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话说金桂听了香菱的话,脖子一扭,嘴唇一撇,鼻孔里发出两声嗤笑,拍着手冷笑着说:“菱角花有谁闻着香了?要是菱角花算香,那些真正的香花又该放在什么位置?简直荒谬至极!” 香菱赶忙解释:“不只是菱角花,就连荷叶、莲蓬,都有一股清香。但那清香和普通花香不同,要是在安静的夜晚,或者清早半夜,细细品味,那股清香比花儿的香味还好闻。就连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滋养,那股清香,能让人神清气爽。” 金桂又问:“照你这么说,兰花、桂花的香味反倒不好了?” 香菱说得兴起,一时忘了忌讳,接口就说:“兰花、桂花的香,那可不是别的花能比的。”

话还没说完,金桂的丫鬟宝蟾,急忙指着香菱的脸说:“你不想活啦!怎么敢直接叫姑娘的名字!” 香菱这才猛地反应过来,顿时觉得不好意思,连忙陪笑着赔罪:“一时说顺嘴了,奶奶别往心里去。” 金桂笑着说:“这有什么,你也太小心了。不过我觉得‘香’这个字不太合适,想换一个,你觉得怎么样?” 香菱赶忙笑着回答:“奶奶这说的什么话,现在我整个人都是奶奶的,改个名字哪还轮得到我置喙,我怎么敢当。奶奶觉得哪个字好,就用哪个。”

金桂笑着说:“你说得倒是在理,可我怕姑娘多心,觉得‘我起的名字,还不如你?你才来几天,就敢反驳我了’。” 香菱笑着解释:“奶奶有所不知,当初买我来的时候,是老奶奶使唤的,所以姑娘给我起了名字。后来我服侍了爷,就和姑娘没什么关系了。现在又有了奶奶,就更和姑娘不相干了。况且姑娘是个明白事理的人,怎么会为这点小事生气呢。” 金桂说:“既然这样,‘香’字确实不如‘秋’字合适。菱角、菱花都是在秋天生长茂盛,‘秋’字可比‘香’字更有出处。” 香菱连忙应道:“就听奶奶的,这样挺好。” 从那以后,香菱就改名叫秋菱了,宝钗对此也没放在心上。

薛蟠这人向来贪心不足,得陇望蜀。如今娶了金桂,又见金桂的丫鬟宝蟾有几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就时常借着要茶要水的由头,故意去撩逗她。宝蟾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可因为惧怕金桂,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看金桂的眼色行事。金桂也察觉到了薛蟠的心思,心想:“正愁找不到机会整治香菱,现在他看上了宝蟾,不如就把宝蟾让给他,这样他肯定就会疏远香菱,等他俩疏远了,我再收拾香菱。到时候宝蟾还是我的人,也好处置。” 主意打定,就等着找机会下手。

这天晚上,薛蟠喝得有点微醺,又让宝蟾倒茶给他喝。薛蟠接茶碗的时候,故意捏了一下宝蟾的手。宝蟾故作娇羞,连忙把手缩了回去。两人这么一闹,只听 “哗啦” 一声,茶碗掉在地上,茶水溅了一身一地。薛蟠有点不好意思,假装责怪宝蟾没拿稳。宝蟾反驳道:“是姑爷没接好。” 金桂冷笑着说:“你们俩这一出,谁都不傻,别以为我不知道。” 薛蟠低着头,微笑着不说话,宝蟾红着脸出去了。

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金桂故意赶薛蟠去别的地方睡,还说:“省得你在这里眼巴巴地馋着。” 薛蟠只是笑着。金桂又说:“你想干什么就跟我说,别偷偷摸摸的,像什么样子。” 薛蟠借着酒劲,胆子也大了起来,顺势跪在被子上,拉着金桂说:“好姐姐,你要是把宝蟾赏给我,你让我做什么都行,就算要我去弄人脑子来,我也给你弄来。” 金桂笑着说:“你这话可真奇怪。你喜欢谁,明说就行,收在房里,也省得别人看了说闲话。我又能要什么呢。” 薛蟠听了这话,高兴得连忙道谢。当晚,薛蟠对金桂百般讨好。第二天,他也不出门,就在家里和金桂厮混,胆子越发大了起来。

