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六十三回 二僧荡怪闹龙宫 群圣除邪获宝贝

祭赛国的国王和大小公卿们,看着孙大圣和八戒腾云驾雾,提着两个小妖飘飘而去,纷纷朝天礼拜,口中念叨着:“果然名不虚传!今日才知道世上竟有这般神仙活佛!” 又见他们远去,渐渐没了踪影,这才转身拜谢三藏和沙僧,说道:“寡人肉眼凡胎,只知道您的高徒有本事,能捉住怪贼,却没想到他们竟是能腾云驾雾的上仙啊。” 三藏说道:“贫僧没什么法力,一路上全靠这三个徒弟。” 沙僧接着说:“不瞒陛下,我大师兄是齐天大圣归依佛门。他曾大闹天宫,手中一条金箍棒,十万天兵都不是他的对手,闹得太上老君担惊受怕,玉皇大帝也心惊胆战。我二师兄是天蓬元帅修成正果,他曾掌管天河八万水兵。只有我没什么法力,原是卷帘大将受戒而来。我们兄弟几个,别的本事或许有限,但若说擒妖缚怪、拿贼捕盗、伏虎降龙,甚至搅海翻江之类的事,还是略懂一二的。至于腾云驾雾、呼风唤雨,还有移星换斗、担山赶月,那不过是些小事,不值一提!” 国王听了,越发敬重,忙请唐僧上坐,一口一个 “老佛” 称呼,把沙僧等人都尊称为 “菩萨”。满朝文武都满心欢喜,一国百姓也纷纷顶礼膜拜,这些暂且不表。

再说孙大圣和八戒驾着狂风,带着两个小妖来到乱石山碧波潭,按下云头。行者对着金箍棒吹了一口仙气,喊道:“变!” 金箍棒瞬间变成一把戒刀,他割下黑鱼怪的耳朵,又割掉鲇鱼精的下唇,把它们扔到水里,喝道:“赶紧去给万圣龙王报信,就说齐天大圣孙爷爷在此,让他立刻把祭赛国金光寺塔上的原宝交出来,饶他一家性命!要是敢说半个‘不’字,我就把这潭水搅个干净,叫他一家老小都性命不保!”

两个小妖得了命,忍着剧痛,拖着锁索,一头扎进水里。这可把那些鼋鼍龟鳖、虾蟹鱼精吓得不轻,纷纷围过来问道:“你们俩怎么拖着绳索,这是怎么了?” 一个小妖捂着耳朵,摇头摆尾;另一个捂着嘴,捶胸顿足,叫嚷着径直跑到龙王宫殿报告:“大王,不好啦,出大事了!” 此时,万圣龙王正和九头驸马喝酒,突然见他们俩跑来,赶忙放下酒杯,问出了什么祸事。两个小妖赶忙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昨晚我们巡塔,被唐僧、孙行者扫塔时抓住,用铁索锁了起来。今早见到国王,又被那行者和猪八戒抓着,一个被割了耳朵,一个被割了嘴唇,扔到水里,让我们来报信,索要塔顶的宝贝。” 把前后经过详细说了一遍。老龙王一听是孙行者,也就是齐天大圣,吓得魂飞魄散,浑身发抖地对驸马说:“贤婿啊,要是别人来还好说,可要是他,那就麻烦大了!” 驸马却笑着说:“岳父大人放心。小婿自幼学习武艺,四海之内也会过不少豪杰,不怕他!等我出去和他大战三合,保管让那厮低头投降,不敢抬头看我。”

这妖怪也是厉害,急忙纵身披上战甲,拿起一件兵器,叫做月牙铲,走出宫门,分开水道,站在水面上喊道:“哪个是齐天大圣!快上来受死!” 行者和八戒站在岸边,打量着这妖精的装扮:

头戴一顶烂银盔,光芒耀眼,比白雪还要明亮;身披一副兜鍪甲,闪闪发亮,可与秋霜媲美。外面罩着锦征袍,仿佛彩云笼罩美玉;腰间束着犀纹带,恰似花蟒缠绕着黄金。手中握着月牙铲,寒光闪烁,如霞飞电掣;脚上穿着猪皮靴,分水破浪,行走自如。远远看去,好像只有一个头一张脸,走近了才发现,四面都是人脸。前面有眼睛,后面也有眼睛,四面八方都能看见;左边有嘴,右边也有嘴,九张嘴同时说话。一声吆喝,声音响彻长空,如同仙鹤长鸣,直达九霄。

