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都市 >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 转基因不违背中医

穿越后,成为了农业之神 转基因不违背中医

作者:怀疑探索者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21 14:39:16 来源:书海阁

我们地球的温度、磁场、空气成分、土壤成分,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恒星对地球的辐射量也在变化。所以几十、几百年前有效的药材,随着时间的发展,即使没有任何人工改造,也会自然而然的丧失其中的有效成分。

所以,根本没有那种永远保持药效的中药材!如何保证有效成分不流失,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有爱好“传统中医”网民发表了“宏论”,所谓: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阴阳平衡理论来看,转基因食品的存在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阴阳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强调了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平衡。在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有其阴阳两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而转基因食品则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将不同的基因组合在一起,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

针对上面的说法,着名中医世家传人、世界卫生组织顾问、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张洪林提出了批评意见。

张洪林研究员指出:

“阴阳与阴阳平衡理论,是古代的一种哲学观念,与科学是两回事,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静止(平衡)是相对的,变化(不平衡)是绝对的。平衡也永远是发展状态中的动态平衡。

生物进化也体现了这一点,人类最早是由蛋白质合成的单细胞生物逐渐衍变进化形成的。可以说,没有这种转基因的动态发展变化,就不会有人类的。甚至不可能有其他任何有机生命体。

转基因这样打破静态的自然形态,才是真正的自然规律。”

张洪林研究员继而举例说:

“在15亿年前,最早的多细胞生物诞生于海洋。四亿八千万年前,鱼类开始将软骨进化成颈椎。三亿四千万年前,有一种名叫硬骨鱼的生物从海洋爬上陆地,慢慢进化成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六千五百年前,一颗长达十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惨遭灭绝,而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存活了下来。没有了天敌,哺乳动物慢慢繁衍出后代,并在之后进化成灵长类动物,为人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而这些进化过程,都是基因突变的过程。没有变化,就不可能进化出人类。”

张洪林研究员还指出: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愚昧落后的古代。比如,所谓的‘阴阳和阴阳平衡理论’就是古代的哲学观念。而这些理论已经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的,反对转基因的人,他们的哲学观念早就远远落后了!

我们千万不要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要吸收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插上科学和逻辑学翅膀,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就像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工业化,如果退回到古代是不可能的。”

张洪林研究员还指出很多人的一个思维误区,就是很多人认为,只有纯天然的药材才是药效最好的。张洪林研究员提出,这个是纯粹的想当然。实际上,被工业化提纯的,药效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安全的。并不是所谓的“纯天然”生长,才代表了最佳。

着名中医骨科专家万茂春主任也指出事实:“一些中医爱好者对转基因的指责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转基因技术仅仅是对细胞组织进行极细微的修饰,对基因的改动很小,依然属于传统农业技术范畴,是自然规律最常见的一部分。在大自然界,转基因就是最底层的规律。”

万主任还指出,转基因技术和中医理论在方法和应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并不存在冲突。转基因技术主要涉及基因层面的操作和改变,而中医理论关注的是整体的人体健康和治疗。他还指出一部分中医爱好者反对转基因的心理因素,“主要是他们认为,纯天然才是最有药效的,中药就得是最纯天然的。连化肥农药都不应该使用。而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纯天然’的属性,属于修饰和改造,这使得某些人在心理上产生了抗拒。”

他指出,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和偏激的”,误导了其他人。

不能简单地认为纯天然的中药就一定是药效最好的。中药的药效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药材的品种、产地、采摘时间、炮制方法等。关键还在于其中的有效化学成分。所谓纯天然的生长,并不会因此导致化学成分就更加“纯”,还需要科学有效的萃取。所以即使是纯天然的药材,如果在这些方面处理不当,也可能无法发挥最佳药效。在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和变异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绝对原始和未受任何影响的“纯天然”状态,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而通过技术改良,也可以使植被在生长过程中更有效地合成有效成分,从而提高药效。

他举了一个例子:

“我们地球的温度、磁场、空气成分、土壤成分,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恒星对地球的辐射量也在变化。所以几十、几百年前有效的药材,随着时间的发展,即使没有任何人工改造,也会自然而然的丧失其中的有效成分。根本没有那种永远保持药效的中药材!如何保证有效成分不流失,才是最重要的,也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才能达到这个目的。”作为钻研中医超过70年的他指出来:

“中医的理论核心,在于‘天人合一’的朴素观,阴阳五行就是在‘天人合一’理念上的应用尝试。归根到底,中医把人看成是自然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认定自然中的其他要素可以决定人的健康。转基因技术虽然是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但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植物的某些特性,例如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增加产量等。在这个技术的应用中,依然严格遵循自然界的基础法则。”

他做了一个比喻:

“水从高处往低处流淌,是自然规律。

而转基因,就是依据需求修建了一些沟渠,把水往更需要灌溉的地方引流。这些沟渠的存在,并不会违背自然规律。”

我曾经看见一篇文章,感觉有意思。这篇文章指出来:

动植物并非专为供人类食用而进化的。它们为了生存和竞争,为了抵御病菌侵蚀和被天敌消灭,自身会进化出一系列的防御措施。例如,有些动植物含有的天然毒素会对人类有害,有的接触到人的皮肤可致过敏反应,有的被人食入之后,可导致慢性肝肾衰竭或者急性中毒——严重时会导致生命危险。人们所熟知的艾滋病、“萨斯”、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就是由‘纯天然’的野生动物携带的“纯天然”病毒通过某些渠道传播给了人类导致的。此外,天然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或含有过量矿物成分,一般不建议生饮。

也就是说,所谓的“纯天然”的动植物,其本身并不代表着“安全”“健康”,也是会蕴含某些毒素和过敏原的,同样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而工业化的目的,就是把这些毒素去除掉。

