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23章 陈良谟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第223章 陈良谟

作者:明溪漱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6-06 14:11:53 来源:书海阁

陈良谟,原名陈天工,字士亮,号寅日,是鄞县人。崇祯辛未年(1631年)考中进士,改名为陈良谟。他的父亲因在云南为官而去世,他由于贫困原因无法回家守丧,后来得到机会参加朝选,他请求被授予大理府司理官职,才得以回家奔丧。癸酉年(公元1633年),陈良谟主持乡试分试,选拔优异人才,后来被提升为为四川道御史。己卯年(公元1639年)他任四川巡按,属下官吏畏惧他,不敢胡作非为。甲申年(公元1644年)正月,陈良谟梦见在堂下拜见文天祥,文天祥向他作揖,陈良谟起身说:“您与我前后相继,人品相同,为何要对我下拜?”三月十七日,北京城陷落,他在桌子上写下二十个字:“国运遭遇阳九,君王遭遇灾难。人臣应当以死殉节,这样忠孝可以两全。”

他晕倒在地上数次,从此不再喝水吃东西。他的族人劝他不要自杀。他说:“我为国而死的决心已久。”当时,他的好朋友季芳泰在旁边。陈良谟说:“我为国而死,义无反顾。只是担心先父的坟墓无人照管,老母在家乡无人赡养,后继无人。他想要留下一句一言,但又感觉说不清楚,于是赋诗一首:‘中天悬日月,四海所毕照。倏尔阴雾昏,日月失常道。仰观我明明,簿蚀一时变。’写到这里,忽然一阵狂风袭来,他说:‘这风来的怪异。’于是接着写道:‘电风自南来,光复天心见。大夫百执事,其谁忘明君。媿予沉郁久,床笫淹数旬。背城孰尽瘁,巷战杳无声。如何社稷灵,惜尔顺民形。载舟亦覆舟,古今同一辙。顺民即逆民,参观非一日。苍苍不可问,亡国我何存。誓守不二心,一死报君恩’他最后写道:‘作为儿子和臣子,不能两全,唯有慷慨从容,同归于死。大明监察御史陈良谟遗书,写于贼人攻陷北京之日。’然后把遗书交给季芳泰保管。

很快,他听说皇帝去世,痛哭道:‘我之所以隐忍至今,就是因为皇帝还在。现在已经结束了,我死得太晚了。’仆人们围着他哭泣不停。他痛饮酒水之后关闭门窗,用绳子挂在梁上,想要自缢。有一个妾叫时氏,是京师人,十七岁,刚结婚一百零三天,穿着整齐,等候陈良谟一同赴死。陈良谟对她说:‘我年纪超过五十,没有儿子,你现在怀孕,如果生男孩延续陈氏血脉,你一定要勉力把孩子抚养长大。我想派人送你回娘家。’时氏说:‘丈夫死了,我还能依靠谁?臣死君,妾死主,这是本分。与其被贼人侮辱,不如没有孩子,我请求先死以断绝您的念想,于是上吊自尽。陈良谟另外制作了一条绳子与她一同赴死。仆人们从缝隙中哭泣观看,陈良谟站立着,头上披挂着蓝帕,鲜血喷溅满地,时氏用红丝带自缢在一旁。仆人们此时破门而入,陈良谟气息未绝,告诫他们不要移动,还说时氏手腕无力,无法立即死去,我紧紧抓住她的绳子,希望她能够早点结束,你们为我挂得更高些,送我走完最后一程,就如同我的儿子一样。仆人们哭泣说:‘主人离开人间,一定会成为正神。’陈良谟说:‘是的,我会保佑你们。’然后陈良谟去世。南明朝廷追赠陈良谟为太仆寺少卿,谥号‘恭愍’,时氏被追赠为孺人,一同祭祀在旌忠祠。

我评论是:陈良谟之死,比其他人更难。他上有年迈的双亲,下无子嗣,而且有宠爱妾室在旁,却毫不眷恋,真是一个大解脱的人。至于孺人时氏,她年轻貌美,洁白如玉,这两个人可以说是超越了爱河,游历于剑树(刀山剑树,比喻险境)之间,最后一同升入天堂。这岂止是血性决绝所能形容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