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话说贾政正在家中设宴款待宾客,忽然看见赖大急匆匆地跑到荣禧堂,向贾政回禀道:“有锦衣府的堂官赵老爷,带着好几位司官,说是要来拜望您。奴才本想取他们的名帖来回禀,赵老爷却说:‘我们关系极好,不必如此。’说完就下了车,径直走进来了。请老爷和各位爷们赶紧出去迎接。” 贾政听了,心里暗自思忖:“我和赵老爷平日里并无往来,他怎么突然来了?现在家里正有客人,留他吧,不太方便;不留吧,又显得失礼。” 他正犹豫不决,贾琏在一旁说道:“叔叔,您赶紧去吧,再这么想下去,人家都进来了。” 正说着,只见二门上的家人又进来通报:“赵老爷已经进二门了。” 贾政等人赶忙快步迎上去,只见赵堂官满脸堆笑,什么也没说,径直走上大厅。他身后跟着五六位司官,其中有贾政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奇怪的是,这些人都不吭声。贾政等人摸不着头脑,只能跟在后面,请他们入座。

在场的众亲友中,也有认识赵堂官的,见他仰着脸,一副不太搭理人的样子,只是拉着贾政的手,笑着寒暄了几句。众人见状,感觉事情不太对劲,有的悄悄躲进里间屋子,有的则垂手站在一旁。贾政正打算陪着笑脸和赵堂官说话,这时,家人神色慌张地跑进来报道:“西平王爷到了。” 贾政一听,急忙出去迎接,只见王爷已经走进来。赵堂官赶忙抢上前去请安,说道:“王爷大驾光临,随来的各位老爷就该带领府役去把守前后门了。” 众司官听了,应了一声便出去了。贾政等人意识到事情不妙,连忙跪地迎接。西平郡王伸出双手,将贾政扶起,脸上带着笑意说道:“没有要事,我也不敢轻易登门。今日有奉旨交办的事情,需要赦老接旨。如今这满堂的筵席还没散,想必有不少亲友在此,多有不便。还请众位府上的亲友各自散去,只留下本宅的人听候安排。” 赵堂官在一旁回禀道:“王爷您虽然宽厚,但东边那件事,负责的王爷办事极为认真,想必早就把那边的门给封了。” 众人一听,知道这事牵扯到两府,都恨不得马上脱身。只见西平王爷笑着说:“大家只管请便,我会派人送各位出去,并且告诉锦衣府的官员,这些都是亲友,不必盘查,让他们速速放行。” 那些亲友听了,如获大赦,一溜烟地飞快跑了出去。唯独贾赦、贾政这一干人,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

没过一会儿,只见大批番役涌了进来,迅速在各个门口把守。贾府上下的人,一步都不能随意走动。赵堂官这时换了一副严肃的表情,转身对西平王爷说道:“请王爷宣读旨意,我们好立刻行动。” 那些番役们早已挽起衣袖、扎紧腰带,严阵以待,就等着旨意下达。西平王缓缓开口道:“小王奉旨,带领锦衣府的赵全前来查看贾赦的家产。” 贾赦等人听到这话,都吓得立刻俯伏在地上。王爷站在上首,高声宣读:“有旨意:‘贾赦与外官勾结,倚仗权势欺凌弱小,辜负朕的恩宠,有辱祖宗的德行,着革去世袭的官职。钦此。’” 赵堂官紧接着大声下令:“拿下贾赦,其余人等全部看守起来。” 当时,贾赦、贾政、贾琏、贾珍、贾蓉、贾蔷、贾芝、贾兰都在场,只有宝玉借口生病,在贾母那边哭闹,贾环平常就很少露面,所以就把在场的这几个人严密看管起来。赵堂官随即命令他的家人:“传齐所有司员,带领番役,分头到各个房间进行抄查,并做好登记。” 这一句话不要紧,贾政等人吓得面面相觑,而那些番役和家人却兴奋得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要到各处动手。西平王说道:“听说赦老爷和政老爷虽然住在一起,但各自开伙做饭,按道理应该只遵旨查看贾赦的家资,其余的暂且将各房封锁,我们回朝复旨后,再等候皇上的定夺。” 赵堂官站起身来说:“回禀王爷,贾赦和贾政实际上并未正式分家,听说他的侄儿贾琏现在总管着家里的事务,所以不能不全部查抄。” 西平王听了,没有表态。赵堂官接着便说:“贾琏和贾赦两处,必须由奴才我带领人去查抄,这样才妥当。”

