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玄幻 > 幸好遇见神 > 第365章 全面进攻

幸好遇见神 第365章 全面进攻

作者:班门弄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2 14:27:41 来源:书海阁

魏国与宋国分界线,既不是淮河,也不是黄河。

淮河由南方宋军控制着;黄河控制在北方魏军手里。

两国分界线,大致是黄河、淮河之间州郡传统分界线。

只能说是“大致”,因为双方从没相互正式承认过。

魏国在黄河下游的南北两岸,都设置了军事要塞。

现在,南方宋国向北进攻,当然首先得拿下黄河南岸的要塞。

魏国在黄河南岸的要塞有四个,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南四镇”,自东向西分布是:碻磝、滑台、虎牢、金墉。

碻磝在后世聊城市仕平区;滑台在后世滑县;虎牢位于荥阳汜水镇;金墉在洛阳孟津区。

碻磝距离滑台400里,滑台距离虎牢700里,虎牢距离金墉城120里。

宋军首场两战,拿下了碻磝要塞及碻磝南部的乐安城,为东线大军建立起了前敌指挥部、战略基地。

王玄谟船队大军到来时,泗水、济水、黄河东部河道畅通无阻。因为周边敌军已退走。

前敌统帅萧斌已驻扎碻磝。

他亲自到泗水河口,与王玄谟等一众将领会晤,面授机宜、下达命令:王玄谟部船队由济水向西,再入黄河。然后顺流而下,强攻滑台。

济水入黄的河口,在滑台上游。

王玄谟听了,热血沸腾。

他钻研历史、饱读兵书,不就是为了这刻执印领军、攻城掠地、建功立业吗。

他豪情满怀接受军令,立即率船队出发。

当初朝议时,由于沈庆之不赞成北伐,还在殿前出言讥讽王玄谟书生言兵。

皇帝便故意让他担任王玄谟副手。

这多少有些羞辱味道。

此时,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萧斌将沈庆之留下,担任自己的辅国将军府司马,以示安慰。

萧斌这样做,也避免了外人腹诽皇帝心胸狭窄。

这其实是老臣谋国之道。刘义隆知道了,不但不会怪他,反而会感激他。

却说豫州刺史、南平王刘铄节制的北伐中路军,主力部队是皇城宿卫营, 包括东宫卫队、骁骑营、护军营、领军营。

实际军事指挥官是太子左卫率臧质。

臧质亲率东宫一万甲士卫队;骁骑将军王方回领骁骑二营;南平王府司马、建武将军刘康祖领护军二营、右军参军梁坦率领军二营。

皇帝刘义隆将宋国最重要的军队交他统领,这位臧质何许人也?

