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武侠 > 鸠尤神剑 > 第8章 鸠尤神剑8

鸠尤神剑 第8章 鸠尤神剑8

作者:乔戈1984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6-06 15:58:37 来源:书海阁

白泽观有一道分形化影的法门,叫作**神通。上官龙翻掌运气,将真元引入十指,付千钧便知他要出此法门。**神通虽是白泽观弟子入门修习的第一道法门,却也是白泽观最高深莫测的法门。这法门分三重境界。练破一重境界,可将身形一分为六;练破二重境界,可分出三十六个身形,且每个身形各带一番变化,可男可女、可禽可兽,亦可金石草木;练破三重境界,便可分出八十一个身形,更有千里移转之便。自太虚上人创派以来,只有太虚上人、聂于飞和灵池上人三人练到三重境界。付千钧和上官龙的**神通虽同在一重境界,奈何付千钧道行太浅,两人都使**神通,付千钧是必然吃亏的。可上官龙的**神通既出,付千钧却想不出别的法门去应付,也只能以**神通与上官龙拖下去了。

二人僵持了一盏茶的功夫。付千钧真元耗去小半,叫上官龙封了几处穴位,眼看要输了。上官龙见付千钧力不从心,多少有些轻敌,嚷了一声:“你且束手就擒,师兄绝不伤你,也不会去向师父告密。你是个聪明人,如何想不通其中道理?”

恰在此时,付千钧记起冰寒五行**中火门有一招毒瘴之法,这法门以内丹为本,将纯阳罡气萃化为阳毒,再将毒瘴导入奇经八脉,敌人但凡近身以真元伤了自己,这阳毒便借敌方真元导入敌方命门。这一招威力刚猛,却非毫无破绽,因为阳毒虽直攻敌人命门,未入敌方体内的阳毒却会反噬己身,伏在后颅的天冲、玉枕、风池穴,每日子初二科发作,直至猝亡。至于阳毒几分攻敌几分噬己,便是练至最高境界,也难以把控。付千钧才零零星星修炼了三年,此刻使出这招实在是险中求胜;阳毒萃化得少了,他怕伤敌不深,萃化得太多,他又担心毒性反噬过猛,反害死自己。斟酌之际,上官龙已飞扑而来,化出六个分身,各施一道指诀,将他围住。他顾不得许多,奋力飞冲百尺;上官龙见状,随他飞向高处。借这飞冲的空当,付千钧已将阳毒打入奇经八脉,只等上官龙六个分身赶上,便虚晃一招,朝他两个分身各打一拳。

上官龙笑道:“师弟啊师弟,你莫仗着学了几天上乘法门,便在大师兄面前放肆。”话音刚落,三个分身各酝一掌,齐攻付千钧。那掌气直落付千钧胸腹,他应声坠落,好在及时调运真元,稳落在狮子岭西侧一处悬崖边上。

落地的一瞬,阳毒登时散入天冲、玉枕、风池穴,叫付千钧脖颈一惊,比之胸腹的掌伤,倒不觉疼痛。他抹去口鼻边的鲜血,抬头看仍在高处的上官龙。阳毒经少泽、阳谷、合谷穴,过膻中、神道、至阳侵入上官龙的命门。一时间,上官龙痒痛交加,在半空翻腾了几圈,悻悻而逃。付千钧忍着剧痛打坐调息,却因心神不定,真元不稳,接连吐了几口鲜血。他自知上官龙此去,定要抖出他偷习法门的事,赶出师门还算轻的,若按门规处罚,他连修为都未必保得住。

事已至此,他索性折返玉竹峰顶,入了潜龙谷,将兰馨草和苦黄藤偷去大半。他本打算将那两株七星荻萝连根拔起,带下山去。转念一想,若当真这样干了,苦玄真人再有容人之度,怕也不会放过他,于是他单单摘下所有果实,以昆仑绝尘**将这些仙药奇草缩在发簪里,出了玉竹峰,逃向西梁国都上尹城。

