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鸠尤神剑 > 第114章 鸠尤神剑114

鸠尤神剑 第114章 鸠尤神剑114

作者:乔戈1984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22 17:06:12 来源:书海阁

三名白泽观弟子未作逗留,急匆匆离开了丹霞山。五日后,天枢、天权二道带着张松年、翁绍泽如约来到黄羚谷。重明观来了黄玉笙、顾乘风、左仪三人,白泽观那边则来了丁贤梓和宋渠二人。

黄羚谷位于昆仑山东南三百里处,南北狭长,东西向极窄,来黄羚谷的九人,只有丁贤梓曾来谷底寻过一味仙草,余下八人都是头一回入谷。

左仪才将落地,四下一望,便打趣道:“此谷狭长若丝,倘有猎物被困此地,恐怕毫无生路哩。”

顾乘风道:“不过此谷藏在密林之中,便是飞经此地,恐怕也不会留意到林中竟有峡谷贯穿的。”

黄玉笙道:“丁贤梓心思缜密,把我们约在此地,兴许还有别的目的。”

重明观师徒三人在谷中一条小溪边打坐静修,不出半个时辰,另两派便赶到了。左仪眼尖,见丁贤梓神色麻木,道:“掌门面色不佳,莫非是近日修炼太着急了些?”

丁贤梓支吾道:“不妨的,只是上回黄掌门来我昆仑山中议及擒魔之事。我想,这次若能多擒些魔头,八月星劫之际,我们才有十足的把握。所以这些时日我勤练苦修,精进修为,可能是劳累了些。”

黄玉笙与天枢道长对视一眼,对左仪说:“丁师叔一心只为我们仙门大计,实乃我等楷模。”又对丁贤梓笑道:“白泽观法门奇绝,精进修为固然要紧,太心急总归有走火入魔之险,师叔还是当心些为妙。”

“多谢黄掌门关心。”言毕,丁贤梓话锋一转,问天枢道长,“最近我听说,《虹贯九霄》剑法大有重现之望,可有此事?”

天枢道长抿嘴一笑,道:“丁师叔消息真是灵通。《虹贯九霄》乃紫云老祖所创之奇法,三界都知,剑谱归宗,非《虹贯九霄》莫属。只可惜此剑谱戾气太重,修炼不慎轻则损害道行,重则仙根尽废,魂飞魄散。紫云老祖将其真元运化之法编入琴谱,罡气运行之道归于笛谱,就是算到人心不足,若将剑谱留存于世,恐怕贻害无穷。要恢复剑谱,需将紫云老祖编织琴、笛合鸣之谱的方法参悟透彻,谈何容易噢?”

丁贤梓对黄玉笙道:“那便可惜了,倘若《虹贯九霄》剑法重现,加上贵派的鸠尤神剑,眼下我们仙界诸多难题便迎刃而解了。”

天权道长笑道:“丁师叔有所不知,《虹贯九霄》虽是剑谱,施用时却不倚任何武器。”

顾乘风问:“难道这剑谱是以元化气,再行剑气之变化的?”

“若是这般寻常,《虹贯九霄》也不会成为三界剑法之冠了。”天枢道长说,“此剑法与一般法门截然相反,是以元气运化之道逆施血魄,再由血魄贯通奇经八脉,在体内形成不同剑势的。这剑势可作拳法、指法、腿法,亦可化入符箓、瘴气甚或阵法之中。”

丁贤梓道:“紫云老祖能想出此等剑法,实在令人叹为观止。不过话说回来,我以为,眼下我们仙界的难题不在法门,倒在乎人才匮乏。两位掌门应该知道,现在凡间对我们仙界也诸多不满,各地天灾**不断,便有人大做文章,说未来百年道消魔长,天地不得安宁。这话说得过激了些,却也不无道理。我过去犯了些错误,收纳门徒总有许多顾虑,以至于错过人才。其实我们仙门这两百年日渐衰弱,坏就坏在顾忌太多,未能不拘一格广纳贤才。只要能助我仙门法威,管他性情脾气如何?天地三界,只宜太平盛世以德服人,当下魔界力量大有盖过仙门的势头,大煞之兆接二连三,我们若墨守成规,恐怕来日要吃大亏哩。”

黄玉笙道:“丁师叔的意思是,我们仙家三派招纳弟子,只看仙根资质,不看品性德行?”

