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50章 北都崩解情景(附记)、蒋臣奏行钞法、捣钱造钞等

北都崩解情景(附记)

崇祯末年,京城百姓心态浮躁,多持及时行乐、不计明日之态。无论贫富贵贱,各怀私心。当时有人说,一旦流寇迫近,我等即刻开门迎入。她们不仅心中暗藏此意,还公然如此谈论,可见局势已然呈现崩溃之象。

到了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至十七年(公元1644年)之际,贼寇迫近京城,都城进入紧急戒备状态。皇帝动用内帑,拨付数万钱款,命各营千总分别领取分发给守城士兵,但士卒每人仅得二十钱。士兵领钱后,手指弹击铜钱,言道:“皇帝只求保住自己性命,命我等坚守城池,这点钱仅够买五六块烧饼罢了。”此后,宫内再无钱款下发,转而向京城富户征募资金以供养军队,规定凡家里有百银以上资产的,需捐银五钱;甚至妓院亦需缴纳五钱。皇帝说:“一家妓院之中岂无二三妓女,此类人家理应能出五钱。”如此一来,民心愈发离散,守城之事自然难以维系。

众人议论纷纷,认为皇帝欲保全江山社稷,却连妓女之资也予以征敛,可见时局之严峻。终至李自成率军攻克京城,总共掠夺了装满十七座银库之多的银两才离开。

当时的政治弊端与民风颓靡至此,甲申(公元1644年)、乙酉(公元1645年)年间发生的巨变,即使未深入探究,亦能洞若观火,预见到其必然性。

蒋臣奏行钞法

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六月,皇帝于中左门召见桐城籍的诸生蒋臣。蒋臣就钞法提出见解:关于财政开支的规定,应将银、钱、钞三者并用,规定以九钱七分兑换一两的比率,让百姓用钱银购买钞票。若民间不予使用,视为违法行为。如此不出五年,天下流通的金银财宝将尽数归于朝廷内府。对此,给事中马嘉植上疏表示异议,予以争辩。

捣钱造钞

自古以来,京师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是纹银一两可兑换铜钱六百文,其兑换比例仅在少许与二十文之间浮动。自崇祯帝即位以来,银钱比价逐渐升高。至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一两纹银竟可购得铜钱两千文,夏秋之际甚至高达两千数百文。朝廷询问钱价剧增的原因,得知大量私铸钱币混入流通所致,于是特任命九名御史,分驻京城九门,专司监督整治此事,在街道上摆设钱桌,若发现私钱,一文则鞭笞,二文则流放,三文则发配边疆,四文及以上则处以死刑。同时规定纹银一两只能兑换六百文铜钱,超出一文同样处斩。又设置石臼铁杵,一旦发现私钱,无需熔炼,立即捣碎以杜绝其流通。若有人私藏夹带,一经查获必斩。允许普通百姓将手中剩余的私钱送交御史台,以示悔过并予以奖励。法令之严苛,前所未见。

石臼旁设有专人值守,自早至晚,然而半月过去,百姓并无一人主动上缴私钱,使得御史们无所事事,无奈之下,各御史不得不自掏腰包,购买私钱来捣毁。每日早晨出门,必令差役携带三四千乃至五六千文私钱,日耗纹银两三两,将碎钱堆积在石臼铁杵之间,供人围观。如此持续一个多月,御史们上报声称私钱已收缴完毕,钱价得以稳定,只是为了糊弄朝廷。然而,民间实际的铜钱价格仍在不断下跌。所有买卖铜钱之处,必须按朝廷规定的比价面对面交付,如一两纹银可购买二千四百文,其余一千八百文则私下交割,或稍后另找时机交付,因为厂卫巡查严密,曾有按正常市价交易者被捕并处斩。

在此背景下,朝廷决定推行纸币。中央官员对此展开讨论,提出纸币有“十便”、“十妙”之说,比如制造成本低、流通范围广、携带便捷、储藏简易、无成色优劣之分、无称量兑换之繁琐、能防止银匠作弊、杜绝盗贼觊觎、节省下来的铜可用于铸造军械、替代下来的银两可充实国库等。崇祯帝听后大悦,即刻下令制作纸币,委派仪制司负责。最初以解送入京的乡试试卷、宗师评判优劣的科举岁试试卷等纸张作为制作纸币的原材料,交由工部接收并限期搭建造纸厂。工部官员选拔工匠,核算工程,如有阻碍此事者,视同十恶不赦的重罪。然而工部查阅先祖时的典籍,发现纸币制造所需材料比例为六成纸、四成桦树皮。桦树皮产于辽东,如今虽有纸张却无桦皮,无法着手。皇帝于是命令工部召集商人筹措。这些商人多为京城的大奸猾之徒,他们上疏表示愿意领银百万前往辽东采购桦皮,皇帝又将此事责成工部办理。此时流寇渡黄河的消息已经确切,此事最终未能成行。

这是发生在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十一月中旬的事。唉!纸币制度固然优越,可惜未能早日实施。

上用铜锡木器

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十月,皇帝开始自用铜、锡及木质器皿,摒弃金银制品。同时下令文武百官皆须崇尚俭朴,士人与庶民均不得穿着锦绣华服与佩戴珠玉饰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