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xpt5 > 历史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一○六回 王敖反间杀李牧 田光刎颈荐荆轲

赵王迁五年,代地发生地震,城墙房屋大半倒塌,平地裂开一百三十步宽的大口子,邯郸地区遭遇严重旱灾。民间流传着一首童谣:

秦人笑,赵人号,以为不信,视地生毛。

第二年,地上果然长出一尺多长的白毛。郭开有意隐瞒,不让赵王知晓此事。此时,秦王再次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分路攻打赵国。王翦从太原方向进军,杨端和从常山方向进军,又派内史腾率领十万大军驻扎在上党,作为声援。当时,燕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看到秦国大举进攻赵国,深知灾祸必将殃及燕国,便暗中派人给燕王送信,让他做好战争防守的准备。同时,他还教燕王假装生病,派人请求让太子回国。燕王依计行事,派使者前往秦国。秦王政说:“燕王不死,太子不能回国。除非乌鸦的头变白,马长出角来,太子才可以回去!” 太子丹仰天长叹,一股怨气直冲云霄,乌鸦的头竟然真的都变白了。但秦王依旧不肯放他回去。太子丹只好乔装改扮,毁掉面容,扮作佣仆,逃出函谷关,连夜赶回燕国。如今真定府定州南部,有一座台名叫闻鸡台,就是太子丹逃离秦国时,听到鸡叫便早早出发的地方。秦王正一心谋划攻打韩国和赵国,无暇追究燕太子丹逃回燕国的罪责。

再说赵国的武安君李牧,大军驻扎在灰泉山,连营数里,秦国的两路军队都不敢贸然前进。秦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又派王敖前往王翦的军中。王敖对王翦说:“李牧是北方边境的名将,不容易战胜。将军暂且与他讲和,但不要定下和约。在使者往来期间,我自有办法。” 王翦果然派人前往赵营讲和,李牧也派人回应。王敖来到赵国,再次贿赂郭开,说道:“李牧与秦国私下讲和,约定攻破赵国后,瓜分代郡。您如果把这话告诉赵王,让他派其他将领替换李牧,我在秦王面前为您美言,您的功劳可就不小了。” 郭开早已心怀二心,便按照王敖的话,秘密上奏赵王。赵王暗中派左右之人去探查情况,果然看到李牧与王翦之间有信使往来,便信以为真,与郭开商议对策。郭开上奏说:“赵葱、颜聚现在军中,大王您若派使者拿着兵符,在军中任命赵葱为大将,替换回李牧,就说‘让他担任相国’,李牧肯定不会怀疑。” 赵王听从了他的建议,派司马尚拿着符节前往灰泉山军中,宣读赵王的命令。李牧说:“两军对峙,国家的安危系于我一身,虽然有君王的命令,但我不敢听从!” 司马尚私下告诉李牧:“郭开诬陷将军想要谋反,赵王听信了他的话,所以才召您回去,说让您担任相国,那是欺骗将军的话。” 李牧愤怒地说:“郭开先是诬陷廉颇,如今又来诬陷我,我应该带兵入朝,先铲除君王身边的奸恶之人,然后再抵御秦国。” 司马尚说:“将军带兵冒犯宫阙,了解您的人认为您忠诚,不了解您的人反而会认为您谋反,这正好让那些进谗言的人有了借口。以将军的才能,到哪里都能建立功名,何必非要在赵国呢。” 李牧叹息道:“我曾经为乐毅、廉颇不能善终而感到遗憾,没想到今天竟然轮到自己!” 又说:“赵葱不配代替我担任将领,我不能把将印交给他。” 于是,他把将印挂在营帐中,半夜穿着便服逃走,打算前往魏国。赵葱感激郭开的举荐之恩,又恼怒李牧不肯交出将印,便派大力士急忙追捕李牧,在旅人的家中抓住了他。趁着李牧喝醉,将他捆绑起来斩首,并把他的首级献给了赵王。可怜李牧这样一位名将,竟被郭开陷害,实在是冤枉啊!史臣为此赋诗:

却秦守代着威名,大厦全凭一木撑;

何事郭开贪外市,致令一旦坏长城!

