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洪荒:开局忽悠三清反鸿钧 > 第166章 论教义青虚挖坑

洪荒:开局忽悠三清反鸿钧 第166章 论教义青虚挖坑

作者:紫韵声箫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7-23 17:54:03 来源:书海阁

青虚道:“这有何难?将弟子分层也就是了,在教门之内可设太极,阴阳两仪三大殿,能明教义之主旨者,居太极殿为核心弟子,虽能明教义,但却有失中正者,可居两仪殿,为正式弟子。

此三大殿弟子需精挑细选,列为内门,而在内门之外,可再设外门,广纳有缘,以兴教派。

教派管理,当以太极殿调和两仪,统管内外,你们再制下门规戒律,加以约束,教派之内基本上可维持一个争而不破的动态平衡之状。

若是你们教派兴盛,于洪荒之内遍地开花,说不得,你们这两仪相争之下,争着争着,反倒没了其它教派的生存空间。”

青虚说到最后,有些揶揄的笑着看向三清。

三清闻言,又是相视一眼,面现喜色,太清赞叹道:“道友果是智慧无双,如此之法,确实是解决了我等之难题,不过,像道友所说的那种极盛之场面,我等却是万不敢想的,我等只要能以长兴立足,便也知足了。”

青虚闻言,却是不由摇头笑道:

“道友却是多心了,贫道从未担心过三位道友之教派过于兴盛,从而影响到人族乃到人道的发展,并以盛极而衰之理警示之。

贫道反倒是希望三位道友之教派能在这东方地界快速强盛起来,若非后土道友座下无有圣人,而她自己还要致力于合道之事,并无时间来发展教派之事,不然的话,贫道亦是要劝她于这东方地界也立个教派出来。”

众人听得青虚之言,皆是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面现不解之色,不过后土与女娲却是没有开口询问的意思,因为她们知道青虚做事自有道理,亦是不会害她们。

但三清却不同,若不弄清青虚话中之意,他们却是怕这中间会有什么误会产生,于是,太清问道:

“道友这是何意?现在天地之间最应快速发展的不该是人道人族吗?若是我等天地圣人所立之先天教派在这洪荒之中快速发展起来,必然会占据一部分人道气运。

甚至对人族的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是影响太过,怕是也会不利于人族的成长。”

青虚道:“此种影响,贫道自然是知道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受你们影响,总好过受其它教派影响要好吧?

你们之道虽与人族所要走之道不同,但从根源上论起,倒也算是一源而出,而其它教派可就不一样了。

若是你们在天庭所谋之事成,那鸿钧见在这东方地界无有施展之余地,那他必会大力发展西方,让西方教派的力量向东方挺进,以教化之力来影响压制人族的发展,继而影响人道。

而人族要走的是自主造化,推陈创新之道,但无论是人族还是人道底子都太薄了,发展速度必然是比不上你们这些以天地之道为根基的先天教派,无论东方教派还是西方教派。

贫道与女娲道友虽有手段为人族人道护法,不受外来巨力所欺压,但却不能揠苗助长式的助他们成长,再者,人族只是人道之代表,而非人道之全部,那些修天地之道的生灵亦属人道的一部分。

是以,我们既不能也挡不住那些生灵与人族这接触,自然也就阻止不了他们润物无声式的教化之侵蚀。

虽说他们的教化也可化为人族成长之资粮,但若影响太过,人族消化不来,那就必会本末倒置,人族之未来反为他们所左右。

故而,阻挡他们教化入侵的任务就只能依靠你们三清教派来做了,这也算是你们与鸿钧东西对立之起始。”

三清听得青虚如此之解释,心头疑惑尽去,放下心来,他们倒是不怕与鸿钧公开对立,因为这是早晚的事,怕也没用。

但他们却怕盟友这里出问题,他们独自是斗不赢鸿钧的,若是再与盟友之间起了龌龊,从而反目的话,那他们的处境可就堪忧了。

青虚接着又道:“至于如何避开盛极而衰的问题,那就看三位道友选择怎么个盛法了。”

太清闻言,目光不由一转,问道:“道友对这个盛字还有其它不同看法?”

青虚道:“在贫道看来,这个盛势可分两个方向,一种是成其高,一种是成其大,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其中这个有余,贫道认为指的是其高而非其大。”

众人听得青虚如此解释,不禁耳目一新,太清急问道:“还请道友详细说说。”

青虚闻言,目中闪过一丝隐晦笑意,而后继续道: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说得也是这般道理,三位道友若是将教派的发展只是局限于教派本身,聚拢八方气运于教派,提升教派实力,无限拔高教派地位,超然于众,那么必应盛极而衰之理。

三位道友若是换个方向,不成其高,而成其大,那么情况则会不同,敢问三位道友,这世间什么最大?”

三清相视一眼,而后太清道:“自是大道。”

青虚闻言,面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便面色如常的道:

“大道为一切之起源,亦为一切之终点,这个论题太大了,我等也离之太远,说之不清,道之不明,咱们就先不去说祂。在我等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内,贫道认为这世间最大莫过根基,三位道友以为然否?”

三清闻言,略一思索,便点头认同道:“道友所言不错。”

青虚接着道:“这世间一切成就高度皆是建立在广大根基之上,就如这山上山下之水一般,山下之水为山上之水之根基,故山下之水要远大于山上之水,方可支撑山上之水不息。

且山下之水越大,那么山上之水所能达到的高度也就越高。

若遇大旱,山上之水常有绝时,而山下之水却因其大而少逢绝时。

而只要山下之水不绝,那么山上之水就总有再现之时。

若将这教派之发展比作这山上山下之水,那么这山上之水便为教派所体现的地位影响之高度,而山下之水便为教派所立之根基。

三位道友若是致力于山上之水的高度与丰盈,那么必损山下根基之水,若山下之水枯竭,再遇大旱,损尽山上之水,那么山上之水便成永绝,山也为荒山。

但若三位道友致力于山下之水的丰盈广大,那么山上之水不催自高,若遇大旱,或有绝时,但却总能再现,就如这教派之气运,虽有高低之起伏,却永无颓败之危机。

是以,三位道友认为一时的地位成就之高低重要,还是根基重要?”

三清道:“自是根基重要。”

青虚又道:“那么一教之根基在何处?”

三清闻言,不由陷入深思,不多时,太清突然道:“是教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