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二十五回 苏坦己请妖赴宴

古典白话合集 第二十五回 苏坦己请妖赴宴

作者:清风随竹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14 20:27:59 来源:书海阁

鹿台本是指望迎接神仙之地,谁能料到竟有妖狐降临这华丽的筵席?凡俗之躯难以超脱尘世,一颗凡心又怎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妄图耍弄心机欺骗明哲之人,却没想到招来灾祸,最终被剪除。唯有那昏庸的殷纣王愚昧至极,反而听信苏妲己之言杀害忠良贤臣。

话说韩荣得知文王聘请姜子牙担任周国丞相,赶忙写好奏本,派官员送往朝歌。官员一路奔波,不止一日,终于进城来到文书房呈上奏本。那日负责看奏本的是比干丞相,比干看到奏本中关于姜尚担任周国丞相这一节,不禁陷入沉思,他仰天长叹道:“姜尚向来胸有大志,如今辅佐西周,其志向定然不小。这份奏本不能不奏明圣上。” 于是,比干抱着奏本前往摘星楼等候纣王的旨意。

纣王宣比干进见,问道:“皇叔有什么奏章要呈给朕?” 比干奏道:“汜水关总兵官韩荣上奏,说姬昌以隆重之礼聘请姜尚为丞相,其志向不可小觑。东伯侯在东鲁之地造反,南伯侯在三山屯兵。倘若西伯姬昌再有变故,此时必将刀兵四起,百姓人心思乱。况且如今水旱灾害频发,百姓贫困,军队物资匮乏,国库空虚。而闻太师远征北地,胜负尚未可知,当下正是国事艰难,君臣应当共同反省的时候。希望陛下能够圣明裁断,定夺此事。” 纣王说:“等朕临朝听政时,与众爱卿一同商议。”

君臣二人正在谈论国事,只见当驾官前来奏报:“北伯侯崇侯虎等候陛下旨意。” 纣王下令传旨宣崇侯虎上楼。纣王问道:“爱卿有什么奏章?” 崇侯虎奏道:“臣奉旨监造鹿台,经过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如今已经完工,特来复命。” 纣王听后十分高兴,说道:“若不是爱卿的努力,这鹿台不可能如此迅速地建成。” 崇侯虎说:“臣日夜监督工程,怎敢懈怠?所以才能如此快速地完工。”

纣王又说:“如今姜尚担任周国丞相,其志向不小,汜水关总兵韩荣有奏本呈上。如今之计,该如何是好?爱卿有什么谋略,能够消除姬昌这个大患?” 崇侯虎奏道:“姬昌有什么能耐?姜尚又算什么人物?他们不过是井底之蛙,见识短浅;如同萤火虫的微光,光亮照不了多远。姜尚虽名为相国,却像寒蝉抱着枯杨,时日无多了。陛下若兴兵讨伐,只会让天下诸侯耻笑。依臣看来,他们没什么作为,陛下不必与他们计较。” 纣王说:“爱卿所言甚是。”

纣王接着又问:“鹿台已经完工,朕应当去看一看。” 崇侯虎奏道:“臣特意请陛下前往观看。” 纣王十分欢喜,说道:“二位爱卿可先到台下等候,朕与皇后随后就到。” 纣王传旨安排车驾,前往鹿台游玩赏景。有诗为证:

“鹿台高耸透云霄,断送成汤根与苗;土木工兴人失望,黎民怨气鬼应妖。

食人无厌崇侯恶,献媚逢迎费仲枭;勾引狐狸歌夜月,商家一似水中飘。”

话说纣王与妲己同坐七香车,宫女们随行侍奉,侍女们簇拥左右,一行人来到鹿台。只见鹿台果然宏伟华丽,纣王与妲己下车,在众人的搀扶下登上鹿台。这鹿台犹如仙境中的瑶池紫府,玉阙珠楼,比那传说中的蓬壶方丈有过之而无不及。台基全是用白石砌成,周围镶嵌着玛瑙。楼阁层层叠叠,雕檐碧瓦,亭台错落有致,装饰着兽马金鸾。殿中镶嵌着几样明珠,夜晚放射出夺目的光华,将整个空间照得透亮。左右陈设的都是美玉良金,光芒闪烁,耀眼夺目。