“非也。空有仙资,却无谋略心计也是枉然。我们仙界祖师直至二代门徒仙法卓绝,与魔界硬拼实力,倒有的是资本。然而眼下仙门凋敝,正是帅才稀缺之际。所谓帅才,乃不拘小节以成大事者,只要能达到目的,何须在乎手段?品性德行比之谋略之才,又算得了什么呢?我倒以为,脾性德行最是束手缚足,魔界这两百年来日益强盛,若他们瞻前顾后,又如何办得到?”

天枢道长与黄玉笙面面相觑,彼此都觉得丁贤梓此言不妥,然而辩驳之语涌到嘴边,二人又不约而同犹豫起来,甚至觉得丁贤梓此言字字句句都说到自己心坎上了。

张松年也不看长辈眼色,对丁贤梓道:“掌门此言差矣。我们仙门屹立千年不倒,仅凭武力是万万不够的。凡间有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年始皇帝吞六国,大秦何等强盛?为何至秦二世,不过数年余威,大秦便轰然倒台?不得多助者,纵有外强之形,却存中干之危,终究难以为继。邪魔原为戾气所化,不择手段乃其自然之势,我们仙家若只计目的,不顾道义,与魔界何异?仙门衰弱,原是我等无能,广纳门徒是应该的。可是若如掌门所言,仙门收纳弟子全然不看脾性德行,恐怕不妥。我道行浅,却也知当年贵派苦玄真人未将掌门之位传于大弟子万妙毒王,而是传于您,也是因为毒王亏于德,我想……”丁贤梓怒目圆睁,打断张松年,喝道:“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妄议我们白泽观的家务事?”

丁贤梓话音刚落,黄玉笙抽着鼻子,对众人道:“不对劲,这谷中有毒瘴。”

余众听她所言,皆运气调元,以期飞出谷去,却不料腾空三四丈便余力不足。众人这才发现三华运化受阻,中毒已深。翁绍泽道:“这是什么毒,竟能悄无声息侵入任督二脉,而让师父和两位掌门毫无察觉。”

天枢道长说:“此毒隐蔽极深,而且专攻丹田、玉堂、膻中、命门、神道,这五处穴道是我们仙家修行血魄归丹的要塞。可见此毒不擅降妖伏魔,竟是对付我们仙界中人的利器。”

丁贤梓道:“天下竟有这等毒瘴?”

黄玉笙将内丹提至印堂,行慈尊印,瞥一眼丁贤梓,道:“丁师叔,你何必装糊涂?仙界之中,就数你师兄万妙毒王最擅用毒,下毒的当真不是他?”

“他既是我白泽观的人,若是他用的毒,我岂会不知?”丁贤梓冷笑道,“就怕是某些人,与东海妖孽沆瀣一气,竟想着残害同道中人。”

黄玉笙一时动怒,元、气两淤,口鼻喷出鲜血来。她睨着丁贤梓,道:“你莫要以为我唤你一声丁师叔,你便当真压我一头。前些时日我们的确在狄樱手上讨过她辟陵池中的神水,不过那次我们也是凭真本事讨得,可容不得你在此胡说八道。”

天枢道长运一口罡气至面中,叹道:“当下情势紧急,我们还是想法子脱困为妙。”

天枢道长话音未落,便有六人从天而降,围在众人四周。这六人各个都身披铜甲,头戴铁盔,不由仙众反应,已齐发紫焰,企图灼伤众人。黄玉笙对弟子道:“灵火燔天经,以火御火。若真元不畅,拿法器运渡。”

顾乘风、左仪相视一看,各运一阳一阴两股真元,借天罡猎月檠和白龙剑出体合法,在黄玉笙指引之下化出一片赤火,将三人团团围住。

天枢道长掐破手指,弹出四滴鲜血,皆化冰火神雷符,附于玄鹤宫四人之身。天权道长则运真元于百会穴,双手行三清指诀,垂于膝头,对张松年、翁绍泽道:“归元于脑,定气于心,血至灵台,意聚神凝。”

