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荒岛六人行 > 第53章 谁和我一组

荒岛六人行 第53章 谁和我一组

作者:金角大王728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6-06 15:15:47 来源:书海阁

这样的天象,上岛以来是头一次,这些日子岛上也下过几次雨,都是下一会儿就停,云彩也不厚,经常是东边日出西边雨。

说时迟那时快!

四周突然刮起风来,气温也有所下降。王胖子刚才拉锯出了一身汗,被凉风一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是下雨的前奏,而且是大雨。”肖恩皱眉道:“我们赶紧准备一下。”

热带的雨说来就来,众人立即开始行动。

早上烧了两炉陶器,到这会也超过10小时了,他们封上炉子,让其自然降温。

外面的坛坛罐罐,有装食物的、酿酒酿醋的、腌肉腌菜的,全部检查一遍、搬到屋里。

他们还搬了一些空坛空罐,以防屋里漏雨,用来接雨水。

他们把武器、铁器全部分散藏好,只留几把短刀在小屋里。

各种工具,包括木工、打铁、砍树、赶海钓鱼的,都收进屋里,能装坛的装坛,以免被水泡坏。

还有一些晾晒的食物,如咸鱼、香肠、腊肉、肠衣、海米、海肠等等,全部收起来装坛。

王胖子新砌的一灶双眼的灶台,用的是熟石灰、泥土、沙子混合成的“三合土”砌成的,一般的雨水冲不坏。

三个泥巴灶台,王胖子担心它们会被雨水泡散了,分别盖了几层树叶子,用石头压住。

能保多少是多少,不行再重新砌。

屋顶的防雨是重点检查对象,自从建好这个屋顶,还没正经下过大雨,他们也不知道漏不漏。

首先把屋顶的树叶、棕叶重新补充、加固了一下,还盖了一些树皮在上面。

然后把所有劈好的木柴全搬到屋里,铺在原来的干草、树叶下面,一能防止木柴受潮,二能隔一下地面的湿气,让人躺着更舒服些。

万一地面进水,也不至于直接躺水里。

他们之前盖的这个屋顶,受制于工具不齐,一直也没机会继续建造。

好在他们选的地方略高于四周,应该不至于进水。

刚收拾个差不多,狂风就刮了起来,豆大的雨点哗哗地落了下来。

六人急急忙忙钻进了屋顶。

“裤~衩~!!!!”

一声响雷在头顶炸裂!把众人吓得一哆嗦。

“裤衩!裤衩!裤裤衩!裤裤衩!裤衩衩!衩衩衩!”

“呜~~呜~~呜~~!”

雷声不止,狂风刮得更紧了,屋顶的每一个缝隙都在吹哨儿。

气温也降了好几度,吹得几人直打冷颤。

上岛这些天,基本都是炎热的天气,他们对此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王胖子懊恼地拍着脑袋:“唉呀!大意了大意了!!早就应该准备应对这种天气!”

其实这种天气他们也不是没遇到过,他们在邮轮上遭遇的风暴比这还厉害好几倍。同处一片海域,岛上也完全有可能出现类似天气。

王胖子吐槽道:“真的是饱暖思淫欲……啊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啊!!”

他们这些天确实过得比较舒服,按部就班得生产生活,没有预计到可能存在的风险。

“哗哗哗哗~!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雨声越来越大,雨点越来越密,不一会儿就变成瓢泼一般。

屋顶果然开始漏雨,他们的屋顶其实没做什么正经的防雨措施,纯粹就是堆树叶、杂草和棕片。

整个屋顶到处都滴滴嗒嗒漏雨,有几处已经水流如注。

好在他们有所准备,提前把两盏油灯点了起来。

用油灯照着屋顶,他们用几个坛坛罐罐、杯盘碟碗接雨水,勉强控制住了局面。

然而他们没高兴多久,就发现地面开始进水了。

他们这个屋顶根本没有地基和墙体,也谈不上什么悬空、隔潮、密封,屋顶四周与地面之间有不小的缝隙。地上原来只有干草、树叶等等,刚才又在干草下面铺了一层木柴,约有十几厘米高。

原以为地势稍高一点就不会进水,现在看还是太天真了。

雨太大了,水很快漫了进来,眼瞅着越来越高,已经涨到木柴一半的高度。

此时气温也骤降,他们开始打哆嗦,如果在雨水里泡着,很容易失温,非常危险。

肖恩看到这一情景,忽然想起了什么,皱眉道:“你们还记得,导致邮轮沉没的那场风暴么?”

