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其他 > 穿越必备:白话明季北略那点事 > 第97章 曾就义兵食对、杨嗣昌论荧惑、何楷劾嗣昌忘亲

曾就义兵食对

崇祯戊寅年(公元1638年)三月,皇帝亲临左顺门,召集选拔出来的官员询问解决军饷和粮食供应的策略。曾就义回答说,“百姓之所以困苦,主要是因为官吏不够廉洁,倘若地方官都能廉洁奉公,即使稍微增加赋税以支持军费开支,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皇帝听后非常赞赏,将曾就义列为首位。不久后,朝廷果然增加了剿饷和练饷的赋税。

黄道周认为军饷无需另寻来源,而曾就义则主张通过加派赋税来资助军需。君子和小人在道义和利益上的区分便体现在这样的观点差异上。然而,曾就义的一席话恰恰符合皇帝的心意,因此被提拔为第一,从中可以看出皇帝的喜好和倾向。

杨嗣昌论荧惑

崇祯戊寅年(公元1638年)四月己酉日丑时,火星与月亮的距离仅七八寸,随后它逐渐退行至尾宿,并渐渐移入心宿的位置。兵部尚书杨嗣昌上奏称,“自古以来天文异象如月食五星的现象,在史书中屡见不鲜,但关键在于观察这些现象发生的时代背景。汉元帝建武二十三年发生的月食火星事件后,第二年呼韩单于归顺并来到五原边塞;明帝永平二年日食火星时,皇后马氏以其美德影响整个后宫;明帝还把功臣画像陈列于云台。唐宪宗元和七年月食荧惑之后,同年田兴以魏博之地归降朝廷。宋太祖太平兴国三年,月掩荧惑,次年发兵攻灭北汉,继而征讨契丹,却连年战败。如今月食火星发生在尾宿附近,这在占星学中分别象征朝廷内部以及国家外部,皇帝若能修养德行、追求和谐,定能使国家虽遭受灾却不至于受害。”

给事中何偕(此处有笔误,应该为何楷)对此提出异议:“引用古代观点指出月相变化应当审视刑法是否得当,并强调礼仪缺失会导致天象示警,尤其是火星异常,若要真正修正刑法,首先应当重视礼仪;而真正重视礼仪,也离不开对刑法的整饬。杨嗣昌列举诸多历史案例,出处在哪?他之所以说款塞,是想借此推广通商和招抚政策;之所以说元和,是想推广抚的政策。他说宋朝太平兴国年间连年战败,是想为他不敢用兵的策略找借口,牵强附会甚至夸大其辞。他特别强调的关于永平皇后的叙述,在奏章中反复提及,让人难以理解其确切指向何处。”杨嗣昌再次上疏为自己辩解,只提到科臣在国家危难关头中伤他,却不再提及通商、招抚之事。

户部主事李凤鸣则提出:“火星逆行并非罕见,而是常态,并非预兆什么重大变异。”给事中解学尹批评李凤鸣的言论过于阿谀,实际上考证发现杨嗣昌所引用的年月数据都有误。

按照相关记载,四月十六日己酉之夜,火星距离月亮仅七八寸,直到拂晓时开始向尾宿方向逆向移动约八度,并被月亮遮掩。到了五月初五日丁卯之夜,火星退至尾宿初度,逐渐进入心宿的位置。我年轻时每晚看到月亮旁边有一颗亮红色的星星,两者相距大约五寸左右,心中疑惑为何这两星体如此接近。三个月过去了,仰望星空依然如故。有人告诉我,这颗星如此靠近月亮是个很不好的预兆,可能预示着天下将会大乱。我一直记得这事。

何楷劾嗣昌忘亲

六月的时候,皇帝任命杨嗣昌进入内阁处理政务,同时他还署理兵部的事务。七月,杨嗣昌的母亲去世不满五个月。皇帝下旨:“杨嗣昌在大祀、大庆以及传制颁诏等重要仪式上,不参与其中,而在日常的朝讲和召见场合,杨嗣昌则应穿着常规官服随班列出席。”给事中何楷弹劾杨嗣昌忘记了为母亲守孝的亲情责任,皇帝对此深感不满,严厉责备了何楷。

在此之前,吏部在会推内阁成员人选时,只考虑了符合常规资格的文官,但皇帝不同意这样的提名方式,他命令应该考虑包括在家守孝期间的官员在内。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让杨嗣昌破例入阁,并为陈新甲腾出位置。不久之后,朝廷特别征召陈新甲担任兵部尚书,并负责总督宣府、大同。黄道周对此发表意见:“朝廷即使面临人才匮乏的局面,也不应打破常规,特意为了不适合的人破格提升。”他的奏章引起了皇帝的不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