付千钧私逃出山的前因后果,莲香子知晓得并不多。当初得知妹妹要同他结为夫妇,莲香子也曾多方打探付千钧,只是骆玉华对他曾为昆仑正室一事闭口不提,莲香子只当他本是仙门俗修弟子,实在无处打听。后来骆玉华又执意要嫁给付千钧,莲香子便懒得多管了。

按上官龙的说法,他本来好心好意劝付千钧回昆仑,待苦玄真人回山,也好真心悔过,可付千钧不识好歹,竟出手伤他真元。他这说辞,白泽观的人是没有理由怀疑的。因为上官龙擅用毒瘴,却为毒瘴所伤,若非他手下留情,哪能叫付千钧占便宜?而上官龙的“手下留情”,除了同门情深,再无其他解释了。对于上官龙的说辞,莲香子并不尽信,因为谈及此事,上官龙对他如何发现付千钧三番五次偷习禁地法门、如何劝付千钧回昆仑山、如何被付千钧毒瘴所伤、如何千辛万苦逃回昆仑山讲得巨细靡遗、绘声绘色,单单对他在狮子岭上等候两天的动机避之不谈。按理说,上官龙要劝付千钧认错悔改,直接回昆仑山,待付千钧回来,再劝他不迟。其时上官龙修行近四百年,行事总该稳妥些才对。

“我有一事不解。”顾乘风说,“国师既然是白泽观弟子,白泽观的人当真要找他,怎会任他躲在上尹城一百五十余年,乃至身任国师之位?”

莲香子笑道:“你都能想到的,这只狐狸怎会想不到?据我妹妹所言,我猜这付千钧一出玉竹峰便向北而行,飞到玉梅岭,以冰寒五行**禁制了他的法宝旋龟甲。须知玉梅岭乃天山至邪之所,那旋龟甲虽是上乘法宝,法力受了禁制,又被付千钧推入玉梅岭九寒洞中,任由浊邪之气污毁侵蚀,想来一日未毕,旋龟甲便入了沉眠之境,除非再遇有缘之人,否则难以现世了。关于付千钧私逃之事,玉华所言,必是付千钧告诉她的。其实大半我都不信,独独这件事,我是信的。毕竟苦玄真人法力高强,这付千钧能逃过他的法眼,非毁掉白泽观的法器不可。”苏荣不解,问:“方才夫人叫我们去西梁皇宫内偷盗七星荻萝,这又是何道理?国师既然是叶大人姨父,从前也授过叶大人几道法门,如今叶公子有难,他又岂会坐视不管?”

“你们有所不知,当年玉华执意嫁给此人,我姐姐是反对的。姐姐离得远,眼不见为净,玉华成婚后便与她彻底断了往来,直到姐姐姐夫获罪身死。后来我下山嫁与入薛家,本来我对付千钧这等背叛师门之人并无好感,然而太岩城紧邻上尹,我丈夫又为人忠厚,时时劝我,我们薛家同这付千钧,便免不了往来。后来叶长庚做了南淮国兵部侍郎,西梁、南淮两国又因北魏跋扈而交好数十年,叶家才跟我们薛家和付家有了联系。那二十来年,我们三家关系虽不亲密,明面上看,倒还和气得很。”莲香子落座,端起茶杯,继续说,“可是四十几年前,玉华却突然失踪了。那付千钧说,我妹妹只是一时赌气,不日便回。然而一月又一月,足足半年,玉华照旧杳无音信。我知道付千钧撒了谎,又去皇宫问他,他仍一口咬定玉华只是赌气出走,至于人在何方,他并不知情。再问玉华的女儿付晚香,她只知玉华失踪前夜,付千钧与玉华确有争执,其他的一概不知。当天夜里,我想在皇宫里搜寻玉华的下落,然而搜至御花园,却叫一道阵法破了我的法门。我疑心玉华已然遇害,便去了一趟昆仑山,把西梁国师的身份以及他杀害玉华的事告知丁贤梓。”

顾乘风说:“夫人是想借丁贤梓之手除掉国师?”

