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脚印浅浅 > 第1章 温州

脚印浅浅 第1章 温州

作者:大道独行AK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07:39 来源:书海阁

每年三月中旬,在西安,都有各型的人才交流会,一九九八年也不例外,这年地点在西安市体育馆。记得那天,我也如期去了,几乎一天都在咨询和交流。当时山东、江苏等地也组织了大型的人才招聘和引进团,但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一带招聘团前,围拢的人还是最多。在觉得最有可能的温州和广东企业招聘区,与几家招聘和引进的企业,经行了初步交流,它们大部分都是收集信息,通常不会在现场拍板定下。但其中,也有例外的,就是一家在温州的生产石油测量仪表的企业,在与他们的交流后,老板认为我符合他们所招聘的各项要求,于是,明确只要我去上班就立即拍板,并商定,当时使用期月薪定为三千,且公司吃住全包,另外,他还告诉我,你可以去先试工一下,如果不满意,一个月内可以自由离开公司,公司还负责你来回的飞机票报销,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诚信的承诺了。我在权衡后,也当即和他签订了上班的协议,他则给我开了张上班报到的录取条。

第二天下午,我和包括他在西安招聘另外一位电子工程师,我们一起如约去了老伴所住的西安宾馆。老板姓吴,人很爽快,丝毫没有一点南方人的抠门。由于另外一位工程师的家有些事情要处理,我就初步定,下周三先于他去温州上班,当天老伴把要去程飞机票,送到了我的手里,这算是我此次交流最先订下来的企业。

我也就再没有心思和别的企业接触了,高高兴兴回家,并和家里说了这件事情,后面的事情,就是把家里该安顿下来的事情也处理完。又是老路子,在随后国营企业上班时,以家中有急事为由,请了两周的长假。

等所有西安这边的事情,都安排完后,时间很快就到了我该动身去温州了。重新拎起了行李,乘车直奔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大约两个多小时空中飞行后,飞机与当天中午十一点多,降落在了温州机场。

走出飞机场的候机大厅,吴老板派人开车早已等候在那里,车子在温州城里绕来绕去,约莫四十分钟后,在一处正在基建的大楼前,停了下来。

这就是吴老板的工厂,一栋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装修收尾的六层大楼,大楼的后面,是四方围成的院子,看的出原来的工厂,是设置在那里的三层楼里。

我下了车,穿过大楼的厅堂、进了院子,跟着司机,上了对面的二层楼。过道很是干净,一边是办公室,一边是试验和装配的房间,在一个悬挂总经理牌匾的屋子前,司机敲了敲门,随着屋子里一声“进来”,门被推开。对面坐的正是之前,在西安看到的吴老板,他先早早返回了温州。

“薛工,辛苦了,欢迎,欢迎!”,很热情的起身,让我坐在他左手的沙发里,他则重新坐回了他的位子上。

司机,退出房间的同时,一位长相秀气的女工作人员进来,给我和吴老板各倒了一杯茶水,又轻盈而又礼貌的出去了,还随手把房间的门轻轻的带上。

在一阵寒暄后,吴老板给我做了公司全面的介绍。未来所有的试验和生产线,将在对面新落成的大楼里进行,目前,再有半个月公司所有建设工作将完成,另外,他拿出公司的图片资料,给我详细看了它的产品。原来,这家企业,那时已经是当地当时年产值上千万的工厂,工厂也是家族式管理的企业,公司的产品主要服务于石油化工行业,按照当时的规模,已是有了一定规模的私人企业了,在当地周围,也小有名气。