正乱作一团的时候,只见北静王来到了大厅,面朝外站定后说道:“有旨意,锦衣府赵全听宣。” 接着宣读道:“奉旨意:‘着锦衣官只提贾赦进行质审,其余事宜交西平王遵旨查办。钦此。’” 西平王领了旨,心里十分欢喜,便与北静王一同坐下,让赵堂官将贾赦押回衙门。里头那些正在查抄的人听说北静王来了,都纷纷走了出来,等得知赵堂官被调走,大家都觉得没趣,只能侍立一旁,听候安排。北静王挑选了两个老实可靠的司官以及十来个经验丰富的老年番役,把其余的人都打发走了。西平王对北静王说道:“我正为老赵的事生气呢。幸亏王爷您来了,还带来了旨意,不然在这里可就要吃大亏了。” 北静王说:“我在朝堂上听说王爷奉旨查抄贾宅,本就很放心,觉得这里不会出什么乱子。没想到老赵如此糊涂。只是不知道现在政老和宝玉在哪里,里面又闹成什么样子了。” 众人回禀道:“贾政等人在下房被看守着,里面已经被抄得乱七八糟了。” 西平王便吩咐司员:“快把贾政带来问话。” 众人领命,将贾政带了上来。贾政跪地请安,忍不住流下眼泪,哀求恩典。北静王连忙起身,拉着贾政说:“政老放心。” 接着把旨意告诉了他。贾政感激得涕泪横流,朝着北方谢了恩,然后又上前听候吩咐。王爷说:“政老,方才老赵在这里的时候,番役禀报说抄出了禁用之物,还有放高利贷的借据,这些我们也没法隐瞒。那些禁用之物原本是为贵妃置办的,我们如实声明,应该没什么大碍。只是这借券得想个办法处理。现在政老你就带着司员,把赦老的家产如实呈交上来,这件事也就算有个了结,千万不可再有隐瞒,以免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罪过。” 贾政连忙答应道:“犯官再也不敢了。只是犯官祖父留下的遗产,一直没有正式分过,大家住的房子里有的东西,就当作是自己的了。” 两位王爷说:“这也没关系,只要把赦老那边的所有东西交出来就行。” 又吩咐司员等人按照命令行事,不许胡乱翻动。司官领命而去。再说贾母那边,女眷们也在摆家宴。王夫人说:“宝玉不在外头,恐怕他老子会生气。” 凤姐带着病,有气无力地哼哼着说:“我看宝玉不是怕人,他见前头陪客的人已经不少了,所以在这里照应也是有可能的。万一老爷想起里头少个人照应,太太把宝兄弟派出去,不就好了吗?” 贾母笑着说:“凤丫头都病成这样了,这张嘴还是这么厉害。” 大家正说得高兴,突然听见邢夫人那边的人扯着嗓子大声叫嚷着跑进来:“老太太、太太,不…… 不好了!好多好多穿着官靴、戴着官帽的,像…… 像强盗一样的人来了,正在翻箱倒柜地拿东西呢。” 贾母等人听了,都惊呆了。这时,只见平儿披头散发,拉着巧姐,哭哭啼啼地过来说:“不好了,我正和姐儿吃饭呢,只见来旺被人绑着进来,说:‘姑娘,快传进去,让太太们回避,外面王爷就要进来查抄家产了。’我一听,吓得急忙要进房拿要紧的东西,结果被一群人又推又赶地撵了出来。咱们这里该穿的、该带的,赶紧收拾收拾吧。” 王夫人和邢夫人等人听了,吓得魂飞魄散,完全不知所措。只有凤姐,一开始瞪大了眼睛听着,随后便往后一仰,栽倒在地上,昏死了过去。贾母还没听完,就吓得涕泪交加,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一时间,屋子里的人这个拉、那个扯,闹得一片混乱。紧接着,又听见一阵叫嚷声:“叫里面的女眷们回避,王爷进来了!”

宝钗、宝玉等人正急得没办法,就在丫头婆子们乱成一团,又是抬人又是拉扯的时候,贾琏气喘吁吁地跑进来,喊道:“好了,好了,幸亏王爷救了我们!” 众人正要问他怎么回事,贾琏却看见凤姐倒在地上,以为她死了,一边哭一边大声叫喊。他又担心老太太被吓坏,急得六神无主。好在平儿把凤姐叫醒,让人扶着。老太太也缓过了一口气,但哭得气息微弱,神志昏沉,只能躺在炕上。李纨在一旁再三安慰。之后,贾琏定了定神,把两位王爷的恩典说了一遍。他担心贾母和邢夫人知道贾赦被抓的事,会被吓死,所以暂时不敢明说,只能出来照料自己的屋子。