“你们有所不知,当年我随天玑道长上山修炼,不过两年,我母亲便遭奸人所害。此后我和姐姐便跟玉华失去了联系,也不知她是生是死。直到她与付千钧成亲,她才上丹霞山找到我。她法门颇杂,脉息却还精纯,是我们玄鹤宫修为,我问她师从何人,她却缄口不答,只说授她法术的是一位俗修方士,若透露其身份,恐有杀身之祸,我便不多问了。也正因如此,付千钧是何来历,我当时并不知晓。只是后来玉华无意中说漏嘴,我才知道他原是白泽观弟子。我虽不太清楚他跟白泽观究竟有何恩怨,不过他背叛师门既然错不了,丁贤梓身为白泽观掌门,便有清理门户的责任。那付千钧起初大概还对丁贤梓有所顾忌,几十年来隐姓埋名,同我妹妹只做些小买卖,过着凡人夫妇的生活,后来我外甥不幸身故,又过了几年他竟堂而皇之做起了西梁国师。我想那时候他修为定已大进,才如此肆无忌惮了。其实丁贤梓早该知晓西梁国师便是当年背叛师门的付千钧,我所以上昆仑山告诉他这件事,不过使些激将法,逼他出山清理门户罢了。当真计较起来,也不算我借刀杀人。”

苏荣说:“夫人竟如此笃定,令妹已遭不测?她便当真不在人世,也未必与国师有关呀。”

莲香子轻蔑地笑着,嘬一口茶,说:“以我对玉华的了解,她就算赌气出走,也该把晚香带上。况且整个西梁国,她只有我这一个亲人,她不来投奔我薛府,岂不怪哉?我所以笃定是付千钧杀了玉华,理由很简单。其一,付千钧修为深厚,玉华则法力平平。她法门学得多,无奈都是入门的修为,付千钧要杀她,易如反掌。其二,付千钧口口声声说他跟玉华琴瑟和鸣,然而玉华失踪,他并不心急,更未遣弟子寻找,却在宫中闭关三月,突然练成元婴珠。岂非怪哉?我疑心他元婴珠得以炼成与我妹妹三缄其口的恩师有关,当年她不肯告诉我她师从何人,说不定付千钧正是为这秘密害死玉华的。”

言于此,莲香子长叹一声,眼角泪花忽闪,竟说不出话来了。她流泪不全因为玉华之死,多半缘由,是觉得自己未能替玉华报仇雪恨,顿觉惭愧。本来丁贤梓为人跋扈,照莲香子设想,只要以言辞对他稍加刺激,他定要下山替苦玄真人清扫门户。可丁贤梓听完莲香子的话,却是一副镇定自若的神色,一面踱步一面说:“苦玄真人在世便道,我们修行之人需存物我两忘之心,他虽犯下大错,只要将来不入魔道,不在人间行恶,网开一面又有何不可?他在西梁担当国师,十几年来倒还安分,若已改过自新,我又何必多生事端?”

莲香子道:“丁掌门所言差矣。我辈分虽低,本无资格与你理论,但是你方才说他安分,我竟不知,害人性命者如何安分了?他若当真改过,又如何要害死发妻?”

“你说他害你胞妹,可有真凭实据?”

“丁掌门要真凭实据,随我下山便是。”

丁贤梓笑道:“既无真凭实据,我又何须下山?”

