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 > 第63章 深夜独思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 第63章 深夜独思

作者:独狼仔仔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4:03:13 来源:书海阁

“没错,老夫听得真真的,绝不会错,当时并未放在心上,是事后才知道了这三个字的可怕。

“彼时在门外听到县尉被杀吓得老夫魂飞天外,就想转身跑掉,还好灵机一动就在门外拐角处迅速蹲了下来躲起,还拉了两张簸箕挡在身前。不一会儿就见那青衣人推门走了出来,四下看了一眼没发现什么就匆匆离开了。

“老夫等那人走远,又细听了片刻才战战兢兢地进门查看,那县尉的脑袋已经被拧到了身后,气绝身亡。房里没有其他人,趁没人发现,老夫也悄悄逃离。这么多年了,这个秘密老夫从未与人说起过。”

“老丈,你可知道推事院是谁设立的,这三个字代表了什么,你确定听到的是这三个字?”龙潜继续追问道。

“当然知道,绝对肯定就是这三个字。一开始老夫并没放在心上,但那青衣人杀县尉时说出来的话,老夫是字字句句都刻在脑子里的,当时是他们草菅人命,敢明目张胆地在公廨杀人这个事,先把老夫吓坏了。

“但也正是因为这三个字,县尉被杀,半个村子被屠,竟然县里、郡里都没有任何反应,这还叫老夫疑惑了好久。直到后来推事院渐渐公开行事了,这才明白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恐惧力量。再想起当日之事老夫才从心底里后怕,就更加不敢说话了。

“所以就这会儿咱们说话都不得不小心谨慎,须防隔墙有耳,他们可是无孔不入的。料想当时,那县尉肯定没来得及向他们透露曾经跟老夫咨询过,而老夫跟去霸王村和在门外偷听也幸好没有泄露行藏,否则早就一样被灭了口。”

“哼,好手段,这些人果然心狠手辣,原本吾还要准备跟老丈打听那县尉的姓名,居然也被灭了口。”龙潜恨恨地道,“有推事院的介入,难怪他们在霸王村和公廨行凶,官家都无人问津。”

“快十年了,这个秘密老夫第一次吐露,可怜那三十七条人命,就这么没了,还无处伸冤。”

说完这些,老丈全身瘫靠在台案边,竟如全身精力被抽干了一般。

龙潜颤声问道:“不知田家故居可还在?还有义母她......埋在何处?”

“田家就在村西头,当时一把火把周边几家,几乎半条街都给烧成了平地。这些年,时过境迁变动蛮大,新迁来的人口只知道村西头是个凶地,没人敢去那儿建房居住,就这么一直荒芜着。田家门口原有个石鼓,找到石鼓便是田家的位置了。

“至于安葬处......出村往南走大约三里,快靠近南阳有一处平缓的斜坡,找到一棵老槐树,树下便是三十七人的合葬墓地了。没有坟,没有立碑,还将坟头打平了,当时官家不准造坟,不准外传,就全部合葬在一块儿了。槐树还是老夫事后悄悄种下的小树,就为了留个标记,唉......”

龙潜明白詹老丈人当时只是一介小吏,只能奉命行事也怪不得他,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翻身拜倒,说道:“老丈替吾葬母的大德,晚辈无以为谢,只能给您老磕头了。”

詹老丈人扶起他道:“道长且莫行此大礼,都是一个村的邻居,举手之劳,就是......太惨了,当时并不知道阿娥收了你这么个义子,如今看来那些青衣人真正要找的人是你,你怎的就会惹上推事院了......”

龙潜心中再起波澜,不愿在老丈面前暴露,起身再拜道:“多谢老丈告知详情,贫道......贫道无以为谢,唯愿您福寿安康长命百岁。贫道不再打扰,这就去看看义母的坟。”

“嗨,黑灯瞎火的,你哪里能找得到了?心急也不在这一刻,且安心住一晚,明日再去寻找不迟。”詹老丈人背起手来回走了几步,道,“再说了,上坟不得带上香蜡纸烛嘛,安心住下,老夫给您备些香烛,明日跟你一起去祭拜一番吧,唉,造孽......”