贾琏一进屋门,只见箱子被打开,柜子也被翻破,里面的物件被抢得所剩无几。他急得两眼发直,眼泪直流,呆呆地站在那里。这时,听见外面有人叫他,他只得走了出去。只见贾政正和司员们登记抄出的物件,一个人在旁边报着:“赤金首饰共一百二十三件,珠宝齐全。珍珠十三挂,淡金盘二件,金碗二对,金抢碗二个,金匙四十把,银大碗八十个,银盘二十个,三镶金象牙筷二把,镀金执壶四把,镀金折盂三对,茶托二件,银碟七十六件,银酒杯三十六个。黑狐皮十八张,青狐六张,貂皮三十六张,黄狐三十张,猞猁狲皮十二张,麻叶皮三张,洋灰皮六十张,灰狐腿皮四十张,酱色羊皮二十张,猢狸皮二张,黄狐腿二把,小白狐皮二十块,洋呢三十度,毕叽二十三度,姑绒十二度,香鼠筒子十件,豆鼠皮四方,天鹅绒一卷,梅鹿皮一方,云狐筒子二件,貉崽皮一卷,鸭皮七把,灰鼠一百六十张,獾子皮八张,虎皮六张,海豹三张,海龙十六张,灰色羊四十把,黑色羊皮六十三张,元狐帽沿十副,倭刀帽沿十二副,貂帽沿二副,小狐皮十六张,江貉皮二张,獭子皮二张,猫皮三十五张,倭股十二度,绸缎一百三十卷,纱绫一百八十一卷,羽线绉三十二卷,氆氇三十卷,妆蟒缎八卷,葛布三捆,各色布三捆,各色皮衣一百三十二件,棉夹单纱绢衣三百四十件。玉玩三十二件,带头九副,铜锡等物五百余件,钟表十八件,朝珠九挂,各色妆蟒三十四件,上用蟒缎迎手靠背三分,宫妆衣裙八套,脂玉圈带一条,黄缎十二卷。潮银五千二百两,赤金五十两,钱七千吊。” 所有动用的家伙什都仔细登记,就连荣国赐第也一一开列,那些房地契纸、家人文书等,也都封存起来。贾琏在旁边偷听,却一直没听到报出自己的东西,心里正感到疑惑。这时,只听两位王爷问贾政:“抄出的家资里有借券,明显是在放高利贷盘剥,到底是谁干的?政老你要如实说出来。” 贾政听了,跪在地上磕头说:“实在是犯官平日里不管家务,这些事我一概不知。要问的话,得问犯官的侄儿贾琏才清楚。” 贾琏连忙走上前,跪下禀报道:“这一箱文书既然是在奴才屋里抄出来的,奴才怎敢说不知道。只求王爷开恩,奴才的叔叔确实不知情。” 两位王爷说:“你父亲已经获罪,这件事只能并案处理。你现在承认,也是应该的。来人,把贾琏看守起来,其余的人都回各自屋内,不许乱跑。政老,你要小心等候圣旨。我们进内廷复旨去了,这里有官役看守。” 说完,两位王爷上轿出门。贾政等人在二门跪地相送。北静王伸出手,说道:“请放心。” 脸上满是不忍的神色。此时,贾政的魂魄才渐渐安定下来,可仍处于发愣的状态。贾兰见状,赶忙说道:“爷爷,您快进内屋去看看老太太,再想办法打听一下东府那边的情况。” 贾政赶忙起身,匆匆向内屋走去。只见各个门口的妇女们乱作一团,慌慌张张,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贾政此刻心急如焚,无心去查问这些,径直来到贾母的房中。只见屋里的人个个泪痕满面,王夫人、宝玉等人围在贾母身边,一片寂静,大家都默默地流着泪。只有邢夫人哭得特别伤心,几近崩溃。众人见贾政进来,纷纷说道:“好了,好了!” 接着便告诉贾母:“老爷好好地回来了,请老太太放宽心。” 贾母气息微弱,微微睁开双眼,说道:“我的儿啊,没想到还能见到你!” 话还没说完,便放声大哭起来。一时间,满屋子的人都跟着哭个不停。贾政担心哭坏了老母亲,赶忙收起眼泪,安慰道:“老太太,您放心。原本这事情确实不小,好在蒙主上的天恩,还有两位王爷的恩典,对我们万般体恤。虽说大老爷暂时被拘押受审,但等问清楚了,主上肯定还会有恩典的。如今家里的东西暂时也不会再动了。” 贾母见贾赦不在,又伤心起来,贾政再三劝慰,她才止住哭声。

