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鸠尤神剑 > 第113章 鸠尤神剑113

鸠尤神剑 第113章 鸠尤神剑113

作者:乔戈1984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10 12:13:28 来源:书海阁

十旬仙翁听罢,笑道:“掌门有此胸襟,实在令人钦佩。我记得仙家三派早有契约,山中修行之人不得将本派法门随意传授他人,除非收纳此人为徒。重光和麻姑自然不会拜你为师,你却肯授之以法,日后若《虹贯九霄》剑谱得以发扬光大,掌门此举也势必传为佳话哩。”

天枢道长说到做到,晌午便与重光散人和玉笛麻姑来到青龙泽,将三门四式八招指法尽授二人。此后七八日,果如天权道长所料,重光散人与玉笛麻姑合力反演了全套剑谱法门,共计三十六剑九门路数,每一门路数都与郁单无量天、上上禅善无量寿天、梵监须延天、寂然兜术天、波罗尼密不骄乐天、洞玄化应声天、灵化梵辅天、高虚清明天、无想无结无爱天严格对应。

郁单无量天那四式剑法最是容易,无想无结无爱天的四式剑法最是变化多端,难于驾驭。剑谱得以复原,天枢、天权二道及天禄三仙理应欢欣才对,可惜五人施行剑法,不过二三剑,便各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元气逆行便是血魄溃乱,莫说练尽三十六剑了,便是练个七八剑,也困难重重。

玉笛麻姑抹去嘴边血丝,定元聚气,问天枢道长:“我们明明以三样宝物镇克《虹贯九霄》戾气充盈的五行之位,怎么反演曲谱所得之剑法仍如此凶险?”

天枢思忖着,看看天权道长,说:“莫非问题就出在,擎天烈烨指上?”

重光散人道:“掌门授我们二人的指法,元、气运化之道酣畅淋漓,血魄归元之法倒颇有些不足,可是我与麻姑合炼这套指法却并未发现三华不通之处,敢问掌门,这指法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天权道长答道:“这指法是苍霞老人所创,历时八十余年,直至他身受重伤,才将二十七番变化归纳得严丝合缝,不露破绽。然而依这指法的法相,它本有四十八番变化。所以……”

“这便难怪了。”十旬仙翁道,“紫香玉露丸专克琴谱水位和笛谱木位,六尾玄狐专克琴谱的火位和笛谱的土位,辟陵池水专克琴谱木位和笛谱的金位。六位又应八卦之变,合四十八变。看来苍霞老人这套指法正应了紫云老祖的思路,实在妙极。只可惜他早逝,未能创出全套指法。”

天枢道长说:“据我们玄鹤宫典籍记载,当年紫云老祖开辟《虹贯九霄》剑法,只在仙家百年之期用过一回。而且那次仙家比试,他仅勉强施用三剑已至极限。我们才修了一日,便可炼两三剑,由此可见,经擎天烈烨指反演乐谱所得的三十六道剑法,戾气已大为削弱。”

十旬仙翁说:“话虽如此,《虹贯九霄》这三十六道剑法各有其妙,若不能修炼全部剑法,岂非憾事?”

天权道长说:“岛主,既然这剑谱仍有戾气未除,凭我们几人的修为和法力恐怕每人最多修成六道剑法。三十六剑法需合九至十人之力。我们丹霞七杰同你们天禄三仙正好合炼此剑法,不知岛主意下如何?”

玉笛麻姑道:“这倒是个办法。不过《虹贯九霄》三十六道剑法既然分而炼之,想必道长是打算以阵法合我们多人剑法之威,以成奇功的。”

天枢道长忖度片刻,与天权道长,说:“这是自然,此事还须从长计议。不管怎么说,我们玄鹤宫现下有了《虹贯九霄》三十六道剑法,来日若有强敌来犯,本门也多了两分胜算,总归是一桩大喜事。”

这天夜里,十旬仙翁与天枢道长共赏梨花,其间品茗赏月,好不欢畅。谈及当下凡间战事,天枢道长不无感叹道:“战事频发,受苦的到底还是百姓呵。别的不说,此次我出山,来天禄岛的路上,飞经纪南城。俯瞰之下,哪还有往昔的影子?街头巷尾无不是逃难而来的灾民,飘红挂彩的小楼瓦也碎了,檐也塌了。皇宫内院更是一片狼藉,前些时日南淮废帝余党得北魏襄助,竟从东北向一路奇袭,攻下纪南城,后来虽遭南淮精兵断其后路,全军覆没,纪南城却是不复从前了。”