想想也是,龙潜不再坚持,帮老丈取来拐杖,扶着他一起走出房门,看见詹大郎夫妻正坐在院门口唠嗑,实际就是在替他们把风了。

见两人出来,三娘先迎了上来,说道:“天色已晚,不如媳妇先伺候公爹歇息,马上给您打洗脚水来。”

三娘风风火火地冲进厨房,还回过头叫道:“大郎,你带道长去洗漱,枕头在咱们屋里,你拿一个给道长用。”

龙潜暗暗赞叹,这么个家庭多么协调美好,若是没了三娘,这爷俩可怎么把生活安排得好呢。

应是上天注定了因果,叫吾此时此刻此地与他们结缘,真是早一天不成,晚一天也不妥,否则如何能够得知义母的完整消息呢?

一番洗漱过后,龙潜提着灯烛走进耳房,房间被三娘收拾得干干净净,被褥、枕头都已经铺好,果然是个勤快贤惠的女子。

龙潜将灯烛放在案台上,顺手关上了房门,脱下鞋盘腿坐在床上,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世间果然缘法奥妙,龙潜感叹着,闭上双眼,任凭思绪飞舞。想当初,自己九岁时被带上衡山,师父白云子曾数次询问自己的身世来历,还有义父被追杀的缘由。

一则,当时自己年纪幼小,根本不清楚哪些是关键信息,哪些是琐碎消息,更不知道师父问的这些事情是为了打探义父母的行踪用的,所以夹七夹八的说得师父脑袋大。

二则,义父母用深深的爱,厚厚地包裹着两个幼小的心灵,小龙潜和小张文文根本就不知道身边发生的事情,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

更何况当时因为跟义父分开了,正是伤心欲绝时只知道哭泣,每问一次便大哭一场,搞得师父很尴尬,还得回过头来设法哄自己开心。

渐渐地师父就不再询问了,并且为了让龙潜安心练功,不但不再与他多谈家事,还常常挖空心思转移他的注意力,目的就是让他用心学艺。

这也难怪后来自己逐渐长大,反过头来主动询问师父时,他却一句都不说了。还常常被师父教导,只有自身力量强大了,才能应付将来的所有不测风雨,既然已经出家,便一心修道和练武,不要用凡俗之事搅乱自己的道心。

这也难怪九年来,无论师父也好,大师兄姚火师也罢,在没有任何有用消息的情况下,如无头苍蝇一般,盲目在江湖上寻找和打听义父,自然是一无所获。

要不是在玉林庄大战后,大伙儿一起离开了翠玉谷,龙潜因为眼睛受伤一直被归乔松牵着手走路,为免尴尬才搜肠刮肚地寻找聊天话题,才会在互相聊起门派来历时突然回忆起,一家人闲坐时义母曾说自己是南阳人的信息。

这条儿时的信息被埋在记忆深处,没有特定的契机肯定是想不起来,不然现在也会跟师父、师兄一样漫无目标,乱碰运气了。

晚饭后的谈话,老丈还曾抱怨是龙潜惹上了推事院,导致义母田云娥惨遭横祸,这是他情绪激动时,话不择言,所以不必在意。

要知道那时自己也才九岁,何来惹是生非的能力?若是再往前推的话,三岁时便遭遇变故,更加不可能惹事了。

但作为江湖侠客的义父母是有这个能力的,可是......他们没这个动机,更不可能主动招惹推事院。但事实是依然遭到推事院上门追杀,这一定不是义父母的原因造成的。

那么唯一可解释的就是自己的家族,因某事跟推事院结了梁子。

从自己的年龄上推算,那时的推事院才成立不久,还未公开行事,所以知道这个名称的人不多,他们在屠杀灭门时还需进行掩盖,所以才将那县尉灭口。

哪儿像如今的推事院,背靠着右相为所欲为,从不怕世人诟病。

这也就可以解释詹老丈人是几年后才后知后觉,才心惊后怕,才在谈话时反复确认门外无人。

还有老丈说,当时杀手的目标是寻找自己,显然是为了斩草除根——之前还曾乐观推想,是家族里派人来寻找自己——并且就推事院这般强横狠毒的行事手段上看,只怕是家族里的亲人也都.....龙潜不敢再往下想。

