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郑在许途 > 第112章 人与人的落差比人与狗还大

郑在许途 第112章 人与人的落差比人与狗还大

作者:艾良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23 11:04:22 来源:书海阁

大叔感激地看着我,说他是这个小区的绿化工人,每天都要修剪树木和花草,但是最近小区的物业经理对他的工作不满意,说他修剪得不够整齐,还怀疑他偷懒。

大叔说他很委屈,他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只是有些树木长得太快,他一个人忙不过来。

他说他想用这些照片向物业经理证明他没有偷懒,希望能得到一些理解和尊重。

我听了大叔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觉得大叔很不容易,他为了小区的环境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我安慰大叔说,我相信他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也希望他能和物业经理好好沟通,解决这个问题。

大叔点点头,说他会尽力的。

然后他继续修剪树木,我也坐不住长凳了,不认识也就罢了,但是聊过两句了再在他旁边闲坐就感觉不自在了,我也就离开了小公园。

我想起我曾经在公园的一角看到过的一幕,阳光洒在绿茵茵的草坪上,映照出一幅鲜明的对比画面。

一群穿着马甲的潦草老人,手持工具,默默地修剪着草坪,清扫着垃圾。

他们的动作略显迟缓,但却充满了专注和坚持。

而在草坪的另一边,一群干净活跃的老人则随着音乐的节奏欢快地跳舞。

他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身姿轻盈地舞动着。

这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和谐地共存着。

修剪草坪的老人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公园增添了一份整洁和美丽;而跳舞的老人们则用他们的活力和快乐,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公园里的这一幕让人感受到了岁月的沉淀和生命的活力。

无论是潦草的老人还是活跃的老人,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生活,展现着生命的价值。

在公园的长椅上,一群老人正悠闲地晒着太阳,他们有说有笑,享受着这宁静的时光。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一群老人却在为了生活而辛勤劳作。

他们有的在街头摆摊卖菜,有的在建筑工地打工,有的则在垃圾回收站分拣垃圾。

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他们的双手布满了老茧。

这些老人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他们的生活却有着天壤之别。

有些人一生都在为了生计而奔波,而有些人则可以安享晚年。

这让我不禁感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真的好大。

我看着手机上的新闻,心中涌起一股无奈和焦虑。

退休年龄延迟了五年,社保延长到二十年才有退休金,这意味着我们这代人注定要多辛苦几年。

我想起了自己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为了生计奔波劳累。

原本以为可以在六十岁退休,享受一下悠闲的生活,现在看来这个愿望要推迟五年才能实现了。

而且,为了拿到退休金,还需要再缴纳五年的社保,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我不禁感叹,我们这代人真是不容易啊。

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现在连退休都要延迟了。

我出生在一个计划生育严格的时代,父母为了生下我,东躲西藏,历经了许多艰辛。

如今,我长大了,却面临着老龄化严重和物价膨胀的社会现状。

政府鼓励结婚生三胎,然而,现实的压力却让这一目标难以实现。

近年来,全国的离婚率持续攀升,居高不下。

许多夫妻在婚后发现彼此的生活充满了不如意,而这些问题往往源于经济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收入却难以跟上步伐,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加剧。

同时,单身的大龄青年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在城市里,很多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社交圈子小等原因,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伴侣。

此外,中年单身人群也不在少数,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已经经历过婚姻失败,或者因为个人选择而一直保持单身状态。

除了离婚和单身问题外,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丁克”一族的出现。

由于居高不下的房价、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以及长期稳定的低薪水平,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生育,成为“丁克”家庭。

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大城市,农村地区也开始出现类似情况。

面对这种状况,老一辈人总是催促年轻人结婚生子,政府也出台了鼓励生育三胎的政策。

然而,他们似乎忽略了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困难。

在农村地区,甚至有人悄悄地摸查单身大龄男女的情况,但上面的他们只是追求我们表面上的成家结果,却没有考虑到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和代价。

二十万元的彩礼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无情地压在了父母那已经弯曲的脊梁之上,让他们喘不过气来。

而五十万元的房贷,则像是一道无法挣脱的枷锁,紧紧地束缚住了我们未来的二十年,让我们无法自由呼吸。每年辛辛苦苦工作,却连五万元都难以攒下,但这份工作却是我们唯一的依靠,需要我们用大半辈子去坚守。

虽然对这份工作的收入并不满意,但又无力寻找更好的出路,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就像被人捏住了软肋,我们在这个日益内卷的社会中,拼命地想要保住这份鸡肋般的工作。

生活的压力如影随形,让我们感到窒息和无助。

然而,我们依然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们知道,只要还能喘气就必须要活着,半生不死的活着也是活着。

然而勉强了结婚了,就算是我和我的未来伴侣都有着稳定的工作,但微薄的收入在高昂的物价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我们每天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的工作让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

而且,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从教育到医疗,从住房到生活费用,每一项都让我们感到压力巨大。

曾经,我好奇地向父母询问:“你们培养我成为一名大学生,究竟花费了多少钱?”爸爸妈妈对视一眼,思索片刻后告诉我:“大概20万吧。”听到这个数字,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回顾我的求学生涯,从学前班到小学、初中、高中再到大学,整整18年。

幸运的是,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政策,让家庭的负担减轻了许多。

而且,我选择的大学学费相对较低,每年只需4800元,远不像其他学校那样昂贵。

然而,即使如此,这样低配的学习生涯依然耗费了父母至少二十万元。

这二十万元,如果仅仅依靠家中的八亩地来获取收入,需要至少种植二十年。

难怪初中时期,父母毅然决定前往南方的广东打工,因为单纯靠种地已经无法满足家庭的经济需求,更别提还有两个孩子要抚养。

曾几何时,当我还是一名学生时,我总感觉自己生活在一个充满束缚的世界里。

每个月底,我的生活费总是所剩无几,经常需要依靠馒头、辣条和白开水度日。

如果有幸能与同学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那么接下来的半个月我可能就要面临“吃土”的困境了。

那时年少的我总是疑惑不解,为何父母不多给我一些生活费呢?

难道他们不知道我在学校里的生活有多艰难吗?

在那个连吃饭都难以填饱肚子的年纪里,水果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