到了下午,金桂故意找借口出去,给薛蟠和宝蟾制造机会。薛蟠见金桂走了,就开始对宝蟾动手动脚。宝蟾心里也明白他的意思,便半推半就,眼看就要成事了。没想到金桂一直在暗中留意,估计两人正难解难分的时候,就把小丫头小舍儿叫了过来。这小舍儿从小就跟着金桂,因为父母双亡,没人照顾,大家就叫她小舍儿,平日里只做些粗重的活计。金桂特意把她叫来,吩咐道:“你去告诉秋菱,让她到我屋里把手帕取来,别说是我让她去的。” 小舍儿听了,就去找香菱,说:“菱姑娘,奶奶的手帕忘在屋里了,你去取来送过去,好不好?”

香菱最近被金桂处处刁难,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尽力讨好。听小舍儿这么说,连忙去金桂房里拿手帕。没想到一推开门,正好撞见薛蟠和宝蟾亲昵的场景,香菱顿时羞得满脸通红,转身想躲开。薛蟠自认为和金桂已经说好了,除了金桂,谁都不怕,所以连门都没关。现在见香菱闯了进来,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也没太当回事。可宝蟾平时就爱面子,要强得很,这会儿被香菱撞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急忙推开薛蟠,跑了出去,嘴里还不停地抱怨,说薛蟠强行逼迫她之类的话。薛蟠好不容易哄得宝蟾愿意和他亲近,却被香菱搅和了,一腔兴致顿时化作满腔怒火,全都撒在了香菱身上。他不由分说,追出来对着香菱啐了两口,骂道:“你这个死娼妇,这时候跑来干什么,像个游魂似的!” 香菱一看情况不妙,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跑开了。

薛蟠再去找宝蟾,宝蟾已经没影了,他心里气不过,只能一个劲地骂香菱。到了晚饭后,薛蟠又喝得醉醺醺的,洗澡的时候水稍微热了点,烫到了脚,他就说是香菱故意害他,光着身子追着香菱踢打了两下。香菱从来没受过这样的气,事到如今,也只能暗自悲伤,独自走开了。

这时,金桂已经偷偷和宝蟾商量好了,让薛蟠今晚去香菱房里和宝蟾成亲,还让香菱过来和自己睡。一开始香菱不肯,金桂就骂她嫌弃自己脏,或者是想偷懒,怕夜里服侍人辛苦,还骂道:“你那个没见过世面的主子,见一个爱一个,霸占了我的人,又不让你来。到底安的什么心,难不成是想把我逼死!”

薛蟠怕金桂这么一闹,坏了他和宝蟾的好事,赶紧跑过来骂香菱:“你真是不识抬举!再不过来,我可就要动手打你了!” 香菱没办法,只好抱着铺盖过来了。金桂让她在地上铺着睡,香菱无奈,只能照做。刚躺下,金桂就一会儿让她倒茶,一会儿又让她捶腿,一晚上折腾了七八回,不让香菱有片刻安稳休息的时间。薛蟠得到了宝蟾,如获至宝,把其他事都抛到了脑后。金桂心里暗自生气,想着:“先让你快活几天,等我慢慢收拾你,到时候可别怪我!” 她一边忍着,一边盘算着怎么整治香菱。

过了半个月左右,金桂突然又装起病来,说心疼得厉害,四肢都动弹不了。请了医生来看,也没什么效果,大家都说是香菱气的。闹了两天,突然又从金桂的枕头里抖出一个纸人,上面写着金桂的生辰八字,还有五根针钉在心窝和四肢关节的地方。这下可热闹了,大家都把这当成一件大事,赶紧先报告给薛姨妈。