转基因技术,就是一种向大自然学习的育种方式,代表了农业工业化。自然界已经有至少35亿年的转基因现象,而人工转基因技术,只不过是把这些过程精确的控制起来。比如,事先转入某一种基因,都是预先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然后才会进入真正的实验流程。

**教授也指出了某些人的思维误区。要知道,科学绝不等同于一般经验,而是超越了经验。一些人自己不学无术,却口口声声“虫子不错的,人类也不能吃” 就是犯了极其低级的经验主义错误。在哲学上说 这些人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

**教授详细的分析道:

知其然,这是“经验”。

知其所以然,这是“科学”。

什么意思呢?知道它发生了,这是经验。知道它为什么会这样,背后又有什么科学原理让它一定这样做,就是科学。比如转基因技术,很多人毫无学习能力,对于抗虫基因技术一点都不了解,什么科学原理一无所知,就敢于信口开河。

所以,**教授指出:

经验与科学,绝不像现代人幻想的那样可以画上等号。

经验的精神与科学的精神可以说是截然相反,指向两端。

前者来自特殊、推己及人,后者重则重视一般、强调概括。

前者要求举一反三,后者则追求省略。

它们永远在相互琢磨着,比试着……

科学的“日新月异”,意味着不断的自我否定。因为它立足于普遍化的合理假定、排异化的逻辑推理。

我们看到,科学的真正力量不在于它对现象世界的概括覆盖面极广,而在于它自我否定的动态立场(如果把整个科学进程看作一个大系统)极其活跃。

在中国的传统心理中,自我否定是最糟糕的幼稚表现,其义近乎“自相矛盾”。因此,我们的心灵不是倾向于去发现真知,而是满足于“自圆其说”,“前后一贯”。这就难免使我们的理论世界趋向于硬化、腐朽。这是智性的活力开始衰竭的理论化的表现。

有活力的思想,则注重转换的功能。它确信,活力来自转换。形式的恰当转换,可以保证功能的完美过渡。

相传孔子作《十翼》(易传),不管这个传说具有多大的历史真实性,他的文化启示价值却毋庸置疑。

孔子之所以成为“素王”和中国文化的领袖,原不在于区区一部《论语》中的几条语录,而在于他久不褪色的人格力量。这人格力量,首先体现在他对易经神秘意境的韦编三绝式的反复探索之中,继而投影在诗意的神奇臆想和深邃理解里。他述而不作,但他的“祖诉尧舜、宪章文武”,却是一个最到好处的创作。

**教授认为,优秀的文化之所以具有不朽的生命力,就是因为“有活力的思想,则注重转换的功能。它确信,活力来自转换。形式的恰当转换,可以保证功能的完美过渡。”

他是反对那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观念的。文化都因为不断转换而具有了不朽的生命力,何况科学是“日新月异”的存在呢?

“仅从哲学或者文化意义上来说,转基因不仅是最普通的自然规律,也是文化中的不朽生命力,代表了新的精神、新的理解、新的改良。”文化需要不断更新,科学需要日新月异,国家和民族同样需要“咸与维新”。如果保持静态,所谓的“绝对的阴阳平衡”,那么就要走向衰落好死亡。

比如,中华文明曾经遥遥领先于西方 但是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等人通过对中国古代经济的长期研究发现,到了1300年左右,欧洲部分地区在富裕程度上已经领先于中国。而且越往后,这种差距越大。比如,16世纪时,英国牛津郡一个普通的农户的年产量为5007公斤,而中国明朝最富裕的江南地区,年产量不过2173公斤,还不到人家的一半。所以说,一旦停止生产力发展,就会迅速拉开差距。

这种教训还有很多。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经举全国之力与缅甸进行了较量。而缅甸兵当时普遍使用了火器,这些新式装备来源于欧洲。参加过清缅战争的清军将领,目睹了缅兵火器的不俗威力,返京后曾上书乾隆皇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进行仿制,增强自身国力。但乾隆皇帝受“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会导致八旗军依赖火器,骑射技艺后退,不但没有予以重视,反而对提议者严词申饬。结果几十年厚,船坚炮利的战舰撞破了天朝的大门……没有革新的王朝,只能走向腐朽。

农业也是这样。一些反对转基因的人说,以保护什么“传统”为由反对技术革新,更有一些有机农场的奸商,鼓吹“不用化肥、农药、地膜、转基因”。如果真的按照他们的想法实施,中国农业将立即倒退2000年以上。

其实亚洲的斯里兰卡的惨痛教训已经给我们上了一课。斯里兰卡由于在农业政策上的重大失误,导致系统性崩盘。

2021年4月,斯里兰卡政府突然在全国强行推行“有机农业令”,禁止进口化肥和农药,并要求国内农业生产中全面禁用包括化肥、杀虫剂、除草剂在内的现代农资,打造所谓的全球第一个完全有机农业国家。然而,这项激进政策不仅没有带来预想中的成效,反而导致了农产品大幅减产,水稻产量直接腰斩,该国失去了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不得不花更多的外汇去购买粮食。尽管这项激进的政策在实施6个月后就以失败告终,但造成的后果已然不可挽回,缺粮导致国内食品价格飙升,人民三餐难继,直接引发斯里兰卡陷入1948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一切想回归“有机”“原始”“原生态”,拒绝现代农业技术革新的行为,都会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灾难性后果。

最后,用中医专家张洪林研究员的话来做结语。他表示:

第一,“我本人并不反对转基因。虽然我对转基因没有特别涉及,但我的基本态度是:需要放开研究,利用有益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在应用方面必须慎重,没有科学实验证实前,不可随意推广。”

第二,“转基因属于科学,外行不能指手画脚,所以具体到哪个行业,需要那个行业的专家们确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