司马尚不敢回去复命,带着妻子儿女逃到海上隐居起来。赵葱于是代替李牧挂帅为大将,颜聚为副将。代地的士兵向来敬服李牧,看到他无辜被害,心中十分愤怒,一夜之间,翻山越谷,纷纷逃散,赵葱根本无法阻止。

再说秦**队听说李牧已死,军中将士都举杯相庆。王翦、杨端和两路军马,按照预定日期同时进发。赵葱与颜聚商议,打算分兵前往救援太原和常山两地。颜聚说:“刚刚更换大将,军心不稳,如果合兵一处,还足以坚守,一旦分兵,力量就会变弱。” 话还没说完,哨兵来报:“王翦攻打狼孟非常急迫,狼孟眼看就要被攻破了!” 赵葱说:“狼孟一旦被攻破,秦军就会直驱井陉,合力攻打常山,那么邯郸就危险了!我们不得不去救援。” 于是,他不听从颜聚的劝谏,传令拔营起寨,全军前往救援。王翦打探清楚情况后,预先在山谷中设下伏兵。派人在高处了望,只等赵葱的军队走过一半,就放响号炮。伏兵一齐杀出,把赵军截成两段,首尾不能相顾。王翦率领大军如江水决堤般冲杀过来,赵葱迎战,结果兵败,被王翦所杀。颜聚收拾残兵败将,逃回邯郸。秦军于是攻克狼孟,经由井陉进军,攻取下邑。杨端和也收复了常山剩余的地盘,进而包围邯郸。秦王政听说两路兵马都已获胜,便命令内史腾转移兵力前往韩国接收土地。韩王安十分害怕,献出了所有城池,入朝成为秦国的臣子。秦国把韩国的土地设置为颍川郡。(这一年是韩王安九年,秦王政十七年。)韩国从武子万在晋国受封采邑开始,历经三代传到献子厥,厥才开始执掌晋国政权。厥又传三代到康子虎,虎灭掉智氏。虎再传两代到景侯虔,虔开始成为诸侯。虔历经六代传到宣惠王,宣惠王开始称王。宣惠王传四代到王安,韩国便被秦国吞并。从韩虎六年到宣惠王九年,韩国作为诸侯共八十年;从宣惠王十年到王安九年国家灭亡,作为王国共九十四年。从此,六国只剩下五个了。史臣称赞道:万封韩原,贤裔惟厥;计全赵孤,阴功不泄。

始偶六卿,终分三穴;从约不守,稽首秦阙。

韩非虽使,无救亡灭!

再说秦军包围邯郸,颜聚率领全部兵力据城坚守。赵王迁十分恐惧,想要派使者到邻国求救。郭开进言说:“韩王已经成为秦国的臣子,燕国和魏国自身都难保,怎么能来救援我们呢?依我愚见,秦军势力强大,不如全城投降,这样还能保住封侯之位。” 赵王迁打算听从他的建议。公子嘉伏地痛哭说:“先王把社稷宗庙传给大王,怎么能轻易放弃呢?我愿意与颜聚竭尽全力,效死保卫国家。万一城池被攻破,代郡还有数百里土地,还可以作为复国的根基,怎么能束手就擒,成为别人的俘虏呢?” 郭开说:“城池一旦被攻破,大王就会成为俘虏,哪里还能顾及代郡呢?” 公子嘉拔剑在手,指着郭开说:“你这个卖国的奸臣,还敢多言!我一定要杀了你!” 赵王赶忙劝解,两人才散开。赵王迁回到宫中,无计可施,只能借酒消愁。郭开想要与秦军联络,献出城池,无奈公子嘉率领宗族宾客,帮助颜聚加强防守,防范严密,根本无法传递消息。当时连年灾荒,城外的百姓都逃光了,秦军在野外抢掠不到物资,而城中储备了大量粮食,吃喝不愁,所以秦军一时难以攻克城池。于是,王翦与杨端和商议,暂时退兵五十里外,以便获取粮草补给。城中的人看到秦军退去,防范有所松懈,每天打开城门一次,让百姓进出。郭开趁着这个机会,派心腹出城,把一封密信送到秦营。信中的大致意思是:“我早就有献城的想法,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如今赵王已经十分畏惧,如果秦王能亲自前来,我一定尽力劝说赵王带着和氏璧,拉着棺材出城投降。” 王翦收到信后,立即派人快马报告秦王。秦王亲自率领三万精兵,让大将李信护卫,从太原方向赶来,到达邯郸后,再次包围了邯郸城,日夜攻打。城墙上的士兵看到大旗上有 “秦王” 字样,赶忙飞报赵王。赵王更加恐惧。郭开说:“秦王亲自带兵前来,他的意思是不破邯郸不罢休,公子嘉和颜聚他们靠不住。希望大王自己拿定主意!” 赵王说:“我想投降秦国,又担心被杀害,这可怎么办?” 郭开说:“秦国没有杀害韩王,怎么会杀害大王呢?如果您把和氏璧和邯郸地图献出去,秦王一定会很高兴。” 赵王说:“你觉得可行,就写降书吧。” 郭开写好降书,又上奏说:“降书虽然写好了,但公子嘉肯定会阻拦。听说秦王的大营在西门,大王可以假装巡城,乘车到那里,直接开门投降,还怕秦王不接受吗?” 赵王一向昏庸,只听郭开的话。到了这危急关头,更是没了主见,便听从了郭开的建议。颜聚正在北门巡视,听说赵王已经出西门向秦国投降,大吃一惊。公子嘉也快马赶到,说:“城墙上奉赵王的命令,已经降下了投降的旗帜,秦兵马上就要进城了。” 颜聚说:“我会拼死守住北门,公子您赶紧召集宗族之人,火速赶到这里,我们一起逃往代地,再图谋恢复赵国。” 公子嘉听从了他的计策,立即率领宗族数百人,与颜聚一起从北门逃出,连夜前往代地。颜聚劝说公子嘉自立为代王,以便号令众人。他还表彰李牧的功绩,恢复李牧的官爵,亲自设祭,以此收拢代地百姓的心。同时,他派使者向东与燕国联合,屯军在上谷,防备秦国的侵犯。代国因此勉强得以稳定下来,暂且不表。