薛姨妈一听,顿时慌了手脚,薛蟠更是乱了阵脚,立刻就要拷打众人,找出是谁干的。金桂却笑着说:“何必冤枉大家,估计是宝蟾用的镇魇法。” 薛蟠说:“这段时间她也没多少时间在你房里,别冤枉好人。” 金桂冷笑着说:“除了她还有谁?难不成是我自己干的!就算有别人,谁敢进我的房间?” 薛蟠说:“香菱现在天天跟着你,她肯定知道,先拷问她就清楚了。” 金桂冷笑着说:“拷问谁,谁会承认?依我看,不如装作不知道,大家都别管了。反正治死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好你可以再娶个好的。要说良心话,无非是你们三个人嫌弃我一个。” 说着,就放声大哭起来。

薛蟠被金桂这一番话激怒了,顺手抓起一根门闩,径直朝着香菱冲过去,不容分说,对着香菱劈头盖脸地打起来,一口咬定是香菱干的。香菱大喊冤枉,薛姨妈赶紧跑过来制止,说:“还没问清楚,你怎么就打人!这丫头服侍你这么多年,哪点不周到,不尽心?她怎么会干这种没良心的事!你先把事情问清楚,再动手也不迟。” 金桂听婆婆这么说,怕薛蟠心软,就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哭一边喊:“这半个多月,你把我的宝蟾霸占了去,不让她进我的房间,就只有秋菱跟着我睡。我要是拷问宝蟾,你又护着她。现在你又赌气去打秋菱。你干脆治死我,再找个富贵漂亮的娶回来就是了,何必玩这些把戏!” 薛蟠听了这些话,更加着急上火。

薛姨妈听金桂句句都在拿捏儿子,一副胡搅蛮缠的样子,心里十分生气。可无奈儿子不争气,早就被金桂拿捏得死死的。现在又勾搭上丫头,被金桂说成霸占,自己反倒落了个不贤惠的名声。这魇魔法到底是谁干的,还真应了那句 “清官难断家务事”,现在公婆也没法插手儿子儿媳的事了。没办法,薛姨妈只能赌气骂薛蟠:“你这个不争气的孽障!连条骚狗都比你有出息!谁知道你稀里糊涂地连陪房丫头都不放过,让老婆抓住把柄,说你霸占丫头,你还有什么脸出去见人!也不知道是谁出的馊主意,也不问清楚,上来就打人。我知道你是个喜新厌旧的东西,白白辜负了我当初的一片苦心。她就算不好,你也不许打,我马上叫人牙子来把她卖了,省得你心烦。” 说着,就让香菱 “收拾东西跟我走”,一面又让人 “赶紧找个人牙子来,随便卖几两银子,把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拔了,大家都能过个太平日子”。薛蟠见母亲真的生气了,也不敢吭声,低下了头。

金桂听到薛姨妈这话,隔着窗户就往外哭喊道:“您老人家只管卖人,别一个劲地把我也扯进来。我们难道就是那种爱吃醋、容不下人的人吗?怎么就成了‘拔出肉中刺,眼中钉’?谁是钉,谁是刺?要是真嫌弃她,也不会把我的丫头收进房里了。” 薛姨妈听了,气得浑身发抖,声音哽咽地说:“这是什么规矩?婆婆在这里说话,媳妇隔着窗户顶嘴。亏你还是旧家的女儿,满嘴大呼小叫的,像什么话!”薛蟠急得直跺脚,说:“哎呀,别说了,让人听见笑话。” 金桂却铁了心,一不做二不休,哭得更厉害了,还喊道:“我才不怕人笑话!你的小老婆害我,我还怕人笑话?要不就留下她,把我卖了。谁不知道你们薛家有钱,动不动就拿钱压人,还有有权有势的亲戚撑腰。你要是不早点动手,还等什么?嫌我不好,当初干嘛三番五次地跑到我们家求亲?现在人也娶来了,金银财宝也陪嫁了,稍微有点姿色的都被你霸占了,该来挤兑我了!” 她一边哭喊,一边在地上打滚,自己又哭又闹。薛蟠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说也不是,劝也不是,打也不是,求也不是,只能进进出出地唉声叹气,抱怨自己运气不好。

