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鼎定河山 > 第一百零九章 人间仙境

鼎定河山 第一百零九章 人间仙境

作者:品涩居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9 16:07:57 来源:书海阁

龙虎山景致与龟峰大致略同,山清水秀,奇石嶙峋。

山并不高,亦少险峻之处,循着山路盘旋而上,时不时的就可见道观道宫,果然不愧于道教三大祖庭之一之称。

据刘几介绍,道教祖庭,是指道教宗派祖师常住、弘法或归葬的所在。

河南鹿邑县是道教鼻祖老子出生弘道之地,太清宫是世界第一座正史记载官方修建祀老尊道的宫庙,为道教各大宗派共尊的宗主祖庭。

正一道,又称五斗米教,形成于东汉末年,也有三大祖庭,龙虎山,茅山和阁皂山。正一派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但仍以天师道为代表。张道陵又称张天师,是道教创始人。以法术符咒为主,尊老君为道祖,是为太清派。

茅山原名句曲山,西汉时,陕西咸阳南关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来茅山创建茅庵,潜心修道,采药炼丹,为民治病,济世救人,遂将句曲山更名为三茅山简称茅山。茅山道教在道教史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曾赢得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等美誉。

阁皂山位于临江军东南的赣江东岸,绵亘二百余里,因其“形如阁,色如皂“而得名。道学家葛玄曾于斯修真悟道,后云游四海,最终仍回到阁皂山,并在骆驼峰之侧修建卧云庵,筑坛立灶,炼丹八载,终成“九转金丹“。他服丹“飞升“后,被道教尊为“太极仙翁“。葛玄的“仙迹“使得阁皂山成为一名胜,道学家云集于斯。

而龙虎山上清宫亦建于青山绿水间,云深不知处。

一行人走走看看,约莫一个时辰后便见得一处建筑群,依山傍水,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站在高处望去,但见里面豫樟成林,荫翳蔽日,鸟栖树顶,环境堪幽。

“这便是天师府了。”刘几心神向往,喜不自胜,道:“因道教兴起于山泽草莽之间,道士追求超凡脱俗、清静无为的境界,因此天师府内多植奇花名木,以增秀色,暗寓仙境……”

再移步向前,便见得两扇朱漆大门紧闭,门楣上挂下“天师府”匾额,侧门处的门房伸手示意:“几位请止步。”

刘几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我等乃是今科乡试考生,从上饶而来,路过宝地,本我教中人,最是敬仰本教张天师,不知能否靓见虚靖先生?”

那门房原本见冯过几人身着襕衫,气度不凡,知是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倒是客客气气的,听对方贸贸然就想见家主,不由得暗啐了声“不知天高地厚的酸秀才”,再无丝毫客气,漠然地摆摆手,让这几位拎不清的读书人速速离去。

笑话,便是江西布政使要见家主,也得提前下帖子约时日,就凭你们这区区秀才便开口要见当今皇帝郡礼贤有加的张天师?读书读傻了吧。

刘几有些难堪,徐元杰脸色黑沉,冯过倒是见怪不怪。

有钱的王八大三辈,宰相的门下七品官。

大昌末年内阁首辅严嵩(嗯,接了建“白鸥园”的前首辅夏言夏贵溪的班),只手遮天,权倾朝野。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严嵩位高权重,他的仆人也跟着拽起来。

严嵩家里有个大管家,是管严府钱财出入的,这绝对是严嵩的心腹。因为严嵩信不过外人。这个管家外号“鹤坡”。

因为严嵩的关系很多文武大员都对鹤坡很是尊敬,有一个御史竟然自甘堕落和鹤坡结拜了兄弟。鹤坡过生日的时候摆宴席,朝廷里面送礼的官员竟然占到五分之一。

这位“鹤坡兄”还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秦楚首辅张居冲的大管家。此人外号“楚滨”,以文人自居,满朝文武碰见他,都要尊敬的称呼一声“楚滨兄”。

朝中两个给事中和楚滨结成了儿女亲家。楚滨过生日,翰林院的一个大学士亲自写寿联。满朝文武有一半人给楚滨送去了寿礼。真是**裸的“大楚官场现形记”!

