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五回 昆仑山子牙下山

古典白话合集 第十五回 昆仑山子牙下山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姜子牙在这个时候降临尘世,一头白发,像个落魄的山野之人。数十年来,他一直受困,几次想要安身立命,却总是显得笨拙,多次踏入尘世,反而满心嗔怒。在磻溪还未遇到那如同飞熊入梦般的奇遇,渭水之畔,又怎会知晓会有祥瑞麒麟出现?但他终将迎来风云际会,开创帝王大业,周朝享国八百载,昌盛繁荣,宛如长春之景。

话说在昆仑山玉虚宫,执掌阐教道法的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将至,故而关闭宫门,停止讲道。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人俯首称臣,所以三教共同商议,即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同编排出三百六十五位神灵。这些神灵又分为八部,上四部为雷、火、瘟、斗,下四部则是群星列宿、三山五岳以及掌管步雨兴云的善恶之神。此时,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即将兴起,又恰逢神仙犯戒,元始天尊开启封神之事。姜子牙将享受将相之福,这一切皆是天数注定,并非偶然。正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起,其间必定会有名扬于世之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一日,元始天尊端坐在八宝云光座上,吩咐白鹤童子:“去桃园把你师叔姜尚请来。” 白鹤童子前往桃园去请姜子牙,口中说道:“师叔,老爷有请。” 姜子牙赶忙来到宝殿前,行礼说道:“弟子姜尚拜见师父。” 天尊问道:“你上昆仑山有多少年了?” 姜子牙回答:“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天尊说:“你生来命薄,难以修成仙道,只可享受人间之福。成汤的统治即将终结,周室必将兴盛。你替我代劳封神之事,下山去扶助明主,成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的功劳。此地已不再适合你久留,你要尽快收拾行囊下山。”

姜子牙苦苦哀求:“弟子是真心出家,多年来苦苦修行。如今也修行有年,虽然成功的希望如同在地上滚动芥子想要找到针孔般渺茫,但还是希望老爷大发慈悲,为我指引迷津,让我能有所觉悟。弟子情愿在山中苦行,绝不敢贪恋红尘富贵,还望师父收留。” 天尊说:“你的命数如此,一切皆由天定,怎能违背?” 姜子牙依依不舍,这时,南极仙翁和白鹤童子两位仙翁上前说道:“子牙,机会难得,时机不可错过。况且天数已定,难以逃避。你虽然下山,但等你功成名就之时,自然还有上山之日。” 姜子牙无奈,只得下山,收拾好琴剑、衣物和行囊,起身拜别师尊。他跪地哭泣着问:“弟子领了师父的法旨下山,将来结局会如何呢?” 天尊说:“如今你下山,我有八句偈语,日后自会应验:

十年来困在窘迫之乡,耐心守分暂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垂钓,自有高明之士来访求贤。辅佐圣君成为相父,九十三岁拜将手握兵权。诸侯会合在戊申之年,九十八载封神又过四年。”

天尊说完,又安慰道:“虽然你此次下山,但还有上山的日子。” 姜子牙拜别天尊,又与众位道友辞行,随后带着行囊走出玉虚宫。南极仙翁送姜子牙到麒麟崖,嘱咐道:“子牙,一路保重!”

姜子牙告别南极仙翁后,心中暗自思量:“我上无伯叔兄嫂,下无弟妹子侄,这让我能去哪里呢?我就像那失去树林的飞鸟,没有一处可以栖息。” 忽然,他想起在朝歌有一位结义仁兄宋异人,心想不如去投奔他。姜子牙借助土遁之术,很快来到朝歌,离南门三十五里处,便是宋家庄。姜子牙看到门庭依旧,绿柳长存,不禁感叹道:“我离开这里四十年,没想到风光依旧,只是人面已不同往昔。”

姜子牙走到门前,向看门的人问道:“你们员外在家吗?” 管门人反问:“你是谁?” 姜子牙说:“你就说故人姜子牙前来拜访。” 庄童赶忙进去禀报员外:“外边有个叫姜子牙的故人来访。” 宋异人正在算账,听到姜子牙来了,急忙走出庄子。两人携手相搀,来到草堂,各自施礼拜见后坐下。

