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第23章 中医药调理上热下寒(二)

每日医案 第23章 中医药调理上热下寒(二)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上热下寒(二)

[病案]严某,女,四十三岁,于 1967 年六月十一日首次就诊。这一年来,她每天早上都会感到头部和面部发热,面色潮红如同化了妆一般,额头也会疼痛,心情烦躁不安。此外,她还感觉到脐腹部有一股逆流而上的气体冲向喉咙,导致呼吸不畅,身体肌肉不时会出现颤抖。到了下午,这些症状稍微有所缓解,但手足心仍然发热,然而两只小腿却发凉,即使在初夏季节,仍需要放置暖水壶保暖。患者体型消瘦,身体乏力,但饮食和大小便基本正常。

经过西医的详细检查,并未明确诊断出具体病因,并给她开了一些肝精等营养药物,但是没有任何效果。之前也曾经尝试使用滋养阴血、清除虚热以及补益心脾等方剂治疗,同样未见成效。

目前,通过对患者的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她的舌头颜色淡红,舌苔呈青白色,寸脉浮细,关尺部位则无法摸到脉象。同时,她的面颊颧骨处发红如妆,但小腿部位却温度较低。

[治则]水中补虚,引火归元:

[方药]熟地十二克,丹皮九克,茯苓十五克,怀牛膝十二克,白芍九克,肉桂粉三克(冲服),附片六克,牡蛎十五克,龙骨十五克,杜仲十二克,炙甘草五克。服用三剂之后,患者头部和面部轰然发热的症状明显减轻,每天偶尔会发作,但持续时间很短就会过去;那股逆行而上的气息终于平静下来,头部的剧痛也随之消散,但仍有一丝昏沉之感挥之不去。腰背传来阵阵酸痛,仿佛被千万只蚂蚁啃噬一般。脉象变得细微,尤其是关尺部位更显虚弱。再看舌苔,依旧如前般模样。见此情形,我决定在原本的方剂上做些调整:将附片的用量加到九克,以增强温阳散寒之效;同时增加龙骨十八克、牡蛎十八克,以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再加入龟版十二克,滋阴益肾,以平衡阴阳。患者连服七剂之后,诸症基本消失,唯有身体乏力,手心发热的情况尚存。我便嘱咐他继续服用金匮肾气丸,以巩固疗效,调养身体。

[评析]这种病症实际上是肾脏的阴阳都出现了虚弱的状况,但相对来说,阳虚的程度更为严重一些。这就会导致虚阳上升,形成一种上盛而下虚的症状表现。通常而言,这种状况比较容易出现在下面这几个特殊的阶段:其一,便是当某人经历了一场严重的疾病后,刚刚康复之时,他/她的身体尚未彻底恢复元气;其二,则是女性处于绝经期前后这段时间里;其三,就是当一个人患上某些慢性疾病时。考虑到目前这位患者的具体病情,我们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决定主要采用附桂地黄丸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并恰当地添加一些其他的中药材,如牛膝、龙骨和牡蛎等等,以发挥其辅助功效。如此一来,可以将原本虚浮上扬的阳气引导回它原有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阳气便不再向上浮动,而阴气则能更有效地留住阳气,使得阴阳双方得以相互制衡、协调统一,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