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151章 李自成陷承天府

崇祯癸未年(公元1643年)正月,李自成攻陷湖广承天府(是明朝三大直辖府之一,另外为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时任巡抚的宋一鹤坚守城池,城破后在街巷间英勇抵抗,亲手斩杀数名贼寇,壮烈牺牲。

宋一鹤,号鹤峰,祖籍顺天宛平,出身北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于崇祯三年庚午(公元1630年)中举人,后任巡抚都御史。承天府沦陷之际,其部下有人愿背负他逃离,但宋一鹤坚拒不从,最终自刎殉国。另闻江阴冯生在楚蜀之地时,亦被俘后痛骂贼寇,英勇就义。

钟祥县知县萧汉,素有贤名。贼寇告诫部众,凡杀害萧县令者必死,故将其囚禁于寺庙中,并威胁僧侣,若萧汉遇害,将屠灭全寺。僧人们小心看护,萧汉却言:“我恪守我的道义,不会妨碍你们的佛法。”遂自缢身亡。萧汉,字象石,江西南丰人,崇祯丁丑年(公元1637年)进士,出任钟祥知县。任期届满本应赴京述职,但闻襄阳襄王失陷,誓言士人临危当以身许国,不可推卸责任,遂请求抚按官员免其述职,留在地方守护陵寝(显陵,嘉靖皇帝父母安葬之处)、保境安民。崇祯壬午年(公元1642年)十二月十一日,贼寇逼近城下,突破关厢涌入,众人惶恐。萧汉振臂高呼:“今日正是我钟祥县令效死之时!”他入署拜别家庙,取出丝巾命家中侍妾自尽,言道:“男儿以忠诚殉国,女子以贞烈殉家,各自当尽其志,我无力保护城中亿万生灵,岂敢吝惜这三十二口以及两个幼子?”随后扬鞭直指敌阵,披甲登城,悬重赏激励军民,共斩贼寇三千余人。六日后,贼寇集结近百万之众再次猛攻内城,双方相持五昼夜。至崇祯至癸年(公元1643年)元旦,萧汉掷剑向北,泣拜曰:“臣力已竭矣。”随即冲出重围奔赴陵寝区,贼寇紧随其后。萧汉挺身而出,高呼:“我是钟祥知县萧汉,不得擅自惊扰陵寝!”贼寇将其擒获,萧汉昂首待戮。贼寇命其自言“欲首”或“欲剥皮”,萧汉皆应之。贼寇派遣伪官元圭劝降,以管仲、刘清田为例,萧汉回应道:“管仲不自杀是因为有老母在世,而我则已与白云断绝,唯知忠于朝廷。郁离子痛心于那些卑贱如鱼鳞、龟壳般的叛贼轻易篡夺他的朝服,并在淮河以东建立起伪政权,而我此刻正逢圣明天子在位,国家版图完整无缺,我所面临的局势与他们完全不同。既然如此,即便一死,我也毫无怨言。不必再多说什么了。

贼寇敬畏其气节,不忍杀害,改令乱箭射杀。萧汉坦然袒胸以待,却无一箭射来。随后被送至吉祥寺僧舍拘禁。到达寺庙之后,贼寇将各种美食陈列眼前在萧汉面前,并派一个小贼侍奉他。萧汉仍厉声痛骂,求死之心益切。求死不能后,他偶然在园定和尚那里寻得一把剃刀藏匿,又取了几张纸,写下杨继盛(号椒山)的一首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平生未了事,留作忠魂补”及“夷齐死后君臣薄,力为君王固首阳”等遗言。写完后掷笔起身,用土块在墙壁上刻下“钟祥县令萧汉愿死此寺”十字,随后对壁自刎,鲜血洒满题字。此时为正月初五日。士民购棺致祭,将其安葬于寺旁。

贼寇占领承天府后,改其名为扬武州,并派遣伪将王克生挖掘显陵搜寻宝藏。伪知州张联奎积极多方筹备工具,献策取悦贼寇。然而,当他们开始挖掘显陵时,突遭风雷大作,白昼如晦,张联奎亲见一金甲神将手持金瓜,当头一击,使其昏厥倒地,口鼻流血,当晚便死去。张联奎,原为宜城诸生,其妻何氏貌美,被贼寇掳走,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王克生择下落不明,贼寇惊散,李自成深感恐惧,自此不敢再动显陵之念。另有说法称,贼寇掘陵时,山谷间突发雷鸣般巨响,贼寇惊惧而止,转而分兵攻陷潜江、京山等地。

何氏以守节而名垂青史,张联奎因谄媚贼寇而遗臭万年,二人对比鲜明。张联奎不仅严重损害个人名节,更愧对其妻。他遭金甲神将一击毙命,实为罪有应得。此事可见知州之官德远逊于县令,男子之节操远不及妇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