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750章 前兆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750章 前兆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赤着身子、浑身只穿着一条短裤的汉子喊着整齐的口号拽着粗麻绳,通过轱辘将装满了湿漉漉泥土的木桶运上井口,井下传来模模糊糊的声音,井旁一名汉子趴着贴耳听了一会儿,欢呼雀跃的喊着:“出水了!出水了!”

正挽着袖子在一旁生火的吴成抬头向那边看了一眼,一旁吹着火的绵长鹤苦笑一声:“打了快两百多口井了,到现在才有一口出水!”

“能出水就好了,这旱灾从去年一直到现在还没消,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莫说种田了,山西不少地方连施粥的粥棚都没水能煮粥……”毛孩一边切着菜,一边抱怨着:“俺手下的辅兵村兵既要协助修城修堡,又要帮忙抗旱救灾,俺这山西镇守使当的是焦头烂额,有时候总想还不如和阿四哥一样呆在成哥你身边,好歹用不着想事。”

“阿四是没脑子,你羡慕他这个憨货做甚?”吴成笑骂一句,绵长鹤没心没肺的笑着,仿佛骂的不是他一般,吴成也懒得理他,挺了挺身子:“山西的旱灾还算好,河南才叫严重,八府一州无一例外全部遭灾,而且除了旱灾和伴随而蝗灾,因为直隶、山东等地流民难民的涌入,卫辉府、归德府等地还爆发了瘟疫。”

“河南每一次送来奏报,我都不用翻开都能猜到里头每个字都写着‘灾’!”吴成长长叹了口气,愁眉凝成一团:“关键是,这很可能还只是一个开始,咱们得做好长期遭灾的准备!”

吴成是学农出身,中国农业史上明清是绕不开的一篇,自天启至乾隆时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也是封建王朝最后一次农业革命,而推动农业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因为小冰河时期的影响。

历史上小冰河时期会在崇祯十年进入最**,仅旱情就逐步蔓延至全国各省,受灾中心的河南、山西、直隶、山东等地甚至会连旱五年以上。

在这个时空中,虽然大明没挺过崇祯十年,但北方的旱情也是从去年开始加重,小冰河期的**没有因为吴成的穿越而改变乃至扭转,依旧如约而至。

“成哥,你不是总说人定胜天吗?”毛孩安抚着,指了指一旁一筐筐的红薯粉条:“薄掌院他们新制的水力磨坊和风车如今正在湖广、江西、四川、广东等地铺开建设,那些不易储藏的番薯土豆什么的,都能研磨成粉再制成粉条收储,送到北方来应付灾情,百姓们有口吃的,就能安心抗灾,这贼老天终究是不能把咱们所有人都饿死的!”

“人定胜天!”吴成微笑着点点头,哪怕是在原来的历史上,小冰河期之所以造成那般严重的影响,根源还是因为大明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进而失去了救灾能力。

实际上即便是在灾害最严重的时期,在经历过对农民军大规模围剿、对基层控制重新加强后的陕西山西等地,受到灾害同样严重,但造成的影响却远远没有失控的河南、直隶、山东等地严重,甚至在郑崇俭、孙传庭主政时期还能勉强自给自足、养出了明廷关内最强劲的机动兵团。

关外的东虏、逐步正规化的农民军,只要基层治理合格,小冰河时期的灾害对他们的影响都没有达到颠覆政权的程度,以至于让后世不少人都产生一种小冰河只影响大明、不影响东虏和农民军的幻觉。

而大熙从起义开始就注重基层建设,村中有推举的村官、有老兵伤兵充任的兵训,有不定时巡查的工作队,在县中还有各村长老和村民推举代表组成的县谏议院,对基层的控制比当今任何一个政权都严密,小冰河会让大熙过一段艰难的苦日子,但对大熙来说却并不是致命的问题。

“俺们挨灾,东虏一样遭灾!”绵长鹤忽然嚷嚷了起来,仿佛是因为刚刚被吴成骂了,有股急切的表现欲:“天什么不仁,就把万物当狗,俺就不信这贼老天光给咱们降灾,不给东虏降灾!”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吴成白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阿四倒是没说错,直隶局和山东局传来的消息,也是说直隶山东等地旱情严酷、粮价飞涨,关外只怕会更为严重,这段时间涌入山西、河南等地的流民都是成堆成堆的,可见灾情之重。”

“东虏就借着这些流民的掩护安插谍探进来呢!”毛孩冷笑一声:“这些日子光我这镇守府捕获的东虏谍探就有上百人了,军情处抓获的恐怕更多,潜进山西的也只会更多。”

“北地到处遭灾,从前明藩王、宗室、太监的庄子里缴获的粮食金银吃用不了多久的,洪台吉不是会眼看着自家坐吃山空,必然是要趁着手里还有大笔余粮的时候发起一场大战的!”吴成将铁锅架上火堆,倒入盛在木桶里的净水煮着:“如今大战的前兆已经很明显了,镶蓝旗会同漠南诸部攻伐河套,这是牵制咱们的大同驻军,潜入山西的虏谍越来越多,明显是要拿山西做主攻了。”

“还有河南,屯兵大名、顺德等地的东虏越境越来越频繁,他们是在用小股骑兵试探我们中原防线的布置!”吴成整理着筐中的番薯粉,紧皱的眉间依旧没有舒展的迹象:“听说洪台吉在山东大加奉赏,不仅赐封了衍圣公,连孟子颜子曾子的后裔颜绍绪、曾闻达、孟闻玺等人也封了大官,这也是在做战争准备,是针对咱们的理论体系来的……战争,永远都是从打嘴仗开始的。”

“孔家也是没骨头,竟然剃发易服给东虏当了奴才!”毛孩嘲讽了一句:“对了,那个不愿剃发逃到咱们这里来的孔氏宗亲,叫孔闻诗什么的,成哥你准备怎么处置他?”

“明国有沈定王那样的贤王,挡不住明国宗藩作为一个整体的堕落,孔氏也是如此,有孔闻謤、孔闻诗这样的贤士,掩盖不了孔氏作为一个整体的腐朽!”吴成看着锅里咕噜噜的开水,斩钉截铁的答道:“腐朽堕落的腐肉,就该彻底挖掉,再疼再难也要挖掉!”

“我已经写信去了襄京,让梅涟那个温陵门人去招呼孔闻诗了,就是要让他搞明白,东虏需要衍圣公、残明需要衍圣公,而我大熙,并不需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