推事院是右相私设的官署,肆意妄杀掩盖凶案自然不在话下,但正因如此,更无法解释为何会有那“怪物”——肯定是个江湖高手——参与其中。

因为以推事院的能量,光凭调动官家的力量便能做到的事,怎会还有江湖高手参与其中?哪怕是他们当时才成立,力量还不算强大,可右相是已经担任宰相多年的人,一纸命令下来有谁还能幸免?何必再动用江湖力量呢,这一点是说不通的。

庙堂中人与江湖高手联手对付义母,能否是因为义父武功高强,使得他们不得不媾和在一起联手追杀?似乎,似乎还是有点牵强。

义母跟着义父学得了一手好剑法,普通杀手应该不是她对手,唯有那所谓的“怪物”,两个头,使龙头拐杖,定是一名武功高手,出手打伤了义母。

詹老丈人不是武者,江湖高手在普通人眼中都是不可想象的身手,只是那长着两个头的说法......暂时还想不出,有哪个武林中人会有如此怪异的打扮,今后在江湖中历练时倒是可以留心注意,说不定就能找到凶手和幕后真凶。

还有,龙氏家族是因何事被右相嫉恨,或惹上推事院引发了灭族之祸呢?只要是灭族之祸,可见是天大的事才会......

有个念头闪了一下。

罢了,疑点还是甚多,离解开谜团还早着呢,明日祭母重要,龙潜不再思考,脱了长袍盖上被子,睡了。

一夜无事。

第二天清晨,詹家和龙潜便早早地起了身。

用过早饭,詹大郎带着疑惑准备好了一袋香烛候在门口。

龙潜心想,昨日已经得到这么多秘密消息,不能给詹家留后患,便拦住詹老丈人,说道:“详细地址贫道已然知晓,还是吾独个去的好,老丈的好意贫道心领了,您老不必陪同。”

詹老丈人坚持要一同去祭拜,龙潜道:“请为大郎和三娘着想,老丈务请留步。”这话确实中肯感人,詹老丈人看着儿子和媳妇只得放弃。龙潜接过詹大郎手中的香蜡纸烛,再拜道谢后一个人走出了竹篱小院。

清晨的街上只有几个顽童在打闹。

龙潜快步朝村西头走去,穿过巷道,离开被花儿包裹着的美丽的村东,来到了一片荒芜的村西。

村西头果然萧条,零散的五六间茅草房里空无一人,许是居民一早就到田间劳作去了。

走到尽头,野草长得有半人高,掩盖了三间小小的茅草窝棚,看得出是临时搭建给放牛娃歇息用的,并不住人。

荒芜的草丛更显得大地一片苍凉,夏日的晨风吹来,竟然感觉有瑟瑟的寒凉,龙潜强忍着悲恸,心中泣血,四处寻找那石鼓。

在一处野草密集的地方,找到了石鼓。

这里应该就是詹老丈人说的田家故居地了。

满眼都是野草,完全看不出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痕迹,只石鼓孤零零的立在那里,仿佛在述说着一个被掩盖且悲戚的故事,这个故事快十年了,目前为止也只有两个人知道。

看着这片荒地,想象着义母和义妹两人在小屋里相依为命的生活场景,当时义母闭户独处,不与村民交往,定是怕泄露行藏,没想到还是被杀手寻迹追踪到此。

龙潜徒手拔掉荒草,整理出一小块平地,插上蜡烛点燃。

正要祭拜时注意到自己还穿着绯红道袍,突觉不妥,想起陆全城主仆赠送的青色常服就在包裹里,便从背上取下包裹,拿出常服,脱下红袍换上,连莲花冠也一并取了收进包裹,头上只插了簪子。

周身整理妥当,恭恭敬敬地举着三炷香,向着这片孤寂的土地磕了三个响头,再将香点燃插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