丁贤梓这般说辞,莲香子已知她借刀杀人的门路是行不通了。她当时认为,丁贤梓所以置身事外,是担心付千钧元婴珠得成,又门徒众多,若他贸然下山在付千钧的地盘与之斗法,未必有十足的胜面。便是胜了,万一受了重伤,恐遭人趁虚而入,毕竟在白泽观,欺师背祖之事也算不上稀罕了。现在回想起来,却在这原因之外多了一种可能。丁贤梓何等聪明,说不定莲香子借刀杀人的图谋,他早已识破。聪明人说聪明话,只看聪明话叫谁听去,又听进几分罢了。无论如何,劝不动丁贤梓,莲香子便伤不得付千钧一分一毫。她也想过借叶长庚之力,在南淮寻得俗修道人相助,可叶长庚并不相信骆玉华已死,反说“姨娘此前失踪数十年,后来也好端端的,大概是同国师生了意见,出走也是不稀奇的”。至于付千钧害死骆玉华的说法,他更觉荒谬。后来因西梁、南淮双边紧张,莲香子索性与叶长庚绝了往来。莲香子对付千钧的看法,薛鸿儒倒确信不疑。奈何他仙根几近于无,虽从莲香子身上习得不少玄鹤宫的法门,获了延年之益,他的修为却远不如一对儿女,哪里帮得上忙?

薛鸿儒有一种老实人独有的豁达,对生活种种看得开想得透。他自知仙根不足,绝无飞升仙境的可能,常对莲香子说:“我与你做一世夫妻,便心满意足了。”莲香子听不得这种话,定要责怪他修炼时偷懒耍滑,可事后想想,却禁不住心慌,因为薛鸿儒修为不精,总有真元涣散,油尽灯枯的一天。特别是二十年前薛鸿儒患了喘病,气色日衰,真元渐乱,莲香子便不得不面对他们夫妻缘尽的事实。得亏莲香子仙根丰厚,每月以内丹助他压瘴蔽浊。然而一年年保下来,薛鸿儒奇经八脉早已溃朽不堪,二十年前还是中年模样,这会子竟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了。单看他相貌身板,顾乘风万万想不到,这位老汉竟是莲香子的丈夫。薛鸿儒见了顾乘风和苏荣,忙撑起身子,要坐起来。莲香子帮他抽起身子,问:“今日可好些了?”

“好多了。”薛鸿儒对顾乘风、苏荣笑道,“两位仙侠来我薛府做客,我却如此失礼,请莫怪罪。”

苏荣说:“薛先生有病在身,如此言语,倒与我们见外了。”

顾乘风和苏荣在厢房待了两刻。这期间,管家端来了黍米粥和一碗莲子燕窝羹。莲香子对丈夫倒细心温和,每次舀半勺,轻轻递在自己嘴边吹凉些,才喂与薛鸿儒吃。薛鸿儒久卧病榻,来了客人格外高兴,缠着顾乘风和苏荣问东问西。好容易咽下最后一口燕窝羹,薛鸿儒望着莲香子,叹道:“长白山虽有绝世美景,今生我与夫人怕是不能同往了。”

莲香子叠好两只空碗,搁在木盘上,笑道:“如何不能去了?等你病愈,我们即刻启程,不过三日功夫。”

管家在走廊尽头候着,厢房门一开,他便上前,从莲香子手中接过木盘,端去灶房。小雨淅淅沥沥下着,地上湿气未满,石板间的小草更见绿意了。莲香子看着青灰天色,失魂落魄地说:“我这赤眉药仙救人无数,却偏偏救不了自己的夫君。”

顾乘风说:“薛先生的喘疾,难道普天之下,真的无药可医?”

“我且问你,入仙门修行,最要紧的是什么?”

顾乘风看看苏荣,思忖片刻,答道:“是仙缘。”