那妖精见没人回应,又喊了一声:“哪个是齐天大圣?” 行者按了按金箍,握紧铁棒,说道:“老孙便是。” 那怪问道:“你家在哪里?从何处而来?怎么会到祭赛国,给那国王守塔,还大胆抓了我的手下,又敢来我这宝山挑衅?” 行者骂道:“你这贼怪,竟然不认识你孙爷爷!你听好了:

老孙祖居花果山,大海之中水帘洞。

自幼修成不坏身,玉皇封我齐天圣。

只因大闹斗牛宫,天上诸神难取胜。

当请如来展妙高,无边智慧非凡用。

为翻筋斗赌神通,手化为山压我重。

整到如今五百年,观音劝解方逃命。

大唐三藏上西天,远拜灵山求佛颂。

解脱吾身保护他,炼魔净怪从修行。

路逢西域祭赛城,屈害僧人三代命。

我等慈悲问旧情,乃因塔上无光映。

吾师扫塔探分明,夜至三更天籁静。

捉住鱼精取实供,他言汝等偷宝贝。

合盘为盗有龙王,公主连名称万圣。

血雨浇淋塔上光,将他宝贝偷来用。

殿前供状更无虚,我奉君言驰此境。

所以相寻索战争,不须再问孙爷姓。快将宝贝献还他,免汝老少全家命。

敢若无知骋胜强,教你水涸山颓都蹭蹬!”

驸马听了,冷冷一笑,说道:“你原来是取经的和尚,没事找事瞎管闲事!我偷他的宝贝,你去取你的佛经,跟你有什么关系,竟然来跟我打斗!” 行者说:“你这贼怪太不讲理!我虽然没受过国王的恩惠,没吃他的饭,本不该为他出力,但是你偷了他的宝贝,弄脏了他的宝塔,多年来让金光寺的僧人蒙冤受苦。他们和我同属佛门,我怎能不为他们出力,辨明冤枉?” 驸马说:“既然这样,看来你是想跟我比试比试。俗话说:‘动手就没好话。’只怕我一出手,就不会留情,不小心伤了你的性命,耽误了你去取经!”

行者大怒,骂道:“你这泼贼怪,有多大能耐,敢口出狂言!有本事上来,吃你孙爷爷一棒!” 那驸马也不慌张,用月牙铲架住铁棒,就在那乱石山头,两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妖魔盗宝让宝塔失去光芒,行者捉妖为国王讨回公道。小怪逃命回到水内,老龙吓得胆战心惊,和众人商量对策。九头驸马威风凛凛,披挂整齐前来逞强。愤怒的齐天孙大圣,金箍棒挥舞刚劲有力。那怪物,九个头颅十八只眼,前前后后放射光芒;这行者,一双铁臂力大无穷,周身瑞气蔼蔼纷纷。月牙铲如同初升的月亮,铁棒好似万里飞霜。怪物说:“你没事别来管这闲事!” 行者道:“你故意偷宝,实在太坏!你这泼贼,别太轻狂,快还宝贝,大家平安!” 棒来铲挡,两人争高下,一时间难分输赢,战场硝烟弥漫。

两人你来我往,斗了三十多个回合,不分胜负。猪八戒站在山前,见他们打得正激烈,举起钉钯,从妖精背后猛地一筑。原来那怪九个头,每个头都有眼睛,看得清清楚楚。见八戒从背后袭来,立刻用铲架住钉钯,铲头抵住铁棒。又勉强支撑了五七回合,实在挡不住前后夹击,于是打个滚,腾空跳起,现出本相,原来是一个九头虫。这九头虫的模样十分凶恶,让人看了胆战心惊!它长得:

羽毛如锦缎般铺开,身体像一团棉絮。身形方圆有一丈二,长短和鼋鼍差不多。两只脚尖锋利如钩,九个头聚集在一起。展开翅膀,极善飞翔,就算大鹏鸟也没它力气大;发出叫声,能传得很远,比仙鹤的唳鸣还要响亮。眼睛闪烁着金光,气势高傲,和普通鸟类截然不同。