“本来时移世易,凡间战事也在自然之理,掌门何必伤感?凡夫各有其命,天命又依宇宙变化之道,我们这些修行之人既然看破生死有无,实在无需动容于那些凡间悲喜。”

“凡间悲喜,我们虽为修行之人,倒未必看得破哩。”

既然天枢道长谈及凡间战事,十旬仙翁便顺他的话头,说到白子辛及她家传之宝奇龙砚。天枢道长对奇龙砚起先未表兴致,只在十旬仙翁言语间隙略作嗯啊之应。

十旬仙翁见状,揣度他心有顾虑,遂笑道:“其实这一百来年,天地间大有道消魔长之势。奇龙砚若能为我们仙家所用,实在是仙界之福哩。我也知道,仙家三派看不起我们天禄岛,过往仙家商议降魔伏妖之策,连奇居道人这等人都成了你们仙山的座上宾,若说我心里毫无怨气,那也是骗人的。不过我既投身仙门,不管你们三派有没有把我天禄岛放在眼里,仙门的利益自然是我天禄岛的利益。自七十年前,你们仙家三派在太和山马失前蹄,折了三员顶力大将,后来群魔攻破长白山,华清师太卫道牺牲,我便知仙界已危机四伏,魔界中兴之势是不可阻挡的了。”“岛主所言,也的确是我担心的事。不过我们玄鹤宫实力不济,有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十旬仙翁笑道:“难道说,丹霞七杰只是空有虚名不成?其实玄鹤宫除了法门路数不够严谨奇巧,山中人才并不见得弱于白泽、重明二派。五代弟子中,明面上看,白泽观有李冬寻,重明观有顾乘风,玄鹤宫似乎一个出类拔萃的弟子也无。若算四代弟子,白泽观哪里拿得出一个人物来?重明观那位朱雀仙子和她师妹许燕飞,只能说是中上之材,你和天权、天玑三位道长倒在三派中拔了尖。况且掌门你且细思,若将俗修弟子全算进来,玄鹤宫恐怕还反超那两派了。”

天枢道长苦笑道:“岛主所言自然有理,奈何三界之中,实力之争靠的并非数量。凡间有以少胜多之战,魔界有以寡服众之史,我们仙界更有一句古训:宁习一法之精,莫为百术之碌。玄鹤宫各类法门过于均衡,无论蛊瘴之法、移形变位之术、抑或解咒之道、防御之方皆有中上之法门,可是拔尖的法门一套也无。能称得上仙家绝顶法门的,无非通天幻形**,九霄玲珑子和那四道符法,这六法,长于攻袭的,仅冰火神雷和乾天九死两道符箓。然而反观白泽、重明二派,神威冠绝三界的法门,能排上号的,各自不下五套。我们玄鹤宫拿什么跟人家比呢?”

十旬仙翁故作思索,道:“掌门所言极是,我们玄鹤宫别的都不缺,独缺一两套足以一击取胜的绝顶法门。只可惜,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虽反推出《虹贯九霄》三十六门剑法,可惜……”说到此处,十旬仙翁话锋一转,继续说:“若能将奇龙砚收归我们玄鹤宫所有,那便好了。其实天下法宝虽大多出自丹霞山通幽谷,能为玄鹤宫本门收服的法宝,并不算多。何况,谷中出产的宝物,助人修行者寥寥无几。我记得掌门曾说,这奇龙砚若论自身攻袭之力并不出众,偏在滋长仙根修为这一层,堪称仙家冠绝之宝。掌门方才提到宁习一法之精,莫为百术之碌,若我们玄鹤宫弟子能得此宝在手,那么玄鹤宫登顶三派之首,便指日可待了。一千余年,仙家正宗只叫白泽、重明二派沦落坐庄,若掌门令本门荣登仙家正宗之位,有此等功德加身,兴许不出百年,掌门便可修得大罗金仙之位了。”

天枢道长面有难色,说:“话虽如此,当真实行起来恐怕不容易。付千钧早知奇龙砚的秘密,他却不去抢夺宝物,岛主可知是何缘故?”