比干跟随着纣王在台上四处观看,心中暗自思忖,这鹿台不知耗费了多少百姓的钱粮,堆积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可怜这些都是百姓的血汗钱,却被浪费在这无用之地。他又想到这台中间不知有多少冤魂屈鬼被陷害。此时,只见纣王拉着妲己进入内廷,比干看完鹿台,心中满是感慨,不禁长叹。有赋为证:

“台高插汉,树耸凌云;九曲栏杆,饰玉雕金。光彩彩,千层楼阁;朝星映,月影溶溶。怪草奇花,香馥四时不卸;珍禽异兽,声扬十里传闻。游宴者恣情欢乐,供力者劳瘁艰辛;涂壁脂泥,俱是万民之膏血;花堂采色,尽收百姓之精神。绮罗锦绣,空尽纤女机杼;丝竹管弦,变作野夫啼哭。真是以天下奉一人,预信独夫残万姓!”

比干在台上,忽然听到纣王传旨奏乐饮宴,并赐给比干和崇侯虎筵席。二人饮了几杯酒,便谢酒下台,暂且不表。且说妲己与纣王在台上尽情欢歌,纣王说:“爱卿曾说鹿台造完之后,自有神仙仙子仙姬前来行乐。如今鹿台已经完工,不知神仙仙子何时才会降临呢?”

这一番话,原本是当初妲己为了给玉石琵琶精报仇,向纣王献上鹿台图,想要陷害姜子牙,所以用这些妖言迷惑纣王。岂料当初的戏言竟成了真,如今鹿台完工,纣王一心想见神仙,便问起妲己。妲己只能含糊其辞地回答:“神仙仙子都是清虚有道德的高人,必须等到月色圆满,光华皎洁,天空晴朗无云的时候,才肯降临。” 纣王说:“今日是初十,估计十四五夜,月华圆满,必定光辉灿烂,让朕见识见识神仙仙子如何?” 妲己不敢强行辩驳,只能随口答应。此时的纣王在台上贪图欢乐,纵情逸乐,毫无节制。自古以来,有福之人福德自然而生,无福之人则妖孽丛生。奢侈放纵,乃是导致丧身的根源。纣王日夜沉溺于享乐,全然没有顾忌。

且说妲己自从纣王提出要见神仙仙子后,心里十分忧虑,日夜不得安宁。这日是九月十三日,三更时分,等纣王睡熟后,妲己魂魄出窍,化作一阵风声,来到朝歌南门外,离城三十五里的轩辕坟内。妲己现出原形,众狐狸纷纷前来迎接,又见九头雉鸡精出来相见。雉鸡精说道:“姐姐为何来到此处?你在那深院皇宫之中,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可曾思念过我们在这里受苦?”

妲己说:“妹妹,我虽然离开了你们,每日侍奉天子,夜夜陪伴君王,但何尝不思念你们。如今天子造完鹿台,想要会见仙姬仙子。我想到一个计策,打算让妹妹和孩儿们,有能变化的,有的变成神仙,有的变成仙子仙姬,去鹿台享用天子的九龙宴席;不能变化的,就安心待在家中看守。到时候妹妹和孩儿们就过来。” 雉鸡精回答道:“我有些事情要处理,不能去赴宴。算起来,大概有三十九名能够变化的。” 妲己吩咐妥当后,一阵风响,又回到宫中,魂魄归入本窍。纣王此时大醉,根本不知道妖精出入。

一夜过去,天明了。第二天,纣王问妲己:“明日就是十五夜,正是月圆之时,不知神仙能否降临?” 妲己奏道:“明日准备三十九席宴席,分三层摆放在鹿台,等候神仙降临。陛下若能会见仙家,必定能延年益寿。” 纣王十分高兴,又问:“神仙降临,可命一位大臣斟酒陪宴。” 妲己说:“必须找一位酒量极大的大臣,才能陪席。” 纣王说:“满朝文武之中,只有比干酒量最大。” 于是传旨宣亚相比干。

不一会儿,比干来到台下朝见纣王。纣王说:“明日命皇叔陪神仙筵宴,到时候在月上时分,到台下等候旨意。” 比干领旨,心中却一片茫然,不知道该如何陪神仙,暗自仰天叹息:“昏君!国家已经如此衰败,国事一天比一天混乱,如今又痴心妄想会见神仙。这又是妖言惑众,岂是国家的吉兆?” 比干回到府中,始终想不出办法。

