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洪荒:开局忽悠三清反鸿钧 > 第167章 三清立教名难起

洪荒:开局忽悠三清反鸿钧 第167章 三清立教名难起

作者:紫韵声箫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4-07-23 17:54:03 来源:书海阁

青虚点头应道:“不错,是教义,一个教派存在的意义在教化,而教化的核心便是教义,亦是教派所衍大道之体现。

有大气运、大福源、大根脚、大悟性的弟子是好,也能快速兴盛教派,但若将他们视为教派之根基,那么教派成也他们,亡也他们,若遇大劫,有灭教之危也不无可能。

若是他们与教派教义不是很契合,或认知不是很深刻,那么,便很容易为他人所蛊惑,辛辛苦苦培养的弟子到最后还不知要便宜了谁呢。

所以,一个教派真正的好弟子,应该是与教派教义极度契合的弟子,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教派的弟子,而教派发展的重点也不应放在弟子神通修为的培养上,而是应该放在教义的完善与传播上。

只要教派的教义能真正的应万灵众生之所需,引导万灵众生走向远大之光明,那么此教义便能与万灵众生深入的绑定在一起。

如此,别说教派只是气运起伏了,那怕被灭教,亦有重生复兴之机,若要灭绝,除非是有更好的,更契合万灵众生的教义出现,将之替代,亦或者是将万灵众生彻底的洗脑重置。

但这可能吗?在这洪荒之中,那怕是鸿钧的道亦难强过三位道友,他现在也就是占着先机,修为才能比你们强些罢了,至于说将万灵众生洗脑重置,那除非是无量量劫至,否则万无可能。”

青虚在这里所讲的倒是真心话,并无忽悠三清的意思,是他对教派的真正认知,亦是青虚前世道家的真正发展形态。

不明真相的人总是觉得道家之人不积极传道,但道家之思想体系早已深入到了华夏这片土地的方方面面,还要怎么传道?

从大方面来讲,如国人的思维模式,基本上都是太极阴阳,一而二,二而一的这种三元思维方式,而别国之人,不说全部,但绝大多数的别国之人都是一分为二的那种二元思维方式。

二元思维,非此即彼,很是刻板,缺乏创新性,唯一可以称道的地方就是很容易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但这种思维方式,兴亡很是看命,一旦选择就会按照既定模式走下去,要么大兴,要么灭亡,从头再来,中间很难有变化。

而三元思维则不同,这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思维方式,它具有强大的自我免疫纠错能力,能使思维趋于完美方向发展,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易起新变化,有新变化,就有新希望,在别国之人看来,那就是奇迹,是以奇迹永远在东方,这便是道家第一伟大之处。

而思维方式一定,那其它方面很难不受道家的影响,大到治国理念,天文历法,风水变化,农耕军事指导等等,小到中医中药,强身养生,乃至房屋建筑,衣食住用等等,无不有着道家的影子,这便是道生法,法生术,大道一定,法与术就难离道根。

也就是近现代西方难得选对一次,从那不断的推倒重建中走出,大兴起来,衍生出大量法与术,对东方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甚至有着西化的趋向,但东方道之根本不变,等东方适应了这场新变化,早晚东方还是那个东方。

青虚回过神,将发散的思绪收回,继续与众人道:

“是以,只要三位道友的教义不灭,那就相当于三位道友之道不灭,而只要三位道友之道不灭,那三位道友便很难真正陨落。

别听鸿钧说什么圣人历万劫而不磨,经万法而不灭,圣人也是可以被杀死,被陨落的,只是较难而已,连洪荒天地都有堕落降级,归于混沌的可能,更何况依天地而存的圣人?

只有道之永恒,人方永恒,还望三位道友慎之又慎。”

三清闻得青虚这番言语,心内大受震撼,面色几经变化,待得最终平静下来,三清起身,又是齐齐向着青虚一礼,青虚见状,又忙避开,有些不悦道:

“三位道友,你们这又是做甚?”

太清道:“道友此番言语,震耳发聩,使得我等彻悟教化之根本,此情不下传道之恩,当受我等以师礼待之。”

青虚却是道:“如今,咱们乃是盟友,坐而论道,商议策略,相互协助,共同进步,以迎强敌,本就是应有之义,其中因果纠缠,实难理清。

若要分清你我,怕是要等到咱们退却强敌,进入下一个大境界方可,现在又何必计较太过?如此,岂不反难相处?若是着实在意,有心即可,不在虚礼。”

三清见青虚这样,也不好强求,便也顺势坐下,如青虚所说,放在心中即可,见气氛微妙,众人便扯开话题,闲谈一些其它趣事,待得气氛自然,太清又将话题扯回,道:

“我等若立教派,当以何名为好?道友可有建议?”

青虚道:“教名以教义而定,贫道虽对三位道友之道,有着几分理解,但终究难及根本,在这方面,又何敢有所建议?”

太清闻言,面现为难之色,似是有话要说,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犹豫再三,终是开口道:

“对于教名,我等确实已有想法,只是不知当与不当,想请道友指点。”青虚看他如此神态,心中便已对他所想之教名有所猜测,但还是问道:“道友欲以何字为教名?”

太清道:“我等欲以道字为教名,只是此字太大,我等三人外加开天三宝,怕是也镇之不住。”

后土与女娲听得太清欲以道字为教名,心内既感到震惊,震惊于三清的胆量与野心,亦有被冒犯之不忿,若以道字立教,那必是响应大道而立。

本来大道之下,为天地人三道,三权分立,而道教若立,那岂不是在大道与三地人三道之间再立一阶,天地人三道反为道字所囊括?

女娲当即冷哼一声,道:“哼哼,三位道友当真是好大的胆量与野心啊!”

太清苦笑一声,向着后土与女娲致歉道:

“贫道这也是没有办法啊,天为玄,九天之上的那位已立玄门,我等若想与之相争,在大道立意之上就不能弱与他。

但与天玄相对立的是地黄,而能与此两者相较的乃人,人立玄黄,但此二道已属两位道友,也与我等之道不附。

我等思来想去,唯以道字立教方可,但道之一字太大,非我等三人所能把握,亦与两位道友有所冲突。

所以,这不是要与三位道友商议下,看看有没有什么完善之法?

若是实在不行,那就只能另立它字,只是其它字很难与玄之一字相较,若以之立教,那么先天上就弱了玄门一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