当下,薛姨妈被薛宝钗劝回房内,她仍气不过,一心要把香菱卖了。宝钗笑着劝阻:“咱们家向来只有买人的份儿,可没有卖人的道理。妈您这是气糊涂了,要是被人听见,还不得笑话。哥哥嫂子嫌弃香菱,那就把她留给我使唤,我正好缺人手呢。” 薛姨妈说:“留下她还是会惹麻烦,不如把她打发走,落得个清净。” 宝钗又笑道:“让她跟着我也一样,我肯定不让她去前头。从此和那边断绝往来,跟把她卖了没什么两样。” 香菱早已跑到薛姨妈面前,痛哭流涕地哀求,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只想跟着宝钗。薛姨妈见此,也只好作罢。

从那以后,香菱便跟着宝钗住进了园子,彻底和之前的日子断了联系。虽说如此,她还是常常对月伤心,夜里挑灯独自叹息。香菱本就体弱,在薛蟠房中这几年,因气血有病,一直没能怀孕。如今又加上气恼和伤心,身体内外都遭受折磨,竟得了干血之症,日渐消瘦,还发起烧来,连饭也不想吃。请了医生来看,吃药也不见效。

金桂又大闹了好几次,把薛姨妈母女气得只能暗自落泪,感叹命苦。薛蟠也曾借着酒劲顶撞过她两三次,还拿着棍子要打,可金桂根本不怕,直接把身子凑过去,任由他打;薛蟠这边要是拿刀要杀她,她就伸长脖子让他砍。薛蟠终究还是下不了手,只能闹上一阵,最后不了了之。时间长了,金桂越发嚣张,薛蟠的气势却越来越弱。香菱虽然还在,但也如同不存在一般,金桂就算不能事事顺心,也不再觉得香菱碍眼,便暂且把她放在一边,又开始找宝蟾的麻烦。

宝蟾可不像香菱那样好欺负,她性子火辣,和薛蟠情投意合后,就把金桂抛到了脑后。最近金桂又开始刁难她,她可一点都不肯服软。一开始两人只是吵嘴,后来金桂气急了,又是骂又是打。宝蟾虽然不敢还嘴还手,但却撒起泼来,又是撞头又是打滚,寻死觅活的,白天拿着刀剪,晚上就找绳索,闹得家里不得安宁。薛蟠一个人顾不过来两边,只能在中间干着急,实在闹得没办法了,就出门躲到外面去。

金桂不发脾气的时候,要是心情好,就会找人来斗纸牌、掷骰子玩乐。她生平最爱啃骨头,每天都要杀鸡鸭,把肉赏给别人吃,自己只吃油炸的焦骨头下酒。要是吃腻了或者心情不好,就会破口大骂:“别人能找乐子,我凭什么不能!” 薛家母女根本不理她。薛蟠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日夜后悔,怪自己当初不该娶这个搅家精,只怪自己当时没了主意。这事很快在宁荣两府传开,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了,无不感叹。

这时,宝玉已经过了百日,能出门走动了。他也曾见过金桂,觉得她 “举止模样也没什么怪异的,和其他姊妹一样,都是如花似玉的,怎么就有这样的性情,真是奇怪极了”,心里不禁感到纳闷。这天,宝玉去给王夫人请安,正好碰上迎春的奶娘来家里请安。奶娘说起孙绍祖品行不端,“姑娘只能背地里偷偷抹眼泪,就盼着能接回家里来,好好休息几天。” 王夫人说:“我这几天正打算接她回来,可因为杂七杂八的事不顺心,就给忘了。前儿宝玉去了,回来也说过这事。明天是个好日子,就去接她。” 正说着,贾母派人来找宝玉,说:“明天一早去天齐庙还愿。” 宝玉早就想出去逛逛了,一听这话,高兴得一晚上都没合眼,眼巴巴地盼着天亮。