那天下午,吴老板带我去了我住的地方,那是在公司装修二楼的临时办公室,里面的桌椅、衣柜和床已经摆上了。安顿好我的行李后,我和吴老板去了楼房三楼的技术室,里面的装修味道还很大,在中间的大办公室上,放置着两台电脑,打印机、传真和复印机等各一台,会议桌的背面放置着一张老板桌椅,后面是三个并排放置文件的资料柜,里面放置了很多的图纸,和一些实物样品。在这里,老板随便抽出一个系列的流量计产品,给我大概讲了它内部的机械、电子和外壳等构造原理。他说招聘我日后的工作,就是负责公司塑胶外壳、连接外口、动作原理和装配电子、外壳的工作,当然所有塑胶五金零件,都是让附近的协作厂家生产,但会根据装配和客户及产品改型,提出各种意见,并负责样品的验收。日后大批生产,还需要请一些装配人员,来组成装配生产线。吴老板也是看重我以前,有广东生产线方面的经验。另外,公司产品里的很多零部件,和金属流量计铸造壳体的加工,都是被安排在公司一层的机床上自己内部加工,我也要编制一些加工的工艺过程,以便提供给工人加工使用。目前公司的机加,是由老板的侄子负责,吴老板的爱人则负责财务工作,其它采购、工人管理及后勤安全,则是老板弟弟负责,产品开发和销售都是由老板自己负责,当然他手下几个关键位置,也都是吴老板的远房亲戚等人管理。所以,这家企业是属于典型的家族式企业,后来,才知道浙江温州周围的很多企业,都是如此的运作模式,当时被称为温州模式。当天,在我大概了解了公司的产品、布局和见相关公司领导层,及明确我日后的任务后,时间已经快到晚饭时间了。老板带着我,由他爱人开车,一起去了当地比较有名的一家酒楼饭厅。在那里老板和爱人,算是特意为我接风洗尘。由于是初次见面,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仅算是礼尚往来的一顿晚餐,当然,饭菜的档次还是比较高的,多数是海鲜类,有些东西,别说吃就是见都没见过。当夜,十一点多吃完,老板亲自送我回公司,我下了车回自己的住处,他们则开车回家去了。

当夜,偌大新盖楼里,除了看门一个当地长者外,楼房里空无他人。我清脆的脚步声,响彻整个空旷的大楼。这里的员工,大都是本地或在别处租住的。那天,公司整栋房里就我一人住这里,要想找个人说话都不容易,我这才后悔,自己从家来到时候,居然忘记带台收音机,实在静的有些让人无聊和寂寞。当时,这里也没有安装电视,只有隔壁水房里电热水器烧水的吱吱声。我回到自己的房间,百无聊赖地看了一会自己随身带来的技术书籍。之后,我走到大厅里隔窗,看着外面高高低低的楼房。和其他城市一样,远远处灯火通明,夜晚逐渐变得寂静了起来。欣赏了一下窗外街景,我就去洗漱,随后也就上床休息了。

那夜,我中间起了一次夜,后来就一觉睡到了早上的七点。

早上起来,洗漱完毕,我步出公司的大楼,往前向左进了个胡同,在一处小贩的早餐摊位,要了碗豆腐脑和两个菜饼,一顿饭二元,和内地到差不多。吃完饭后,在八点前上了公司三楼的办公室,一会,陆陆续续员工都来上班了,大多数人相互打招呼和交流,都是温州话,很难听懂。在办公室等了会,老板和她爱人就进来了,和我寒暄后,老板就开始布置我这天的工作。

我正式工作的第一天,编写一个轴类的工艺施工,由于这个轴,是为公司一楼的机床做的一个备件,所以我要去一楼,亲自去测绘与这个轴相配合的一些尺寸,必须用到长度五百的卡尺,和一些塞尺。我找遍了整个公司,居然没有这个规格的工具,后来,没有办法,就找了卷尺和用纸张做塞尺,终于,把正规的图给画了出来。把图纸交给了加工的师傅,师傅,居然让我给他找加工的毛料,我一听头都炸开了,工艺编写完后自然这不属于我的事情。我找遍了楼房,也没找到吴老板和她爱人。中间找老板的亲戚,他们谁都做不了主来批示轴毛料的来源。我问工人这里到底谁能做主,他们回答,只有老板能定这些。我这才觉得家族企业,不是靠制度,而是靠几个人来决定和决策,周围的人没有谁能帮助你,而且据我观察周围的人,好像很习惯这样的做法。按照我工作的经验和经历,只要施工图和工艺完成,自然加工和加工准备,都有人去执行。当时,我也没有办法了,只有等下午老板回来,才将图给了他,他亲自去下面的加工工厂,才得以安排完我中午没完成的工作。这让我第一次懂得了,这里的管理,几乎没有制度和程序保证,都是靠人的权威来实施,觉得怪怪的。

