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脚印浅浅 > 第8章 中考

脚印浅浅 第8章 中考

作者:大道独行AK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07:39 来源:书海阁

在我上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三哥已进入高中就读。三哥数理化成绩是不错的,但有偏科现象,语文凑活,但英语却很是让他头痛,因为在他们之前上初中时候,对待英语的学习没有充分的重视,整个初中荒芜了不少,高中短时间赶上来,却有难度。后来,印象中我高中的三年里,他基本都每年在参加高考,也次次落第。三哥很勤快,人品诚实且性格也深得周围人喜欢。在我还上初中时候,由于其他两个哥哥没有好好念书,或说没有赶上好时候,所以大妈家希望都落在三哥身上,与同龄孩子比,他也很用功。最初,他是考上了第五高中,高中学校距离家里有二十多里地,且要翻一个比较大的沟壑,才到学校,按照习惯这样的学生都是住校生。他们都是周日下午背足一周的干粮,学习和生活在学校,来周的周六下午才回家,周围孩子都是如此上高中,可当时的条件是很艰苦的。后来,他对待学习的目标就是一心一意要考上大学,所以家里的农活也基本都不太拉扯他了。暑假里,他为了避免打扰和有个清静学习环境,在刚开挖好大伯的新窑洞里,安了个睡觉和学习的地方。记得那时,我也暑假偶尔去他那里学习,有些问题也会请教他,他学习的执着精神,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无形中,他在我前面树立了个标杆。三哥最初的高中三年,一直是在第五高中就读,那所学校,有位本家哥和嫂子,在那个学校教书,平时有些情况,也会对三哥有所照应,对他那段学习经历给了不少关怀,但由于那时我在初中,所了解的不是很详细,只有等我上了高中,才对三哥最后艰难辛苦的复读求学经历,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大多数就读五中的学生一样,三哥所在高中考入大学和高中专的升学率很低,印象中每年也就有十个左右的孩子,都能如愿考入高等院校,大部分学生则依然摆脱不了选择回乡务农,也有部分界于努力可有希望的学生,这部分学生选择了来年复读或多年转战复读,且复读的足迹遍及三中、五中和县城一、二中等高中之间。

随着我初中三年级学习的临近结束,距离升入高中考试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班级里出现了一种思潮和倾向,也影响到了我,那就是同年级中,年龄偏小的,有几个主动要求,留级再复读一年的,他们多数属于那种成绩中等,或者偏下的,选择重读,可能觉得考上高中的概率比较小。也有一种复读的目的,就是为了第二年能考上初中专,尽早脱离农村。这中间我也动摇过,记得有天下午,我还把这种想法和当时的班主任,进行过交流,他没有想到我会有此想法,因为我当时成绩不属于那种很差的,后来他鼓励我去考。就这样,在一九八二年夏天,我参加了升高中的考试,记得当时考试是在第五高中考的,一连进行了两天,当时连续下了几天的大雨,由于距离家有二十里的单程路程,我们那里的考生都选择了考试期间留宿学校。考试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和物理五门课程,结束完考试后,只觉得有些问题的确很难,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就在暑假里等待通知。但不幸的是我落榜了,没有考上高中,暑假里很是郁闷但也没有太在意,因为本来就曾有自动复读想法。但我父母对此倒很在意,可以看出他们很不高兴,不知道为何,当时我们学校的升学率很低,印象中我班级一大半,居然都没有考上当地高中。自己第一次感觉到了失利滋味,觉得也很丢人,有段时间连熟人都不想看见。当时教过我书且经常来我家找父亲修理自行车的老师,也觉得诧异,学习在班级考试每次都不错,竟然落榜。说到总结,因为年龄小,也没有想象中的系统,只是脑子里忽隐忽现的,觉得好像是发挥不正常,但还是没敢把失利都推到此方面,因为没考上就是每考上,再想那么也没有用处,复读就复读。同村同队经常一起玩耍过的,当年一同从小学毕业的伙伴,居然都没有考上,现在想来也真是离谱。