再说秦王政批准了赵王迁的投降请求,长驱直入进入邯郸城,住进赵王的宫殿。赵王以臣子的礼节拜见秦王,秦王坐着接受了他的拜见,赵国的旧臣们很多都流下了眼泪。第二天,秦王把玩着和氏璧,笑着对群臣说:“这就是先王用十五座城池都没能换来的和氏璧啊!” 于是,秦王下令,把赵国的土地设置为钜鹿郡,安排郡守治理;把赵王迁安置在房陵;封郭开为上卿。赵王迁这才醒悟过来,知道郭开卖国的罪行,叹息道:“如果李牧还在,秦人怎么能吃到我邯郸的粮食呢?” 房陵四周有石室,就像房屋一样。赵王迁住在石室中,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便问左右之人。左右回答说:“楚国境内有四条河流,分别是长江、汉江、沮水、漳水,这里的水名叫沮水,发源于房山,流入汉江。” 赵王迁悲伤地叹息道:“水是无情之物,还能自行流到汉江,我被囚禁在这里,遥望故乡千里之遥,怎么才能回去呢!” 于是,他创作了一首山水之歌:

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

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

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

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

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

良臣淹没兮,社稷沦亡;

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赵王迁整夜忧愁烦闷,每唱一遍这首歌,都让左右之人感到哀伤,他最终生病不起。代王嘉听说赵王迁去世,给他谥号为幽谬王。有诗为证:吴主丧邦繇佞嚭,赵王迁死为贪开;

若教贪佞能疏远,万岁金汤永不隤。

秦王班师回咸阳,暂且休兵养精蓄锐。郭开积攒了大量钱财,无法全部带走,便把它们都藏在邯郸的宅院里。事情安定下来后,郭开向秦王请求休假回赵国,搬运家财。秦王笑着答应了他。郭开回到邯郸,挖开地窖取出钱财,装了好几车。在途中,他被盗贼杀害,钱财也被抢走。有人说:“这是李牧的门客干的。” 唉!郭开为了钱财卖国,最终白白丢了性命,真是愚蠢啊!

话说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后,对秦王恨之入骨。他散尽家财,广泛招揽宾客,一心谋划着报复秦国。他寻访到勇士夏扶和宋意,对他们都优厚相待。还有个叫秦舞阳的,年仅十三岁,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于都市中杀死了仇人,街市上的人都畏惧他,不敢靠近。太子丹赦免了他的罪行,将他收入门下。秦将樊于期因获罪逃到燕国,隐匿在深山之中。此时,他听闻太子丹礼贤下士,便主动前来归附。太子丹把他当作上宾,在易水东边修筑了一座城让他居住,取名为樊馆。

太傅鞠武劝谏太子丹说:“秦国是如虎狼一般的国家,正逐步蚕食诸侯。即便没有事端,它也会寻衅滋事,何况我们收留了秦王的仇人,这就如同去触碰龙的逆鳞,必定会招来灾祸。希望太子尽快把樊将军送到匈奴,以消除秦国的借口。然后我们向西联合三晋,向南连接齐楚,向北结交匈奴,之后才可以慢慢图谋对抗秦国。” 太子丹说:“太傅的计策,耗时太久。我如今心急如焚,片刻都无法安宁。况且樊将军在穷困之时前来投奔,他是我怜悯结交的朋友。我怎么能因为惧怕强大的秦国,就把樊将军抛弃到荒远的匈奴呢?我宁死也做不到。希望太傅再为我想想别的办法!” 鞠武说:“以弱小的燕国对抗强大的秦国,就如同把羽毛投入火炉,必然会被焚毁;像用鸡蛋去碰石头,肯定会破碎。我智谋短浅,见识浅薄,无法为太子出谋划策。我认识一位田光先生,他智谋深远且勇敢沉着,还结识了许多不寻常的人。太子若真想图谋秦国,非田光先生不可。” 太子丹说:“我还未曾与田光先生结交,希望通过太傅引荐。” 鞠武说:“遵命。”