猪八戒见了,心里害怕,说道:“哥啊!我活了这么久,也没见过这么凶恶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变的,这么可怕!” 行者说:“真是罕见!真是罕见!等我追上去,打死它!” 好大圣,急忙纵身跃入祥云,跳到空中,举起铁棒,朝着九头虫的头就打。那怪物施展神通,展翅斜飞,嗖的一下转身,掠到山前,半腰里又伸出一个头来,张开的嘴巴像血盆一样,一口咬住八戒的鬃毛,半拖半拽,把八戒捉进碧波潭水内。到了龙宫外,又变回原来的模样,把八戒扔在地上,喊道:“小的们在哪里?” 里面的鲭鲌鲤鳜等鱼精,龟鳖鼋鼍等介怪,一拥而上,齐声应道:“在!” 驸马说:“把这个和尚绑在那里,给我巡塔的小卒报仇!” 众精推推搡搡,把八戒抬了进去。老龙王见了,十分欢喜,迎出来说道:“贤婿立了大功,怎么把他捉来的?” 驸马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老龙立刻吩咐摆酒庆祝,暂且不提。

再说孙行者见妖精抢走了八戒,心里有些担忧,暗自思忖:“这妖怪如此厉害!我要是回朝见师父,恐怕国王会笑话我。要是开口叫战,无奈我孤身一人,而且我对水里的事又不熟悉。不如我变化进去,看看那怪怎么处置呆子。要是有机会,就把他偷出来。” 好大圣,捻着诀,摇身一变,变成一只螃蟹,潜入水中,径直朝牌楼游去。这条路他之前偷袭牛魔王、盗金睛兽时走过,所以十分熟悉,一直游到宫殿下面,横着爬了过去。只见老龙王和九头虫全家正高兴地喝酒。行者不敢靠近,悄悄爬过东廊,看见几个虾精蟹精正在一起玩耍。行者听了一会儿他们说话,便学着他们的语气问道:“驸马爷爷抓来的那个长嘴和尚,现在死了没?” 众精说:“还没死。绑在西廊下哼哼呢。”

行者听了,又轻轻爬过西廊。果然看见呆子被绑在柱子上哼哼。行者走近,轻声说:“八戒,认得我吗?” 八戒听出是行者的声音,说道:“哥哥,怎么办!我反倒被这妖怪抓住了!” 行者看看四周没人,用钳子咬断绳索,让八戒快走。呆子挣脱束缚,说道:“哥哥,我的兵器被他收了,这可怎么办?” 行者问:“你知道兵器被收在哪里了吗?” 八戒说:“被那怪拿到宫殿上去了。” 行者说:“你先去牌楼下等我。” 八戒赶紧逃命,悄悄地溜了出去。行者又爬上宫殿,看到左边有光芒闪烁,原来是八戒的钉钯在发光。行者施展隐身法,把钉钯偷了出来。来到牌楼下,喊道:“八戒!接着兵器!” 呆子拿到钉钯,说道:“哥哥,你先走,等老猪打进宫殿。要是打赢了,就把他们一家子都抓住;要是打输了,我败出来,你在潭岸上接应我。” 行者十分高兴,叮嘱他小心。八戒说:“不怕他!水里的本事,我还是有一些的。” 行者离开他,浮出水面,暂且不表。八戒束紧身上的皂直裰,双手紧紧握住钉耙,大喊一声,朝着龙宫打了进去。这一下,可把那些大大小小的水族吓得不轻,它们慌慌张张地在宫殿里奔逃,叫嚷着:“不好啦!那个长嘴和尚挣断绳索,反打进来啦!” 老龙王和九头虫以及一家子顿时措手不及,匆忙跳起来四处躲藏。八戒不管不顾,勇猛地闯上宫殿,一路挥舞钉耙,砸破了门窗,打烂了桌椅,那些喝酒用的器具也全被他打得粉碎。这一番场景,真可谓:

木母遭逢水怪擒,心猿不舍苦相寻。

暗施巧计偷开锁,大显神威怒恨深。

驸马忙携公主躲,龙王战栗绝声音。

朱宫绛阙门窗损,龙子龙孙尽没魂。

这一场大闹,八戒把玳瑁屏风打得粉碎,珊瑚树也被砸得凋零破碎。九头虫连忙将公主安置在内室,自己则急忙拿起月牙铲,赶到前宫,大声喝道:“你这莽撞的野猪,竟敢欺我,惊吓我的家眷!” 八戒破口大骂道:“你这贼怪,竟敢把我捉来!这场架可怪不得我,是你把我引来家里打的!快把宝贝还给我,好回去向国王交差;不然的话,决不饶你一家性命!” 那妖怪哪肯留情,咬着牙,与八戒交起锋来。老龙王这时才定下神来,率领龙子龙孙,各自拿着枪刀,一齐前来围攻八戒。八戒见形势不妙,虚晃一耙,抽身便跑。老龙王率领众人紧追不舍。不一会儿,他们都从水中蹿出,在潭面上翻腾打斗。

孙行者站在潭岸等候,忽然看见他们追赶八戒,从水中出来,他立刻脚踏云雾,抽出铁棒,大喝一声:“休走!” 只一棒,就把老龙王的头打得稀烂。可怜老龙王血溅潭中,红水泛起,尸体漂浮在水面上,鳞片散落。龙子龙孙们吓得纷纷逃命,九头驸马则收起老龙王的尸体,返回龙宫。

行者和八戒并没有追上去,而是回到岸上,把之前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八戒说:“这妖怪的锐气已经被挫了!我那一通钉耙打进去的时候,打得他们落花流水,魂飞魄散!我正和那驸马打斗,却被老龙王赶来,幸亏你打死了他。他们回去之后,肯定要停丧挂孝,绝对不肯再出来了。现在天色又晚了,这可怎么办?” 行者说:“管它天晚不晚!趁着这个机会,你再下去挑战。一定要取出宝贝,才能回朝交差。” 八戒却有些懒洋洋的,推三阻四。行者催促道:“兄弟,别犹豫了,还像刚才那样把他们引出来,我来收拾他们。”

两人正在商量,忽然听到狂风滚滚,惨雾弥漫,只见从东方有一行人径直往南而去。行者仔细一看,原来是二郎显圣带着梅山六兄弟,他们架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在风雾中跳跃前行。行者说:“八戒,那是我的七圣兄弟,正好可以请他们来助战。要是能够成功,那可真是个好机会。” 八戒说:“既然是兄弟,就该好好请他们。” 行者说:“但是其中有显圣大哥,我曾经被他降伏过,不太好意思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大声喊道:‘真君,暂且停一停。齐天大圣在此拜见。’他要是听到是我,肯定会停下来。等他安顿好了,我再去见他。”

八戒急忙纵云头,上山拦住他们,大声喊道:“真君,且慢前行。有齐天大圣求见!” 二郎真君听了,立刻传令,让六兄弟停下来,然后与八戒相见。见礼完毕,二郎真君问道:“齐天大圣在哪里?” 八戒说:“现在山下等候传唤。” 二郎说:“兄弟们,快去把他请来。” 六兄弟分别是康、张、姚、李、郭、直,他们各自出营喊道:“孙悟空哥哥,大哥有请。” 行者上前,向众人行礼,然后一同上山。二郎真君迎上前,与行者携手相搀,一同相见,说道:“大圣,你脱离大难,皈依佛门,不久就能功成名就,登上莲座,可喜可贺!” 行者说:“不敢当。以前承蒙您的大恩,一直没有机会报答。虽然现在踏上西行之路,脱离了灾难,但还不知道修行的成果如何。如今因为路过祭赛国,为了搭救僧人,在此擒妖索宝。偶然见到兄长的车驾,斗胆请您留下来帮忙。不知道兄长从哪里来,是否愿意相助?” 二郎笑着说:“我闲来无事,和众兄弟打猎回来。承蒙大圣不嫌弃,邀请我们相聚,足以感受到旧日的情谊。要是让我们帮忙降妖,岂敢不从命?只是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妖怪?” 六圣说:“大哥忘了?这里是乱石山,山下就是碧波潭,万圣龙王的龙宫所在。” 二郎惊讶地说:“万圣老龙向来不生事,怎么敢偷塔宝呢?” 行者说:“他最近招了个驸马,是九头虫成精。他们翁婿两个合伙做贼,在祭赛国下了一场血雨,把金光寺塔顶的舍利佛宝偷走了。国王不明白怎么回事,就严刑拷打僧人。我师父慈悲为怀,昨晚去扫塔,我在塔上抓住了两个小妖,他们是被派来巡探的。今早押到朝廷,他们如实招供了。国王就请我师父收降妖怪,师父让我们来到这里。第一场战斗,九头虫从腰里伸出一个头,把八戒叼走了。我就变化潜入水中,救出了八戒。刚才又大战一场,我打死了老龙王,他们收尸回去挂孝了。我和八戒正商量着再次挑战,就看见兄长的仪仗来了,所以才冒昧打扰。” 二郎说:“既然已经伤了老龙,正好趁势攻击,让那妖怪措手不及,这样不就能把他们的巢穴都给端了?” 八戒说:“话是这么说,可天已经晚了啊。” 二郎说:“兵家有云:‘出征不等待时机。’还怕天晚吗!”康、姚、郭、直说:“大哥别急。那妖怪的家眷在这里,料想他们也无处可逃。孙二哥是贵客,猪刚鬣也修成正果。我们营里有随带的酒肴。让小的们取火,就在这里摆开宴席:一来为二位贺喜,二来也算是叙叙旧情。我们欢会一夜,等天亮了再去挑战也不迟。” 二郎十分高兴,说:“贤弟说得太对了。” 于是命令小校安排宴席。行者说:“各位盛情款待,我不敢推辞。但我做了和尚,一直斋戒,恐怕荤素不太方便。” 二郎说:“有素果品,酒也是素的。” 众兄弟在星月光下,席地而坐,举杯畅饮,回忆往昔。