宋异人说:“贤弟,为何数十年都没有你的音信?我常常渴慕与你相见,今日能相逢,真是万幸!万幸!” 姜子牙说:“自从与仁兄分别,我一心指望能出世超凡,奈何缘分浅薄,未能如愿。如今来到高庄,能与仁兄相见,是我的幸运。” 宋异人连忙吩咐准备饭菜,又问:“你是吃斋还是吃荤?” 姜子牙说:“既然出了家,哪有饮酒吃荤的道理?我吃斋。” 宋异人说:“酒可是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会去赴蟠桃会,喝点酒也无妨。” 姜子牙说:“既然仁兄这么说,小弟听从吩咐。” 于是,二人欢快地饮酒。

宋异人问:“贤弟在昆仑山待了多少年了?” 姜子牙说:“不知不觉四十年了。” 宋异人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贤弟在山上都学了些什么?” 姜子牙说:“怎么会不学呢,不然都做些什么事呢?” 宋异人又问:“学的什么道术?” 姜子牙说:“挑水浇松,种桃烧火,煽炉炼丹。” 宋异人笑着说:“这些都是仆役做的事,不值一提。如今贤弟既然回来了,不如找点正经事做,何必还要出家呢?就住在我家,不用再去别处了,我与你相知多年,和别人可不一样。” 姜子牙说:“正是如此。”宋异人又说:“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贤弟,我和你相处一场,明日我就为你说一门亲事,生下一儿半女,也能延续姜家的香火。” 姜子牙连忙摇手说:“仁兄,此事暂且再议。” 二人一直交谈至夜晚,姜子牙便在宋家庄住下了。

第二天,宋异人早早起床,骑上驴儿,前往马家庄说亲。宋异人到了马家庄,庄童赶忙跑去禀报马员外:“有宋员外来拜访。” 马员外十分高兴,迎出门来,问道:“员外是哪阵风儿把你给吹来了?” 宋异人说:“小侄特地来为令爱说亲。” 马员外听了,大喜过望,施礼拜见后坐下。喝完茶,马员外问:“贤契要把小女说与何人?” 宋异人说:“此人是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外号飞熊,与小侄情同手足,所以这门亲事再合适不过了。” 马员外说:“贤契做媒,必定不会有差错。”

宋异人拿出四锭白金作为聘礼,马员外收下后,连忙摆下酒席,款待宋异人,直到傍晚,宋异人才离去。

再说姜子牙起床后,一整天都没见到宋异人,便问庄童:“你们员外去哪里了?” 庄童说:“早晨就出门了,想必是去讨账了。” 不一会儿,宋异人下了牲口,姜子牙看见,赶忙迎到门口,问道:“长兄从哪里回来?” 宋异人说:“恭喜啊,贤弟!” 姜子牙问:“小弟喜从何来?” 宋异人说:“今日我为你说成了一门亲事,正所谓‘相逢千里,会合姻缘’。” 姜子牙说:“今日时辰不好。” 宋异人说:“阴阳无忌,吉人天相。” 姜子牙问:“是哪家女子?” 宋异人说:“是马洪的女儿,才貌双全,正好与贤弟相配。这女子今年六十八岁,还是黄花闺女呢。”

宋异人摆酒为姜子牙贺喜,二人喝完酒后,宋异人说:“我们得选个良辰吉日把亲娶了。” 姜子牙道谢说:“承蒙兄长关照,这份恩情我怎会忘记?” 于是,他们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迎娶马氏。宋异人又大排酒席,邀请庄前庄后的邻居、四门的亲友前来庆贺迎亲。当天,马氏过门,二人洞房花烛,结成夫妻。这真是天缘巧合,并非偶然。有诗为证:

离却昆仑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岁黄花女,七十有二做新郎。

姜子牙成亲之后,整天思念着昆仑山,只担心大道难以修成,心中闷闷不乐,哪有心情与马氏享受夫妻之欢。马氏不了解姜子牙的心事,只觉得姜子牙是个没用的人。不知不觉过了两个月,马氏便问姜子牙:“宋伯伯是你的姑表弟兄吗?” 姜子牙说:“宋兄是我的结义兄弟。” 马氏说:“原来是这样。就算是亲生弟兄,也没有不散的筵席。如今宋伯伯在,我们夫妻可以安闲自在;倘若日后宋伯伯不在了,我们该怎么办呢?常言说:‘人生在世,以营生为主。’我劝你做点生意,为我们夫妻的将来打算。” 姜子牙说:“贤妻说得对。” 马氏问:“你会做些什么生意?” 姜子牙说:“我从三十二岁在昆仑学道,不了解世间的生意,只会编笊篱。” 马氏说:“做这个生意也不错。况且后园有竹子,砍些竹子编成笊篱,挑到朝歌去卖,多少能赚些钱,不管大小,都是生意。”