他是臧爱亲的亲侄子。

臧爱亲何许人也?她是敬皇后、刘兴弟的母亲。

刘兴弟何许人也?她是刘裕长女、刘义隆大姐、刘湛之老妈,大名鼎鼎的会稽长公主。

会稽长公主家珍藏着两样“法宝”,连皇帝刘义隆见了它们,都要恭敬叩拜:旧马甲、破纺车。

这是先皇刘裕和结发妻子臧爱亲使用过的物什。

徐湛之坐罪谋逆,会稽长公主将旧马甲往刘义隆面前一扔,后者乖乖放过外甥。

刘义隆多次想除掉刘义康。会稽长公主得知这点后,找机会把皇帝哄到家里,当着破纺车痛哭流涕,刘义隆只好指着父母坟墓方向发下誓言:绝不会杀亲弟弟。

刘义康这才得以苟延残喘。

臧质有这样一位表姐(会稽长公主)罩着,个人战力也了得,按说官运应该不差。

奈何他过于喜欢狩猎、赌博等玩乐,刘义隆为人正经,甚至有些古板,对这位大自己几岁的外戚颇为不喜。

不过,臧质30岁后陡然转性,戒除旧癖,博览群书、思考天下事。

他的官运这才开始亨通。41岁时,晋宁远将军、徐兖二州刺史。

但他在45岁时,卷入到范晔、孔祥先谋逆案中。

后来查明,他并不赞成范晔、孔祥先的主张,也没实质参与。

不过他对谋逆知情不报,罪过也不小。

刘义隆只是小惩为戒,将他降职为建威将军、兴宁太守。

今年春天,魏主拓跋焘犯边南下,攻打悬觚城。

臧质奉命率军救援,斩杀了魏军大将拓跋乞地真。

这是大功,刘义隆升他为太子左卫率,即东宫甲士首领。

可是回头他领兵讨伐山蛮时,又不经审判,擅自斩杀了当地头人严祖。

严祖有从三品命官在身,按照法律,未经朝廷不能随便定罪、斩杀。

臧质再次闯祸,刘义隆讽刺恼火,免去他的所有官职。下旨待审。

因此,严格地说,臧质此时是一介白丁,且是待罪之身。

当然,皇帝要启用他,令他领军北伐,也没人提出反对。

刘义隆让臧质统领东宫甲士卫队参加北伐,并指挥王方回、刘康祖、申坦带领的三大宿卫营精兵。

他们这一路装备优良、战力不俗。很顺利攻破了许昌,逼近洛阳。

洛阳城非常坚固。中路军不敢轻易去啃这块硬骨头。

他们向东朝虎牢关而去,打算待王玄谟部拿下滑台城后,东西夹击,先取虎牢要塞。

……

再说雍州刺史、随王刘诞节制的西路军。刘诞坐镇襄阳,让王府中兵参军柳元景任前线总指挥,手下将领包括:建武将军薛安都、奋武将军鲁方平、振威将军严显祖、广威将军田义仁、略阳太守庞法起。

