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22章 王章 赠公一律、附记现形

王章,字汉臣,号芳洲,南直隶武进县人。他幼年家贫,性格至孝,葬父时亲自植树,曾梦见汉昭烈帝刘备与他打招呼,并告诉他:“你是忠孝之人,日后定不会仅以功名了结一生。”天启辛酉年(公元1621年),王章乡试中举。崇祯戊辰年(公元1628年)考中进士。中进士前数日,王章所居住的村落连续三次涨潮,仿佛在盘旋,村民惊叹称奇。庚午年(公元1630年),王章被任命为诸暨县令,任职不到半年,因政绩突出被朝廷表彰。适逢倭寇侵犯东海,鄞县位于其冲击之下,缺少有能力的官员。巡抚向朝廷举荐王章,将他调任鄞县。诸暨百姓听说后,纷纷阻挠,请求留住王章。但鄞县的任命已下达,鄞县来迎接的官员被诸暨百姓驱赶,王章无奈,秘密安排鄞县官员离开,并严肃告诉诸暨百姓:“你们视我如父,而我视你们如子,怎么会忍心说离开?即使要离开,又怎回忍心立刻离去?但是,朝廷关于鄞县的任命又该如何处理呢?”过了不久,王章离开诸暨前往鄞县,诸暨百姓感念王章,将他的画像供奉在常山之崖。

鄞县历来是难治之地,面积四百一十八里,比诸暨更为复杂难以治理。王章从上任到取得政绩,总共花了八年时间,当地风俗渐渐向善。王章治理鄞县的效果与治理诸暨相同,鄞县百姓对王章的感激之情也与诸暨百姓一样。王章逐渐升迁为工部主事,通过考核被选拔被任命为陕西道御史,并担任甘肃巡按御史,这是朝廷的特殊恩赐。王章进入关中后,贪腐官吏闻风辞职。他从嘉峪关出发,向天山而行,一路骑马亲访边疆各族,安抚奖赏少数民族百姓,使他们敬畏朝廷,怀念恩德,那些少数民族百姓纷纷焚香献酪,欢送王章离开。黄河、渭河流域干旱,王章带领属下步行祈祷降雨,没有下雨,他就撰写文书向神庙祈求,文书烧毁后,大雨倾盆而下,人们称之为“御史雨”。按照惯例,边疆地区的选拔官员多由按察使和监军负责,陇西以西二十五个县,每年科举选拔的优秀人才只有一二人,甚至有时一个都没有。王章主持选拔,当年科举考试中选拔了六人。在巡按期间,王章上奏了数十件奏疏,都关乎军国大事。他曾弹劾太监滥杀无辜冒领军功,揭露甘肃巡抚侵吞民财,纠察藩王滥用驿站导致良民受害,尤其敢于直言,不避权贵。

崇祯庚辰年(公元1640年),王章丁忧回乡,丧满后补为河南兵备道。甲申年(公元1644年),李自成贼军攻势猛烈,王章上书提出保全江南的策略,建议沿江各地险要位置要按照边疆的做法,加强防守,联络堡墩,对州县豪门大户擅自迁徙的行为严惩不贷,没收其财产充作军饷。他又提出稳固京畿地区的对策,认为应派遣四方蛮夷以分散敌军势力,撤回边防军队以壮大京城,调动投降的敌军以攻击贼寇巢穴,因此推荐惠世扬担当重任,可惜未被采用。都御史李邦华认为王章文武兼备,推荐他担任巡视京营的职务。二月六日,王章受命上任。不久,有南下的官员帮王章递送家信,王章在信中写道:“山西已经残破,关隘告急。臣子已不再考虑自身和家庭了。皇帝如尧舜般英明,但朝中无人能应对当前局势。怎么办?”信中没有提到其他私人内容。

二月二十六日,真定、保定失守,京师震动,朝廷调集五万大军驻守城外,由襄城伯率领。王章则负责指挥城内的守军,根据城墙分布划分防守区域,连续十五昼夜未曾脱衣睡觉。三月十八日,贼军攻打彰义门,王章率将士坚守阵地,箭矢如雨,毫不退缩。贼军攻破彰义门后,王章又守卫平则门,天亮时,守军内纷纷传言皇帝已经驾崩,顿时全无斗志。王章亲自操作发射两发火炮击伤敌人,贼寇攻势稍微受挫。很快,京城就失陷。

王章对同僚科臣光时亨说:“到了这个时候,只有一死。”光时亨说:“这样死去,与士兵一同死在草丛中有什么不同?不如入宫寻找皇帝,找不到就死,死得其所。”王章答应。光时亨立即换上便服,打算强行带走王章。王章说:“不行,不行。你本来入宫是为了怕与普通士兵一同死在草丛中,希望轰轰烈烈地死去,但现在你摘掉帽子,换上便服,既不像官员,也不像士兵,那怎么行?不要换衣服就走吧。”走了几步,贼军骑兵突然赶到,喝令他们下马。光时亨立即跳下马,站在前面,请求投降。贼军用刀指着王章问道:“投降吗?”王章大声喝道:“不降!”贼军用刀砍断王章膝盖,使其摔下马,王章坐在地上大骂,贼军愤怒,用刀砍死王章,弃尸而去。有人说那个贼军是牛金星。

王章的仆人某四处寻找王章,看到他瞪大眼睛,张着嘴巴,一只手下压着地面,以为他还活着,急忙呼唤,却没有回应,原来王章已经遇害。一个大力士背着王章尸体回到寓所,王章家人给了他一些钱,询问他的姓名,他没有回答,转身离去。贼军下令,王章的寓所里不得有士兵,如有士兵就杀掉。贼军中有很多陕西人,路过王章寓所时,说:这是前任京营御史王章的住所,他曾经巡视甘肃,施行了许多仁政。贼寇纷纷下马跪拜,然后离去。王章夫人姜氏听到变故后悲痛而死。乙酉年(公元1645年),朝廷追赠王章为大理寺卿,谥号“忠烈”,赐予祭葬,在南京、浙江、昆陵三处建立祠堂,荫庇其子王之柯,封为锦衣卫世袭官职。而光时亨最终因投降贼军被处死。王章的次子王之栻,字瞻卿,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他请求服丧,得到朝廷准许,于是寓居义乌。浙东失陷后被俘,他坚决不投降而死。常州那里所说的父子死节者就是王章父子。

我评论说:我听说王章是一个温和的长者,虽然考中进士,担任要职,但从不以权势炫耀乡里。遭遇变故时,他慷慨激昂地呵斥敌人,目光如炬,何等英勇。如果王章早听从光时亨的建议,换上便服入宫,或许可以幸免于难,但最终仍会因受辱而死。而光时亨,没有死在京城,最终死在南京西市,正是王章的庙祀赐名之时。人们怎能不为忠烈而死呢!

赠公一律

(作者写了首律诗纪念王章):大厦难凭一木支,靡他自许独登陴。鼓沈夕照神逾劲,旄落晨星志不移。血溅山陵酬祖德,魂依宫树答君知。生来佩尽丸熊教,白刃锋头炼孝思。

附记现形

王章的故居位于郡城之中,自从王章父子因殉节而去世后,无人在此居住守护。有一个本地人名叫吴訚,字孟岩,是清朝的进士,正好因身体微恙,想借用王章的房屋静养,于是乘坐轿子进入了宅院。不料,吴訚突然看见王章身穿红色官袍,头戴纱制头巾,从屏风后快步走出,端坐在厅堂之上。吴訚惊恐万分,立刻返回,病情加重,不久便去世了。由此看来,王章的忠诚之灵显赫非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