下午,我在办公室,用小卡尺和三角板等简陋的工具,勾勒一个复杂的壳体图出来,这是我下午的工作。本想用电脑绘制正规的图纸,再交给老板,却不想吴老板的一句话,让我听了很不是滋味。他说这里的工作,在于反应敏捷,不在乎也不需要那么多讲究,他让我去一楼,把图纸复印出两份,他要带一张去外面的模具厂,谈论开模具生产的问题。我楼上楼下一阵忙乎,总算把吴老板给打发走了,这才好不容易坐下来,喝了口水。

这样的工作,后面一连持续了三天,画画改改直到告一段落。下班后的那三天晚上,很是无聊,要找个聊天的人都没有,终于到了第四天,和我西安同应聘的那个老乡,才过来上班,老板把他安排在我隔壁居住。老板是好心,是想让我们享受单间的待遇,岂不知,我真想有人能说说话。老板一走,我们俩就把两张床搬到一个屋子里,现在想起来都好笑,这样,总算有个可以聊天的人了。

同来的那个西安老乡,和我情况一样,也是临时请长假来这先试工的,随后的几天,他都是在帮老板整理几年来的水表测量方面图纸和资料,我则更多的是关注各规格的外部机构和零件分类,我觉得我们就是在帮老板整理要搬进大楼前各项准备工作。由于没有正规的生产组织,和与以前的模式差别很大,工作了几天,我就有了想离开这里的想法。逐渐的,我还是觉得广东一带的打工体系,和工作环境比较适合我,这里的工作孤寂,没有现代管理模式,让人工作起来也很郁闷。工余后的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各自回家,附近的周围,就是渔村感觉,丝毫没有现代城市的气息,觉得这里很不适合我工作。后来,我将这个想法给那个西安老乡谈了,他也觉得这里不像他想象中的模样,不过,他来的晚要再观察几天。又过了些天,我终于觉得,不想在这里继续做了。在来这里第十三天的一个下午,我把我要离开公司的想法,说给了吴老板,他先是吃了一惊,后来,看我去意已定,也就批准我离开,作为承诺,他连同返回路费,总共给了我两千元。和老乡告别后,第二天我就打好行李,准备返回西安。当时的温州,还没有火车到杭州或南京。后来一想,反正是回去,也不急,也节省费用,就没有再去买飞机票,而是选择了长途汽车,卧铺先到南京,再从南京火车回西安。

从温州启程的那天,天就开始下起了小雨,路面开始发湿。长途车子出了温州市区后,小雨就变成了中雨。从温州到南京的半途上,要经过一系列的山脉和沟壑,车子在期间的道路上颠簸着,我透过车二层卧铺玻璃窗外望,周围山坡上,雨水冲着泥,汩汩的流下,有很多地方的泥土,还混合树枝滚下山坡。车子在这样的境地中,缓慢而颠簸,匍匐前行。我突然后悔起自己选择长途汽车。路上,也看到很多抛锚车子在路边,一路前行,我的心提了一路。至于车子到底走过了什么地方,过了什么山脉,我一概不知道,乘客有几次路过险情地段的时候,都被邀请下车,步行跟在车子后面度过,后在好的路段又上车,中间这样的上上下下,不下三次。谢天谢地,经过这样的长途跋涉,终于于第二天中午,到达了南京长途汽车站。