姜子牙听从了马氏的话,劈了竹子,编成一担笊篱,挑到朝歌去卖。从早上卖到中午,一直到未时、申时初,一个笊篱都没卖出去。姜子牙见天色已到申时,还得挑着担子赶三十五里路回家,肚子又饿了,只好往回走。这一去一来,共七十里路,姜子牙的肩头都被压肿了。

回到家门前,马氏一看,一担笊篱去,还是一担笊篱来,正想问,只见姜子牙指着马氏说:“娘子,你太不贤惠了。你怕我在家闲着,叫我去卖笊篱,可朝歌城根本就不用笊篱。我卖了一天,一个都没卖出去,反倒把肩头压肿了。” 马氏说:“笊篱是天下通用的东西,别说你不会卖,反倒来抱怨我。” 夫妻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吵起来。

宋异人听到姜子牙夫妻争吵,赶忙过来问姜子牙:“贤弟,因为什么事,你们夫妻吵起来了?” 姜子牙把卖笊篱的事说了一遍。宋异人说:“别说你们夫妻二人,就是有三四十口人,我也养得起,你们何必这样呢?” 马氏说:“伯伯虽然是一片好意,但我们夫妻日后也得有个依靠,难道能靠别人一辈子吗?” 宋异人说:“弟妇说得也对。何必做这个生意呢?我家仓库里的麦子都生芽了,叫后生们磨些面,贤弟你挑去卖,不比编笊篱强吗?”

姜子牙收拾好箩担,后生们支起磨来,磨了一担干面。第二天,姜子牙挑着面进朝歌去卖,从四门都走遍了,还是一袋面都没卖出去。肚子又饿,担子又重,姜子牙只好出南门。肩头疼痛难忍,他放下担子,靠着城脚坐下,想稍作休息。他暗自思量自己时运不济,便作了一首诗:

四八昆仑访道去,岂知缘浅不能全?红尘黯黯难睁眼,浮世纷纷怎脱肩?借得一枝栖止处,金枷玉锁又来缠;何时得遂平生志,静坐溪头学老禅。姜子牙在城脚边坐了一会儿,才缓缓起身。这时,他瞧见一个人朝他这边走来,便想着:“这大概就是我的第一个顾客了。” 于是,他赶忙放下担子,等待着那人走近。

那人走到面前,姜子牙连忙问道:“您要多少面?” 那人回答说:“买一文钱的。” 姜子牙心里有些无奈,可又不好拒绝,只好低下头,准备撮面给对方。然而,姜子牙向来不是挑担子做买卖的人,扁担随意地扔在一旁,绳子也散落在地上。

当时,由于纣王无道,东南四百诸侯纷纷反叛,战报不断传来,局势十分紧张。武成王日日操练人马,营中放散营炮的声响此起彼伏。这一天,一声炮响惊了一匹马,那马脱缰后如飞一般奔跑。姜子牙正弯腰撮面,丝毫没有防备,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大喊:“卖面的,快躲开,马冲过来了!” 姜子牙急忙侧身闪躲,可那马已经到了跟前。地上散落的绳子套在了马蹄上,马拖着装面的箩筐跑了五六丈远,面全泼洒在了地上。紧接着,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面被瞬间刮得干干净净。

姜子牙急忙去抢面,可此时他浑身已经沾满了面粉。那个要买面的人看到这副情景,转身就走了。姜子牙满心无奈,只能长叹着往回走。一路上,他满心都是苦涩,好不容易回到庄前。

马氏远远看见姜子牙空着箩筐回来,还以为面都卖光了,满心欢喜地说道:“朝歌城的干面看来挺好卖呀?” 姜子牙走到马氏跟前,把箩担重重一丢,生气地骂道:“都是你这妇人多事!” 马氏一听,十分不解,反问道:“干面卖光了是好事,你怎么反倒骂我?” 姜子牙气呼呼地说:“我这一担面别说卖光,根本就没卖出去!一直到下午,才有人要买一文钱的面。” 马氏又问:“那现在空箩筐回来,想必是都赊给人家了?” 姜子牙怒气冲冲地说:“都怪那匹脱缰的马,绳子绊住了马蹄,把一担面都拖泼在地上。紧接着一阵狂风,把面全吹没了。这不是你惹的事是什么?”

