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三二一章 他们为什么是大师

重生之建筑大师 第三二一章 他们为什么是大师

作者:七死八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7-02 10:22:05 来源:书海阁

济同大学,李华勇和建筑学院师生的座谈还在继续。

随着时间的推移,座谈会渐入佳境,现场的气氛似乎越来越热烈。等到李华勇已经开始和在座的同龄人互动的时候。钱正英教授和那位校团委的老师已经是满脸笑容,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凑在一块窃窃私语。

团委老师低声对老钱说道:“钱教授,你说这小子真的只是个高中生?”

“是呀,据我了解他是前年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直接参加工作,怎么样,你觉得这小伙子如何?”

“嘿嘿,我怎么有一种感觉,感觉他像是个学生辅导员呀?并且还是非常合格非常优秀的那种。可惜呀,可惜他连大学生都不是,不然能招到我们学校来的话,这绝对是我们团委最需要的人才。”

听了团委老师的话,老钱先抬头看了李华勇一眼,然后对团委老师的话嗤之以鼻:“切,你以为人家稀罕到你们那当什么辅导员吗?这小子可是个资本家,人家有钱得很呢,对了,你可能对他还不够了解,我在这跟给你透点底,你知道他这次是因为什么事到咱们学校来吗?”

“哦,我听说过一点,好像是因为南江省的一个项目请咱们学校做的规划设计,他是南江那边派来咱们学校联系业务,算是那个项目的联络员吧。”

老钱睁大眼睛:“联络员?你听谁说他是联络员?嘿嘿,这可能是他自己对外界这样说的吧,这小子,我跟你说,他可不是什么联络员。”

“那他是什么?”

“据我了解和掌握的信息,规划院那边正在做的那个项目,从头到尾都是他在一手推动,说他是幕后主持人都不为过。”

这回轮到团委老师睁大眼睛:“啊!真的?我听说南江那个项目可是非常大,好几个亿的项目,他在幕后主持?他,他才多大?”

老钱却不肯再透露更多具体内容了,只是摆出一副“我比你懂,我知道得比你更多”的表情对团委老师说道:

“当然是真的,不是蒸的难道还能是煮的不成?”

团委老师依然有点没反应过来,他抬头重新审视李华勇,怎么看也看不出面前这个年轻人有什么“资本家”的样子。不过虽然对李华勇的身份存疑,但是当着老钱的面,他也不好再继续追问下去了。

团委老师在那愣了好一会神,然后才摇头感慨道:

“不像不像,你不是说他是资本家吗,可我怎么感觉他倒像是.....”

“像什么?”

“像我们团委的政工干部啊,你看他那神态,再听他刚才跟学生说的那些话,啧啧,瞧这思想工作做的,这哪里是什么资本家,明明就是个优秀的思想工作者嘛,老钱你认为呢?”

老钱得意道:“你别怀疑,我说他是资本家那就是资本家,只不过呢,这个资本家可能有点特别,毕竟人家是来自南江省老区的,可能算是个红色资本家吧。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年青人可不止资本家那么简单,哈哈,怎么样,我说今天请他来这里和学生座谈座谈,让他来说说话,这个主意还行吧?.”

“何止是还行,今天我也算是开眼了,也涨见识了。这个年青人讲得真好,今天的座谈会也开得真好,效果明显。钱教授谢谢你啊,谢谢你建议召开这样一个座谈会。通过今天的会议之后,我想咱们建筑学院的思想工作应该能走在全校的前列....对了,老钱你刚才说这个年青人不止资本家那么简单,这话什么意思?”

老钱横了团委老师一眼:“当然,这个年青人真的不简单,我实话跟你说吧,这个年青人是我两年前认识的,他那时应该才刚高中毕业不久,可是就在那个时候,我就很想招他当我的研究生呢,”

“啊?!”

“没骗你,只可惜那时候政策还不允许,所以我也没想太多,不过现在嘛,这方面的政策好像稍微松动一点,所以我现在又重新琢磨这事呢。”

团委老师若有所思:“我说老钱,你今天之所以建议召开这个座谈会,该不会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吧?”

“嘿嘿。”

两人的对话貌似有点奇怪,今天不只是个座谈会吗,他们怎么还扯到什么“思想工作”上去?..