第二年我们开学,我进了补习第三班,也有没考上的,少部分被插在应届班,开学后都是之前熟悉的,一个暑假后,再又回来见面,大家先是尴尬,特别是学习成绩不错的,就觉得更是难受,也很冤枉和委屈。人家平时玩耍不学的,倒也没什么,我们还算好学的,竟然还落了个这境地,别扭不到一个月后,也就习惯了,重新投入到了补习的学习中去了。有段时间,班级里学习风气不是很好,补习中间陆陆续续,有些孩子开始选择辍学了,有些虽然人在学校,也开始谈起恋爱来,但这段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后来不学或说看不到希望的,也都选择了辍学,结束学习生涯。班级的人数,减少了三分之一,别的班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有个发小,也选择了辍学回家,他可是当时从小学保送进入初中的,当然初中阶段,他数学拔尖,但其他课程很不理想,中间学习,停停上上,反复过多次,这些有段时间也冲击到了我,学习是辛苦和孤独的,而且同时伴随着郁闷,在这思想转折的当间,当时在学校教低年级语文的老师,他是我姨夫,他就做我思想和父母工作,一同来开到和鼓励我。还有,就是那时,已考入县城第一高中,医院那个“晓晓”的母亲,也来做我母亲的工作,她希望家人,都要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不能忘记这里普遍的贫瘠。当时,晓晓已经在重点高中火箭班级学习了,成绩前茅。众多人点拨,让我梦醒了过来,是呀,农村的种种辛苦,再一次历历在目,“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不是自己的最终理想,走出农村的理想和愿望,再次冲击着我,后来的我,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整个时间和精力,全都铺在了学习上面。对平时学习,进行了深入的规划,甚至具体和细化到了每周每天。之前,课余时间,还和同桌刘同学操场上打篮球,后来也极端的停了,这突然变化,让刘同学也惊诧了很多,起初他还怀疑我执着,经过数天、数周的时间推移,他也在我的带动下,减少了玩耍,和闲散的时间,我学习,他也学习,无形中我们互相鞭策。努力没有白费,经过第一学期后半程的努力,我的成绩,逐渐占据班级第一位置,我成了别人“项背”和追赶的目标,有了追跑和崇拜着,自己奔跑速度更加快了,最终在几个班级的会考中,也逐渐巩固了自己前茅的位置。自信和坚毅充实我的心,我像一个鼓鼓的气球。成了别人羡慕的对象,表扬和奖励也接踵而来,自己也似乎也有了点,飘飘然的感觉,受重视的感觉,让我欣慰,但麻烦也很快又来了,让我重重的摔了一回,也认识到不能自满,应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奋斗,要和自己较劲,不松懈。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记得那是一次数学章节测验,接到发卷后的我,很快做完了试题,“自豪”没有做仔细检查,就轻易的,第一个交了卷子。过了几天,数学老师进到课堂,一脸凝重而又郑重地说,“学习要谦虚,切忌浮夸,有同学,平时学习成绩是不错,但如果这次,是正式考试,一次错误,就会毁掉你所有的努力,我希望有同学,能吸取教训,戒骄戒躁、、、、、、”。我脸,唰一下红了到了耳根。老师讲是有所指的,此刻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那以后,我也懂得了什么是“低调”,懂得什么是谨慎。从此,落实在行动上,就是对待每次作业、模拟和会考,都仔细作答,而且做完后认真复查,当确认“当时”万无一失时,时间没到考完,或考试铃没响起,从不会轻易交卷,离开考场,也不因考试容易,别人都交了卷,我就跟从。我知道,这叫培养自己习惯,和严谨作风,有点象现在人说“德国”人的做事风格,追求死板而又严谨,这也是我后来要达到的修炼结果,我深深感谢这位数学老师的训导,他教我,戒掉了骄傲和浮夸。

艰辛而又忙碌补习学习后,很快就迎来了一九八三年再次高中升学考试。临考前一周,学校就放学了,有了前一次考高中失利的教训,我在家,对每门考试科目静心回顾,并对平时积攒的每次会考难点、失误后的矫正,都翻阅出来,从头过了一遍,对考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和将要分配的时间,也进行了详尽的规划,和细心的准备。考试,依然在距离家二十里的第五中学进行,有了充足的准备,考试过程异常顺利。

两天的考试过后,回到家,当父母问我的时候,我胸有成竹的告知他们,应该没有问题。等了大约二十天后,成绩公布了,我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县城重点高中重点班。虽然没能考上初中专,但按照当地的常规,只要能考上重点高中重点班级的孩子,通过高中阶段三年的努力,将来都会考上大学,至少高中专应该没有问题。在我应届初三的时候,小时候一起玩耍过,那个公社医院叫晓晓的,就是考入这所学校的重点班级,当时,这样的班级叫火箭班,他们的学制是高中两年,后来,他也顺利的升入了大学。晓晓的母亲,得知我考进他儿子曾学习的学校,当天就来我家,鼓励我父母,说今后三年高中,一定要做足孩子的坚强后盾,既然孩子已经走到了这步,一定要克服困难。是呀!升入重点高中的我,也意味着将更远离父母。因为学校在县城,距离家有五十多里远,住校是肯定的,但毕竟十六岁的我,第一次一人远离父母,当时,我还没有去过县城,更没有住过学校的经历,之前的吃穿住都是在家,独立生活没有任何经验,后面的未知学年和生活将如何等待着我,一个大大的问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