鞠武随即驾车前往田光家中,告知他:“太子丹敬仰先生,希望能与您当面商议大事,恳请先生不要推辞!” 田光说:“太子是贵人,我怎敢劳驾他屈尊前来呢?倘若太子不嫌弃我见识浅陋,愿意与我一同谋划,我应当前去拜见,不敢贪图安逸。” 鞠武说:“先生不惜屈驾前往,这是太子的荣幸。” 于是,鞠武和田光一同乘车,来到太子宫中。

太子丹听闻田光到来,亲自出宫迎接。他拉着田光所乘车驾的缰绳,陪同下车,倒退着为田光引路,行再拜之礼表达敬意,还跪着为田光拂拭座席。田光年事已高,弯腰驼背地走上座,旁观者都暗自偷笑。太子丹屏退左右之人,离开自己的座位,恭敬地请教:“如今的形势,燕国与秦国势不两立。听闻先生智勇双全,能否想出奇妙的计策,挽救燕国于危急之中呢?” 田光回答说:“我听说,良马在壮年时,一日能奔驰千里,等到它衰老,连劣马都能跑在它前面。如今鞠太傅只知道我壮年时的情形,却不了解我已年老体衰了。” 太子丹说:“先生在交往的人中,是否有像您壮年时一样智勇双全的人,可以代替您为我出谋划策呢?” 田光摇摇头说:“这太难了,太难了!即便如此,太子不妨审视一下自己门下的宾客,有几个可用之人?我来为您相看相看。”

太子丹于是把夏扶、宋意、秦舞阳都召集过来,与田光见面。田光逐个打量他们,询问姓名后,对太子丹说:“我私下观察太子的这些宾客,都没什么可用之处。夏扶是个血气之勇的人,发怒时脸会涨得通红;宋意是个脉理之勇的人,发怒时脸会变青;秦舞阳是个骨力之勇的人,发怒时脸会变白。发怒之情表现在脸上,让人轻易察觉,又怎么能成就大事呢?我所知道的荆卿,是个神勇之人,喜怒不形于色,似乎比他们更胜一筹。” 太子丹问:“荆卿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 田光说:“荆卿名叫荆轲,原本姓庆,是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庆封逃到吴国,在朱方安家。楚国讨伐并杀死庆封后,他的族人逃到卫国,成为卫国人。荆轲凭借剑术游说卫元君,卫元君没有任用他。等到秦国攻占魏国东部土地,将濮阳并入东郡,荆轲又逃到燕国,改姓为荆,人们都称呼他为荆卿。他生性喜好饮酒,燕国人高渐离擅长击筑,荆轲很喜欢他,每天都和他在燕国的街市中饮酒。酒喝得尽兴时,高渐离击筑,荆轲跟着唱歌,唱完后,总是哭泣着叹息,认为天下没有知己。这个人深沉且有谋略,我远远比不上他。” 太子丹说:“我还没有与荆卿结交,希望通过先生引荐。” 田光说:“荆卿家境贫寒,我时常资助他酒钱,他应该会听从我的话。”太子丹送田光出门,把自己乘坐的车让给田光,并派内侍为田光驾车。田光正要上车,太子叮嘱道:“我所说的,是国家大事,希望先生不要泄露给他人。” 田光笑着说:“老臣不敢。” 田光上车后,前往街市的酒馆中寻访荆轲。此时荆轲正与高渐离饮酒,已有半醉,高渐离正在调试筑。田光听到筑声,下车径直走进酒馆,呼喊荆卿。高渐离带着筑避开了。荆轲与田光见面后,田光邀请荆轲到自己家中,对他说:“荆卿曾感叹天下没有知己,我也有同感。然而我已年老,精力衰竭,无法为知己效力。荆卿正年轻力壮,是否有意施展自己胸中的奇谋呢?” 荆轲说:“我怎能不想,只是没有遇到赏识我的人罢了。” 田光说:“太子丹礼贤下士,燕国无人不知。如今他不知道我已衰老,竟与我谋划燕秦之事。我与你交情深厚,了解你的才能,便举荐你代替我,希望你即刻前往太子宫。” 荆轲说:“先生有命,我怎敢不从!”

