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 第183章 年关将至

金句制造机,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第183章 年关将至

作者:宅小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3:56:29 来源:书海阁

什么?

苏比被警察逮捕了?还被判了入狱三年?

不是,为什么啊!!

无数听众在故事的结尾,错愕当场,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消失,瞳孔里的震惊就满溢而出。

苏比明明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又是吃霸王餐又是调戏妇女又是抢夺财物又是挑衅警察的。

种种行为都没能让他“如愿以偿”,喜提监狱大套餐。

偏偏在他被教堂的赞美诗感动,生出改过自新念头,决定要重新做人时,他却被意外逮捕。

问题是,从头到尾,苏比在教堂外面,都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啊!

就因为站在那里听音乐,就被莫名其妙地逮捕了?还被判了刑?

那之前他做的那些出格行为,又算是什么?

何等荒谬!

但是,还记得“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吗?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渐渐地,很多人慢慢回过神来,重新审视这个让人错愕的荒唐结局,却发现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看看前面警察的表现吧!

自以为是,不去根据线索办案,也不听旁人的证词,全凭自己的经验办案,寻找符合“概念”要求的犯罪嫌疑人。

对发生在眼皮子底下的斗殴,视若无睹,甚至还露出看戏的笑容;

主动献殷勤给高贵的金发女郎搀扶过马路;

为了给自己省事随意捏造一个理由解释别人的不正常行为;

如果是一两个警察做出这种不符合规定,甚至可以说是失职的行为,还能解释说是个案。

但如果一晚上遇见的所有警察,都遵循了这个办案原则,那就并非是用个案能够解释的事情了。

可以经典地上升到整个系统!

要知道苏比所在的地方,还是繁华热闹的百老汇街道啊,可谓是富人云集,纸醉金迷的城市核心。

连在这样的区域,警察都尚且是这种让人失望的表现,那在其他地方就更加可想而知了。

不,也不能完全说是“让人失望”,可能恰恰相反,警察的这种做派,可能更适应这片繁荣的区域才是。

因为,当地的警察,就是一群为了富人服务的存在啊!

只要不影响到权贵的生活,无论你小人物怎么吵闹、斗殴甚至于主动挑衅,他们都能做到熟视无睹,大家没看见就当作无事发生。

可一旦介入到了上流社会,比如受到尊重的教堂,哪怕你一个底层人物只是站在门外,隔着铁栏杆听歌,都是一种罪过!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苏比被逮捕,被判刑,似乎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他错就错在,不应该站在教堂门口!

因为,这个社会,就连宗教都是为了权贵阶层而服务的,小人物,连接受洗礼的机会都不配拥有!

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种罪过!

由此又能引申出第二个问题,苏比身处光怪陆离的大都市之中,但他真的是属于这座都市里的居民吗?

“警察”作为国家机器是法律的持有者和执行者,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政权,是政治文明的象征。

而“赞美诗”则代表着宗教道德的精神力量,牵引着人性的回归,是精神文明的象征。

但以苏比为例子的许许多多小人物们,在这两股力量面前,什么也不是!

至此,大家终于都明白了过来。

原来欧·亨利笔下的主角,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

并非是从像德拉、苏、琼西这样的正常人,转变成为苏比这样的“非正常人”。

自始至终,欧·亨利笔下的主角都有且只有一个——

那就是生活在那个社会,那个年代之中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在节目结束之后,周薇在她个人账号上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也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人类社会产生私有制以来,人类便被划分为两类最基本的人群:穷人和富人。

富人理所当然地掌握有比穷人更大的势力、更大的影响力,他们操纵财富,操纵金融,进而操纵一个国家,操纵所有人的精神。

特别是在战后的资本主义社会,富人与穷人的鸿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程度,反过来,这种阶级对立和阶级矛盾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程度。

在《警察与赞美诗》这篇故事之中,主角苏比不追求劳动致富,反而满脑子想着去监狱过冬这一事件,本身实际上便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无情鞭挞。

是什么样的社会,会“把人变成鬼”?又是什么样的制度,会让一个曾经拥有美好家庭,拥有崇高精神,拥有正常生活的人,变成惫懒堕落的流浪汉?

苏比和德拉、吉姆、苏、琼西和贝尔门都不同,他被塑造成为一个流氓,一个无产者,某种程度上说,他就是社会的弃儿,被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抛弃,像阴影一样始终游走在社会边缘。

从苏比种种的荒唐举动之中,也许能得出一个残酷的真相。

无论他怎么努力去对抗命运,他可能都始终没办法融入这个生养他长大的社会之中。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一个人连进行犯罪都无法被“合理”地送入监狱之时,你如何能够指望他通过正常的努力途径获得安身立命的资本?

正如苏比在结局里所遭遇的事情那样,当教堂的钟声再次唤起他的良知。

当宗教的力量成为他以及类似他的一类小人物最后的庇护所,也成为改造他的灵魂的力量,并给予他诚心面对生活的勇气之际。

当他想要摆脱曾经坠入深渊的堕落生活时,仅仅是一名巡街警察随意做出的一个错误判断,就能轻易打断苏比回归正常生活的美好愿望和勇气。

可悲又绝望的是,当苏比在三个月后,顺利出狱,重新站在自由的阳光下时,他脑海里还能回忆起今晚听见的赞美诗,还有继续挣脱泥泞生活的勇气吗?