正所谓寂寞的时光显得漫长,欢乐的夜晚总是短暂。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八戒喝了几杯酒,兴致勃勃地说:“天快亮了,等老猪下水去挑战。” 二郎说:“元帅小心。只要把妖怪引出来,我们兄弟好动手。” 八戒笑着说:“我知道!我知道!” 你看他整理好衣服,握紧钉耙,施展分水法,跳进水里,径直来到牌楼下面,大声喊叫着,打进殿内。

此时,龙子披着麻布,正对着龙尸哭泣;龙孙和驸马在后面收拾棺材。八戒骂骂咧咧地走上前,手起耙落,重重地打在龙子的头上,一耙就打出了九个窟窿。龙婆和众人吓得连忙往里跑,哭喊道:“长嘴和尚又把我儿子打死了!” 驸马听到喊声,立刻拿起月牙铲,带着龙孙往外杀来。八戒举耙迎战,边战边退,跳出了水面。岸上,齐天大圣和七兄弟一拥而上,枪刀乱刺,把龙孙剁成了好几块肉饼。驸马见情况不妙,在山前打个滚,又现出本相,展开翅膀,盘旋飞腾。二郎立刻拿起金弓,安上银弹,拉满弓,朝着妖怪射去。那妖怪急忙收起翅膀,飞到跟前,想要咬二郎;刚在半腰里伸出一个头,就被那头细犬蹿上去,“汪” 的一口,把头咬得鲜血淋漓。那怪物负痛逃命,径直往北海逃去。八戒想要追上去,行者拦住他说:“别追了。正所谓‘穷寇莫追’。他被细犬咬了头,肯定是凶多吉少。我变作他的模样,你分开水路,跟着我进去,找到公主,骗出宝贝来。” 二郎和六圣说:“不追他倒也罢了;只是留下这种妖怪在世,肯定会成为后人的祸害。” 据说,至今还有九头虫滴血,就是它留下的后代。

八戒按照行者的话,分开水路。行者变作妖怪的模样在前面走,八戒在后面吆喝追赶。渐渐追到龙宫,只见万圣公主问道:“驸马,怎么这么慌张?” 行者说:“那八戒打了胜仗,把我赶了进来,我觉得实在敌不过他。你快把宝贝好好藏起来!” 公主一时难以分辨真假,急忙从后殿取出一个浑金匣子,递给行者说:“这是佛宝。” 又取出一个白玉匣子,也递给行者说:“这是九叶灵芝。你把这宝贝藏好,等我和猪八戒斗上两三个回合,挡住他。你把宝贝收好,再出来和他一起战斗。” 行者把两个匣子收在身边,一抹脸,现出本相说:“公主,你看看我是你的驸马吗?” 公主大惊失色,想要抢夺匣子,被八戒跑上去,一耙打在背上,倒在地上。