“掌门请明示。”

“其实付千钧觊觎此宝已久,他突发眼疾,唯一能医好他双目的,便是这奇龙神砚。可惜此宝灵须已废,而要复其灵须,非取极乐仙姑后人之心不可。而其炼化之法又需以我们玄鹤宫的苍南咒为根。他将这秘密告诉我和天权道长,自然因为我们是玄鹤宫弟子,可以复萌此宝灵须,医他双眼。好一个冷面狐狸,恶事都指着我们来做,他自己只等坐享其成。我们玄鹤宫当真杀了凡人炼化宝物,来日还如何在仙界立足?”

十旬仙翁道:“掌门此言差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以一人之心换仙家昌盛,掌门又何须有此等包袱?”

天枢道长蹙眉不语,十旬仙翁见状,又道:“掌门若有顾虑,我倒有一策,既不损玄鹤宫声名,又可令复萌奇龙砚灵须一事顺利得成。”

“岛主请讲。”

十旬仙翁捋须道:“那位白姑娘在我岛中已有数月,依我观察,此女生性仁厚豁达,虽不在仙门,却有正义之心。我有信心说服她自愿献身。不过单单她自愿还不够,万一来日人家说她不是自愿,竟是遭我们胁迫,那也不好。所以,我要在岛中办一场降魔大会,各方仙门中人都在我邀请之列。只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白姑娘自甘献心卫道,谁人又会责怪我们玄鹤宫弟子呢?”

“此事容我再细想一番。”天枢道长说,“两个月后星势大转,届时我们仙家三派需合力擒住几个魔头才好。否则今年又逢大凶之兆,恐怕届时太和山有失守之险。奇龙砚的事,两个月后再作商议吧。岛主虽深居天禄岛,不问三界纷争,却为我们玄鹤宫的利益操心,我身为掌门,便代替山中弟子谢过岛主了。”

翌日拂晓,天枢、天权二道别过天禄岛,回了丹霞山。还未入山门,二人便看见门庭之中跪了一人。丹霞七杰中另五人皆在他跟前,身后十余弟子并未亮出武器,单是好奇地看向那跪地之人。

天枢、天权二道遁影而飞,在庭中现了真身。那人正是杨雄,闻声扭转脖颈,见来者是天枢、天权二道,回身磕头,扯着嗓子嚷道:“掌门,你回的正是时候。玉衡道长不助我找到姓付的,我绝不会离开丹霞山。你们若要赶我走,索性杀了我。”

天枢道长看向五位师弟师妹,问:“这是怎么回事?”

天玑道长说:“此人前几日便在山门外赖着不走,我吩咐弟子不得放他进来,他今日竟擅自飞过山门,还与一众弟子打杀了足足一刻钟的功夫,伤了一名灵官童子。他自称他曾是西梁国师的大弟子杨雄,来我们丹霞山,是求玉衡师弟拿十方晷测算国师下落的。”天枢道长好生端详杨雄,问道:“你究竟是谁?付千钧大弟子杨雄死了几十年,你凭什么说自己是杨雄?”

天玑道长说:“掌门,半个多月前,重明观的人来访,倒与我提过杨雄的事。据柳浊清所言,杨雄的确未死,而且,双腿膝盖以下皆断,与此人吻合。”

天枢道长这才留意到,杨雄并未跪地,而是缺了半截腿。他对杨雄道:“我不管你是不是杨雄。付千钧原是西梁国师,你该去西梁找他才是。你与他的恩怨,与我们丹霞山并无关系,现下你非要拉扯我们丹霞山,便不讲道理了。”

杨雄道:“自南淮政变,那付千钧私通南淮之事便瞒不住了。西梁全国上下正在通缉他和他门下弟子,他又岂会呆在西梁?我也是四处寻觅不果,才想到玉衡道长手握十方晷可以血亲测辨活人踪迹。玉衡道长既是付千钧的兄弟,自然也知他生辰八字,欲知付千钧身在何方,可谓易如反掌。再说,我与付千钧是私人恩怨,我找玉衡道长测其方位,讨的也是玉衡道长个人的情面。玉衡道长与付千钧是亲兄弟,我找的是付千钧的哥哥,而非丹霞七杰之一,与丹霞山又有何关系?”

天权道长说:“你这便胡搅蛮缠了。你来我们山中闹事,不管你讨要的人情是付千钧兄弟的,还是丹霞七杰之一的,总该我们玄鹤宫来管。我们玄鹤宫向来是不得罪俗修之人的,你现在要我师弟帮你测算付千钧的行踪,他日付千钧怀恨在心,报复我派弟子,你叫我师兄情何以堪?”