众人都不敢擅自离开,只有邢夫人回到自己那边。却见门都被封锁了,丫头婆子们也都被锁在几间屋子里。邢夫人无处可去,忍不住放声大哭,无奈之下,只好往凤姐那边走去。到了凤姐住处,只见二门旁的屋子也都贴上了封条,只有屋门开着,里面传来隐隐的哭声。邢夫人走进去,只见凤姐面色惨白如纸,闭着眼睛躺在那里,平儿在一旁暗自哭泣。邢夫人以为凤姐死了,又大哭起来。平儿赶忙迎上来说:“太太,您别伤心。奶奶被抬回来的时候,看着像是没气了,幸好休息了一会儿,缓了过来,哭了几声,现在气息平稳了些,稍微安神了。太太您也请定定心吧。只是不知道老太太那边怎么样了?” 邢夫人没有回答,又转身回到贾母那边。看到眼前都是贾政这边的人,想到自己的丈夫被拘押,儿媳病危,女儿又在受苦,如今自己更是无处可归,心中悲痛难忍。众人纷纷劝慰,李纨等人让人收拾出一间屋子,请邢夫人暂时住下,王夫人也派人过来服侍。

贾政在外面,心惊肉跳,不停地捻着胡须、搓着手,焦急地等候着圣旨。突然听到外面看守的军人高声叫嚷道:“你到底是哪一边的?既然撞到我们这儿,就把你记在册子上。把他绑起来,交给里面锦衣府的老爷们!” 贾政赶忙出去查看,发现是焦大,便问道:“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焦大一见贾政,顿时呼天抢地地哭喊道:“我天天劝那些不成器的爷们,他们反倒把我当成冤家!老爷您难道不知道,焦大我当年跟着太爷受过多少苦啊!如今却落到这般田地!珍大爷、蓉哥儿都被什么王爷抓走了,府里的女主子们也被什么府里的衙役抢得披头散发,关在一处空房子里。那些没出息的狗男女却像猪狗一样被拦在一旁。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被抄出来堆在那儿,木器被砸得破烂不堪,瓷器也都打得粉碎。他们还要把我绑起来。我活了**十岁,向来只有跟着太爷去捆别人的份儿,哪曾想今天反倒被人捆起来!我就说我是西府的,这才跑了出来。那些人不肯罢休,又把我押到这儿,没想到这里也是一样。我如今也不想活了,跟那些人拼了算了!” 说着便要撞头。那些差役见他年纪大了,又有两位王爷的吩咐,不敢对他太凶狠,便说:“老人家,您安静点儿,这是奉旨行事。您先在这儿歇着,等有了消息再说。” 贾政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虽然没有理会焦大,但心里却像被刀绞一般,叹道:“完了,完了!没想到我们竟然一败涂地到这种地步!”

贾政正在着急地等候着宫里的消息,只见薛蝌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说道:“好不容易才进来了!姨父您在哪里呢。” 贾政说:“你来的正好,不过外头是怎么放你进来的?” 薛蝌说:“我再三求情,还答应给他们钱,这才得以进出。” 贾政便把家里被抄的事情告诉了他,然后拜托他去打听打听消息,说道:“就算有要好的亲戚,在这风头火势上也不方便送信,你去的话就方便多了。” 薛蝌说:“这边的事情我倒没想到会这样,那边东府的事我已经听说了,情况很糟糕。” 贾政问道:“到底犯了什么事?” 薛蝌说:“今天我为了打听我哥哥定罪的事情,在衙门里听说,有两位御史风闻珍大爷引诱世家子弟赌博,这罪名还算轻的;还有一条大罪,是强占良民妻女为妾,因为那女子不从,就将她凌逼致死。那御史怕证据不足,还把咱们家的鲍二抓了去,又牵扯出一个姓张的。只怕连都察院都脱不了干系,因为那姓张的曾经告过状。” 贾政还没听完,便跺脚说道:“不得了!完了,完了!” 叹了口气,眼泪簌簌地掉了下来。

薛蝌宽慰了贾政几句,便又出去打听消息了。过了半天,他又进来,说道:“事情不妙。我在刑科打听到,没听到两位王爷复旨的消息,但听说李御史今早参奏平安州的官员奉承京官、迎合上司、虐害百姓,有好几大罪状。” 贾政慌张地说:“管他别人的事呢,到底打听一下我们家的情况怎么样了?” 薛蝌说:“听说平安州的事情里就牵涉到我们家,那被参奏的京官就是赦老爷。说的是包揽诉讼。这下可真是火上浇油了。就连同朝的这些官员,都躲得远远的,谁肯来送信。就像刚刚散去的那些亲友,有的直接回家了,有的则远远地找个地方歇着,打听消息。可恨那些所谓的本家贵族,在路上还说,‘祖宗留下的功业,弄出这么大的事,不知道会落到谁头上,大家正好可以趁机耍威风。’” 贾政没听完,又顿足道:“都是我们大爷太糊涂,东府也太不成样子了。如今老太太和琏儿媳妇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你再去打听打听,我到老太太那边看看。要是有消息,能早点知道就好了。” 正说着,突然听到里面有人大声叫嚷着跑出来:“老太太不好了!” 贾政心急如焚,赶忙往里面跑去。不知道老太太生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