还有一个老龙婆转身就跑,被八戒一把扯住,举起钉耙正要打,行者说:“先别打!别打死她。留个活口,好回国内领功。” 于是把龙婆提出水面。行者随后捧着两个匣子上岸,对二郎说:“多亏兄长的威力,我们才得到宝贝,扫清了妖贼。” 二郎说:“一来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来是贤兄弟神通广大,我有什么功劳!” 兄弟们都说:“孙二哥既然已经大功告成,我们就此告别。” 行者感激不已,想要留他们一同去见国王。众人不肯,于是率领众人返回灌口。

行者捧着匣子,八戒拖着龙婆,半云半雾,转眼间就到了祭赛国。那些从金光寺解脱出来的和尚,都在城外迎接。忽然看见他们两个在云雾中落下,急忙上前磕头礼拜,把他们接入城中。国王和唐僧正在殿上谈论,有跑得快的和尚壮着胆子,进入朝门奏道:“万岁,孙、猪二位老爷擒贼获宝回来了!” 国王听了,连忙下殿,和唐僧、沙僧一起迎接,不停地称谢他们的神功。接着,国王命人摆下宴席,感谢他们。三藏说:“先别急着赐酒。让我的徒弟把塔中的宝贝归还,才能饮宴。” 三藏又问行者:“你们昨天离开国家,怎么今天才回来?” 行者把与驸马战斗、打死龙王、遇到真君、打败妖怪,以及变化骗宝贝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三藏和国王、大小文武官员,都高兴得不得了。

国王又问道:“龙婆能说人话吗?” 八戒回答道:“她可是龙王的妻子,生了那么多龙子龙孙,怎么会不懂人言呢?” 国王说:“既然她懂人话,那就赶紧把前前后后做贼的事情说清楚。” 龙婆说道:“偷佛宝的事,我完全不知情,都是我的夫君万圣龙王和驸马九头虫干的。他们知道你们塔上的光芒是佛家的舍利子,三年前下了一场血雨,便趁机偷走了。” 国王又问:“那灵芝草又是怎么偷来的呢?” 龙婆说:“那是我的小女儿万圣公主私自潜入大罗天上,在灵虚殿前,偷了王母娘娘的九叶灵芝草。那舍利子有这仙草的仙气温养着,千年都不会损坏,万年都能散发光芒。用它到地下或者田地里扫一扫,就会出现万道霞光,千条瑞气。如今宝物被你们夺走,弄得我丈夫死了,儿子也没了,女婿丧命,女儿也不知去向,求求你们饶了我的命吧!” 八戒说:“正不能饶你呢!” 行者却说:“一家犯罪,不能全都治罪。—— 我就饶了你,不过你得长久地替我看守这座塔。” 龙婆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留我一条命,任凭你们吩咐我做什么都行。” 行者让人取来铁索。当驾官立刻拿来一条铁索,穿过龙婆的琵琶骨。行者对沙僧说:“请国王来看我们安置宝塔。”国王不敢大张旗鼓地排设车驾,于是和三藏手牵手走出朝堂,带着文武百官,一同来到金光寺,登上宝塔。他们把舍利子安放在第十三层塔顶的宝瓶中间,将龙婆锁在塔心的柱子上。行者念动真言,召唤出本国的土地神、城隍神和本寺的伽蓝神,让他们每三天送一次饮食给龙婆糊口。要是稍有差错,就立刻斩首。众神在暗中领命守护。行者又用灵芝草将十三层塔一层一层仔细扫过,然后把灵芝草安放在宝瓶内,用来温养舍利子。这一番操作后,宝塔焕然一新,顿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依旧是八方都能看到,四国一同瞻仰。众人下了塔门,国王连忙道谢:“若不是老佛和三位菩萨来到这里,怎么能弄清楚这件事呢!”

行者说:“陛下,‘金光’二字不太好,不是能长久留存的东西。金是流动易变之物,光为闪烁不定之气。贫僧为了此事辛苦一场,把这座寺改名为伏龙寺,让它能够永远长存。” 国王马上命人更换字号,挂上崭新的牌匾,上面写着 “敕建护国伏龙寺”。一边安排皇家宴席,一边召来画师,描绘下唐僧师徒四人的模样,在五凤楼记录下他们的名号。国王摆好銮驾,送唐僧师徒离开,还赏赐金银玉器作为酬谢。师徒们坚决推辞,一点都不接受。这真是:邪怪剪除万境静,宝塔回光大地明。不知道他们接下来的路途会怎样,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