玉衡一直没有吭声,此刻见杨雄不依不饶,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道:“你跟义之是何恩怨,我不想知道。我想你费尽心思要找他,多半不是为了报恩,既非报恩,你自然是他仇家了。你明知他是我同胞兄弟,还让我帮你寻他的仇,岂不可笑?”

杨雄笑道:“我既然有本事探知你跟他的关系,自然也知道你收服十方晷后,下山寻他,却遭他囚禁之事。他对你不仁,你又何须念这手足之情?我若告诉你,付千钧连自己妻儿都下得去手,莫非你还袒护他不成?”

玉衡道长目光茫然,一时不知如何回应,杨雄又对众人道:“你们既是仙山弟子,平日里恐怕少不得悟道参法,总该明是非知善恶才是。那付千钧平日里心狠手辣之事且不说,单是他私通南淮重臣,挑拨战乱,已致死伤无数。口口声声以正派自居,却姑息付千钧这等冷酷残暴自私之徒,你们哪还有脸面自称仙山正道?”

一番舌战过后,玄鹤宫一众倒无话可说了。天枢道长思忖片刻,叫玉衡道长施用十方晷,为杨雄测算付千钧所在。玉衡道长虽有些不情不愿,此刻也只得依从掌门,朝那银光闪闪的法宝中央滴下鲜血,再以剑指诀凌空大书付千钧的生辰八字,行八卦指诀,合于手印正中,引向十方晷。

但见十方晷中央白辉频闪,随即扩大十倍,翻转两三圈,晷面垂直,悬在一丈高处。众人再定睛看那晷面,便看到数不清的小蛇自晷面爬出,浮在白辉之上,每条蛇都身披七彩花纹,纹理交纵配合,竟构成一幅清晰的图画。那图画随蛇体蠕爬发生变化,展现在众人眼前,好似一只雄鹰自丹霞山界出发,疾驰千里,越城池,过山川,至一片桃林方止住动静。旋即蛇群吐信,各自钻回晷面,那十方晷便摇转收缩,飞回玉衡道长右手劳宫穴内了。

玉衡道长长舒一口气,杨雄颇为不解,问天权道长:“依十方晷所示,付千钧仍在西梁?”

天权道长说:“不错,他现在西梁肃州附近。不过那片桃林绝非寻常地域,十方晷才探及桃林便失了法威,足见那桃林方圆数百里内是有阵法的。看来他早防着我,便是十方晷也寻他不着。”

“肃州在岳王治下,据我所知,寅尘子是他府上门客之一。寅尘子修为虽不算精,却有五百余年道行,若付千钧躲在肃州,在寅尘子眼皮子底下应该是藏不久的。付千钧虽炼成了元婴珠,我总觉得他并不能自如驱驭,否则,何以鲜见他施用此珠呢?若在他自己的地盘,凭他精深过人的修为,自然所向披靡,可是他现下既然藏在肃州,我相信寅尘子等人在肃州各地皆有布局,付千钧修为再精,总有法力不逮之处的。”天枢道长说,“杨雄,以你现在的修为道行,恐怕凭一己之力,单是找到付千钧便需耗尽九牛二虎之力。你何不找到寅尘子,与他合力呢?眼下付千钧是西梁缉犯,寅尘子兴许正等着你帮他立功呐。”

玉衡道长听得此言,心里很不是滋味。付千钧再罪大恶极,到底是玉衡道长同胞兄弟,而天枢道长方才所言大有先除之而后快之嫌,对玉衡道长与付千钧的关系竟未有一丝一毫的考量。玉衡道长自然不会拿恶意揣度天枢道长,不过天枢道长毕竟是一山之首,纵然他这粗喇喇的性子玉衡道长早已习惯,此番言辞灌入玉衡道长耳中,不痛也要痒上一阵的。

杨雄才离开丹霞山,三名白泽观弟子便送来请柬,邀天枢道长来黄羚谷相聚,以商擒魔事宜。天枢道长问来客:“以往我们仙界商议要事皆在山中,怎么这回丁掌门竟把地方选在黄羚谷了?”

为首的白泽观弟子面色一沉,道:“天枢道长有所不知,我们掌门疑心山中出了奸细,这才吩咐我们三名心腹弟子前来通知道长议事之地。此次议事,唯有参与者知晓地点和时日,我们掌门也是以防万一。”

天枢道长点头道:“难怪你们三人此行这般谨慎。仙界有叛徒,上回星劫已有种种迹象,丁掌门的顾虑也不无道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