“仙缘的确要紧,若仙缘薄浅,任你道行再高、修为再精,也难列仙班。可是单说入仙门,最要紧的事,实在轮不到仙缘。能入我们仙界正室修行的,便是仙根平平者,也绝非常人可比。金石草木、飞禽走兽皆有仙根,然而仙根短长有异、厚薄有别,全凭造化。仙根雄厚者,但受点化,由法门入道、勤修真元,精进修为便可事半功倍。仙根贫瘠者,自然另当别论。若仙根几近于无,又或者奇经八脉尽断,折了仙根,再行修炼者,除了多活几十年,修为是不会有什么长进的。”莲香子摇头道,“鸿儒喘疾的根源,正是他仙根太浅。虽然我们玄鹤宫宝物甚多,可滋养仙根的宝物,本是锦上添花,并无雪中送炭之效。修行之初,真元脉息微弱,他尚有余力固持;道行越高,真元脉息越发强劲,他的仙根便无力固守真元。长此以往,真元渐乱,化作邪毒,入肺便作咳喘之疾,入肾便作血尿之症,入心便作心痛之病。单治鸿儒的喘疾,确有几味仙草,即用即效。可是他体内瘴气本是真元所化,以仙草祛瘴,则真元渐弱,瘴尽之日亦是气绝之时。这些年来,我每月以内丹和冰蒺雪蟾珠压制他的真元,已损及他奇经八脉,我担心,他活不过今年。”

顾乘风和苏荣都不作声,莲香子转身看着二人,继续说:“鸿儒虽无药可医,这世上却有一道法门,可以救他。”

“敢问是何法门?竟可起死回生?”顾乘风问。

“正是白泽观太虚上人所创的元婴珠。”

苏荣说:“我听师父说,元婴珠威力非常,专吸真元、魂魄。此等法门,如何救得了人?”

“元婴珠的秘密,写在天山玉竹峰顶,朱雀仙子自然不知。其实我也不知那元婴珠究竟有何等玄机,我只听玉华说过,这元婴珠是亦正亦邪的法门,既可废人修为、取人性命,也有培扶仙根、扭转乾坤之效。”莲香子不禁长叹一声,继续说,“可惜当今世上,练成元婴珠的,除却付千钧,只有一个误入歧途的魔女。我曾专程上过仙界三山,求诸位掌门救鸿儒一命。是丁贤梓告诉我,元婴珠有此法力,可为天资薄弱者助长数倍仙根。可惜修为精如丁贤梓,也有练不成的法门。为了救鸿儒,我只好厚着脸皮,去宫里求那付千钧。谁想他非但不答应,反出言不逊,将我羞辱一通。罢了,天意如此,我也不去强求了。本来我与鸿儒夫妻一场,是我命里注定的一笔情债。他去了,情债便还清了,于他于我,又何尝不是好事呢?”苏荣说:“这个付千钧,果真如此冷血无情。按理说,薛先生与他也是连襟,他竟见死不救?”

莲香子苦笑道:“他这只狐狸,岂止冷血无情?你们想想看,我赤眉药仙跪地求他,他尚且见死不救,你们二人去向他讨要七星荻萝,他如何肯给?更莫说,这叶琮他只见过几面,勉强算个熟脸,以我对他的了解,便是他女儿开口,若单为叶琮一人,他也未必答应。”

三人一面说着话,一面进了丹房。莲香子对顾乘风说:“你让我看看叶琮伤势如何。”顾乘风自印堂放出无尘剑,再行五岳指诀炼化剑身,只见一抹银光游过剑刃,再化作白辉,落地现出叶琮肉身。莲香子俯身察他双目,探他眉心,这便起身运功,行三清指诀,自丹炉内汲来一枚红丸,再行八卦指诀,将红丸纳在手印正中,炼得紫光闪耀,方导入叶琮印堂。那红丸在叶琮体内紫光四射,缓缓游至膻中穴,安定下来,紫光逐渐褪色,终变为纯白。

“这孩子中毒不深,现下毒瘴还在双臂,并无大碍。至于他体内的煞气,有我紫香玉露丸护体,是不会伤及他根本的。你们既然决心去皇宫盗取七星荻萝,便需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那付千钧诡计多端,擅用幡阵,你二人修为尚可,我只怕你们经验不足,落入他的陷阱。”说着话,莲香子行金刚指诀,自印堂穴引出两颗青光闪闪的仙珠,推向顾乘风和苏荣,道,“付千钧在皇宫四周布下了玄天金罗阵,你们只要翻入宫墙,必然惊动他。这两粒定元珠可破他玄天金罗阵。但是你们切记,西梁皇宫内阵法密布,你们靠我这定元珠单能闯进皇城,至于能不能寻到七星荻萝,又能否全身而退,就全凭你二人本领了。”

