁,露出底下数学公式的草稿——老人竟把孙女的演算纸当裱糊料,余弦曲线在晨风里抖成送魂幡的流苏。

“孝子摔盆——道公拖长的尾音惊起满院鸡鸭。大舅高举瓦盆的手突然僵住,陶器裂缝里卡着半截粉笔头,是外公生前在门槛教她写名字用的。瓦盆坠地的脆响中,数学公式的碎片与陈皮糖渣齐飞,混着公鸡突然的啼鸣,在青石板上炸开命运的谶语。

撒米环节,由长子长孙抛洒,装粳米的竹簸箕却传到了大表哥手里。米粒间混着二十三个粉笔头,从她一年级到高三用剩的笔头,每个都裹着卷烟纸,纸上用篾条压出她各阶段的成绩。

抬棺起步时,西南方突然卷来阵怪风。纸钱如雪片倒飞。送葬队伍行过晒谷场时,道公突然往棺木泼了碗雄黄酒。酒液顺着棺缝淌下,在青砖地上冲出个歪扭的“林”字。九月突然记起某个暴雨夜,外公蹲在檐下用竹枝教她认姓氏,老人说“双木成林就是遮风挡雨”。此刻那水写的字迹正在朝阳里蒸腾,化作2008年深秋最烫的雾。

在村口老槐树下歇棺时,九月发现树皮新刻的印记。二十道横杠叠成宝塔状,每道旁都钉着铁皮蛙壳——是她每年生日外公藏的“压岁蛙”。最高处那道刻痕粘着片陈皮糖纸,糖纸背面用篾条压出句话:“九月考上大学那天,要回来数蛙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