第二天一大早,宝玉洗漱穿戴好,跟着两三个老嬷嬷坐车出了西城门外的天齐庙烧香还愿。庙里昨天就已经准备好了。宝玉生性胆小,不敢靠近那些面目狰狞的神鬼塑像。这天齐庙是前朝修建的,十分宏伟壮观。但如今年代久远,又显得格外荒凉。里面的泥胎塑像都凶恶可怕,所以宝玉匆匆烧了纸马钱粮后,就退到道院休息。过了一会儿,吃完了饭,老嬷嬷们和李贵等人陪着宝玉四处闲逛玩耍了一阵。宝玉玩累了,就回到静室休息。老嬷嬷们怕他睡着了,就把庙里当家的老王道士请来陪他聊天。

这老王道士专门在江湖上卖药,弄些偏方给人治病赚钱。庙外挂着招牌,丸散膏丹,各种药品一应俱全。他经常在宁荣两宅走动,和大家都很熟,大家都给他起了个外号,叫 “王一贴”,意思是他的膏药特别灵验,一贴下去,百病全消。王一贴走进来的时候,宝玉正歪在炕上想睡觉,李贵等人正说着 “哥儿别睡着了”,和他闹着玩。看见王一贴进来,大家都笑着说:“来得正好,来得正好。王师父,你最会说故事了,给我们小爷讲一个听听。” 王一贴笑着说:“好嘞。哥儿别睡,小心肚子里的筋闹毛病。” 这话逗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宝玉也笑着起身整理衣服。王一贴赶忙让徒弟们快去泡一壶浓茶来。

茗烟说:“我们爷可不吃你的茶,在这屋里坐着,都嫌有膏药味呢。” 王一贴笑着说:“瞧您说的,膏药可从来没拿进这屋里来过。知道哥儿今天要来,我头三五天就用香熏了又熏。” 宝玉问:“天天听人说你的膏药好,到底能治什么病啊?” 王一贴说:“哥儿要是问我的膏药,那说来可就话长了,其中的道理,一言难尽。这膏药一共有一百二十味药,君臣相济,宾主得当,温凉并用,贵贱药材搭配巧妙。对内可以调元补气,开胃健脾,滋养荣卫,宁神安志,祛寒避暑,化食化痰;对外能和血脉,舒筋络,去除坏死肌肉,生出新肉,祛风散毒。效果神奇,贴过的人都知道。”

宝玉说:“我才不信一张膏药能治这么多病呢。我倒要问问你,有一种病,你的膏药能治好吗?” 王一贴说:“不管什么病,只要贴上我的膏药,保证药到病除。要是没效果,哥儿你只管揪着我的胡子打我的老脸,把我的庙拆了都行。你只管说出是什么病。” 宝玉笑着说:“你猜猜,要是你猜对了,那就说明你的膏药能治好。” 王一贴听了,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可难猜了,只怕是我的膏药不灵了。” 宝玉对李贵等人说:“你们先出去逛逛。这屋里人多,味儿更重了。” 李贵等人听了,就都出去自己玩了,只留下茗烟一个人。茗烟手里点着一枝梦甜香,宝玉让他坐在身边,自己则靠在茗烟身上。

王一贴心里一动,笑嘻嘻地凑上前,小声说:“我猜着了。是不是哥儿如今有了男女之事,想要滋补的药啊?” 话还没说完,茗烟就先骂道:“该死,满嘴胡言!” 宝玉没听明白,忙问:“他说什么?” 茗烟说:“别听他瞎说。” 吓得王一贴不敢再问,只能说:“哥儿你就明说吧。” 宝玉说:“我问你,有没有能治女人妒病的方子?” 王一贴听了,拍手笑道:“这可难办了。别说没有方子,我连听都没听说过。” 宝玉笑着说:“这样啊,那也不算什么。” 王一贴又连忙说:“治妒病的膏药我没见过,不过有一种汤药或许能治,就是见效慢些,不能马上就好。”