马氏听了,气得对着姜子牙劈脸啐了一口,骂道:“明明是你自己没用,反倒来怪我!你简直就是个饭桶,只知道吃喝的废物。” 姜子牙大怒,吼道:“你这贱人,身为女流之辈,竟敢这般侮辱丈夫!” 两人说着就揪扭在了一起。

宋异人同妻子孙氏听到吵闹声,赶忙过来劝解,问道:“叔叔,这是为了什么事,和婶婶吵成这样?” 姜子牙便把卖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宋异人听后,笑着说:“一担面能值几个钱?你们夫妻就为这点事吵起来。贤弟,跟我来。”

姜子牙跟着宋异人来到书房,坐下后,姜子牙满脸愧疚地说:“承蒙兄长厚爱,一直提携小弟。可我时运不济,做什么事都不成,实在有愧于兄长。” 宋异人安慰道:“人这一辈子,运气很重要,花到了时节自然会开放。俗话说:‘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贤弟不必如此灰心丧气。我有许多生意伙伴,朝歌城有三四十座酒饭店,都是我的产业。我把朋友们都邀来,你和他们认识认识。每一家店让你经营一天,如此循环轮转,以此作为生计,你看怎么样?”

姜子牙连忙道谢:“多谢兄长如此抬举小弟。” 于是,宋异人便把南门张家的酒饭店交给姜子牙开张经营。

朝歌南门是个极为热闹的地方,靠近教场,又是大路通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开张那天,店里的伙计们宰杀了许多猪羊,蒸好了点心,准备好了酒水,一切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姜子牙坐在店里,担任掌柜。

然而,一来姜子牙乃是万神总领,身负天命,二来他此时年庚不利。从早晨一直到巳牌时分,连个鬼影都没上门。到了午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黄飞虎也因此没有操练人马。天气本就炎热,经这一阵暑气熏蒸,店里的猪羊菜肴瞬间就臭了,点心也馊了,酒也变酸了。

姜子牙坐在店里,觉得十分无趣,便对伙计们说:“你们把这些酒肴都吃了吧,再等一会儿可就全浪费了!” 此时,姜子牙心中感慨,作诗一首:

皇天生我出尘寰,虚度风光困世间;鹏翅有时腾万里,也须飞过九重山。

当天傍晚,姜子牙回到家中。宋异人问道:“贤弟,今天生意怎么样?” 姜子牙满脸羞愧地说:“实在不好意思见兄长!今天折了不少本钱,一文钱的东西都没卖出去。” 宋异人叹息道:“贤弟别烦恼,要安守本分,等待时机,这才是君子所为。这次折损的钱也不算多,我们再想办法,另寻出路。”

宋异人担心姜子牙心里不痛快,拿出五十两银子,让后生陪着姜子牙去集市贩卖牛马猪羊,想着这些活物总不会像面和酒菜那样坏掉。

姜子牙便开始了贩卖猪羊的营生,这样过了好些日子。有一天,他赶着许多猪羊前往朝歌贩卖。当时,因为纣王失德,妲己残害生灵,奸臣把持朝政,朝堂上下一片混乱。致使天象异常,旱涝不均,朝歌已经半年没有下雨。天子和百姓都在祈祷降雨,为此还颁布了禁止屠宰和买卖酒水的告示,晓谕军民人等,各门都张贴了出来。

姜子牙疏忽大意,没有留意到这些告示,仍然赶着牛马猪羊往城里走。刚到城门口,守城的士兵就大声喊道:“违禁犯法,把他拿下!” 姜子牙听到后,吓得转身就跑。结果,那些牛马牲口全都被官府没收了。姜子牙两手空空,无奈地回到家中。

宋异人见姜子牙慌慌张张,脸色如土,急忙问道:“贤弟,这是怎么了?” 姜子牙长叹一声,说道:“屡次承蒙兄长厚爱,可我做什么生意都做不成,总是亏损。这次贩卖猪羊,又疏忽大意。不知道天子正在祈雨,禁止屠宰买卖,我违禁进城,猪羊牛马都被官府没收了,本钱全赔光了。我实在是无地自容,这可如何是好!”

宋异人笑着安慰道:“不过是几两银子被官府没收了,何必这么烦恼?贤弟,我带一壶酒,陪你去后花园散散心。” 说来也巧,姜子牙时来运转,在这后花园里,竟意外地先收服了五路神。不知后续还会发生什么事?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