我下了车,又马不停蹄赶往南京火车站,想买当天赶往西安的186次列车。在匆忙中,我犯了个严重的问题,经验主义,害死人。因为,之前在南京读书时候,乘坐186次列车,都是在南京浦口车站上车,根据这个经验,我当时也没有多想,就匆匆赶往码头,坐上轮渡到了浦口车站售票窗口想买票,结果被告知,现在的186次列车改从南京车站上车。天哪!我当时脑袋轰隆一下,没有来得及任何多想和自责,匆匆中看了看手腕上的表,竟然距离该次开车只有不到两个小时了。我二话没说,就原路程返回。

首先,得又去折回的轮渡,还好当我到浦口码头时候,正好赶上要走的一班轮渡,否则要等二十分钟后的下一班。连同路上的公交车,当我赶到南京车站,买上车票,再一看时间,还好,有半个多点时间,就开车了,也够玄乎的。接着进站、检票和上车,刚坐下不到五分钟,火车一声长鸣,就驶出了南京火车站,想想,真是惊心动魄,还好,没耽误。

第二天下午,火车准点到达西安火车站,下了车,又踏上了回公司家的公交车。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和爱人通过电话了,此刻,她在家等我。

这趟温州打工,也就这么匆匆的收场了,因为也是两周在单位请假时间段,过了个周末后的周一,我又静悄悄返回国营单位,煞有其事地上班了。

坐在单位办公室里,再来回味这一趟的温州之行,跟做梦一样的迷糊,真可谓,来去匆匆。回来的第三天晚上,我家的电话铃响起,拿起听筒,才知道在温州和我同去应聘的那个电子工程师,也回到了西安。敢情我前脚走,他也就辞职了,从他的口气中得知,也是因为那里环境不好而辞职。我们俩也就通了那一次电话,后来,就再也没有互相联系过,到现在都回忆不起他到底叫什么名字,我想,他大概对我也一样如此,只是知道,他和我一个系统单位,唯一的印象,就是只记得他当时在西安阎良区某研究所工作,之后再也没有了他的下文。

这趟温州之行,可以说是一次短暂的打工经历,回来上班后,我的心就没有彻底的回归这里,而是利用一边上班的时间,依然在西安各大报纸上,留意着招聘的信息。这次我不再想任何地方了,专门留意广东企业在西安的招聘消息。

终于,在当年五一后一次周末版的招聘信息中,看到有两家广东企业,来西安招聘机械工程师讯息。按照企业招聘的时间,我带上了各种证件,先去了第一个招聘单位的应聘代办点。经过一系列的笔试和面试,包括我在内共有八位陕西籍老乡被选上。拿到单位正式开出报名单后,我选择自己将单独去报到上班,而不是和他们一起,被有组织带往那家企业。办完了这家广东南海企业的招聘后,我就又匆匆去西安东大街,参加另一家中介组织的一场招聘会。在那里,经过同样类似的程序,我也被选中了,这波同去的共有十一人,大家彼此都不认识,可都留了各自电话,也是同样的拿到了一张报道条,但定了要从西安启程日子,比南海企业上班报到晚二十天。等这两场招聘下来,天就黑了下来。两个企业应聘,整整花费了一个整天的时间,但总算都有了收获。

返回家后,我就开始密谋上班请假的事情了,这次我没有再撒谎,而是给科长说明了一切,但还是请长假先走。科长倒也开通,他看我很坚决,也就再没有说什么。就这样我在单位混,等着约定南海上班时间的临近。

其实,这次不用到广东后,再去辛苦的找工作,而是先去最早报到的南海企业,先上班,若觉得不合适,就利用中间某个机会,抽时间去看看东莞宏远工业区的第二家应聘上的企业。说实在的,宏远这个企业所在地周围,我最熟悉,也是因为第一次打工时,就曾落脚过那里,对那里印象还不错。主意已定,我就着手家里安排和几天后的行程,很快也订了去广州的飞机票,这趟也不想坐火车,省得浪费时间和路途劳顿。

很快一切准备就绪,我的这次出走,是做好了在单位被开除除名的最坏打算,决心下定了,并义无反顾向前,也就打算没有给自己留任何退却的后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