咳,既可子凭父贵,自可奴凭主贵。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贪欲这回事能叫人欲罢不能,但凡有了第一回便会有无数回。

“天师府”的门房可非吃素的,相较于宰相门房也是丝毫不逊色,空口白牙的就想进一等一尊贵的“天师府”?得不带烟火气的递上不薄的红包才撘得上话。至于“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这么幼稚的话想都别去想,有些事光说到做不到那是啪啪啪打自己的脸。

几人唯有悻悻离开,刘几眉头紧皱,心事重重。

“咋地,见不着偶像不爽啦。”冯过火上浇油一番。

对于冯七郎层出不穷的新鲜词语,与其接触久的人早习惯了。

“都是那门房……狗眼看人低……”向来温文尔雅的刘之道难得口吐芬芳一回,愤愤道:“虚靖先生上善若水虚怀若谷,乃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却被这门房损了形象。”

他又无比敬仰地说起了本任张天师的生平——张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生于龙虎山。天师生来奇异,一直到五岁尚未开口说话,一天偶然听到外面有雄鸡啼叫的声音,忽然失声一笑,接下来竟然赋诗一首:“灵鸡有五德,冠距不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翌日,宴坐碧莲花上,人皆称异,为真仙。

第二十九代天师张景端,并无子嗣,而张景端天师的弟弟,也就是张继先的父亲,育有儿子,继先排第二,故按照天师继承“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的一般原则,应当选的是他的哥哥继承天师之位,并轮不到他作为第三十代天师的。但这次却特别与众不同,按的是“选贤为师”的特殊原则。在家族众多弟子中,张继先独异他人,有仙骨之姿,所以特别挑选九岁的他过继承袭天师之位,被誉为“神童天师”。

英宗政和年间,山西解州建神祠祭祀黄帝,盐池忽然出现蛟龙作孽,危害百姓,地方官急忙上报朝廷。英宗皇帝便询问道士徐神翁,到底是怎么回事,祭祀怎么还会惹来蛟龙?徐神翁回答说:“当年黄帝大战蚩尤,解州正是黄帝将蚩尤杀死的地方,解州盐池中的水都是红色的,这便是蚩尤的鲜血所化。如今解州醮祭黄帝,蚩尤的冤魂见之嗔恨,于是化生孽蛟作怪,必须请张天师来降服妖孽,才能使人民得以安乐。”于是皇帝便派人赴江西龙虎山天师府,礼请张天师来京城面见皇帝。此时,年仅十三岁的张继先,临危受命。

张天师入京以后与徽宗见面,英宗便问:“你住在龙虎山,曾见过龙虎否?”天师答道:“住在山中,老虎是常见到的,龙呢,今天才见到龙颜。”英宗大喜,让他画上符来,一边看符,一边问道:“它的灵验从哪儿来?”天师回答:“神气寄寓在上面,灵验也就跟着来了。”英宗又问他可知修炼金丹的方术,天师回答说:“这是山野之人的事业,陛下只要清静无为,功德同于尧舜,便已足够。”英宗听后很是高兴,赐宴而出。足见天师情商之高,机智过人。

第二天,英宗才对他说:“山西解州盐池水溢,民众遭受灾害,所以召你来救治。天师受命以后,拿起一片铁简,在上面画六甲神符,并填入关元帅之名讳,拿着符简,与弟子祝永佑一同前往解州,降妖伏魔。

皇帝大喜,乃赐号“虚靖先生”,命江束漕臣,即山中度地迁建,赐田以食其众。复立庵於山之北,为天师修炼之所,御书靖通庵额赐之。

张天师得皇帝恩宠,却志在冲淡,喜在山中旷逸自怡,清静修道,屡乞还山。作庵于上清宫后,为心斋坐忘之所,徽宗亲书“静通庵”赐之,有亭名“翛然”,并建灵宝、云锦、真懿三观,改祖师祠为演法观。四方学者,率数千百人。

冯过实在忍不住了,说了声:“子不语怪力乱神。”

刘几嘴唇翕动,却无力反驳。说啥?子曰的不对?天下读书人都门出至圣先师,敢驳斥“子曰”,岂不是要“欺师灭祖”,还想不想考举人、进士光宗耀祖了?

精神图腾啊,人需要信仰,但非盲从。

冯过对宗教信仰并无抵触亦无偏见,终究是个人的选择自由,但总得是基于不损害他人利益之上。

张天师自是慈善向良的,但区区一个门房也能仗势欺人,其他人呢?细思极恐。世上不缺阳奉阴违、打马虎眼的下司僚属,上司领导还能整天对着屏幕盯监控不成?

进不了天师府,刘几显然受了打击,兴致缺缺,也无心再去上清宫,怕再吃闭门羹了呗,一行人从另一条山路折回。

山路并不难行,清溪流翡翠,山荫草木香。天空如碧如洗,泉石清幽,山风拂襟,端的是一处人间仙境。

“呃……”

松林前,巨石边,搭了一座草庐,冯过见到庐前那人,不由一怔,停下脚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