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229章 刘文炳、周镜、巩永固、张庆臻

刘文炳,号淇筠,原籍南直隶海州,后因到北直隶任职,因此户籍而定居于此,是先帝太后(孝纯皇太后刘氏,明光宗的嫔妃、崇祯的母亲)的亲侄子。他曾被封为太子太保,晋升为新乐侯,受到朝廷丰厚的赏赐。他的父亲刘维祖、弟弟刘文耀,均官至都督之职。

当贼军攻破京城外城时,皇帝召见刘文炳及驸马巩永固,命他们各自率领二十多名家丁试图从崇文门突围而出,但未能成功,于是返回皇宫。刘文炳感叹道:“身为皇亲国戚,理应秉持大义,不容许受辱,必须与国家共度难关。”他的妹妹嫁给李姓人家,年纪尚不到三十便成为寡妇,刘文炳将其召回家中。

城池最终失陷,刘文炳与其弟左都督刘文耀选择了一口大井,驱使自家的男女子孙以及其妹在内的十六人全部投入井中,然后关闭大门,命令剩余的家人全部进入楼内,堆积柴薪,点燃大火焚烧府邸。在皇帝御赐宅邸大火燃起之时,刘文炳毅然跃入熊熊烈焰之中,壮烈牺牲。同时遇难的还有他的祖母瀛国太夫人,即当今皇帝的外祖母,当时她已有九十多岁高龄,同样选择了投井自尽。

一年之后,南明朝廷追赠刘文炳为太师、恒国公,赐予“忠壮”的谥号。其弟刘文耀被追赠为太子太保,赐予“忠果”的谥号。有一种说法是刘文炳自缢而死。

周镜

周镜,号正我,原籍苏州,顺天府大兴县人。他官至东宫侍卫,在得知京城失陷发生的消息后,其母亲、妻子以及整个家族成员纷纷选择自杀。其母卜氏,实际上是先皇后周皇后的母亲。

据《甲乙史》记载:周镜是国丈嘉定伯周奎的侄子,但究竟事实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考证。另有一种说法提到,他们家三百多人在同一时间一起死去。

巩永固

巩永固,字洪图,其籍贯一说为顺天府大兴县,另一说为山东省蒲台县。他担任驸马都尉一职,并曾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当李自成率领的贼军围困京师时,巩永固试图跟随皇帝突破重围而出,但未能成功。回到家中后,他先是亲手杀死自己的爱马,接着烧毁了自己的弓箭、刀剑以及铠甲等武器装备,并在墙壁上大笔写下八个字:“世受国恩,身不可辱”。

此时,他的妻子——安乐公主已于前一年去世,灵柩停放在家中的左堂。他们育有五个亲生子女,巩永固用黄绳将孩子们系在公主灵柩前的柱子之间。随后,他将家中所收藏的所有朝廷赏赐的古玩及珍贵书画围绕在公主棺材四周,点燃大火,将子女烧死,最后,巩永固选择了自尽。另一种说法称他是自刎身亡。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少师,并赐予“贞愍”的谥号。

张庆臻

张庆臻,号凤华,是河南省永城县人,封为晋惠安伯,后加封为太子少师。当他得知京城沦陷的消息时,立即散尽家中所有财物,并召集亲戚们准备酒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饮酒。之后,他堆砌柴薪环绕住宅四周,引燃大火,全家人一同在烈焰中**而亡。南明朝廷追赠他为太师,赐予“忠武”的谥号。有记载表明,张庆臻很可能是张太后(崇祯的皇嫂张嫣)的兄长,也有说法认为他是张太后父亲。

我考证后,认为太后父亲的名字叫张国纪。起初有传闻称张太后在城破时自缢身亡,但未能找到尸体;后来又有传言说,崇祯)准备逃往煤山时,请求太后自行了断,太后拒绝,但在城破后最终落入李自成贼军手中,随之下落不明。唉!这些流传的说法纷纭复杂,实难全然采信。

另有一段关于太后早年的故事:她的父亲原是一名粮仓监管官,一日清晨外出征收粮食税,途中发现一名被遗弃在路旁、却在霜雪之中顽强存活下来的女婴。他将女婴收养回家,她长至十四五岁时,容貌出众,超凡脱俗,便打算纳她为妾。当张国纪即将进入新房时,却出现满屋红光,致使他晕厥倒地,一连发生了三次。人们认为这预示着这女子必将大富大贵。张国纪就将她当作女儿抚养,后来果然成为皇后,居于中宫之尊。崇祯末年,民间有谣言称熹宗皇帝尚有一遗孤藏于皇宫之内,又有人说并非熹宗的亲生后代。这些流言极有可能是流寇为了动摇人心而刻意伪造散布的。我阅读《繁霜沔水》之类的篇章,可以发现历史上的此类现象屡见不鲜。关于太后母亲的事迹,我不敢妄加评断,仅在此附记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