且说纣王第二天传旨,安排筵宴,在三层台上摆好三十九席,每层摆列十三席。纣王吩咐布置妥当,恨不得太阳快点落山,明月赶紧升起。九月十五日傍晚,比干身着朝服前往台下等候旨意。且说纣王见太阳已经西沉,月光渐渐从东方升起,心中大喜,就像得到了万斛珠玉一样。他拉着妲己在台上观看九龙筵席,只见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美酒佳肴,色香味俱全。

筵席准备完毕,纣王和妲己进入内廷欢饮,等候神仙前来。妲己奏道:“神仙到来时,陛下不可出去相见。如果泄露了天机,恐怕以后众仙就不肯再降临了。” 纣王说:“御妻所言极是。” 话还没说完,将近一更时分,只听到四下里风声响起。这风声是怎样的呢?有诗为证:

“妖云四起罩乾坤,冷雾阴霾天地昏;纣王台前心胆战,苏妃目下子孙尊。

只知饮宴多生福,孰料贪杯惹灭门?怪气已随王气散,至今遗笑鹿台魂?”

在轩辕坟内的那些狐狸,长期汲取天地间的灵气,沐浴日月的精华,有的修炼了一两百年,有的则修炼了三五百年。如今,它们按照妲己的安排,幻化成仙子、仙姬、神仙的模样来到鹿台。一时间,它们身上的妖气弥漫开来,瞬间将那一轮明月笼罩,风声呼啸,犹如虎吼一般。只见台上飘飘然落下许多人来,随着那妖气稍稍散去,月光渐渐清晰。妲己见状,悄悄对纣王说:“仙子们来了。” 纣王急忙隔着帘子望去,只见这些仙子们身着五彩华服,颜色各异,有青色、黄色、赤色、白色、黑色。其中,有的头戴鱼尾冠,有的戴着九扬巾,有的是一字巾,还有的是陀头打扮,或是梳着双丫髻,更有那盘龙云髻的,个个都如同传说中的仙子仙姬一般。纣王在帘内看着,心中十分欢喜。

这时,有一位仙人开口说道:“众位道友,稽首了。” 其他众仙纷纷还礼,说道:“今日承蒙纣王设宴,在鹿台款待我等,实在是厚礼。但愿国祚能够千年永存,皇基稳固,千秋万代。” 妲己在帘内传旨:“宣陪宴官上台。” 比干登上台来,在月光下一看,眼前的景象果然如纣王所说,这些仙人个个都有仙风道骨之态,仿佛都是长生不老之人。比干心中暗自思量,此事实在难以理解,这些仙人究竟是真是假?但他也只能向前行礼。

其中一位道人问道:“先生是何人?” 比干回答道:“卑职是亚相比干,奉旨前来陪宴。” 道人说:“既然有缘在此相会,便赐你千年寿命。” 比干听了,心中不禁起疑。这时,帘内传旨斟酒,比干手持金杯,依次为三十九席斟酒。他身为相位,却未能识破这些人的妖气,只是抱着金壶,站在一旁侍奉。这些狐狸身上的狐骚臭味难以完全掩盖,比干闻到那股异味,心中暗自思忖:“神仙本应是六根清净之体,为何会有如此污浊之气冲人?” 比干不禁叹息道:“当今天子无道,竟引出这般妖物作祟,实在是国家的不祥之兆。” 他正在沉思之际,妲己又命陪宴官敬大杯酒。比干依次为三十九席各敬一杯,自己也陪饮一杯。比干酒量极大,百斗不醉,就这样一一奉过。妲己又说:“陪宴官再敬一杯。” 比干于是又为每一席各敬一杯。

这些狐狸们从未喝过如此上等的皇封御酒,酒量较大的,还能勉强支撑,而那些酒量小的,已经有些招架不住,渐渐都有了醉意,尾巴也不自觉地露了出来。只是妲己一心只想着让自己的子孙们享受这盛宴,却不知这酒的后劲发作起来,这些狐狸根本无法控制,都要现出原形。比干奉第二层酒时,头一层的狐狸们都已经挂下了尾巴,而且都是狐狸尾巴。此时月光正照在台上,比干定睛细看,已然看得清清楚楚,心中追悔莫及,只能暗暗叫苦。他心想,自己身为相位,竟然要向这些妖怪叩头行礼,实在是羞愧至极,同时也对比干那股难以忍受的狐骚臭味暗暗咬牙切齿。