田光想要激发荆轲的志向,于是抚摸着剑叹息道:“我听说,德高望重的人做事,不会让人产生怀疑。如今太子把国事告诉我,却又叮嘱我不要泄露,这是怀疑我。我怎么能既想成就别人的大事,却又遭受怀疑呢!我要用死来表明我的心迹,希望你赶紧去回复太子。” 说完,便拔剑自刎而死。荆轲正在悲痛哭泣时,太子丹又派使者前来查看:“荆先生来了吗?” 荆轲感受到太子丹的诚意,便乘坐田光来时的车,前往太子宫。太子丹接待荆轲,礼数与接待田光时毫无二致。见面后,太子丹问:“田先生怎么没有一起来?” 荆轲说:“田光听闻太子有私下叮嘱的话,想以死表明自己不会泄露,已经自刎而死了!” 太子丹捶胸大哭道:“田先生为我而死,这岂不是太冤枉了!” 过了许久,太子丹才止住眼泪,把荆轲请至上座,自己离开座位,向荆轲叩头。荆轲慌忙还礼。太子丹说:“田先生不嫌弃我无能,让我得以见到荆卿,这是上天赐予我的幸运,希望荆卿不要嫌弃我。”

荆轲问:“太子为何如此担忧秦国呢?” 太子丹说:“秦国就像虎狼,贪婪无厌,不把天下的土地全部吞并,不使海内的君王都臣服,它的**就不会满足。如今韩王已经把土地全部献出,秦国在那里设置郡县。王翦的大军又攻破赵国,俘虏了赵王。赵国灭亡后,接下来必定轮到燕国。这就是我睡不安稳、吃饭都难以下咽的原因。” 荆轲问:“依太子的计策,是打算出兵与秦国一决胜负,还是另有其他策略?” 太子丹说:“燕国弱小,多次遭受战争困扰。如今赵公子嘉自称代王,想与燕国合兵抵抗秦国。我担心燕国全国的兵力,都抵不过秦国的一员将领,即便加上代王的力量,也不见得形势就会好转。魏国和齐国向来依附秦国,而楚国又相距甚远,诸侯都畏惧秦国的强大,没有人愿意合纵抗秦。我私下有个愚笨的计策,如果能找到天下的勇士,假装出使秦国,用丰厚的利益诱惑秦王。秦王贪婪,必定会接近他,我们便可趁机劫持秦王,让他归还侵占诸侯的土地,就像曹沫对待齐桓公那样,那就再好不过了。倘若秦王不答应,就刺杀他。秦国的大将们手握重兵,互不相让,君王亡国,国内大乱,上下猜疑,然后我们联合楚国和魏国,拥立韩国和赵国的后代,合力攻破秦国,这便是扭转乾坤的时机!希望荆卿能留意此事。”

荆轲沉思许久,回答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才能平庸,恐怕担当不起这样的重任。” 太子丹上前叩头,坚决请求:“以荆卿的高尚道义,我愿意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您,希望您不要推辞!” 荆轲再三谦逊,最终答应下来。于是,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在樊馆右边又修筑了一座城,名为荆馆,用来安置荆轲。太子丹每天都到荆馆问候,用最丰盛的食物招待他。还时常送给他车马、美女,满足他的一切需求,生怕他不满意。

荆轲有一天与太子丹在东宫游玩,观赏池水,有一只大龟从池边爬出来。荆轲偶然捡起瓦片投向乌龟,太子丹立刻让人捧来金丸,让荆轲用金丸代替瓦片投掷。又有一天,两人一起试马,太子丹有一匹日行千里的宝马,荆轲偶然说马肝味道鲜美。不一会儿,厨师就端上了马肝,原来宰杀的正是那匹千里马。太子丹又说起秦将樊于期得罪秦王,如今正在燕国。荆轲请求与樊于期相见。太子丹在华阳台摆下酒宴,邀请荆轲与樊于期会面,还让自己宠爱的美人前来敬酒,又让美人弹琴娱乐宾客。荆轲看到美人的双手洁白如玉,称赞道:“好美的手啊!” 宴席结束后,太子丹派内侍用玉盘给荆轲送去一样东西。荆轲打开一看,竟是刚才那个美人的手。太子丹以此表明,对荆轲毫不吝啬。荆轲感叹道:“太子待我如此优厚,竟到了这般地步?我定当以死相报!” 不知荆轲将如何报恩,且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