莲香子言语的空当,顾乘风、苏荣已然运功,将定元珠浮在右手中指尖,稍加萃化,引入印堂了。莲香子吩咐下人将叶琮抬去厢房,三人这便出了丹房。顾乘风来找莲香子,医治叶琮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为他自己的事。毕竟玉衡道长是莲香子的师伯,莲香子在太岩、上尹两城行走频繁,说不定从她身上可问出些许线索。于是顾乘风清了一把嗓子,慢条斯理地说:“夫人,玄鹤宫玉衡道长,想必你很是熟悉。”

“这是自然,我与玉衡师伯何止熟悉?众多师叔伯中,他为人最是风趣谦和,又品性端良、一身正气。老实说,除了我师父天玑道长,我最敬重的,正是玉衡师伯,天枢掌门倒在次哩。”

“你可知,他两年前离开了丹霞山?”

莲香子并不吃惊,道,“他两年前,确来我薛府小住过几日。”

“夫人可知他去向?”

“我不曾过问,他也不曾交待。总之,那几日他早出夜归,行踪颇有些诡秘。我想,他既不说下山所为何事,必有他不说之理。那么他将去何方,我便是问他,他也未必如实告之。”

顾乘风满足地笑了,对莲香子说:“若夫人再见玉衡道长,请他务必去一趟长白山。有一件要紧的事,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也关系到重明、玄鹤两派的存亡。”

莲香子轻轻点头,应道:“我只管通报,玉衡师伯去与不去,我是不管的。”

“他会去的。”顾乘风看看苏荣,又看看屋檐下垂落的雨帘,喃喃道,“他一定会去的。”

天黑以后雨水停了,虽然天上薄云未散,月亮却露了脸,毛绒绒的。西梁比长白山一带黑得晚些,顾乘风本打算申时动身,却捱到酉时一刻,天光渐暗,薛蓬回了府,他才和苏荣飞往上尹城。抵达上尹城时夜色已浓,俯瞰上尹城,论热闹不及纪南城,论面积不及望都,可论皇城气派,上尹却比纪南和望都强上数倍。一条轴线穿皇宫、太庙,将上尹均分为东西两片。街道都横平竖直,便是小巷子也有它成形的规矩。房子一间间挨得紧,大小相似、造型相近,一圈圈围着皇宫,发散开去。

飞到皇宫附近,顾乘风和苏荣降到低处,在一家青楼的屋顶歇脚。站在正脊上眺望皇宫,只见月光下重重屋顶如山峦起伏,屋檐下灯火昏沉,不似宫外灯光通明。他们确定御花园所在的方位,按莲香子的指引,径直飞去,出于谨慎原则,在宫墙之上逗留了片刻。宫人低声说话,在宫墙内侧举着灯笼,缓缓走着。顾乘风看到御花园方向有紫气升腾,对苏荣低声道:“那儿想必是丹房,国师该在那附近。”言毕,他化作一道青辉,朝那紫气飞去,苏荣也随他化身青辉,跟得小心翼翼。

二人在御花园西北角落下,现出真身,藏在一片灌木丛中。附近并无人声,二人出了灌木丛,沿一条石径而行,经过一方池塘,来到一座八角亭边。再行几步,二人脚下一麻,却见几缕金光由脚下铺展,迅速蔓延开去。