笔者对此保持悲观的态度。

很多人说,不喜欢《警察与赞美诗》的构思和角度,他们认为主角苏比无论是求入狱还是被入狱的种种遭遇,都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就像是被作者刻意安排的那样。

当然,每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角色,都是被刻意安排的命运,这是客观现实。

然而,笔者认为,在苏比身上发生的偶然,其实更是一种必然。

这种命运的嘲弄和不公,会必然且平等地落在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的小人物身上,只是,可能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像苏比这一天下来的遭遇那么富有戏剧性。

但你真的喜欢去读一个小人物枯燥且无聊的生平传记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我就强烈推荐你去阅读这篇《警察与赞美诗》,相信你能读懂一个小人物浓缩的一生。

是的,可能故事里的一天,就是苏比漫长一生的精华缩影,余下的,皆是贫乏!”

…………

节目结束之后,深夜宇宙系列的粉丝们迎来了一个全新的热门梗——

“欧·亨利式的结局”。

在各种短视频下方,都能看见类似的评论出现,代指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反转结局。

加上“查言查语”,可以说,深夜宇宙系列作品的影响,正在持续加深,并且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渗入到许多人的生活之中。

就在这种波澜不惊之中,一个对所有国人而言,异常重要的时节,即将到来。

春节!

要过年了!

宁城电视台和顾知书的个人账号都有发出通知,在春节期间,《故事人生》和《深夜巷话》两个栏目都将停播。

用顾知书个人的话来说,就是给大家一个与家人团聚的空闲时光,哪怕是和家里人在夜里打打牌,搓搓麻将,也总比守在电台前收听广播节目更有意义。

对此,深夜宇宙系列粉丝们只有一个回应——

“呸!”

老子过年喜欢干嘛就干嘛,要你管?

明明就是想要偷懒过节不上班嘛!

但仔细想来,也是无可厚非。

谁一年到头好不容易迎来阖家团圆的春节,不想好好放个假,休息休息,陪陪家人啊?

顾知书也不是铁打的,过去半年里哪怕在名气起来后,有了流量,也依然保持着让人满意的出勤率。

而且经常一个晚上就是两场节目连播,中间几乎不带停歇的,直接干到凌晨3、4点钟。

这种敬业程度,也足够让粉丝们感到宽慰了。

2月17号,明天就是除夕夜,很多在外忙碌了一整年的人们,已经提前踏上了归家的旅途。

安卉也不例外。

哪怕她对那个名为“家乡”的地方拥有再多不好的回忆,但在春节这个日子,总是要回去看看的。

不过,她已经可以预见,这次返乡,迎接自己的,依然会是无尽的闲言碎语,注定不会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可以期待一个温馨悠闲的春节。

她家位于大山之中,下了飞机,还要转一趟相隔五个小时才发一班的大巴车前往。

大巴车上被归乡的旅人塞满了行李,拥挤异常,汗臭味充斥着整个车厢,屁股下的座垫还破破烂烂,哪怕隔着厚实的牛仔裤也被膈得慌。

但安卉并不厌恶大巴车上的“生活气息”,在很多年前,她独自一人,就是乘搭这么一辆破烂又拥挤的大巴车,离开了大山,去往了梦想中的大城市,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如今,再次回到熟悉的车上,她对空气中的浑浊气息,甚至还有几分欢喜。

但能够接受是一回事,让她和邻座拎着大包小包,张嘴还一口烟臭味的中年男人愉快聊天,安卉是万万做不到的。

不是一个圈子,不要勉强自己强行融入,是她这些年来在社会上打拼总结来的经验。

有些人总认为,当主编记者之类职业的,就得每时每刻都抓紧和身边的一切人沟通,以掌握第一手的鲜活资料。

安卉觉得这就是脱了裤子放屁。

你愿意和人家聊,别人还不一定乐意搭理你呢!

真想要体恤民情,了解真相,还不如扔几百块钱,选一户有代表性的村民,去他们家里做个专访!一场深度的对话,比你举着录音笔摄像机在村上街道转十圈都有用!

幸好,安卉的座位,是靠窗的位置,她可以戴上耳机,拉下窗帘,一个人蜷缩在座椅和窗户的缝隙之中,享受可能是新年到来前,最后的安静时光。

她打开了电台,等待着农历年最后一期《故事人生》的开播。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反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听完以上诗句,不知你是否能感受到,有一股禅意在心头涌动而过?

今晚我们的主角,是一位在短小精警的佛偈禅语上,有深厚功底的诗人,他通过诗词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在常人眼中晦涩深奥的禅理,让并非僧侣之人,也能感悟到禅意的广博精深。

可以说,古代诗词因他的笔墨而倍添空灵之美,禅理佛意也因他的诗句,而从此变得平易近人。

相信过去有了解过《相思》这部动画背景的老朋友,已经能猜出本期故事的主角了。

他就是‘诗佛’王维。

相比李白、苏轼,王维的诗会显得没有那么热烈,却多了一丝静谧之美。

使人【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这些都和他所处的朝代,唐朝,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盛唐是禅宗的兴盛阶段,诗词、绘画、音乐、书法等艺术都对这个趋势有明显的展露。

如果你以为我列举的这些领域很广泛,是空空而谈,那就错了。

因为你只需要去欣赏王维一个人的生平作品,就能把盛唐与禅宗的紧密关联,读懂个大概。

他不仅是一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音乐家、书法家,也是一名极具慧心的虔诚佛教徒。

王维,是一个天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