天权道长言语之际,只见双手间生出七根金丝线,宛如瑶琴七弦。张松年见状,对翁绍泽道:“玄天十二宫指法。你施上六宫,我施下六宫。”

二人所施指法,全应在天权道长身前七弦之上。霎时间,七弦乐声激荡,虽声弱如蚊吟,其势却雄若排山,将紫焰推出丈余。天枢道长再行八卦指诀,使出浑身解数运出一团阴阳合和的真元,推向天权道长身前那七根弦丝。

丁贤梓及宋渠倒是打坐运气,却空有其形,只是这会子重明、玄鹤二派都忙于施法自救,顾不上他们。黄玉笙和天枢道长心里有数,若与那六人僵持,不出一刻钟,他们唯有死路。

天枢道长说:“两位掌门可有妙计脱困?我现下已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使出这点法力。”

天枢道长话音未落,又从天上扑来一群蝙蝠,起初杂乱无形,降至谷中方聚拢成剑,朝仙众戳来。这阵仗又快又猛,众人猝不及防,顷刻间陷入蝠海。那蝙蝠个个尖牙利齿,飞经皮肉便张嘴啃咬,仙众此刻都无余力施法护身,唯独顾乘风,因有鸠尤神剑自作主张,化出一团冰障为其护身,才未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眼看仙众要败下阵来,峡谷外陡传两声鹰隼的怪叫,其声凄厉高昂、穿云越海,却急转直下,渐作闷颤之响。这两声怪叫落定,围住仙众的紫焰忽然法威大增,急剧收拢,成海的蝙蝠全着了火,将仙众灼得焦痛难忍。

随即,一浪寒气从峡谷两侧翻涌而下,将火焰、蝙蝠吞在腹中,化作齑粉。围住仙众的六人则遁地而去,不见踪影。怪的是,方才盘腿打坐,不动声色的丁贤梓此刻却腾空而起,把元气运于双臂之中,右手行剑指凝气于印堂,左臂运掌,朝天顶一挥。只见三道白光脱掌而出,幻化三尊白虎,凌空而奔,各自怒吼一声,自口鼻喷吐墨色电光。

左仪道:“丁掌门果然厉害,师兄仙根卓绝,只因道行不济,现下施用法宝都万分困难,丁掌门与我们一道中毒,竟可以一人之力施用这等威力的法门。”

左仪话音未落,宋渠也蹿上高空,以掌法施用雷钉,打向峡谷外去。天权道长抬头看着丁贤梓和宋渠,忽道:“大事不妙,我们全上当了。”

众人还不明就里,又见峡谷外飞来百余雷珠。天枢道长对众人道:“大家莫再白费力气,当下只可避闪,再运三华恐怕要……”

他这话尚未说完,雷珠已逼近众人,爆炸之声此起彼伏。仙众各以拳脚功夫避躲,然而躲过一拨,下一拨雷珠来势却猛上数倍。先是翁绍泽双腿遭雷珠所伤,随后左仪腰身也叫雷珠命中。

黄玉笙翻上一块微凸的岩石,足尖一点,扑到左仪身侧,对顾乘风和左仪道:“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总觉得此事太过蹊跷。”黄玉笙翻身躲过一枚雷珠,又道:“方才丁贤梓飞天施法之前明明峡谷外攻势弱了不少,何以此刻竟……”言语的当口,黄玉笙眼见一枚雷珠朝左仪后脑攻去,自己又离得太远,无以推开她,一时心急,硬是以血魄冲开经脉,右手行白鹤指诀,化出一股苍劲的纯阳真元,将左仪吸到自己跟前。黄玉笙这一番动静非同小可,七窍流血也罢了,她竟魂魄不稳,一时间神智不清,晕倒在地。