大军一路北上,先攻弘农。即后世三门峡市。

魏军弘农太守李初古拔固守城池,不出战。

宋军强攻,薛安都生擒李初古拔。

宋军随即占领弘农郡城。

薛安都没有斩杀李初古拔,实属侥幸。否则中国历史也得改写。

因为这位李初古拔,个人实力、功勋虽不咋地,可他在历史上却很关键。

他后来改名李重耳。嫡系后代包括李虎~李渊~李世民…等等。

也就是说,大唐开国君主李渊、李世民是他的直系后人。

这是后话。

柳元景让薛安都守弘农,自己率领其余众将攻打潼关。

如果拿下潼关,打开关中通道,则可剑指长安。

——那里几乎等于魏国半壁江山。

……

辅助进攻的梁州方面,刺史、宁远将军刘义秀率3万军队,敲锣打鼓、大鸣大放,沿韩信当年暗渡过的陈仓道,越过秦岭,威胁长安城。

中路、西路、边路军,进展都算顺利。

现在最关键的,就在王玄谟大军攻打滑台城的战役。

如果王将军拿下滑台,则与臧质大军对虎牢关形成合围态势。

那么,虎牢关几乎可以轻取。

如此一来,宋军由东至西掌控了碻磝、滑台、虎牢关,则河南四镇只剩最后一个堡垒:金墉城。

东、中两路大军30万人,拿下金墉城手到擒来。

可以说,做到这几点,收复魏国黄河以南最大洛阳城,指日可待。

那时,即是光复了河南,取得北伐初步大胜。

总之,东面的萧斌前敌总指挥部、西面的臧质中路军、柳元景西路军、刘秀之酱油军,都翘首以盼,希望听到北伐主力王玄谟部攻占滑台城的好消息。

……

镜头倒带,回到东路先锋军这边。

王玄谟部不负众望,船队很快抵达滑台码头。

大大小小几千艘船舰,密密麻麻阻塞了十几里河面。

魏军滑台守将名独孤寒吖。

他早就收到平凉城宫中密友来信,告诉他:皇帝拓跋焘主张放弃黄河两岸所有要塞,军队全线北撤、避敌锋芒。

但皇帝意思遭到元老院强烈反对,所以皇帝无法下明旨撤军。

但是,各要塞、防区长官率本部兵马后撤的,无人遭责难。带回的部队也得到妥善安置。

密友来信意思很清楚:撤与不撤,你可以自己看着办。

撤,不会被追责,有去路。

不撤,坚守岗位,朝廷也同意。但生死自负。

只是,十月份之前,不要指望朝廷会给予强有力增援。

即便知道了皇帝态度,独孤寒吖还是不愿撤军。

因为,滑台距离魏国南部重镇邺城只有200里路。如果滑台失守,邺城就失去了屏障。

作为戍边大将,他的职业思维习惯,使他不愿承担邺城被攻破的责任。

尽管皇帝可能并不怪他。

但,邺城因他而破,不说别的,那种思想负担就受不了。

独孤寒吖自己态度明确了,他还是征询一下手下副将、校尉、部曲们的意见。

没想到一问,他们中大多数表示:二十年前,南将朱修之以一万守军,顶住安颉大将军3万人猛攻几个月,只因弹尽粮绝才投降。

咱们魏军官兵士气高昂,储备充足,坚持三个月至半年,绝对不成问题。

有朱修之将军珠玉在前,敌军未至而咱们弃城远逃,太丢脸了。

独孤寒吖听了众将官豪言壮语,哈哈大笑。

他当即宣布决定:由即日起,全城开始堵漏补缺、准备长期固守城塞。

王玄谟船队到达时,独孤寒吖率手下众人在城头观察河面盛况,丝毫无惧,也不理会。

独孤寒吖还下令:严禁出城挑战。违者,斩!

也就是说,他的策略就一个字:守。

宋军进攻,就接招。

宋军不攻时,各烧各饭、各捧各碗,相安无事。

王玄谟率庞大船队抵达滑台城附近时,心里还有些忐忑,怕遭到魏军袭击。

哪知他想多了。滑台守军根本没睬他们。

于是,宋军船队有条不紊在滑台城前的河面集结,军士、战马井然有序地下船、登岸、安帐扎营…根本没受到任何骚扰。

王玄谟见魏军如此配合,心中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这足见本方军威盛隆啊!

垣护之部的船只全是军舰。楼船军的规矩是人不离舰。

王玄谟让他们在石济城附近水面抛锚。石济即后世东平县城。

这里位于虎牢关和滑台城之间,便于监视西方、后方敌情。

楼船军的标准战舰,与运输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楼船军战舰分底舱、中舱、甲板塔舱三层。

垣护之有战舰110艘。10艘规格是四龙三骨,100艘是三龙二骨。“龙”和“骨”,分别指船舰结构中的大卧梁和大立梁 。

垣护之这支楼船军,平常在钟离城北边的淮河及湖泊里操练。是宋国水师宝贝。也是古代海军先驱。

王玄谟下令:宣威将军崔勋之部驻滑台城东,建威将军申坦部驻城南、长流将军罗文昌部驻城西。

城北面临黄河,场地不够开阔,在魏军箭矢射程以内,不宜驻军。

王玄谟与其余将士们就驻在大船上,铁锁横江,仰望着滑台城墙。

滑台城内魏军就如二十年前的朱修之将军一样,被铁桶阵包围。

只是这次,王玄谟比当年的安颉将军更厉害:安颉当年没这么多兵,也没这么多船。

安颉当时只是将滑台城三面包围。临江的北面,他没理会。

战前,刘宋国为北伐造势的同时,也紧锣密鼓做了不少筹备工作。

其中关键的一环,是派出大量斥候到魏地刺探情报。

鉴于王玄谟身为滑台城攻坚战指挥,萧斌把军方关于滑台城的军情密报全部给了他。并表示新军情到了,也会传给他。

此时滑台城已是瓮中之鳖,王玄谟拿出城内资料,和身边两位将军一起研究。

建威将军庞秀之仔细看过资料后,有些激动道:“禀王将军,资料显示,城内民房多是木头框架、夯土筑墙、茅草盖顶,咱们先来一轮火箭射攻。将布条以桐油浸泡后,绑在箭矢上,同时从四面射进城内。城内必定大火…”

王玄谟笑道:“庞将军,滑台城已是囊中之物,房屋、财物、百姓…由现在起,这些都可看作是咱们的东西。咱们自己放火烧毁自己的东西,你说合适吗?”

庞秀之听了,着实愣住了。

他没料到自己这个建议会被拒绝。更没料到王玄谟浇凉水的角度如此匪夷所思。

他抬头望着王玄谟,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神色:这位宁远将军心可真大!城内东西现在都是咱们的啦?你怎么不说宋国大军一到,整个魏国都是宋国的?