其实这事并不奇怪,这正是他们召开这个座谈会的本意。并且他们虽然没有和李华勇明说,但李华勇结合这年代大学校园里发生的一些事情,他也基本猜到校方是什么意思,希望自己讲什么。

当然喽,李华勇并不认为自己是在做什么思想工作。只是作为一名穿越者,在这样的公开场合说话,保持“政治正确”不是最基本的基本功吗?

这就是为什么他最开始就要提起梁思成先生了。因为李华勇认为,在这个年代提起梁思成先生,拿他的事情说事,这可能就是一种最大的“政治正确”。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李华勇一直认为,在咱们国家的思想界,有两段时期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两段时期,一个就是现如今的八十年代,而另一个时期,则是梁先生所处的民国初年。这两段时期的共同背景,就是在这两段时期之前,咱们整个国家相对来说是比较封闭的。也就说在这两段时期,国人刚刚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是所谓“开始睁眼看世界”的时代。

正是因为这是个“睁眼看世界”的理想年代,所以李华勇作为一位“过来人”,当他回过头重新审视这个年代,尤其他现在置身于其中,深刻感受到周边的氛围,他对发生在这年代的事,尤其是发生在这年代高校里的事,他还是表示能够理解。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一个国家,通常都是什么人在最先“睁眼看世界”呢?毫无疑问,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一个国家的知识界,最先“睁眼看世界”的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们。

因为就是知识分子们,由于他们距离“世界”最近,所以他们看得最清。因为他们看得最清,所以当他们看到咱们国家和西方世界的巨大差距,他们在受到巨大冲击的同时,他们就会思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进而会诞生各种各样的所谓“思潮”。

因此从后世的眼光来看,发生在咱们国家八十年代的事是很正常的,这一切正如“他老人家”后来总结的那样:“这场风波迟早要来,这是由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共同决定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喽,李华勇尽管对这年代的知识分子表示理解,但不代表他认同这年代很多知识分子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尤其作为一名穿越者,李华勇算是一个网络时代培养起来的“愤青”,他最见不到这年代很多学者崇洋媚外的思想。

仅仅“崇洋媚外”还没什么,毕竟在这年代,咱们国家和西方世界巨大差距这是事实,你个人觉得西方什么都好这是你的自由,李华勇认为这不算错。真正让李华勇受不了的是那些“挟洋自重”之人。而这年代那些兴风作浪的人,包括从这些人演变成后世的“公知”,“大V”,这些人才是李华勇真正厌恶。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如果只是崇洋媚外的话,那只能说明你这人“很傻很天真”,但如果一个人开始挟洋自重的话,那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不说这些人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吧,但至少在这些人当中有很多人都是心术不正,或者图名,或者求利,他们的动机没有一个单纯。

这就是李华勇今天愿意“说两句”的原因了。本来作为一名重生者,李华勇这辈子又不准备在体制内打拼,这种事情谁也知道能不碰就不碰。只是他的“愤青”脾气发作,不同于这个年代的愤青,李华勇应该属于后世的那种“网络愤青”,因此当他面对这些同龄人,尤其这些人未来可能都是“同行”,于是他答应来参加这个座谈会,并配合校方意图和学生们做起了“思想工作”。

李华勇并没有说这年代的事,他一句都没有说。他从头到尾都在说梁思成先生和他所处的那个年代。为什么这样呢?要知道说起崇洋媚外,除了如今这个年代比较严重以外,梁先生所处的那个年代同样严重。

甚至从某种角度说,他那个年代的情况还跟严重。毕竟包括废除中医,甚至包括废除汉字,可都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提出来的。

而作为建筑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成长与那个年代的梁思成先生,李华勇认为说他的事,对现实依然有指导意义。

时间过得很快,座谈会也接近尾声,到了最后,李华勇的一个问题引起众人思考。

“在咱们国家近现代建筑学家中,有公认的“中国建筑四杰”,他们就是梁思成先生、杨廷宝先生、童寯先生和刘敦桢先生。这些建筑学大师,他们个个才华横溢,学贯中西,是他们开创了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先河,推动了中国建筑史发展,甚至有人说,中国建筑四杰,这应该算是中国建筑史的巅峰了,我这样说大家应该没有异议吧?”

见众人点头,李华勇抛出了他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四位大师应该都算是民国人物,因为他们的学习,成长,甚至创作的黄金期都是在民国年代。我这就有点奇怪了,按说论各种条件,无论是外部环境或内部条件,民国应该都比不上现在的,可为什么在他们之后,咱们国家却很少再出现新的建筑大师呢?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