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游戏 > 每日医案 > 四百八十七章中医药调理小孩病毒性心肌炎

每日医案 四百八十七章中医药调理小孩病毒性心肌炎

作者:短耳的兔子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24 08:08:30 来源:书海阁

病毒性心肌炎

[病案]陈某,女,12岁。患者于1977年11月30日前来就诊。据患者自述,两周前出现高烧症状,伴随着鼻流涕、咳嗽不畅等症状。初期被诊断为感冒,经过治疗后高烧症状已得到缓解,但低烧症状仍然存在,体温在37.5至38摄氏度之间波动。

为进一步检查病因,患者进行了心电图检查,报告显示存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呈现文氏现象,诊断结果为病毒性心肌炎。在西医治疗一周后,疗效并不明显,因此患者特来寻求中医的帮助。

就诊时,患者体温为37.4摄氏度,咳嗽、口干,咯痰不畅,咽部红肿,胸闷感,食欲不振,活动后出现心悸、出汗等症状,同时伴有烦躁不安。此外,患者小便黄,大便干燥,舌质红,舌苔微腻,脉象呈现数为120次/分的特点,且脉搏有间歇性停止。

[治则]清宣肺胃,涤痰宁心。

[方药]山栀3克,淡豆豉9克,黄芩9克,半夏6克,马尾连6克,淡干姜1.2克,莱菔子6克,远志9克,生石膏30克(先煎),蚤休15克,炙枇杷叶9克。3剂。并服珠黄散6瓶,早晚各1瓶。服药后低烧趋降,体温在37~37.2℃左右,咳痰觉爽。复查心电,报告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再拟原方加减,上方去远志、生石膏、炙枇杷叶,加枳壳6克,川郁金9克,柏子仁9克,再服2剂,身热已降。再查心电图,报告为窦性心律。拟以沙参麦冬饮加减,养阴清热,以善其后。

[评析]此例患者,由于痰热内扰,导致神不守舍,病邪已经由表传里,由腑传脏,以致出现心悸神烦,溲黄便干,胸闷苔腻,脉象结代等症。若不及时清化痰热,则病势必将继续深入,成为危殆之症。

因此,在此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我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采用栀子豉汤与半夏泻心汤相互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加减所形成的独特方剂来展开治疗工作。该方剂中的山栀和豆豉这两味药材相辅相成,可以起到很好的宣泄作用,能够有效地去除烦躁情绪,尤其针对患者胸中心情烦闷不堪、难以忍受的感觉有着显着疗效,可谓是直击要害;而黄芩以及马尾连则具备苦寒之性,能够有效地降低体内热度,发挥出清热解毒的强大功效,就如同炎炎夏日里的一场清凉细雨,给燥热的身体带来一丝凉意;半夏与干姜二者一辛一温,相互配合之下能够打开郁结之处,消除痰液,进而让患者的心绪得以安宁;此外,还有生石膏、远志和蚤休这三味药草,它们也都拥有清热解毒的特性,同时还能进一步涤除体内的痰液,使心神得到宁静,从而大大增强整个方剂的治疗效果。不仅如此,方剂中还添加了莱菔子和炙枇杷叶这两种草药,其中莱菔子具有下气祛痰的奇妙功效,而炙枇杷叶则可以有效降低肺气,化解痰液,并且对于宣通肺部气机、止住咳嗽症状表现出色,犹如春风拂面般舒缓了患者因咳嗽所带来的痛苦不适。

此外,我们还为患者配以珠黄散涤痰通腑,镇静安神,使清宣肺胃、涤痰宁心的疗效更加显着。在患者痰热得到清除后,病势顿挫,犹如逆流挽舟,免堕深渊之危。

综合以上治疗措施,在患者的痰热得到有效清除后,病势得到了有效控制,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这也充分证明了中医药在治疗此类疾病时的显着疗效。为了保证疗效,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