宝玉问:“什么汤药,怎么喝?” 王一贴说:“这汤药叫‘疗妒汤’:用一个上好的秋梨,二钱冰糖,一钱陈皮,加三碗水,把梨煮烂就行。每天清早吃一个这样煮好的梨,吃着吃着就好了。” 宝玉说:“这也没什么特别的,只怕没什么效果。” 王一贴说:“一剂没效就吃十剂,今天没效明天接着吃,今年没效就吃到明年。反正这三味药都是润肺开胃的,对人没坏处,味道甜丝丝的,既能止咳,又好吃。人活一百岁,最后总归是要死的,死了还妒什么呢!到那时候就见效了。” 这话把宝玉和茗烟逗得哈哈大笑,骂他是 “油嘴滑舌的老滑头”。

王一贴笑着说:“不过是闲着解解闷儿,开个玩笑罢了,有什么要紧的。逗你们一乐,也算值了。跟你们说实话吧,连我的膏药都是假的。我要有真药,自己吃了早成仙了,还在这儿混什么?” 正说着,吉时到了,请宝玉出去焚化钱粮,散福消灾。仪式结束后,宝玉才进城回家。

这时,迎春已经回家好半天了,孙家的婆娘媳妇等人吃过晚饭后,就被打发回家了。迎春正在王夫人房里哭哭啼啼地诉说委屈,说孙绍祖 “只知道好色,还爱赌博酗酒,家里所有的媳妇丫头几乎都被他骚扰遍了。我稍微劝过他两三次,他就骂我是‘爱吃醋的老婆’。还说老爷收了他五千银子,不该花他的钱。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都没要到,就指着我的脸说:‘你别在我面前摆夫人的架子,你老子花了我五千银子,把你抵押卖给我的。要是不听话,就打一顿,赶到下房去睡。当年你爷爷在世的时候,贪图我们家的富贵,才和我们家来往。论理我和你父亲是一辈人,如今却被他压了一头,把你卖了一辈。当初就不该结这门亲,免得让人觉得我们家趋炎附势。’” 迎春一边说,一边哭得抽抽噎噎,王夫人和众姊妹们听了,无不落泪。

王夫人只能好言安慰:“既然碰上了这种不懂事的人,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想当初你叔叔也曾劝过大老爷,别结这门亲。可大老爷不听,一门心思要结,结果弄成这样。我的孩子,这也是你的命啊。” 迎春哭着说:“我就不信我的命这么不好!从小没了娘,幸亏在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安稳日子,如今怎么偏偏是这样的结果!” 王夫人一边安慰,一边问她想在哪里休息。迎春说:“刚离开姊妹们,心里想得慌。再说我还惦记着我的屋子,能在园子里的旧房子里住上三五天,我死也甘心了。也不知道下次还能不能住。” 王夫人赶忙劝道:“快别乱说。小夫妻之间,拌嘴吵架也是常有的事,何必说这种丧气话。” 于是赶忙让人去收拾紫菱洲的屋子,让姊妹们陪着迎春,开导她,又叮嘱宝玉:“不许在老太太跟前透露一点风声,要是老太太知道了这些事,就唯你是问。” 宝玉连连点头答应。

迎春当晚就住在了旧馆。众姊妹和丫鬟们对她格外亲热。迎春一连住了三天,才去邢夫人那边。她先向贾母和王夫人辞行,然后和众姊妹告别,大家都十分悲伤,依依不舍。还是王夫人、薛姨妈等人安慰劝解,才止住了大家的悲伤,迎春这才去了邢夫人那里。在邢夫人处又住了两天,孙绍祖的人就来接她了。迎春虽然不愿意去,但又害怕孙绍祖,只能忍着眼泪,勉强告辞。邢夫人对迎春的遭遇并不上心,也不问她夫妻是否和睦,家里是否有难处,只是表面应付一下。至于后来到底怎么样,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