庞秀之还没想好措词辩解,一旁的振武将军刘武之见状,马上拉拉庞秀之胳膊,抢着道:“王将军言之在理。之前,咱们大军登岸,魏军也不敢出击。现在,咱们已将他们三面围困,只剩临河这面是空地。在下这就前去空地上挑战魏将,先与他们斗上几十回合,热热身再说。王将军,请你允战!”

“允!”王玄谟面露微笑,一副大局在握样子,道:“刘将军,你前去挑战,甚好。先试探一下魏军虚实。庞将军,拜托你调集弩箭手为刘将军护阵,压制城墙上弓箭、弩矢射击。”

二人领命。行礼后,刘武之拉着庞秀之走出船舱,去做准备。

二人先到刘武之大船。

下到底舱,二人对望着,眼神交流。

庞秀之笑着揶揄道:“老刘,你可悠着点。你那把横槊是红铜槊柄、精铁槊头,别用力过猛,把魏将捅死了。以宁朔将军说法,那也是咱们的将领啊。”

刘武之从随从手里接过长槊,以手抚摸槊头,摇头叹息两声:“老庞,别灰心。虽然这位不大靠谱,但他说的也不算错。咱们五万大军,一人拉泡尿,也能把滑台城冲垮了。你去招呼弓箭手吧,我先试试手…”

庞秀之摆摆手离去。

刘武之执槊沉思几息,舞动几下,热热身…

没有意外,对于刘武之的挑衅,滑台城墙头没有任何反应。

连搭话的人也没有一个。

也没人拿箭射他。

刘武之在滑台城北门偌大空地上叫骂一阵,无人应战,自觉非常无趣。

他与一旁掠阵的庞秀之打个招呼,一起悻悻收队。

……

刘武之叫战的时候,滑台城内的魏军中,也有人醒过神来。

校尉莫亓提醒独孤寒吖:城内大量茅草盖屋,木头房子,非常危险。一旦宋军三面同时朝城内发射火箭,滑台城有焚城之危。

独孤寒吖听了,吓出一身冷汗。

他立即下令:全城军民,除了城头上担任防御任务的人外,其余人全部参与棚户改造工程。

拆除茅屋、木房,将有些住房改成土石结构。

同时,大量挖地道、地洞、地坑,简单遮盖,作为营地。

即便居住面积变小、环境变恶劣,也在所不辞。

敢不遵令者,斩!

于是,滑台城棚改工程全面开工。

并且很快就搞定。

茅草、木头全部作为燃料,被分散储藏起来。

——宋军重创滑台守军、先立下马威的机会稍纵即逝。

……

崔勋之、申坦、罗文昌三位将军,分守滑台城三方。

他们每天派人到城门口喊话,或者亲自前去叫战。

但得不到任何回应。

三位将军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各自准备了箭塔、冲车、云梯。

摆开架势后,三人约齐,一起到大船上来找总指挥王玄谟将军,希望确定攻城时间、落实几方协调作战方案。

王玄谟请三人坐下,又叫来刘武之、庞秀之,命人给他们煮上好茶,拿出肉干、坚果招待。

王玄谟:“各位,孙子曾云:兵者诡道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伐谋伐交,那是皇上和太子、王爷们的活,咱们只在伐兵、伐城这个层次。从目前局势来看,本将军认为,伐城之前须先伐兵。所以本将军的策略是:围而不攻,断粮断水断信,先拖一拖他们,堕一堕敌军士气。各位稍安勿躁,厉兵秣马,看看再说。本将军收到情报:魏地汉人,听闻王师北伐,民心振奋,正在筹划来投。有些已经在路上了。咱们等一等他们。如果他们来的人多、有战力,咱们把他们编在先锋军中,让他们先去消耗滑台魏军的箭矢、气力…,就能减少咱们带来军士的牺牲啊!”

五位将军听他前面说,伐城先伐兵,断粮断水断信,拖一拖敌军士气,还比较靠谱。

但听他后面说,等魏地义军来附,这位王将军打算让他们做炮灰,先去冲锋送死。

五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有些哭笑不得。

尚未开战,先算计队友。

皇帝这是给咱们派了个什么指挥官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