那场风暴一直持续了一天一夜,这也没过去多少天,他们当然记忆犹新。

“你想说什么?”沈曼如问。

肖恩道:“那场暴风雨肆虐的时候,气温也是骤然下降,尤其到后半夜,越来越冷。”

另五人这才想起,那一夜的情形。

邮轮沉没,他们上了救生筏之后,风暴并没有停,气温降到20度左右,到了凌晨甚至只有10几度。

一直到第二天风暴结束,气温也没上升多少。

好在他们当时穿着王胖子采购的冲锋衣,和统一分发的救生衣。而且救生筏的帐篷密封不错,里面人也多,互相簇拥着,这才没怎么挨冻。

沈曼如哆嗦着说:“你是说,这次风暴跟那次相似,也会出现低温?!”肖恩点头道:“没错,我们应该没有漂流特别远,气候是相似的。

而且现在气温已经很低了。”

王胖子接着他的话,继续道:“那就是说,我们既要应对狂风、大水,还要应对低温!”

白雷雷问:“咱这屋里能生火么?”

王胖子摇头:“不行,一是容易失火;二是有木柴已经被打湿。即使没湿,也没有地方堆放。三是烧湿柴烟大,容易被呛死。所以要想在木屋中生火,必须得有炉子或灶台,能排烟才行。”

现在显然来不及建什么炉子。

肖恩想了想道:“不能生火,就得想办法保温。

可以制造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然后全部挤进去,靠彼此的体温取暖。”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眼下只有这个办法了。

王胖子看了看四周道:“地上肯定不行,有水。那就必须垫高或悬空。要不咱们搞一个阁楼?”

肖恩看了看屋脊,点头道:“应该可行,我们找两根6米长的圆木,平行搭在东、西山头的第二层横梁上。

然后在两根圆木之上搭木棍,木棍两头要正好顶到两侧的屋顶,这样就搭出个三角形的小阁楼。”

他们所住的屋顶,东西两头的“山头”都是“土”字形框架,有两层横梁,上面这道横梁,位于中间位置,离屋脊有70多厘米。

秀兰哆嗦道:“那还等什么?开始干吧,我快冻死了!外面圆木有的是,准备盖房子用的!”

沈曼如道:“行!我们一起出去,快去快回。”

“等等!先把油灯收好!一会儿回来还得用。”王胖子提醒道,他把两盏油灯放进一个空陶罐的底部,防止被风吹灭。

“对了!”李金库突然看向白雷雷,问道:“渡渡鸟会不会游泳?”

白雷雷回答:“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从它脚的形态来看,应该不会。”

会游泳的鸟类,脚趾之间多数是有脚蹼的,比如鸭子、鹅。而没有脚蹼的,比如鸡,就不会游泳。李金库点点头:“那我一会儿把渡渡鸟放生,让它们自己逃命去。”

