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28章 杨嗣昌自经;张、罗屠随州

杨嗣昌自经

辛巳年(公元1641年)二月初二丙子这一天,杨嗣昌在荆州得到襄阳失陷、襄王遇害的消息,心中充满了羞愧与愤慨,而且当时河南府也已沦陷,福王遇害,

他意识到自己难逃问责,最终在军中自缢身亡。朝廷中的官员纷纷上奏弹劾他,皇帝交由相关部门处理。礼部侍郎蒋德璟认为杨嗣昌欺诈误国,主张参照嘉靖年间仇鸾的例子,对他实行斫棺戮尸的处罚。然而,皇帝最终竟并没有追究他的罪责。

回顾杨嗣昌在四川顺庆之时,悠闲地坐在公署之内,甚至还为自己题写了“盐梅上将”的匾额以自夸。等到泸州失陷后,接连多个城镇被攻陷,杨嗣昌依旧沉浸在醉梦之中,竟然下令多准备绳索去捆绑贼寇,这一举动在蜀中传为笑柄。因为襄阳失陷,皇帝认为左良玉违背军令逃避贼寇,因此革除了他的官职,并责令他带罪平叛。同时,郧阳巡抚袁继咸被逮捕入京。袁继咸在朝中以正直闻名,他曾担任山西督学以及淮阳、武昌等地的军事长官,所到之处以清明公正而深受赞誉,百姓对他充满敬仰之情。这时,大家纷纷替袁继咸申诉冤情。袁继咸也出示了杨嗣昌的书信,证明自己无罪。不久朝廷查明真相,赦免了他。

袁继咸,号临侯,是江西袁州府宜春县人,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乙丑科考中进士。在杨嗣昌自缢身亡后的四月甲子日,朝廷提拔陕督丁启睿为兵部尚书,取代杨嗣昌的位置,担任督师剿灭贼寇的任务。

杨嗣昌确实未能有效控制贼寇,的确是有罪过,但最终以死谢罪也就算了。若按照仇鸾的例子处置他,未免过于严苛处理,因此皇帝没有采纳那样的提议。

张、罗屠随州

辛巳年(公元1641年)四月二十五日庚午,张献忠与罗汝才联合攻陷随州,随州知州徐世淳全家惨遭杀害,城中吏民被大规模屠杀,血流成河。徐世淳,字中明,浙江嘉兴人,其父徐以建曾任兵部侍郎。徐世淳精通天文地理和数学,于万历戊午年(公元1608年)因才华出众被推荐到地方为官,虽多次参加科举未能中第,但他还是通过选拔机制出任永嘉县教谕。刘香的残余势力仍在海上活动频繁,徐淳通过制定和实施多项计策,成功地保障了沿海地区的安宁,后又被任命为重庆推官。当时按照督师辅臣杨嗣昌的要求,五日内需要筹集一万斛的粮饷,若逾期未完成,就要被请出尚方宝剑予以诛杀。徐世淳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导致蜀地官民对其强硬作风颇有微词,他随后被改任为随州知州。

彼时,张献忠和李自成的叛乱势力正盛,随州成为军事冲突的焦点,徐世淳赴任前告诉儿子徐肇森和徐肇梁:贼军肆虐于襄阳、邓州以及随州一带,随州已是三度遭受破坏。然而,随州就像是郢州的屏障,保卫随州实则是为了守护皇陵的安全,我必然会选择在这里誓死坚守。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十月,徐世淳抵达随州,与众官员在关庙歃血盟誓,决心以死守城,并在南城谯楼下居住。他告诉属下说:我将与各位同僚枕戈待旦,将这座楼为我们的生死之地,誓与随州共存亡。

次年(公元1641年)四月,贼军攻陷襄阳和德安,徐世淳截获并处决了敌方探子。贼军了解到随州已有防备,遂全力攻打。期间,徐世淳三次派人向郢州求援,但巡道赵某无视求救信号,将报告扔在地上不予理睬。巡抚虽派出一名游击将军率军支援随州,赵某却命令其固守郢州,没有放行。徐世淳五天不吃不睡,始终身披铠甲,再次与众官员在关庙盟誓。二十五日,贼军大举进攻南城并派遣军队走小路,破坏北城墙后长驱直入。徐世淳派儿子徐肇梁将官印埋藏于官署后墙下,自己则骑马与敌军巷战,不幸颈部中箭,脸颊被刀砍伤,眼睛、鼻子等部位骨折断裂而坠马。即使身受重伤,徐世淳仍左手握刀、右手拿着装有官印的木箱,与贼军英勇搏斗,最终胸部中枪、腿部被砍断而壮烈牺牲。徐肇梁赶到现场,抚摸父亲的遗体痛哭失声,大骂贼军,贼军将他驱赶到老营中杀害。临死前,徐肇梁大声告知随州百姓官印的埋藏地点。徐世淳的妾赵氏、王氏以及家中的奴仆共十八人也全部遇难。贼军逼迫赵氏出来,她坚决不肯,贼军先杀害了她怀抱的幼女申姑,砍断了她的八根手指,但她依然顽强骂贼,贼军用刀砍她,并用土石砸碎了她的头部,杀了她。

三天后,来自吴地的石琳找到了赵氏的遗体并收敛安葬,赵氏的遗体与申姑紧紧相抱,胸前藏着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着约三寸大小的《金刚经》,于是将她们一同安葬。然而,徐肇梁的遗体始终未能找到。巡道因未能及时派兵增援而试图掩盖徐世淳壮烈牺牲的事实,幸好荆西道官坚决反对,湖北巡抚和巡按御史最终将徐世淳的事迹上报朝廷。徐世淳的儿子徐肇森也上京请求朝廷给予表彰,朝廷追赠徐世淳为太仆寺少卿,并赐予祭祀和安葬,同时荫庇一个儿子进入国子监学习,徐肇梁也附祀于随州和嘉州的祠堂。

戊寅年(1638)二月,张献忠曾攻破随州,知州王焘上吊自尽,这次再次失陷,徐世淳战死。王焘和徐世淳两位官员,无论先后,他们都以其卓越的贡献和壮烈的牺牲共同流传千古,成为不幸时代中的有幸之人。而且,徐世淳的死尤为惨烈,而随州的百姓所遭受的灾祸也更加深重。从戊寅年至辛巳年,短短四年间,随州两次遭受张献忠的侵略和荼毒,难道这一切仅仅是天命不济所致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