说来也是黄玉笙命不该绝,在这紧要关头,峡谷外的攻势陡然弱了,旋即闪出十余人影,在峡谷上空合作一人。

那人身着紫衣,头顶一张黑纱,由掌心放出一面青辉熠熠的铜镜。铜镜的法光笼罩丁贤梓、宋渠二人,二人虽也运功施法,却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终不敌那紫衣人的法术。方才射入谷底的雷珠此刻已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大小不一的石块。只是那石块全由焦泥所化,一旦沾染肌肤,便侵入经脉,深入骨髓。

天枢道长认出此法,忙抓住翁绍泽的胳膊,连翻两个跟头,避开一块岩石,再吩咐张松年躲避石块,道:“这法门之形甚是熟悉。岩石落地成泥,其色焦黑,嗅之则甜中泛腥,似乎是白泽观一道专攻凡夫的法门,叫作凝邪瘴。你需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莫叫那石块近身。”

黄玉笙神志不清,难以行动,好在顾乘风和左仪腿脚功夫算得扎实,那石块又不似方才雷珠密集,二人护着黄玉笙避闪石块,倒还从容。

悬在天上的紫衣人显然失了耐心,左臂一挥,将那镜子化作一张金网,扑向丁贤梓、宋渠二人,随即身子一转,右臂展向谷底,放出一条紫色袖纱。那袖纱飘向重明、玄鹤二派七人,天枢、天权二道以为袖纱有毒,各自翻滚而避。

那紫衣人冷笑道:“若想活命,便听我的。你们的敌人不是我。”

顾乘风听出这是常朝云的声音,对左仪道:“是常姑娘。”

左仪虽略有迟疑,眼见师兄携师父抓住袖纱,腾空而起,她也抓住袖纱,紧跟在他俩身后。天枢、天权二道信不过常朝云,所以玄鹤宫四人未借常朝云袖纱脱困。顾乘风三人才飞起一丈,那袖纱便为一块岩石击断,三人又摔回谷底了。常朝云忙腾出左臂,再放一缕袖纱,将三人腰身绑缚。

顾乘风多了一分心思,对左仪道:“师妹,快抓一把砂石。”二人腾空之际,岩石接二连三靠近袖纱,常朝云一面要应付丁贤梓和宋渠,一面要应付谷外飞来的石块,再无余力去管顾乘风与左仪了。好在二人手中各有一把砂石,单以指功弹石,才把岩石一一撞偏,二人遂顺利飞腾。

顾乘风、左仪甫一出谷,便觉丹田、玉堂诸穴热流涌动,三华运化之势再无阻滞了。峡谷外有十二人布阵,各个都身披盔甲。方才的雷珠和现下打入谷底的石块由这十二人合力化就,足见这十二人修为法力皆弱。顾乘风、左仪各放鸠尤神剑和白龙剑,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便将这十二人击溃了。只是这十二人并无实形,为法宝所灭,遂化紫红齑粉。

左仪道:“师兄,这些人似乎为白泽观俑术所化。”

顾乘风喃喃自语:“莫非真是万妙毒王要置我们于死地?”

常朝云回头对二人喊道:“你们还不快快助我,这丁贤梓也是假的。”

左仪看向峡谷,道:“你们身在峡谷之中,我们若入谷,三华运化又将受阻,如何帮你?”

不等常朝云回答,丁贤梓便笑道:“你们俩不想死的只管帮这妖女。否则我让你们形神俱灭。”

常朝云道:“你们莫要被他唬住了。”

谷底玄鹤宫四人此刻幡然醒悟。天枢道长对常朝云说:“这位姑娘,你若有法子让我们三华通畅,我们来助你。”他又对顾乘风和左仪道:“乘风,你们千万不要入谷,若我等毙命于此,你们好歹留住性命,吩咐丹霞山弟子为我们报仇雪恨。”

常朝云思忖道:“不如我将你们拉出山谷,这丁贤梓乃俑术所化,也不是非破不可的。”

然而常朝云此言才出,方才被顾乘风、左仪破法的十二个俑人又在谷底现身了。天权道长拳脚功夫最是过硬,对天枢道长和两名晚辈道:“这十二俑人合力施法我们是应付不来的,只宜由我近身相搏。松年、绍泽配合掌门尽量施法,只要能助我化出分身,这十二俑人倒不难对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