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明末造反专业户 > 第751章 儒士

明末造反专业户 第751章 儒士

作者:金黄的鸡翅膀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15 14:54:34 来源:书海阁

汉水之畔一座食肆之中,一名店小二挑着一块木牌,高高悬在柜台上的醒目之处,周围的食客顿时抱怨起来:“怎么又涨价了?这十日之间,都涨了四五回了吧?”

食肆掌柜陪着笑脸,不断作揖道歉:“大伙多包涵、多包涵,粮价不停的涨,咱着小本生意不涨价如何能经营得下去?大伙都是老主顾,也知道我的性子,不是个贪索无度的,实在是没办法啊,大伙海涵、海涵!”

“今年北方大旱,咱们襄阳府也遭了灾,还得运粮去北方救灾,朝廷的常平店的粮价都涨了几回了,鸡鸭鱼肉这些的不少地方还有价无市呢!”一名食客帮忙劝解道:“听说北方好多地方连水都喝不上了,朝廷也难,白老板也难,大伙都体谅体谅。”

食客们嗡嗡嗡的讨论起来,食肆二楼穿着一身粗布长衫的梅涟靠在护栏上,看着楼下吵嚷的声响,一边继续着之前的话题:“大熙治下还算好的,粮店都由各地官府统一管制,听说户部正在筹备一家公司,专职粮业买卖,日后大熙境内的粮店都要收归官家,统一价格、统一调度。”

“而江南等地粮价翻涨十倍有余,有不少徽商都跑来咱们治下买粮,再运去江南和北方高价贩卖牟取暴利,咱们有些官吏商贾也和他们勾结起来倒卖常平粮,监察院和刑部这段时间生意好的很,光上个月就抓了几十个囤积居奇、倒卖粮食的奸商官吏。”

“我听说大熙本就在往江南贩粮,价格也不低……”坐在梅涟对面,是一名穿着一身白玉一般的绸衣的中年男子,正是从曲阜逃到大熙的孔氏宗亲、孔子第六十二代孙孔闻诗:“梅部堂,这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户部贩粮赚的白银,都花在了百姓身上,好比如今那些正在各地建设的水利磨坊和风车,还有襄阳府各地的学堂!”梅涟毫不在意孔闻诗语气中的嘲讽,淡淡的笑着反唇相讥:“那些白银落在奸商贪官口袋里,会帮百姓做些什么?听说曲阜今年旱情也不轻,孔家有钱粮给奴酋办迎圣宴、办什么剃发大典,给那些灾民出了多少钱粮呢?”

孔闻诗面上一怒,冷哼一声:“孔衍植枉为先圣嫡裔!引胡腥污秽孔庙祖灵、剃发易服无耻之尤,先圣在天有灵,该让其不得好死!”

“只可惜那孔衍植至今活得好好的,听说那奴酋洪台吉不仅允许孔府享有在前明时的所有特权,而且还赐了孔衍植太子太保、允许其入紫禁城时乘轿直至皇极门,可谓优待至极!”梅涟呵呵冷笑着:“孔圣人,终究也只是庸众人类也!”

孔闻诗面上又是一怒,强压着怒火转移话题:“温陵门徒,果然狂傲!梅部堂,今日你找在下来,恐怕不是做口舌之争的吧?”

“自然不是,执政从山西回信了,指定了让我来向你传达......”梅涟笑了笑,从怀中取了一封信,按在桌上:“执政既然指定我这个温陵门徒来传信,你应该能猜到执政的意思。”

孔闻诗眉间一皱,扫了一眼那封信,却没去接,半是疑惑半是忧虑的问道:“梅部堂,就连南京的残明小朝廷都要捧个南宗的衍圣公出来和东虏打擂台,这天下的官绅人人皆尊儒尊孔,执政.....大熙.....难道就这么看着天下文宗落在东虏手里吗?”

“落在东虏手里又能如何?”梅涟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微微坐直了身子:“先生初来乍到,对我大熙的情况恐怕是不怎么熟悉的,我大熙和明国不同,并不独尊于理学一派,按照执政的说法,叫做‘一片沃土、百花齐放’。”

“所谓‘一片沃土’,指的便是儒学仁道、是万民为本,只要各家学说以此为基,皆可发表宣讲,朝廷不会禁止,言论管制也是宽松。”

“所以我大熙如今的学派也算纷繁,比较大的几个......”梅涟屈起手指盘算起来:“一派是以长沙大学堂祭酒王梦尹、太常寺卿熊文灿为主的经世派,这一派主张‘明之亡,在于空谈天理、虚倡气节、务虚而鄙实’,主张‘去虚而就实、经世而济民’、‘道之所用,在于利民,学之根本,在于利国’。”

梅涟顿了顿,仰起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那王叔任在长沙大学堂收了个亲传弟子,名叫王夫之,这些日子都在以王船山的笔名在《襄京时报》上写文章,阐述讨论他们的经世济民之学,你若是感兴趣可以去看看,他们的学说据说在江南残明那边挺受欢迎的。”

“还有一派,则是古法派,为首的乃是当今礼部右侍郎巩焴、江西节度使姜学一,此派声言‘汉家之衰,在宋以来诸儒媾和权贵、阿附豪门,所倡之学大多为兴豪贵而弱万民之学,民渐弱,故国渐弱,故有胡腥染中华之亘古未有之事也’,主张‘弃宋儒而复古法’,从汉唐的儒学大家中重新总结研究,‘另寻道法,以兴万民之力’。”

“巩侍郎的名号我听过.....”孔闻诗点了点头:“之前巩侍郎倡议大熙科举‘两科合一、废除八股’,此事在士子中闹得沸沸扬扬,在下从山东逃到商丘之时就听过不少商丘士子辱骂他的言语。”

“废除八股是古法派一贯主张,巩焴便曾言‘汉唐之时岂有八股哉?反倒有能为敢任之士,明设八股,名为取士,实乃引导士人务虚尔’!”梅涟笑着摇了摇头:“但他的倡议被执政给否了——‘明太祖以八股取士,在于利贫苦之家读书也,汉唐虽无八股,然则其取士之途,非豪门富贵,如何能走通?欲废八股,唯有大兴学堂,使万民无书本昂贵之困、学识教师之乏,则八股自然可废,如今八股通行两百余年、已成习俗,加之学堂未兴,贫瘠之地依旧无学可上、无书可读、无师可教,故八股不可骤废,我朝科举,暂依旧俗、两科并举’。”

孔闻诗赞许的笑了笑:“执政此言倒是不错,此时废了八股,那些士子非得闹起来不可,那些算学、自然学、科学什么的东西,很多地方即便有学堂教材,恐怕也找不到合格的先生教授,八股取士,寒门士子才不会断了科考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