他们又将地上的木柴和干草堆到屋内一角,防止被浸湿。

六人打开门,从西山头钻出来,冲进了雨中。

东、西山头的内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的门,能从里面堵住山头。

现在需要拿出来装到外侧,不然圆木从屋里搭不到山头上去。

但是门太大,无法从山头的空档穿过,

白雷雷又钻进屋里,外面几人合力将西山头抬离地面,白雷雷将两个门从下面塞了出来。

狂风夹着暴雨,立即吹进了小屋,他们赶忙把门堵在山头外侧,西山头直接用几根草绳绑死,东山头先虚掩着。

圆木果然有现成的,他们挑了两根截成六米长,从东山头抬进屋里,斜放在屋内地面上。

然后他们拿着几把柴刀、大小斧头,四处找合适的木棍。要能支撑人躺在上面,得有手腕粗细才行。

他们积攒的木柴都是已经劈好的,长度不合适,盖房的木料都是粗的大料,没有合适的木棍。

好在他们对营地周围的环境还比较熟悉,趁着闪电的光亮,每人砍了几棵小树,修好枝杈运了回来。

王胖子找了两个坛子,用锄头挖了两坛泥巴。

李金库将渡渡鸟的鸟舍打开,将渡渡鸟全部放生。

肖恩搬了几块大石头,并找来所有的草绳、渔网。

把这些东西全搬进屋里,他们确认人和东西都齐全之后,伸手把门从外侧固定在东山头上。

六人全湿成了落汤鸡,个个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浑身筛糠一般地颤抖。

王胖子提醒道:“先把湿衣服脱了!不然会越来越冷。”说罢将所有衣服脱了下来。

此时已经是半夜,气温大约只有十几度,湿透的衣服粘在身上,像贴了一层冰块。

在这个危急时刻,有王胖子带头,其他人也顾不上害羞,将衣服全脱了。

水已经漫到脚腕,冰凉刺骨,寒风依然在呼啸,发出呜呜的声音。六人佝偻着身体、抱着胳膊,赤条条地站在屋中。

这是他们上岛以来最落魄之时,昨晚刚刚从低落的心情中走出来,现在又遭受当头一棒。

他们看着彼此狼狈的样子,竟一时无言,心情再次跌到谷底。

蓦然,秀兰弓着身子站到屋子中间,神情悲悯地望着众人,张开双臂。

不约而同地,众人围着她抱成一圈,紧紧地贴在彼此身上。

此时此刻,他们不区分男女,甚至不区分彼此。

他们不确定,这场风暴会持续多久;

他们也不确定,还能不能活到明天;

他们甚至不确定,在大自然的摧残之下,还有没有活下去的勇气。

他们唯一确定的,就是他们六人,一定会共同进退,同生共死。

昏黄的油灯照耀下,小屋中居然有了一丝暖意。

良久,几人从彼此身上分开。

首先要想法烘干衣服。

他们找了一个大陶罐,用木柴垫高,使其远离水面,将仅剩的一点干草和木柴放在罐底,用油灯的火种点燃。他们非常小心地控制火势,尽量不让火苗高出罐口。

外面虽然下着大雨,但屋顶内侧大部分还是干的,如果起火烧漏屋顶,那真的就完蛋了。

火一起,陶罐立即就热得烫手。

他们赶忙围坐在陶罐四周,将湿衣服逐一拧干,再贴在罐子上。

衣服一碰到罐子,立即发出“滋滋”的声音,冒出热气来。

他们必须不停地翻动衣服,避免衣服被烤糊。

丝丝暖流透过衣服,传到众人手上。

他们的衣服一共也没几件,在这样的高温下,翻动不了几次就干得七七八八,最后在罐子上方轻轻抖一抖,借着热气就彻底烘干了。

陆续穿好衣服,借着陶罐和油灯的火光,六人开始干活。

肖恩搬进来的几块大石头,他们分别搬到东、西山头,压在土字框架下面的横梁上,防止小屋被风暴掀翻、或被大水冲跑。

他们将两根圆木架到山头的横梁上,用木柴塞住圆木和框架间的空档,防止圆木在框架上滚动。

沈曼如举起油灯,肖恩找了根上次做的1米绳,在圆木上方四处量了一下,道:“

圆木与屋脊之间的高度,还剩5恩米,也就是60厘米左右。

在圆木上搭木棍,需要两头都正好顶到屋顶,长度是1米零2恩米,也就是1米25厘米。

他找了一棵刚砍的小树,先用1米绳量出1米,又将绳子对折两次,又量了2恩米,然后用柴刀截出一根木棍。

其他人各截一根这样的棍子,拿在手中,开始截断砍回来的小树干。

他们一边截木棍,一边搭到圆木上,一根挨着一根。

从西山头开始搭,每隔几根就用绳子绑一下,固定到圆木上,然后在缝隙中糊满泥巴,上面再铺上兔皮。

他们这些天攒了好多兔皮,这次全用上了。

不一会儿就搭好了几十根木棍,从西到东有4米多长,离东山头还有1米多。

阁楼需要有入口,不能一直铺到东山头。

肖恩看了看道:“应该能装下我们了,空间越小越暖和。

我们分成三组,两人一组挤进去,后一组抱着前一组的腿;第三组屈着腿,平均每组占1米5的长度,4米多应该能挤进三组六个人。”

1米5只是平均值,而秀兰身高近2米,她看看自己的身材,再看看那空间,问道:

“里面这么窄,谁跟我一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