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30章 降座揖相、杨仁愿论东厂缉事、天坛

降座揖相

正月初一辛未日早晨,皇帝在结束早朝后,特意召见了大学士周延儒、贺逢圣以及谢升三人入殿。他对三位重臣说:“自古以来的圣明君主都极为尊崇师道。你们就是朕的老师,国家的安定繁荣,依赖的就是诸位先生的努力。”于是,皇帝命令他们向东站立,自己则走下宝座,向西方向他们拱手行礼,三人对此表示谦逊愧谢。

崇祯皇帝的这一举动,虽然表面上显示出对臣子的极高尊重,但如果表达的对象不当,只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显得不够恰当。这三位内阁大学士之中,唯有贺逢圣(谥号文忠)的表现算是最为当之无愧。

杨仁愿论东厂缉事

正月时,朝廷决定撤销负责京营的内臣提督职务。御史杨仁愿上奏说:“我考察了高皇帝(朱元璋)早期的制度,并没有设置专门从事侦查事务的机构,对于臣子的违法行为,仅限于公开纠察,而非私下揭发举报。如今我在南城任职,亲眼所见许多诉讼案件多借助于衙役、捕快等力量,这些人假借东厂名义的人,或勾结他人犯罪,或出于私仇而故意诬告陷害他人,这些人唯恐别人不做坏事,又唯恐他们不会立即受到法律制裁。考虑到皇帝宽仁恤刑、希望感化罪人的宗旨,这样的现象难道不是令人痛心疾首吗?

我诚恳地希望皇帝首先能够放宽东厂对各项事务的管控,如果能适当约束东厂过度的权力,使其运作更为规范合理,那么因冤假错案导致的大量严苛刑法的使用也会逐渐减少。我进一步请求,对于臣子犯法获罪的情况,可以将他们囚禁并移送至相关部门依法处置即可,然而,一旦派出东厂缇骑去逮捕,往往会造成有钱的人家可能会因贿赂缇骑以求脱罪而倾家荡产,而没有足够财力的人家则会让地方为了筹集缇骑所需的“馈赠”而摊派费用,这样对社会造成的危害非常大。”

皇帝赞同上述观点,下令东厂所负责侦查缉捕的事务仅限于涉及谋反叛乱、背离伦理、作奸犯科等重大案件,其他的普通刑事案件应由相应的司法部门处理。同时,皇帝还告诫锦衣卫的校尉们,在执行任务时不得随意扰民、搜刮财物。

东厂从事侦查缉捕之事,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极为严重,我真心期望皇帝一句话他们就能稍作收敛。仁德之人的话往往富含智慧,能够带来普遍的利益,确实如此啊!

天坛

在北京永定门以北约五里的位置,有一片区域坐东朝西,周围环绕着一圈长约十里的砖砌城墙。这片区域正对着西边的山川坛,其整体格局设计如同古代的籍田礼制场所。内部有一座装饰精美的宫殿,屋顶覆盖着华丽的琉璃碧瓦,形制类似太庙。宫中设有象征天帝的祭祀位置,东侧则设定了太祀位,这些座位均高达数丈,可以攀登而上;殿堂内部的小龛中安放着木质神主牌位,一般游人难以进入。

管理此地的是隶属于太常寺的道士,他们身着黄色道袍。宫殿四周的窗户均采用青蓝料丝作为窗帘,每扇窗帘大小犹如门板,透光性极好,显得明亮宜人。寝殿内设有一张专供皇帝使用的龙床,另有一处专门用作餐饮的膳殿,里面配备齐全的食具。除此之外,还设有更衣殿,摆放着座椅供更衣之用,以及专供沐浴熏香的殿宇,内置浴池。所有的法器、物具都熠熠生辉,礼仪布置庄重严谨。在祭祀开始前十日,所有这些壮观景象和神圣仪式均可让公众全面观看了解。

此外,该区域内有一口铜井,井圈由铜铸而成,自井底向上套装,井水清澈甘冽,饮用时清凉入骨。这个地方距离皇宫大约十多里路,在祭祀之夜的二更时分,远眺可见坛内红灯高悬于竹竿顶端,此时即意味着皇帝乘坐龙辇前来参加仪式。那些巨大的灯笼直径可达三丈,高五丈,灯笼中央由两位道士看护。

天坛的核心部分设置了一张黑色油漆的矮榻,高度约二尺多,面向南方的位置为象征天帝的天位,榻上铺满了棉花和飞絮,以此来验证天神是否降临。倘若棉花飘絮稍微下沉,便被认为是天神已至;反之,若棉花保持原状不动,则表明天神尚未降临。在天位的东侧同样设有一个榻位,那是天子在祭祀时的位置。祭天所用的牛会被去除腹中的内脏等物,然后填充檀香和降香焚烧,香气随着烟雾升腾至天空之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