顾乘风道一声“遭了”,苏荣便知他们入了幡阵。那金光韧如蛛丝,将他二人紧缚,莫说逃出去,便是举臂迈步也万分艰难。苏荣转头,对顾乘风说:“师兄,我助你出去。”顾乘风没来得及开口,苏荣已自印堂逼出一股罡气,将他团团围住。有这股罡气加持,顾乘风只将真元导入周身诸穴,缚体的金光便消融殆尽。他借机缩入天罡猎月檠,化作一团白辉,闯出幡阵。回头看去,竟是一片黑黝黝的海棠,月光照着海棠枝,把墨影投在石径上。幡阵没了踪迹,苏荣也不知去向了,倒有一股声浪飘在风中,叫顾乘风警醒起来。他左右瞧瞧,看见身后不远处的八角亭边有一口井,遂化身剑气,匿在井底。

来者是御林军侍卫,在八角亭附近搜了好半天,一无所获,这才原路返回。顾乘风飞出井,在一丛灌木旁现了真身,刚要出去,又听到几个女子的声音,便伏在原地,一动不动。声音近了,他看见八个宫婢各端一张竹托,自岔道而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个说:“宫里许久未办喜事,如今两国和亲,总该大赦才好,如此,我哥哥兴许可提早放出来了。”一个说:“大赦是一定的。你哥哥又没犯什么大罪,不过在太岩城说了几句浑话。他虽开罪于晋王,可他对皇上是一片忠心的。我想,这次大赦,他便直接给放出来也未可知呀。”一个又说:“我竟不知哥哥为什么要说那些浑话。便是臣不像臣,君不像君又如何?藩王拥兵自重虽是事实,可连皇上都未有异议,我们平头老百姓,又何必妄议政事,惹这等麻烦?”另一人说:“真是人各有命呀,那付晚香本是国师的闺女,太后认她做义女已是好运,如今她又嫁给北魏太子,将来兴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何等风光唷。”一个便说:“你快闭嘴,文琲公主的名讳岂是我们叫得的?”

这些宫婢稍走远些,顾乘风便化身飞蚊,藏在一名宫婢的发钗上,随她们出了御花园,绕过琦春阁,进了长明殿。宫婢在正殿石阶下立定,把竹托高举过额。

为首者报:“明月梅花暗绣石榴襦裙四件、如意青蟒袍两件、薄荷桂馥香囊八件、嵇山玛瑙紫铜炉一对、运祚永定图一幅、比翼双飞华胜四件、漆雕麒麟缶一对、懿和朱雀盏八件。”殿内隐隐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送进来吧。”殿外两名宦官齐下台阶,将八张竹托全恭恭敬敬地端进殿去。

顾乘风趁机遁影飞入殿内,主厅里空荡荡的,只有迎门的一面髹漆柏木浮雕甚为气派。主厅左侧有一张席、一张几、一把琴,帷幔拉起来,许久未动的样子。右侧有个暖阁,挂了一张虎皮毯。打空隙挤进去,只见一面三折屏风挡在窗前。屏风边上有一张云纹黑漆长几,长几上铜镜、脂盒、玉篦等一应俱全。长几另一头挨着一帘靛青帷幔,可依稀看见帷幔里头有个半卧的女子。正对屏风的墙上挂了一幅仙人指路图,图上有个白发仙翁,正给四名素衣朝臣指路。顾乘风灵机一动,扑向那张画,成了四位朝臣中的一员。

宦官们两进暖阁,将四张竹托搁在屏风边的长几上,对帷幔里头的女人道一声“奴婢告退了”,这便出了长明殿,将殿门合上,仍守在殿外。不多时,帷幔叫一只肤色白净的手掀起来,挂在一侧铜钩上。手的主人是个身姿纤细的女子,眉淡目圆,直鼻樱口,披一件猩红斗篷。她拿起步摇,盘腿坐在长几前,对着铜镜把步摇插在发髻上,左右瞧瞧,取下来,放归原处。她再捧起襦裙,抖开来看了看,旋即解去斗篷,欲试那件襦裙。

顾乘风到底是男子,见那女人解衣,便转过脸去。他一转脸,这女子即刻察出异样,披回斗篷,转身盯着那张仙人指路图,同时行三清指诀,由商阳穴冲出一把三尺来长的气剑,指向画中五人,道:“来者是敌是友,且现出身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