且说妲己在帘内看到陪宴官已经奉了三杯酒,见那些小狐狸们开始有了醉意。她担心如果这些狐狸现出原形,场面会十分难看。于是妲己传旨让陪宴官暂时下台,不必再奉酒,任由众仙各自返回洞府。比干领旨下台,心中闷闷不乐。他走出内廷,经过分宫楼、显庆殿、嘉善殿、九间殿,殿内有值夜的官员。出了午门,比干上马,前面有一对红纱灯笼引导。

还没走出二里地,就看到前面有火把灯笼,还有一队人马。原来是武成王黄飞虎在巡督皇城。比干上前,武成王下马,惊讶地问比干:“丞相,这么晚了,有什么紧急之事,要在这个时候出午门?” 比干跺着脚说:“老大人啊,如今国家局势混乱,妖怪横行,搅乱朝廷,这可如何是好?昨夜天子宣我去陪仙子仙姬,一更时分月亮升起时,我奉旨上台。果然看到有一群道人,各身着青、黄、赤、白、黑的衣服,看上去也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谁能想到,他们竟然是一群狐狸精。那些妖精连饮两三杯酒后,尾巴就露了出来。在月光下,我看得清清楚楚。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才好呢?”

黄飞虎说:“丞相请回,末将明日自有办法。” 比干回到府中。黄飞虎则命令黄明、周纪、龙环、吴谦四人,说道:“你们四人各带二十名健壮的士卒,分散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如果那些道人从哪个城门出去,一定要追踪到他们的巢穴,务必如实回报。” 四人领命而去,武成王也回到了自己的府中。

且说那些狐狸们酒劲发作,在腹中翻涌,再也驾驭不了妖风,也无法制造朦雾。它们勉强支撑着走出午门,一个个东倒西歪,拖拖拽拽,挤挤挨挨,三三五五地簇拥在一起。到了南门时,将近五更,南门开了。周纪远远地在黑影中看得真切,便在后面悄悄跟踪。只见它们来到离城三十五里的轩辕坟旁,那里有一个石洞,那些道人仙子们都爬了进去。

第二天,黄飞虎升殿,四将前来复命。周纪说:“昨日在南门探得有三四十名道人,进了轩辕坟的石洞内。情况属实,请将军定夺。” 黄飞虎立即命令周纪带领二百家将,带上足够的柴薪,将洞口堵住,然后架起柴火烧,到下午再来复命。周纪领命而去。

这时,门官前来报道:“亚相到了。” 黄飞虎赶忙迎接,将比干请到厅中,两人行礼后,分宾主坐下。喝过茶后,黄飞虎将周纪的任务向比干详细说明,比干听后十分高兴,连声道谢。二人便一起谈论起国家事务,武成王还摆上酒席,与比干丞相举杯相谈。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

周纪前来复命:“奉命放火,一直烧到午时,特来回禀将军。” 黄飞虎说:“末将与丞相一同前去看看如何?” 比干说:“愿一同前往。” 于是二人带着家将前往轩辕坟。

且说那些狐狸们喝了酒,即便丢了性命也浑然不知。还有一些不会变化的小狐狸,也无辜地一同死在了洞穴之中。有诗为证:

“欢饮传杯在鹿台,狐狸何事化仙来?只因秽气人看破,惹下焦身粉骨灾。”

众家将不一会儿就将一些被烧死的狐狸扒了出来,只见它们都是焦毛烂肉,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臭味。比干对武成王说:“这些狐狸中还有一些没被烧焦的,挑选出完好的,把皮剥下来,制成一件袍袄,献给当今圣上,以此来讨好妲己。这样或许能让这些妖魅在君前有所忌惮,引发内乱,说不定能让天子醒悟,或许还能贬谪妲己,也能显示出我们的忠诚。”

两位大臣商议之后,都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各自回到府中。他们饮酒欢庆,直到大醉才散去。古语说:“不管闲事终无事,只怕你谋里招殃祸及身。” 但不知后来是凶是吉?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